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7 10:18:1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医学超声基本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 合理分配课时
超声诊断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涉及的概念与原理多且复杂,教学难点较多,但教学课时较少,要在短短的几个课时内使学员完全掌握这门知识难度很大。因此,应该立足现有条件,科学合理地安排内容与课时,最大限度地把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讲清楚。
士官教学存在的最主要困难是学员来自基层,基础知识薄弱。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根据不同专业学员的知识背景不同,有针对性地选用教材, 科学安排课时,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另外,考虑到学员普遍专业基础不扎实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拿出一定时间,复习相关的解剖、病理知识,为理解超声声像图的特征性改变奠定基础,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
超声诊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物理诊断学教学,它是在动态中形成图像的同时观察图像[1]。传统的粉笔、挂图、板书、文字幻灯等教学模式远不能适应该学科抽象性强、理解难度大的特点,明显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2]。而多媒体技术将单调、乏味的课堂知识形象地体现在声音、图像、影视及动画中,使得真正基于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成为可能。多媒体课件通过声、色、静、动、图文并茂的媒体形成,多角度刺激学员的感官,将抽象的过程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学员,极大地调动了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时空观的扩展也有利于开阔学员的思维空间[3]。
平时工作中我们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仪及超声工作站,采集大量各系统、部位正常声像图及典型病理声像图,用于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其中文字部分提纲挈领,简述各系统疾病的解剖、病理、超声声像图的特征性表现及鉴别诊断的要点;用大量的解剖图、病理图及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给以感性表现;同时还根据教学需要插入一些动态图像及超声检查短片等。强烈的视觉效果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理解及记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完全放弃板书,用黑板绘简易图或示意图,如超声的反射、折射、多普勒频谱图、二尖瓣M型运动曲线、胆囊“WES”征等,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能起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作用。
3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不同专业的超声诊断学的教学目的也不同。各专业共性的教学内容包括超声诊断学的主要应用范围、发展前景、基本成像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正常值等基本知识。临床医学和影像医学专业的学员还应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优点和缺点,熟悉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够针对不同系统疾病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最优化的影像诊断。因此,我们针对学员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目的性,使教学的深度、广度、难度更适合学员的接受能力。同时,课前还了解学员的信息,包括学过的课程及其掌握程度、学习兴趣等。在学员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精选教学内容,优化结构组合,明确主次。讲授的具体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课堂教学注意教学互动,启发思维。抓住现象的内在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 注重练习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超声图像的获取与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超声医师的手法与经验。练习课的目的就是使学员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超声无辐射损伤,安全性大,学员之间可以反复多次互相练习。我们在讲解仪器的构造组成及具体操作方法后,选择一名学员作为被检查者,教员操作示范,同时讲解观察内容、正常声像图表现及具体操作手法。然后,让学员相互练习,包括选择、探头放置部位、扫查切面(纵切、横切、斜切等)、扫查方法等操作技术,教员随时指导。
参考文献
中欧超声心动图继续教育项目正式上线
本刊讯(《中国当代医药》记者 凌 寒) “拟建立的心血管专科医师准入标准以五大类心血管影像中的超声心动图为起点,并已将其设定为心血管专科医师必备的重要和基本培训点。因此,在广大心血管临床医生中开展超声心动图继续教育,普及超声心动图知识,就显得格外具有前瞻性的、极大的教育意义。”10月17日,中欧超声心动图继续教育项目在第25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举办期间宣布上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讲到,“换言之,心血管专科医师准入标准要求心血管专科医师必须具备超声心动图基本操作和结果判读两项基本技能。”
据来自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Iliceto教授介绍,在国外,超声心动图隶属于心内科,所有的心内科医生都需经过专门的超声心动图培训,不仅具备分析心脏超声图像的能力,且具有亲自动手操作技能。但在国内相当数量的医院,常由超声科医生来完成该项检查,导致心内科医生不了解超声心动图基本知识,无法准确理解与判断超声心动图报告;超声科医生由于缺乏临床专业知识,很难客观契合需求而提供临床所需的必要信息。因此,培养具备心脏超声基本技能的心内科医生,让超声心动图回归心内科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否准确解读超声心动图,已经成为衡量成果的关键。
据悉,2012年成立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超声心动图工作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Echocardiography, CSE)也一直努力推进超声心动图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在此背景下,由香港李氏大药厂发起并全程赞助的、由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与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心动图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欧超声心动图继续教育项目,将更好地帮助临床心血管专科医师学习和具备超声心动图基本操作和结果判读两项基本技能。
据了解,在这个项目中,帕多瓦大学和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心动图工作委员会将共同合作,约请22位中国和欧洲的知名专家,把欧洲成熟的超声心动图继续教育课程介绍给广大中国临床心血管医生。这个继续教育项目将是国内首个大型超声心动图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并创新性地将课程搬到了网络上,以使国内心血管医生足不出户便能够学习到欧洲及中国顶尖专家的课程。
二重视基础培养
严格要求细节操作尽管医学逻辑性思维很重要,但是离不开每一个基础的知识点和细节操作,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实战性人才,不是空有想法的理论家,尤其在实习阶段,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时期。无论是超声诊断还是介入性超声病例,基础方面包括:超声成像原理,伪像的鉴别,测量、取图、描述报告的具体要领和要求。细节操作方面包括:围术期适应证、禁忌证的取舍,与患者的术前谈话、签字、穿刺操作的定位、穿刺针、引流管等工具的特点、使用方式,选择不同工具的原因,术中并发症的处理及术后随访内容等等。只有重视细节,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才能够安全、有效的完成介入超声工作,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性的想法。这些工作依然在病例讨论结合理论讲授这样一种核心模式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