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手术室病例分析

手术室病例分析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3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手术室病例分析,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手术室病例分析

篇1

1.1资料:本组随机选择100例手术病人,年龄2~74岁,其中妇科30例,普外科40例,骨科23例,眼科7例;行全麻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30例,脊髓麻醉61例,局部浸润麻醉9例。

1.2方法:(1)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到病区查阅病历、收集资料、了解病情,评估病人对所患疾病和手术治疗的理解程度,评估病人的病史、手术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个人史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1]。根据病人要求安排他所期望的人前来探望陪护,邀请手术成功病人介绍经验和体会,通过现身说法,增强病人信心,帮助病人提高适应能力,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尽量使他们的心理舒适[2]。(2)病人进入手术室时,首先由前1天访视的护士热情地迎接,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颠簸、碰撞,平稳地把病人送至手术床上,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在50%~60%。为让病人感到舒适,适当给予枕头,松开衣领以利于呼吸。术前用药后病人感到口渴不适,可用棉纤湿润口唇,以解除病人不适感。为减轻手术的不适,在放置前,将所有维持的撑架,海绵垫均用布单包好,防止压迫神经及血管,以减轻病人生理不适感。并每隔30~60分钟巡回护士给予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舒适感[3]。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注意遮盖病人,尽量减少身体暴露。手术中,巡回护士了解每位病人不同需求,尽量予以满足。对需了解手术进展情况的病人,告诉他们手术很顺利,不要过分紧张;对有孤独和恐惧感的病人,进行安抚,适当抚摸病人肌肤,如轻握病人双手,可使病人感到心理舒适。手术结束时,用温盐水纱布块拭净病人皮肤上的消毒液及血迹,为病人穿好衣裤,若有引流袋用别针固定于衣裤上,盖好被子,注意保暖,平稳地把病人送回病房或ICU。手术后不舒适的主要原因有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和尿潴留等。如不及时处理,妨碍休息和睡眠,影响康复。(4)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即开始感觉疼痛,24小时内最剧烈。护士可以安慰和鼓励病人,消除对疼痛的恐惧;根据疼痛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小手术后疼痛可口服止痛剂,大手术1~2日内常需肌肉注射哌替啶(婴儿禁用)止痛。护士在病人呕吐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误吸;观察并记录呕吐次数、呕吐物量、颜色及性状;清理呕吐物,加强口腔护理。(5)护士应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酌情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肛管排气;非胃肠道手术,可使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低钾血症或腹膜炎所引起者,遵医嘱作相应处理。对尿潴留病人护士应安定病人情绪,增加自行排尿信心;病情允许,可协助病人坐于床沿或下床排尿,或下腹部热敷、按摩、针灸以诱导排尿,或肌肉注射氨甲酰胆碱,促使自行排尿。采用以上措施无效时行导尿术。

2结果

通过运用舒适护理,本组病人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均有改善: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未发生特殊造成的神经损伤、循环淤滞及电刀灼伤;病人术毕寒战症状减轻;术后随访病人满意度为98%。

3分析

根据马斯洛(A. maslow)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与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舒适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与安全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自我满足的感觉,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4]。舒适是病人最希望能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期病人的整体护理中,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了信心,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为手术顺利完成及术后病人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把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融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提高了护士业务素质,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参与文献:

[1]薛富善,袁凤华.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0.

[2]张银铃,雷鹤.护理心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44.

篇2

[中图分类号] R[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c)-095-02

The defects 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nagement of pathological specimens from the operating room

YANG Hongyun

(Xiangdo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Liling412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efects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operating room specimens to develop measures to improve nurses' work. Methods: Analyzed the potential of security risk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surgical specimens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09, to make timely corrective measures and track the observed effect. Results: The number of defects reduced in the pathological specimen management of the operating room in 2009. Conclusion: Standard management of pathological specimens in the operating room and strengthened training of relevant personnel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 pathological specimens, reducing the management defect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urgical care continuously.

[Key words] Pathological specimens;Nursing Management;Operating room;Quality of care

手术室病理标本指的是手术中切除的全部或部分组织,包括内镜或穿刺取得的标本。活体组织的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一诊断,是“金指标”[1]。正确的标本管理,可以为病理诊断提供材料,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若标本管理不当则会给患者带来严重损失。因此手术标本的管理越来越引起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重视,笔者通过回顾性总结2006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经验教训,积极采取改进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年手术量约6 000台,年送检病理标本量约2 100例次,2006~2009年标本管理缺陷65例次。

