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5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移动网络经济,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0-4682-02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Mobile Network 4G
LIU Ya-t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China)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is a high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society, along with the network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we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a 4G mobile network, which means we really start to enter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people depend on network and streng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4G network, and the 4G network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ra of 4G may exist what factors will affect the daily life and social activities of our.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aken in the 4G network must b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its developing prospect.
Key words: 4G, mobile network
1 4G概念
4G是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由我们所熟知的2G、3G演变而来,其在传输数据速率方面有了质的飞跃,最大速率甚至超过了100Mbit/s,这比3G移动电话速率和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要高出许多。4G手机拥有超高的性能,能够流畅的进行浏览媒体内容,它也能够观看高分辨率的视频内容,从而将广播和通信成功连接起来。2G时代,我们打电话及发短信主要通过手机完成,并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上网活动。当3G时代到来时,上网速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推动了智能手机的发展。如今,我们迎来了4G时代,它在网络速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能够更容易的进行网络体验,将会成为广大使用者的新宠。如果把2G网络比作自行车,3G网络比作汽车,那么4G网络就会是高速列车。[1]
2 4G网络标准
目前,4G网络标准还比较混乱,尚未完全统一,因其是从3G网络发展而来的,具备3G网络的大部分功能,故 4G网络在不同国家及不同领域都能够有较好适应并获得推广使用,其具体开发技术的发展演变极为复杂。简单来说,4G标准总共有两条线路,分别为Wimax和LTE线路,其各自进行升级成功后分别为无线城域网和LTE-Advanced,后两种已经获得了国际电信联盟的认可。
表面看上,4G网络标准有很多地方不能够有效统一,但是,实际上这些与我们用户关系不大,我们只需要知道中国选择了LTE-Advanced的标准中的TDD和FDD就行了。移动选择的是TDD,而电信及联通选择的是FDD,但是,在通信方面,二者差别并不大,其大部分的芯片及设备均属于多模兼容的。
2013年12月4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式得到工信部颁发的4G牌照,此三家运营商均能够正常运营TD-LTE技术。工信部称,未来将依据相关法定标准并参考运营商的申请明细,对LTE FDD网络技术进行正式的批准,并将由系统对LTE FDD和TD-LTE组网结合的发展形势进行验证,并将在验证成功后颁发LTE FDD牌照。[2]
3 4G网络发展优势及劣势
3.1 4G网络发展优势
1) 4G网络通信速率高。因4G网络开发的主要目的便是提升通信速率,以此获得更流畅的上网体验,故高速率是4G网络给我们留下的最主要特征。
2) 网络频谱宽。4G网络在网络通信带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较之以往的CDMA2000网络,其带宽增加数倍。以往的CDMA2000网络每个信道的频谱仅有5MHZ,而LTE FDD网络每个信道的频谱能够达到100MHZ。
3) 通信形式多。以往2G时代,手机主要功能只是用来进行通话,但到了3G时代,人们能够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更多的通信体验,这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当4G时代到来后,因4G网络出色的性能,人们能够通过4G网络在智能手机上体验更多上网乐趣,例如,在线进行网络游戏,在线观看实时新闻,在线进行高清视屏观看等等,将人们的生活逐渐引入智能化新时代。
4) 通信质量高。4G网络的成功应用,不仅仅能够让终端用户增加,更主要的是它能够大程度的改善通信质量,同时能够更流畅的进行流媒体传送,从而让广大使用者能够顺利进行各种下载活动。
3.2 4G网络发展劣势
