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基础护理问题

基础护理问题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1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基础护理问题,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基础护理问题

篇1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51-02

基础护理质量是医疗工作整体服务质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了医院的生存及发展。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中,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是对护理人员新的要求,是护理管理者新的追求目标。2010年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勤卫生部下发了加强临床护理优质服务的通知,立志构建以“强化护理服务理念、夯实基础护理、创新管理机制、完善保障体系”为主的优质护理新服务体系,其中,作为根本的基础护理为优质服务构建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及时、全面地找出基础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对策,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构建优质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本文总结优质护理服务中基础护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3 248例住院患者出院前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自住院起护理人员的接待、病情介绍、基础护理服务技能、医护合作、护理人员态度、疾病知识宣教、生活护理、出院前宣教等方面。统计基础护理中各方面失分情况及患者对基础护理不满意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2结果

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发放3248份,回收3196份。回收率为98.4%。3 196份回收调查表中,对护士服务态度不满者42份(1.31%),对护士基本技能不满者53份(1.66%),对医护配合不满者39份(122%),对疾病康复宣教不满者59份(1.85%)。

3讨论

3.1基础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3.1.1服务态度生冷本研究统计表明,对护士服务态度不满者42份(1.31%),多为护理人员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态度生冷、强硬现象,一些年轻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有待提高,且表现出了敷衍、消极怠工、遇到问题较难控制自我情绪等方面。

3.1.2基本技能不扎实本研究统计表明,对护士基本技能不满者53份(1.66%),多表现为穿刺、护理配合、操作中由于工作熟练度低而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为基础护理中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所在,与近年来医院规模加太较快、年轻护士比例大、基础护理技能不扎实有关。

3.1.3医护合作不默契本研究统计表明,对医护配合不满者39份(1.22%),多表现为在目前重医轻护的环境下,由于医护合作不默契导致患者对医护工作产生不满。这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及与医生的合作不熟悉等因素有关。

3.1.4健康宣教不全面本研究统计表明。对疾病康复宣教不满者59份(1.85%)。表现为对于一些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的水平尚肤浅,对于患者提出的一些问题未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对于一些预见性问题及出院后应注意的问题未给予解释,健康宣教不全面。

3.2对策

3.2.1转变服务理念。树立良好的护理态度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护理服务。树立崇高的护理职业情操,加强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时找出本科室差距,针对部分问题制订相应地整改措施。定期组织兄弟医院的护理学习,把好的经验充分利用到现有的条件之中,满足患者最基本的需求。同时在人院时,亲切和蔼的对患者讲述医院环境;在患者存在困难和忧虑时,给予真诚的帮助;有问题时,应给予耐心的解答,确保优质护理服务体系观念的建立。

3.2.2加强基础护理基本功训练组织年轻的护士开展基础技术操作的训练,在平时的护理质量检查中,抽查护士技术操作的基本功水平。定期考核年轻护士,并进行强化基础训练,制订相应的激励机制,对考核成绩较为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基本功要扎实,如穿刺时应一针见血,置管须一次成功,气管切开患者和老年患者的吸痰药轻快且无刺激,过硬的抢救技术等。技术的操作准确性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这是优质护理体系建立的基础。护士的工作态度也要认真负责,这样既能提高护理的质量,又能取得医生的信任,得到患者的满意;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改善护士待遇,减少优秀护士流失,根据学历、职称及取得护士上岗证的情况适当增加工资,对表现突出的护士签定长期的合同,交纳医疗保险金及失业保险金等让其安心工作,快乐工作。

篇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护理人员缺乏:随着基层医院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新农合工作的深入开展基层医院的护理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护理人员的缺乏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就显得更加沉重而且面对一些新的领域护理质量难以提高另外有些医院为了解决护理人员缺编的局面招聘了一些年轻护士但是年轻护士的福利待遇、知识水平及专业技术技能等均较低护士的积极性不高护理的整体质量令人担忧。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基层护理人员由于长年在本院工作没有外出进修及学习的机会思想麻痹大意而且面对的患者多为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医疗服务要求也不高对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能按照要求去做另外由于晋升、晋职等方面护理人员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有些人认真工作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反而那些工作不负责任者在晋升、晋职方面得到照顾出现了“干的不如不干的不干的不如捣蛋的捣蛋的不如请客送礼的”的现象这些不公平的待遇严重挫伤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忱影响了基础护理的质量。

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基层医院一般比较偏远生活不方便而且待遇不高分进来的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像走马灯似的来了不久就调走高就高素质的护理人员留不住另外护理人员没有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多数护理人员在本职岗位工作从来没有参加过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或进修护理知识比较陈旧工作中对基础护理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严格遵照医嘱注射、输液技术熟练就能胜任护理工作严重阻碍的了基础护理的质量。

医院领导没有重视护理队伍的发展及护理工作:基层医院领导的素质也存一定缺陷多数领导不重视护理重视医疗医生有机会外出进修、学习而护理人员没有机会认为护理就是打打针、输输液就可以了把人文关怀、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日常护理工作全都忽略了影响了护理质量。

