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农村管理基本知识

农村管理基本知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9:2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农村管理基本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农村管理基本知识

篇1

1、充分认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2、熟练掌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基本概念和设备的操作使用以及对站点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

3、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实践技能;

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对办公软件的使用;

5、掌握卫星IP广播数据接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6、掌握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基本技能;

7、掌握远程教育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培训对象

主要培训现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103名协管员和第一批新建站点的100名管理员。

三、培训方式

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观摩、实际操作、交流讨论、结业测试的培训方式,培训结束时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考核具体包括考勤、作业、笔试、实践等四项内容,其中笔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60分以上为合格),考核时间为2学时,其它三部分成绩采用合格与不合格计分制,四项成绩中有一项不合格视为考核总成绩不合格。

四、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七个部分共40学时,其中教学38学时,考核2学时。

1、中央和省市有关远程教育的部署和要求(1学时)

2、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简介(1学时)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设备管理和维护、相关软件开发及资源共享知识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3、计算机基础知识(10学时)

计算机的发展、用途,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基础,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

4、WindowsXP操作系统(10学时)

WindowsXP的功能及特点,WindowsXP的基本操作,WindowsXP的文件系统,WindowsXP的控制面板,WindowsXP的多媒体功能,防病毒软件和压缩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系统恢复和维护,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知识。

5、卫星数据(IP)广播接收系统原理和应用(12学时)

卫星通信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网(CBESAT)简介,卫星接收系统基本原理、安装调试、维护和防雷,IP接收原理简介,DVB数据接收卡(包括驱动程序、接收程序)的安装与调试、参数设置,IP接收软件的注册与使用,接收中常见硬件和软件故障的排除方法。

6、资源接收和利用(1学时)

远程教育资源简介,对资源的接收、存储应用知识。

7、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2学时)

Office办公软件的安装,利用Word进行文档的基本操作、排版、制作表格等应用,利用PowerPoint设计制作电子教案等相关应用,利用Excel建立、编辑、格式化工作表等应用,媒体播放软件、刻录软件、抓图软件的初步应用知识。

8、终端接收站点卫星专用频道资源管理软件的安装与资源接收、资源管理等。(1学时)

五、培训时间

培训采取分期分班的方式进行,第一批被培训人员共分五个教学班,每期时间为5天,约40学时。在**年3月底以前培训结束。

篇2

为落实全国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培训工作的通知》(卫办科教发[20__]70号)要求,立足于长期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提高预防和治疗水平,进一步做好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为防治工作准备充足的技术力量,特制定本.一,培训目标

1,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卫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非典"防治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掌握"非典"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使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非典"基本知识,诊断标准与治疗规范,出院标准,隔离病区和病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正确使用常用救护设备;掌握院内隔离防护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减少院内感染.

3,使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专业人员,特别是流调人员,掌握"非典"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流调工作力度,提高流调效率,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4,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包括乡村

(第3页,共7页)

医生)掌握"非典"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可疑病人转运与初步处置原则,以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做到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迅速采取初步救治和隔离,防护措施.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按照不同培训对象的岗位职责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做好基础培训和分类培训,必要时进行强化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高.同时,根据对"非典"疾病研究的进展和疫情的变化,及时调整培训内容,使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规范.

(一)基础培训:包括卫生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全体职工.主要内容为:"非典"基本知识,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隔离病区设置及操作规范,隔离防护措施和规范,相关法律法规.

(二)分类培训:

1,定点医院和后备医院的医护及相关人员

⑴临床医师.参与救治工作的各级,各专业临床医师.主要内容为:呼吸系统疾病基本知识,"非典"临床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规范,呼吸及循环系统监测基本知识和技能,血气分析基本知识和技能,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原则,严重并发症(如呼衰,肾衰)的救治技能,ICU知识和技能,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技术以及心理治疗基本知识等.

⑵护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知识和技能,隔离病区管理及操作规范,病人管理,重症病人抢救基本技能,呼

(第4页,共7页)

吸支持的各项临床观察,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等.

⑶工勤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隔离病房的空间,地面,物品消毒方法和规范,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及其他污物处理原则和方法,病人尸体的处置原则和方法等.

⑷放射,检验等医技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相关放射,化验指标,"非典"病人检验样品采集,转运,保管规范,辅助检查设备消毒方法,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的要点.

⑸消杀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各种消毒剂的使用,配制,杀毒原理,不同污染程度区域所用的消毒方法,如何检验消毒实效等.

2,发热门诊医务人员

主要培训内容为:上述定点医院的基础培训内容,发热病人的就诊程序,"非典"临床诊断标准及诊疗规范,疑似病人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消毒隔离防护规范,隔离留观室的防护原则和管理,疫情上报制度和上报程序,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内容,病人转运原则等.

3,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主要进行基础培训,主要内容为:"非典"的基本知识,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要点,基本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和方法,相关法律和法规.

4,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农村卫生人员

主要进行基础培训,侧重在"非典"的基本知识,临床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要点,公众预防指导原则,个人防护措施,可疑人员基本处置原则,疫情报告程序和方法,消毒和隔离的基本方法,相

(第5页,共7页)

关法律法规.做到能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非典"知识和科学预防原则,及时发现并上报疫情,迅速实施初步救治和隔离,防护措施.