1) 相关标准多且杂:目前世界上的移动公司在使用4G网络时,采用的并非同一种网络技术,所以至今4G网络尚未形成一致性标准,系统之间不能兼容,给移动终端用户带来较多的小麻烦。因此,4G移动通信系统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标准统一化问题,只有这样,全球移动通信厂商制造的产品才能够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2) 通信系统容量被限制:从理论上来理解, 大约为12.5MB/s的宽带速度,较之2009年10KB/s的传输速度要快上许多,但这并不能完全成比例,这是因为通信系统容量具有局限性,其容量在短期内是有限的,当用户逐渐增多时,上网速率必定会有所下降。据专业人士透露,4G手机只有在理论下才能够做到100Mbps传输水平。
3) 市场推广难度大:目前,由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相关技术尚未完全成熟,4G技术很可能会演变成3G与5G之间的中间产品。
4) 基础设施更新不及时:如今的通信设施主要都是从2G及3G网络发展而来,当一味追求4G网络时可能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是由于目前世界上移动通信相关的基础设施均是在2G及3G系统建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4G时代来临时,全球通信基础设施都必须进行大量的变更,故短期内4G通信技术难以全面的打入市场。[3]
4 4G网络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1) 可能取代有线电视。4G网络能够直接通过网络信号与各大电视节目进行链接,此趋势目前已经存在,其实,目前已经有这种趋势。
2) 刺激视频网站的发展。4G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视频网站的发展更加快速。3G时代,人们能够容易获得相关文字资讯,到了4G时代,预计视频节目也能够较容易的进行观看,故4G网络的推广能够刺激视频网站的发展。
3) 加快在线教育的发展。由于使用4G网络技术能够容易的进行网络视频浏览,故可能促进未来网络在线教育的发展。实际上,目前百度、阿里、腾讯三大网络公司早早就布置好了在线教育。
4) 再度冲击纸质媒体。4G网络技术的运用将会对传统纸质媒体形成冲击,报纸印刷将可能慢慢退出市场,新时代电子化、数字化在屏幕媒体中得到广泛运用,人们更喜欢声音及视频共现的平面媒体,正如我们现在已经渐渐不喜欢打印照片了。
5) 推动汽车智能化产业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已经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代步要求,联网汽车将可能会成为未来智能汽车的新品种。联网汽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通过联网,未来智能汽车还可能实现无人驾驶。
6) 远程医疗等大众服务将可能出现。4G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极可能在未来实现远程医疗等大众服务。例如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及医疗机构内使用4G网络技术,广大市民能够更快捷的获得应急援助及医疗。
7) 导航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运用。目前,各大导航产品已经深受广大使用者的欢迎,也刺激了智能手机的发展,随着目前4G网络的速率大幅度的提升,导航类产品开发商已经开始研究“真实化”的概念,即通过手机拍照功能便能够实现手机可视化数据的获取及定位信息,这种技术将可能能够普遍运用在车载系统、GPS系统中。
8) 促进手机游戏产业急剧发展。手机游戏一直都受到广大游戏爱好者青睐,4G网络技术的运用将极大促进更多智能手机游戏及社交游戏的发展。此类游戏大多需要联网活动,它们需要更顺畅的网络支持,4G网络技术正好能够满足这点,从而让广大游戏玩家们获得全新体验,享受到画面更优质、更刺激的网络游戏体验。[4]
5 4G网络未来发展建议
目前,4G网络技术的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基站附近客户时常投诉手机信号不良甚至搜不到信号。造成这一原因是因为附近居民担心基站存在辐射,故时常出现蓄意破坏基站甚至强行拆除基站的行为。而进入4G时代,该问题可能会表现的更加严重,这是因为参考目前的频率划分,4G网络的频率的传输性较之2G和3G网络均表现偏弱,这表示将来必须建立更多的基站,而基站的建立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由于此类问题的存在,毫无疑问将限制了4G网络技术的发展,阻碍其顺利的推广,可能短期内难以全国普及,只能做到局部覆盖及使用。故笔者建议,在未来的4G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寻求技术上更多的突破,改善4G网络技术传输性较差的问题,同时,基站建立过程必须寻求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对基站附近居民进行相关教育,消除其对基站建立可能带来影响的疑虑,对蓄意破坏及强行拆除基站的行为必须严惩。[5]
此外,4G网络的应用虽然解决了网络速率上的问题,但同时也增加了数据流量的消耗,这势必造成流量费用的增加。故笔者建议,在4G网络的推广过程中,应当要降低流量费用的收取,或者采用优惠套餐形式,按月进行流量费收取,否则人们在高昂的流量费面前可能会选择少用甚至不用,那么4G网络也就失去了意义。
6 总结
目前,4G网络技术已经开始了逐步推广阶段,但是,在3G到底如何商用及盈利都还未得到妥善解决的大环境下,那么4G网络技术凭借什么进行推广运用呢? “难道要再复制3G时代模式,靠给苹果卖手机,做特约经销加盟店那样吗?”。 我们必须清楚意识到,以销售终端、捆绑客户的方式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或许,可行性较强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未来的运营商必须采用分层次的商业模式,首先确保低层次的需求,在发展4G网络的过程中,2G、3G必须一起共同发展,并且不断寻求更多符合4G发展的商业模式,增加更多个性化服务,降低资费的收取。只有这样,4G商业模式才能稳步运营,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因此有了更多精彩。
参考文献:
[1] 张云龙. 3G和4G网络的对比[J].电子测试,2013(10).
