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2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临床医学和麻醉学,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麻醉学是临床医学中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其业务范围包含有临床麻醉学,急救、复苏、危重病学,疼痛诊疗学,以及其他有关的业务范围。如何学好麻醉学,关系到临床工作中病人围手术期安全和预后,而麻醉学课堂教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理论基础。怎样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高尚医德与行为能力,提高整体素质,关系到麻醉学的发展乃至医学的发展。教学过程是以课堂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过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又是中心环节,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最直接、最明显、最经常的活动,既是教师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集中反映,又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个性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提高了整个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提高临床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素质之一,他们的道德品质、知识底蕴、语言能力、人格魅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等,体现了课堂讲授能力,而学生理解消化的多少,反映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临床麻醉有别于其他学科。它是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学科,与之密切相关的学科有: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医学生物工程学等。它又与临床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为麻醉学的临床服务对象是病人,病人是多学科,男女老少皆有,除主要需手术或非手术的治疗疾病外,可以并存其他疾病,或有严重并发症,这就要求麻醉医师必须熟悉与麻醉学有关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关内容,才能在麻醉工作上得心应手,所以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过硬的临床操作技能,才能在课堂上讲授生动有趣、富有色彩的课堂内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为临床服务。
2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课堂教学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如,讲授与板书的结合,讲授与动画多媒体的结合,讲授与实物示范的结合。还有教学时间的安排,如1天的黄金时间――上午安排课堂理论,1天的疲劳时间――下午后两节安排实践课,这样,从另一个角度也提高了教学质量。最后,教师的语言也能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丰富幽默的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任何思想只有当它找到合适的外衣才能成为现实,才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师的语言应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富有激情和启发性,吸引和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对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
2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
麻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麻醉科实习时间短,对于一些基本操作不一定有时间观摩和实践。而现今的医疗环境下,病人拒绝实习生检查和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些麻醉技能如心肺复苏、气管内插管,客观上不允许在病人身上进行训练。因此,我们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达到了教学目标,弥补了目前实习生临床实践的不足[4]。多媒体教学方式生动、形象,我们借助多媒体对教学的一些重点、难点进行补充。例如,让学生观看动脉穿刺、深静脉穿刺的视频,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不断完善,一些接近于真实的模拟医疗教具应运而生。因此,我们根据学生实习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临床技术模拟教学,如配置心肺复苏模型、气管插管模型等。我们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模拟训练,给学生创造反复模拟临床练习技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各种规范化的操作技能。
3结合临床路径进行带教
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是由医师、护士与其他人员对一特定的诊断或手术做最适当的、有顺序的、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照顾品质[5]。将CP理念引入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之中,以CP为平台对临床医学生组织教学的方法,称之为CP式教学法。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要求,我们选择制订了剖宫产手术麻醉、腹腔镜手术麻醉和上肢骨折手术麻醉的临床路径,分别进行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路径教学。带教教师结合病人和手术讲解每种麻醉方法的适用对象、术前访视和评估、麻醉前准备、麻醉管理、术后病人的镇痛和随访,对实习医生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
4结合循证医学进行带教
它能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使临床医学教育从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转变成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模式。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如下:提出问题查寻证据分级评价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教师指导学生针对循证医学的各个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系统训练。教师与学生一起诊察病人,教师根据病人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给出诊治意见,并询问学生诊断的依据和治疗的合理性在哪里(提出问题);让学生讲解联机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MEDLINE)、中文CNKI检索系统、Cochrane图书馆资料库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熟悉、掌握网络医学技术);让学生讲解如何对被查阅的文献做批评性评价,指导学生把相关的信息应用到临床情景中去,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文献、查询课本或咨询其他教师(查寻证据);询问学生有没有其他类似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分级评价证据);让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等(筛选证据);让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答案,并要求其在以后临床遇见类似问题时能进行分析和应用(应用证据)。我们结合循证医学进行临床麻醉带教,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麻醉学的迅速发展对麻醉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求有娴熟的操作技能,更应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关爱生命的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使我们在麻醉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在引导学习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麻醉医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严重影响了麻醉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限制了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因此,传统模式的麻醉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无法完全适应麻醉医学发展的需要。循证医学的出现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在全面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树立医学生科学、求实、严谨的临床思维和工作作风。这种被称为“21世纪临床新思维”医学模式不仅使临床医学的研究和思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也对临床医学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将循证医学的理念运用到麻醉教学活动中,必将有利于改变目前麻醉专业教育中只注重增长理论知识而忽略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状况,有助于进行麻醉教育模式改革。
2实施循证医学在麻醉临床实习教学中的要求
循证医学在麻醉领域的应用是在很好掌握临床技能、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进程上,更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的基础上,这对我们临床实习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选择一批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培训班学习和参加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带领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查阅资料,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整理,得出可靠的依据,结合实际情况,最终解决问题。另外,还要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不断学习的能力,有利于自我知识的更新,也有利于临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2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以教科书为基础,结合最新文献报道对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更新,同时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对病例要充分准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准备典型病例,并准备相关的讨论问题,指导学生对麻醉病例导入问题,查阅资料寻找证据,最后进行病例讨论,比较所得证据的可靠性,最终制定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案,从而树立循证医学的理念,培养正确的临床麻醉思维。
3在麻醉临床教学中体现循证医学理念
在医学临床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传授医学知识与技能,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麻醉临床实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循证医学思想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具体运用如下:采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EBM模式针对某一临床问题或某一麻醉病例提出一个问题,建立假设,由学生自己来查阅文献寻找证据,教师可酌情指定一些参考书或提出一些参考观点,事后采用课堂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论证,达到教学效果。临床麻醉工作实践性强,针对每个病人不同的身体条件和病情会有不同的麻醉方案,而单一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法容易使学生思维疲劳,结合问题式的学习方法,可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以剖宫产手术麻醉为例,临床教学老师可以按照EBM教学模式,提出一个主要问题,要求学生围绕此问题进行相关证据收集,并依据教师的主要问题进行发散式思维,提出相关辅助问题,按照循证医学方法进行文献查找、求证,得出解决此问题最佳方案,并给出相关最佳证据。或教师给出一系列相关问题由学生课余时间自我查阅文献资料寻找证据,如剖宫产病人麻醉需要做哪些术前检查,剖宫产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还是蛛网膜下腔阻滞,术中出现低血压的处理方法等。以上问题均可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查找文献求证,收集相关信息,并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总结,最后,教师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对整个疾病有了清晰的理解、认识,也激发了学生临床思维意识,拓宽了思考面,增强了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这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学法在麻醉临床实习教学中有一定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