1.2方法

通过回顾性总结,查阅手术室2006~2009年的所有病理标本管理记录,进行分析总结。

2结果

2006~2009年病理标本管理缺陷统计见表1。

3对病理标本管理缺陷原因分析

3.1对病理标本管理重视不够

3.1.1工作责任心待加强申请单填写不到位、标本袋标签脱落,由于外科医生相对较看重手术,而忽视对标本的处理,少数手术历时长,医生体力和精力过度疲乏,忽视标本处理。不填写病理申请单、填写不及时、字迹不清、项目不全。个别护士工作粗心,写错标本袋上患者姓名或标本名称。本组2例同时进行的、术中都要求快速冰冻切片的手术,因同时发送传真报告,病理科发送报告结果时未行告知,手术室接收传真报告者也未认真查对,误将同一版面的2个不同患者的报告夹到1份病历内被送到病房,导致另1例患者增加了等待时间。3例标本袋不干胶标签,因保存时间长,发生粘贴不牢而脱落。

3.1.2联系及送检病理标本欠及时、到位2007年前,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节假日不送病检,由此引发投诉。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标本,由于外科医生忙于日常事务,未及时联系病理科,病理科对手术医生不满意。本组3例术时切下的包皮、脂肪组织、多指等无送检价值的标本,医生认为不必送病检,由于无书面签名记录,患者出院时,到病理科及手术室索要病理结果报告,引发患者投诉。

3.2标本固定、保管不当

3.2.1固定容器不当、固定液浓度、液量不合要求2007年以前我院就地取材,用自制敞口硬质塑料盒、搪瓷盆、碗等盛装固定标本,工人送检途中发生3例意外打翻倾倒,而致标本混淆;2008年1例因实习进修护士固定病理标本时,标本袋破损漏气,固定液泄漏,而致病理标本腐败,另1例标本固定液浓度配置不对,也致病理标本变质。

3.2.2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标本误被固定本组1例手术因为情况紧急,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标本被外巡回护士用固定液固定后送检,而致再次取材,增加手术等待时间。

3.3流程不合理、交接不到位

2007年以前我科用简易草稿本登记标本送检情况,未执行科间交接签收制度,发生3例标本不对数,发生手术室巡回护士、送标本工人、病理科医生之间相互指责、埋怨、推卸责任情形。

4护理对策

4.1 加强领导,提高全员对病理标本管理的重视

护士长通过下科,加强与手术相关科室的沟通交流,强调标本管理、病理申请单及时、正确书写的重要性。手术室准备适量病理申请单,以备急诊手术所需。护士接患者时即把好关,凡有标本的手术,将病理申请单、病历及患者一同接进手术间。手术结束后要求主刀医生及时认真填写病理申请单,以便巡回护士做到病理标本、病理申请单、病理标本登记本三环相扣,缺一不可。日常工作时教育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养成细致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书写错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术后的病理标本标签上科室、床号、患者姓名、标本名称等巡回护士书写后,要求由他人查对把关后方可送检,确保无误。标本袋专用不干胶标签,我们使用粘贴性较好的3M胶布固定,杜绝了标签脱落现象,确保了标本存留的准确性[2]。为了让患者及术者及时得到病检结果,我们召开了手术科室、病理科、手术室、物业工人管理科协调会议,规定每日(包括节假日)14:30定专人负责术后病理标本及申请单的核对,专人送检,专人签收。对要求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标本,术前由主刀医生填写病检申请单,事先联系好病理科医生做好准备,术时标本一经取出,手术室立即安排专人快速送检。对于手术切下标本,原则上要求都需送病理检查,个别特殊情况(包皮、脂肪组织等)术者认为无需送检时,我们规定由手术医生在病理标本管理登记本上注明“无需送检”字样并签名签时备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2正确固定、妥善保管病理标本

通过3例标本倾倒、混淆教训后,借鉴同行经验,我们与设备科联系引进了一次性、双层、透明、可封口的专利标本袋,分大、中、小、特大、特小五种型号。巡回护士根据标本大小选择相应标本袋,避免了小标本装入大容器中难以发现甚至遗失的现象,杜绝了标本固定液甲醛挥发对人体伤害,有效防止了标本打翻倾倒混淆。一个患者多个标本时,洗手护士及时与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核对标本名称、部位,做到每切除一个标本立即装袋,放置在已经粘贴好标本签的标本袋内[3]。2例标本固定不当事发后,我们召开了安全分析会,积极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规定护理老师带教实习进修生时,必须放手不放眼;标本固定液10%甲醛由院制剂室统一配置,为准确固定标本提供保障。固定时液量不应少于标本总体积的5~10倍,至少要完全浸没整个标本组织[4]。2例快速冰冻切片的标本管理缺陷发生后,我们进行了“正确处理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标本及回报结果”的培训,人人知晓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标本,要送新鲜活组织,千万不能用固定液处理。接收传真结果时必须认真查对,病理科一次尽量只传真发送1例患者病理报告,否则必须进行告知。