[2] 张玉龙,李志峰,赵勋.对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J].信息通讯,2013(1).
“网红经济”已渗透到一向严肃的金融圈。日前,方正证券通信组分析师廖蕾因一段直播视频在金融圈迅速走红。廖蕾身着汉服,在一段不足两分钟时长的视频中,大力推荐某只股票,并列举了强烈推荐的三个理由。
紧接着,海通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李淼也涉足视频路演,她通过直播平台跟投资者交流对煤炭板块的看法。
据业内人士透露,分析师的路演视频流传出来后,不少同行也蠢蠢欲动,连“基金一哥”任泽松也出动了,预计以后这类视频会越来越多。“分析师以后不写研报了,说研报效果大概会更好。”一位券商业人士笑着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调侃。
平安证券最新研报表示,移动直播相比PC直播进一步扩充主体和内容,已从非主流走向主流。现在连券商分析师都开始“玩”直播,足以见得这一业态的火爆程度。“然而任何行业归根到底还是要看盈利模式,虽然一时间视频直播受到追捧,但我对于视频直播的前景并不看好,盈利模式不清晰也是移动直播行业的痛点所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资本追捧
事实上,视频直播早就受到资本市场热捧。
除了陌陌和Facebook,新浪微博副总裁曹增辉日前也表示,过去微博主要以短文和图片市场为主,而从2015年后半年开始,短视频及直播市场开始了爆发。他认为,2016年,视频有望成为微博的成熟内容市场之一。
同样,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都将目光投向了视频直播行业。而回顾过去的一年,移动视频直播已然成为互联网界表现最抢眼的领域之一。仿佛一夜之间,他们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一个又一个移动直播APP登上了App Store热搜榜。据不完全统计,200多家相关创业公司正“野蛮生长”,巨头资金择机而入。
梳理这些势如破竹纷纷涌现的视频直播平台不难发现,主要都集中在游戏和娱乐领域。以YY直播为班底的虎牙直播、浙报集团投资的战旗、腾讯旗下的龙珠TV以及表现强势的斗鱼TV、火猫TV构成了游戏直播行业的第一集团。而去年王思聪发起的直播网站熊猫TV正式上线,一下子吸引了外界对这个实则已经如火如荼行业的目光。
游戏直播平台持续受到资本市场追捧。虎牙、斗鱼TV、战旗TV、熊猫TV、龙珠均完成了阶段性融资,龙珠直播在2015年11月完成游久游戏(600652)领投,腾讯跟投的近亿美元B轮融资,斗鱼TV则在2016年3月拿到腾讯领投的1亿美元B轮融资。
至此,各大游戏直播平台背靠各大资本。斗鱼TV由奥飞动漫、腾讯、红杉资本和南山资本的投资;龙珠直播背靠游久游戏、腾讯、软银;虎牙隶属欢聚时代(YY);战旗TV的投资方是浙报传媒;熊猫直播的投资方中则出现了“国民老公”王思聪的身影。
除了游戏视频直播外,以UGC(用户生产内容)为主的视频直播平台同样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不论是papi酱,还是女主播,推广载体就是视频及直播平台,随着互联网一次又一次革新,移动直播正成为新时代的互联网社交平台和超级入口。
方正证券首席分析师杨仁文分析认为,无论内容还是盈利模式都在逐渐形成中,而随着模式的形成,不论是全民直播还是垂直直播领域,都将诞生新的巨头。
相关概念股
资本的追捧自然离不开A股市场。经《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梳理,在A股市场,目前拥有自有直播平台的上市公司有:巴士在线、恺英网络、乐视网、暴风科技、宋城演艺、昆仑万维等。
巴士在线2016年将“我拍TV”打造成移动端视频直播的娱乐平台,结合公交移动电视屏幕,实现差异化的线上线下联运模式,孵化优质网红+网生内容。“我拍”上线以来,公司股价涨幅近四成。
而乐视网、暴风科技和恺英网络也在打造娱乐直播平台。宋城演艺通过收购六间房、昆仑万维通过投资“映客”,来实现拥有互联网直播平台。普通投资者又如何在移动直播风潮下分一杯羹?