各医疗组(队)在进入隔离病区前,流行病学调查后备人员在参与非典流调工作前,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并进行隔离防护的实战演练.

三,培训教材

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可选择下列教材:

1,卫生部组织录制的《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培训参考资料》光盘(一套7册).内容包括:"非典"的公众预防;"非典"的诊断与治疗;转运"非典"病人的安全措施;医院的消毒,隔离与防护;预防"非典"医院内传播的消毒与防护方法;钟南山院士讲座.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培训教材(修订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4,卫生部制定颁发的有关防治"非典"的文件,规范和指导原则.

5,卫生部,科技部,中华医学会编印的有关"非典"防治宣传手册,折页等.

6,卫生部科教司指定,制作的其他培训教材和课件.

四,培训组织与安排

按照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培训工作,省卫生厅负责宏观 规划,分类指导

(第6页,共7页)

和协调,各地市卫生局按属地管理原则,统一指挥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安排培训工作.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地进行培训,每轮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5天.定点医院,后备医院的第一或第二梯队人员,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一线流调人员和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培训工作,必须在此文件下发后15天内完成.全体人员的第一轮培训工作应在文件下发后30天内完成.

培训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尽可能采取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通过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疫情不扩散的情况下,也可采取专家集中讲课,专题讲座,现场演示等方式.在培训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学术团体和高校的作用.

五,培训考核与评估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登记考核,考核成绩可纳入当年继续医学教育和在职,在岗培训管理.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各地市的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地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各医疗,预防机构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乡,村两级卫技人员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篇3

   公司培训工作计划1    一、入职培训的目的

   1.使新员工在入职前对公司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认识并认同公司的'事业及企业文化,坚定自己的职位选择,理解并接受公司的共同语言和行为规范。

   2.使新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掌握工作要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尽快进入岗位角色。

   3.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群体和规范,鼓励新员工形成积极的态度。

   二、培训对象

   公司所有新进员工

   三、培训时间

   每周四下午16:00至18:00,如有特殊情悦,具体时间则另行通知。

   四、培训方式

   1.岗前培训:由人事部组织实施,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

   2.岗位培训:由厂长组织对其与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技能进行培训。

   五、培训教材

   公司《规章制度》、消防安全知识、设备3Q文件及操作指引

   六、入职培训内容

   1.公司概况(公司的历史、背景、质量方针、原则)

   2.组织机构图

   3.各部门职能(员工个人岗位职责)

   4.员工日常工作准则、严禁行为

   5.人事管理制度(录用、考勤和休假、奖惩、离职、工资)、

   6.员工福利

   7.员工安全注意事项

   8.消防知识培训

   9.岗位专业知识、技能

   10.设备操作及安全指引规程

   七、培训考核

   培训考核分为书面考核和应用考核,以书面考试为准,满分100分,85分为合格,不合格终止试用。

   八、公司对员工的培训进行评估及,评估结果记入员工个人档案,评估成绩、培训态度及出席情况等作为员工调薪、升职之依据。

   公司培训工作计划2

   为进一步提高我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全园教师更好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在幼儿园的应用,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操作,提高我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如下计算机培训计划:

   一、培训内容:

   1、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能正确操作计算机。

   WINDOWS.XP的基本使用常识;WORD20xx的文字输入排版与打印;WORD20xx表格的制作;文件的保存与另存;文件的`查找与重命名及删除;幼儿个案输入、上网查找幼教相关资料、Internet基本知识;收发邮件、发附件;理解网络病毒概念等内容。

   2、学习使用FLASH,掌握制作课件的基本方法。

   认识并逐步熟悉FLASH软件,了解FLASH基本知识,能从网上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FLASH课件,不断学习运用FLASH进行基本课件制作的方法,能根据自己的活动内容制作出相应的课件内容,积极尝试电脑备课、电脑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等,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活动结构,提高教学活动效益。

   二、培训对象及培训形式

   1、培训对象:全体在职教职工

   2、培训教师:进修校教师或其他中小学电脑教师

   3、培训地点:幼儿园多媒体教室

   4、培训形式:采取以集中参与式、教师的自我学习式的多种培训形式。包括专题培训、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观摩、协作交流等。

   三、组织与考核

   成立以园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全园教师为成员的计算机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计算机培训的领导、协调和管理工作,保障计算机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富有成效。加强培训过程的检查和督促,记录教师参加培训的出勤情况,定期检查教师的计算机学习笔记、课间制作能力,并将参加培训出勤情况和检查结果,作为教师个人工作年度考核的一个方面。

   公司培训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四个最严”和“四有二责”统领食品安全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以维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目标,全面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食品安全培训活动,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提高全县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使食品生产经营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农村集体聚餐厨师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掌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和相关知识技能,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和道德修养,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推动我县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切实保障公众饮食安全。2017年计划全年培训食品生产经营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农村集体聚餐厨师12000人。

   三、培训对象

   全县食品生产经营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农村集体聚餐厨师。

   四、培训内容

   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

   2、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3、食品安全管理技能;

   4、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知识;

   5、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五、培训方式

   20xx年食品安全培训工作坚持食品安全普法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和监管工作方法相结合,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分批次、分重点开展培训,以社会化第三方培训和部门组织相结合的办法,采取专家授课、集中培训、以会代培等方式进行。

   六、培训要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