对策

加强爱岗敬业教育:护理部及科室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要加强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教育他们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加大人文关怀教育力度促进护士人文素质的提高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5。只有具备完善的人格甘于奉献有爱心善良才能学会关心人和理解人才能使基础护理质量重要性植根于护士的思想中促进护士思想认识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并将信念转化为自觉行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提高业务水平:护理部定期对全院护士进行“三基”培训和考核将新毕业护士作为培训重点以基础护理在病人身上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重点成绩记入个人档案作为年终考核和晋级的依据。应充分发挥护理学继续教育的作用鼓励全院护士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函授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从而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在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护士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适当改善临床护理人员的待遇突出临床护理的工作价值结合岗位、风险、责任、工作量以及工作表现等制定不同护理岗位绩效工资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持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热情。

补充护士人数合理使用人力资源:除了扩大招聘护士人数、补充护理人力资源外还应合理使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推广弹性排班制做到按需排班、劳逸结合重点加强急诊急救的护理等。

参考文献

1汶阿妮,王辉君.份护理记录缺陷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9,(5):18.

ezgin N,Baruteu I,ozgin AT,et al.Plasma Nitric Oxide level and its role in slow coronary flow phenomenon[J].Int Heart J,11,6():7-8.

篇3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的基本工作,日常护理工作的主体,直接为病人提供各种生活和技术服务,以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治疗需要,是使病人达到治疗目的、减轻病痛、促进康复的主要手段[1]。目前,各医院基础护理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基层医院基础护理质量存在许多问题,以至于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针对基层医院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收到一些成效,现分析如下:

1 原因

1.1 护理人员的主观原因 护士缺乏对基础护理内涵的足够认识,护理伦理道德观念不强。丁炎明的研究表明[2],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认知上的误区和对人的整体观,护理过程系统观及整体护理观认识上的不足,护理管理上忽视了对生活护理工作的落实,因而导致医院基础护理质量滑坡。

1.2 护理人员的编制 按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床护之比为1:0.4,而对所调查的医院只有1:0.25,由于医院护理人员紧缺,大量的基础治疗工作和杂务性工作已使护士处于超负荷状态,没有余力进行整体护理,病人基本病情观察、部分基础护理不得不由其家属代为完成,由此造成了基础护理不到位。

1.3 病人的危重度和配合程度 通常危重病人越多,对基础护理质量的要求越高,工作量越大。由于社区及农村医疗条件的限制,基层医院收住的肿瘤晚期、慢性病急性发作以及终年疾病缠身的老年病人就比较多,再则目前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不信任,造成就医时的不配合,更增加了基础护理的难度。

1.4 管理、分配制度的不完善 基层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往往受社会环境制约,护士内部平均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多劳多得难以体现,护士长不能以能级原则合理设计护理人员组织结构,不能有效发挥管理职能,护士间缺乏竞争意识,因后勤保障系统的不完善,又使得护士长忙于繁琐杂务,抓护理质量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从而严重影响基础护理的到位。护士长也因护士分管病人多,突发事情等,对基础护理质量的控制略有放松。

2 对策

2.1 加强护士职业教育,强化专业思想,提高对专业作用及专业角色的认识,转变观念及态度,充分地发挥在基础护理中的职能作用。医院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施教。基础护理是护士特有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具体体现,必须具备多种多样知识及良好的伦理道德修养才能做好[3]。对三年内护士重点在院内接受再教育,要求基本功训练与专科技术训练相结合,以“三基”为基本功,按计划完成科室轮转直到定科。三年以上护士及护师,以自学为主,鼓励参加大专、本科的学习,对有培养前途的护理骨干,选派到上一级医院进行进修、培训,重点是熟练掌握专科知识。从而缩小基层医院同上级医院之间护理上的差距。

2.2 科学合理的排班:按编制要求逐年增加了护理人员,在此基础上实行弹性排班,并按能级管理原则进行,二年内护士提前半小时上班进行晨间护理,责任护士参与并指导护理工作,加强合作共同承担基础护理,同时也锻炼和巩固了年轻护士各项基础护理操作的能力。

2.3 加强护、患沟通:基础护理工作是护士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最好桥梁,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对于长期患病的慢性病病人,晚期肿瘤病人,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争取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有助于护士管理病人和开展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住院病人满意度测评从原来的90%提升到现在的95%。

2.4 发挥护士长的管理职能。一是加强护士长管理知识和管理专业知识的再学习,采取外出进修、参观学习、参加管理培训班等方式,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使护理管理步入科学化管理。二是护士长进行目标管理,制订切合实际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定期按标准检查、督促、指导,采取考核、奖惩和分配相结合,使每一项护理渗透、贯穿、落实到每个护士全程工作中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三是不断完善后勤保障体系,使护士长和护士从大量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病人。

参考文献

[1] 佘爱珍.基础护理学.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