定位于90后的视频娱乐直播平台“映客”,在2016年1月获得昆仑万维6800万元投资,昆仑万维也由此获得映客18%的股权;宋城演艺在2015年就以26亿元收购视频直播网站六间房,该网站也拥有移动版。
网红还直接催热了概念股,A股市场上的直播类概念股已在暗中疯涨。去年8月,华联股份就公告拟1.6亿元参与设立上海信磐,主要运营产品为“唱吧”及“唱吧直播间”。数据显示,目前“唱吧”用户规模2.23亿次,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直播平台之一。而随着资本市场突然关注起了这一领域,华联股份4月14日、15日两个交易日连续收获一字涨停,截至4月18日收盘,华联股份4月以来已经累计上涨29.74%。
近两年来,视频直播的迅速发展已然成为了一种新的互联网文化业态,与之相应的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国内市场规模达116.3亿元,用户数达4.39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间有数千直播间同时在线,用户数达数百万人次,以斗鱼为例,每天访问量高达1500万次,晚上高峰时段常有5000位主播同时在线开播。
根据国元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斗鱼TV估值10亿美元以上;虎牙估值25亿元以上;龙珠直播估值30亿元;战旗TV估值10亿元以上;熊猫直播估值25亿元。
欢聚时代相关人士对媒体表示,“直播行业其实刚进入萌芽阶段,这种互动和交流的方式会是未来趋势,而且潜力广阔。”
内容瓶颈
资本流动的方向足以说明问题。然而,任何一个行业发展伊始,看似繁荣实则野蛮生长的局面之下,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才是最合理的发展逻辑,似乎还没有确切答案。
分析目前的视频移动直播市场不难发现,产品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整体陷于秀场模式和业务同质化,在这样野蛮生长的环境下,大家似乎都还处于摸索和试错阶段。
以曾经红极一时的“花椒”为例,上线之初,为了区别于其他应用,花椒主打“全民直播”来扩大用户群体和市场——显然想要走的是视频社交的路子。投资人周鸿祎亲自上阵宣传亦让其一度在社交平台掀起浪花,但热闹之后用户却难以长期留存,后来不得不悄然转型为美女秀场直播——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几乎是目前国内视频移动直播的多数派和“常态”。
在成本方面,中国带宽收费是按峰值计算,以最低的码率为800K来算,一个同时在线百万用户的直播平台,每个月仅带宽费用就能达到3000万到4000万元。“怎样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带宽费用也是视频直播行业未来需要探索的。”上述业内人士说。
【中图分类号】 G250.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12-02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向因特网应用逐步普及,如何保障网络的安全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保证网络安全的防御手段,是当今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入侵检测按照分析方法不同,主要分为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异常检测通过构造正常行为模型作为判断入侵的依据,可以检测新的入侵,但误报率高;误用检测根据已知入侵攻击判断入侵行为,不能发现新的入侵攻击,漏报率高。入侵检测系统,根据检测对象不同可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以及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
一、当前的入侵检测系统主要存在以下的缺点
1)缺乏有效性。入侵检测系统需要实时地评价安全事件。在网络中,面对大量安全事件时,这种实时性很难得到满足。
2)高误报率。误报率高是当前入侵检测系统的一个主要缺点。系统管理员不能从大量的误报事件中判断出真正的入侵事件。
3)有限响应能力。入侵检测系统传统上集中在检测攻击。系统管理员不能立即从入侵检测系统中分析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管理员采取行动之前,给攻击者留下了一个随意操作的时间间隔。针对上述入侵检测系统的缺陷,本文使用移动技术,实现一个网络入侵预警框架。主要优点在于:通过移动技术降低了用于入侵检测的网络通信量和系统负载,可以降低入侵检测的误报率,具有快速实时响应能力,另外,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二、移动技术
一个软件被定义为具有一定功能的程序,包括代码和状态信息,具有自治性,在其环境中可以和其他进行交互。移动在平台上,可以实现代码的移动。把移动技术应用到网络入侵预警中,具有如下的优点:
1)通过在网络上移动代码代替了大量处理数据的移动,克服了网络数据传输延时,减少了网络负载。
2)具有对环境的动态适应性。
3)具有对入侵的动态跟踪及响应的能力。
三、体系结构
图l 给出了使用移动技术的网络入侵预警框架。在本框架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节点,矩形节点实现入侵预警的分析处理,椭圆型节点实现基本入侵事件的采集。移动可以在不同节点间根据需要进行移动。
在本框架的实现中,采用IBM公司的aglets作为移动的实现平台,安装在相关的主机或网段节点上。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平台为Linux平台。
1、各模块功能
图形用户界面模块:网络入侵预警框架的用户界面,管理员用来完成各种管理功能,包括查看警报、系统初始化配置等。
规则库:入侵预警框架中预测入侵的核心,是判断各种入侵的规则库,规则库可以动态进行维护。
预警分析模块:根据规则库,从已知的安全事件中推断一个入侵,另外,预测可能的入侵意图。
入侵事件收集模块:从位于不同检测节点的基本入侵检测模块中收集可疑安全事件。
移动分发模块:激发不同的移动,根据需要分派到相应的目的地。
全局共享数据模块:在整个系统中的全局共享数据区。
局部共享数据模块:在特定节点上的局部共享数据区。
基本入侵检测模块:在特定节点上检测可疑安全事件,并把结果传输到入侵事件收集模块。检测可疑安全事件的方法包括查看操作系统安全日志、应用系统安全日志、网络通信量及入侵检测部件检测到的安全事件等。
移动: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移动。
2、工作流程
针对图1中的预警框架,主要的工作流程如下:
1)在每个检测节点。基本入侵检测模块通过观察系统日志或应用日志检测出可疑安全事件。2)基本入侵检测模块区别不同类型的可疑安全事件,并把事件报告给入侵事件收集模块。
3)入侵事件收集模块把得到的各种安全事件传递给预警分析模块。
4)预警分析模块根据入侵规则库推断入侵攻击及可能的入侵意图。
5)移动分发模块分派适当的移动到特定的节点收集入侵信息。
6)移动从局部共享数据模块得到局部信息,检测特定的数据,移动检测的结果直接传输给入侵事件收集模块。
7)返回到第3)步,继续这个过程。
四、预警模型
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得到的警报信息是在实际的入侵攻击发生之后,只能进行事后分析及安全策略的改进等,另外管理员很难从大量的入侵警报信息中发现出真正的入侵攻击行为。网络入侵预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在实际入侵行为发生之前进行预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实现实时响应和降低误报率。
一个复杂的入侵攻击行为往往是由多个步骤协同完成的,每一个步骤对应一个安全事件,假定一个实际的入侵攻击行为由一个安全事件的有序序列来构成,Ii=(j=l,2,…,N)。所有入侵攻击的安全事件序列构造一个有限自动机,不同的入侵攻击在安全事件上可能是部分相同的。图2给出了基于入侵事件的有限自动机模型。
在图2的模型中,圆圈表示状态,箭头表示安全事件。0状态为起始状态,带阴影的状态5、9、12表示一个入侵攻击过程的结束。当有安全事件Il到达时,进入l状态,当有安全事件I2到达时,进入2状态,依此类推,直到安全事件I5到达时,进入5状态(结束状态),表明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入侵攻击过程。同样,安全事件序列I6、I7、I8、I9,是第2个入侵攻击过程,I6、I7、I10、I1l、I12是第3个入侵攻击过程。
通过已有的入侵攻击行为,分析入侵事件序列,构造有限自动机模型,一方面可以检测出入侵攻击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预测出可能的入侵攻击行为。当到达某一个状态之后,就要检测其相应的所有输出状态,便于进行入侵的跟踪。如到达状态7之后,可能会到达状态8或10,进一步到达入侵过程的结束状态9或12。所以当到达状态7后,为了进行预测,需要采集安全事件I8和I10。安全事件的采集通过移动技术来实现。这样,一方面可以进行入侵过程的跟踪,另一方面,可及时采取响应措施,保证具有实时的响应能力。
五、结论
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只能在入侵发生后对入侵行为进行报告,而且存在大量的误报和漏报,管理员很难从中快速找出真正的入侵攻击行为,并及时采取措施。本文提出的基于移动的网络入侵预警框架,依据入侵事件构造的有限自动机模型,判断入侵攻击行为,预测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采用动态分发相关移动来收集安全事件。一方面能够降低由于检测攻击而带来的网络和主机的额外负载。另一方面,具有预测潜在攻击的能力并可进行实时响应,使得对入侵攻击的检测更具有针对性,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