4.3严格执行交接制度,改进标本管理流程

建立标准的病理标本管理登记本,包括日期、时间、科室、床号、患者姓名、标本名称、数量、固定者(巡回护士)、核对者、送检者、病理科接收者签名等。严格执行科内及科间查对、交接制度,做到标本固定者(巡回护士)、核对者、送检者、病理科接收者每日交接签名、登记,完善问题备查和追究制度[5]。

总之,手术病理标本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标本丢失或保存失败,意味着无法确定疾病性质。因此手术室医护人员必须提高对手术病理标本的认识,严格执行各项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制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几年来我们对手术病理标本实施了严格管理,确保了每一个手术病理标本的诊断报告及时、准确、无误,提高了手术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促进了科间和谐,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

(致谢:感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护理部主任董彩梅主任护师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陆利平,谢慧玲,冯燕.手术标本盛放及运送用具的改进及管理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708.

[2]王丽萍,王颖.门诊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9,9(5):35.

[3]舒冬利,陆利萍.手术标本的程序化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46.

[4]仲正香.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流程重建效果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2):40.

篇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34-02

现阶段,乳腺癌作为恶性癌症,发生率逐年上升,死亡率也呈现增长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当前,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乳腺癌手术疗效凸显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女性肢体功能障碍等副作用[1],患者在手术前会产生一定的畏惧、紧张、压抑、悲观情绪,影响着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与治疗效果的实现,因此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具有必要性。我院选取8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就其手术室心理干预进行了效果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9年6月到2012年2月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参照《妇科科学》被诊断为乳腺癌。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护理组患者43例,年龄为26-55岁,平均年龄为(34.5±4.7)岁,平均病程为(3.6±2.2)年;对照组患者42例,年龄为25-56岁,平均年龄为(34.8±4.2)岁,平均病程为(3.8±2.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在进行手术室护理前,我院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了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以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组还基于此次心理调查制定了完善、科学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与方案,而对照组患者仅是进行常规化的护理流程。

1.3 心理护理内容 我院在手术期间为护理组患者制定了完善的心理护理方案,其中包括五大方面,首先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就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详细的解答,以在知识教育的过程中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放松身心,为手术作基础准备。其次护理人员还要着重向患者传授相关的临床知识,且尽量选取一种乐观、积极的方式来传授知识,以营造一种乐观的治疗氛围;针对熟识这些临床专业知识的患者,要着重讲解乐观心态的重要性,并引导患者树立健康乐观心态,对手术治疗法树立信心;心理护理组的每位患者还要在手术期间强化身体锻炼,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尽量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手术心理与生命体征。再次是针对部分担心术后器官缺失而影响美观或生活质量的患者进行专门化的心理护理,我院主要是通过心理劝说的方式来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及对待不健康的器官,并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不健康器官的危害,还要借助先进的术后修复术来引导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并保持积极的心态来正式其对生活的影响。此外,部分患者还存在经济方面的担心,针对该类患者我院护理工作人员先通过沟通的方式做了简单的了解,并基于患者的经济情况在治疗中选取价格适中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就经济存在困难的患者提供优惠申请,以降低患者的治疗的后顾之忧。最后,我院还对心理护理干预组进行了家属凝聚力引导,通过教育引导来增强患者家庭的凝聚力,以家庭的信心力量来感染、激励患者树立治愈信心,家庭的精神支持可以说在手术室心理护理中作用不容忽视。

2 结 果

2.1 紧张程度比较 两组护理结束后患者在担心疼痛、手术事故、手术效果等方面的紧张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P

3 讨 论

一般,乳腺癌患者最初确诊时会伴有怀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便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讲解一些有效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方面的信息,以帮助患者树立科学的治疗心态。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会伴有临床不良反应,患者只有调整好心态及身体机能状态以克服心理障碍才能有最佳状态迎接手术治疗,临床治疗的效果也会相应提升。

总的来说,乳腺癌患者常伴有的不良心理反应包括犹豫及否认心理、沉默及隐藏情绪、焦虑及恐惧、悲观及绝望等[2],这些不良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进而影响临床治疗,因此要在手术治疗前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还能够提升临床治疗的患者满意度,作用突出。对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干预内容而言,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说明手术麻醉及手术原理,并以轻松自然亲切的态度来看护关怀患者,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不良心理,以为手术治疗创建轻松的氛围,全面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手术康复过程中也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鼓励或教育患者家属为患者康复创建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为患者提供无声的精神支持,进而间接激发患者的康复信心。在此过程中还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形成劳逸结合的康复模式,这样改善患者机体状态的同时缓解患者术后的紧张情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