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5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行政管理重点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 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486-04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MJ)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MG的治疗多采用西药对症处理,如胆碱酯酶抑制剂、激素、血浆交换等等,尚缺乏有效根治手段。本研究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为模型,采用双向电泳一质谱(Two dimensional gd dectrophorcsiS-mass spectrometry,2DE-MS)技术来分离和鉴定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研究MG发病机制及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手段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EAMG模型的制备与标本采集 雄性Lewis大鼠96只,SPF级,体重(170±10)g,由中科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分为造模组、正常组、佐剂组。其中造模组80只,正常组和佐剂组各8只。造模组每只给予80μg乙酰胆碱受体(AchB)分两次免疫,造模按Lennon氏方法进行,正常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佐剂组予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处理。4周后造模组大鼠knnon氏2分7只。Lennon氏1.5分4只,Lennon氏1分35只,knnon氏O分34只,成模率为57.5%。随机抽取Lennon氏评分1分大鼠8只作为模-型组。取血清,-70℃冰箱冷冻保存备用。
1.1.2主要试剂 固相pH梯度干胶条IPG strip(Artier-sham公司,非线性pH3~10,13cm)。CHAPS,二硫苏糖醇(DTT),尿素,硫脲,碘乙酰胺(IAA),丙烯酰胺(acry]am-ide)、甲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bi sacrylamide),四甲基乙二胺(TEMED),过硫酸铵,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甘氨酸(glycine)、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均购自Bio-Bad公司。琼脂糖购自华美生物公司。其他试剂均使用国产分析纯试剂。所有溶液均用MilliQ水配制。
1.1.3主要仪器 高速冷冻离心机(eppendorf,德国)、Ettanu IPGphor(Amershara Biosciences),分光光度仪(P-2000,Hitachi公司),电泳仪(SE-600全套电泳设备,Amer-sham公司),纯水装置(Millpore公司),光密度扫描仪(GS-710,Bio-Rad公司),冷却水循环系统(Cole-Panner公司),Bruker-DahonicsAutoFlexTOF-TOF LIFTMass Spec-trometer(美国Bruker-Daltonics公司),LCQ Deea XP plus(ermo Finnigan,美国)。
1.2方法
1.2.1血清总蛋白质的提取与定量 血清-70%反复冻融4次,用特种试剂去除Igc等高丰度蛋白。采用Agilent5K超滤管进行浓缩除盐,冻干回收样品,-70保存备用。用裂解液(9M Urea,4%CHAPS,65raM DTT,cocktail酶抑制剂)进行复溶,并采用Bradford法进行蛋白质定量。
1.2.2等电聚焦将-2.0℃保存的IPG胶条,于室温下平衡10min,以70μg上样量于每份样品中加入上样缓冲液(8M Urea,2%CHAPS,18mM DTr,0.5%IPG Buffer,Bromo-phenol blue trace),总体积250μL,沿IPG聚焦盘中槽边缘自左向右线性加入,胶面向下轻放人泡胀槽中,加入矿物油覆盖。程序设置如下:重泡涨12h;500V-1h;1000V-1h;8000V-6h。恒温20℃,电流上限为70mA。等电聚焦后IPG胶条分别于平衡液1(50mM Tris-HClpH6.8,6MUre-a,30%Glycerol,2%SDS,10%DTF,trace bromophenol blue)、平衡液2(50mM Tris-HCl pH6.8,6M Urea,30%Glycerol,2%SDS,40%IAA,trace bromophenol blue)中平衡15min。
1.2.3SDS-PAGE垂直电泳采用12.5%的均匀SDS聚丙烯酰胺凝[water31.78mL,Arc/bis(30%T,2.67%c)41.67mL,1.5MTris-HCI,pH8.8 25mL,10%SDS 1.0mL,10%ammonium persulfate 5001zL,TEMED 50μL,Total Volume100mL]。20mA电泳15min,然后40mA电泳至溴酚蓝离胶下褶0.5cm。
1.2.4凝胶银染 电泳结束后,立即予以硝酸银染色,通过固定、敏化、银染、显色、终止等步骤,直至背景清晰。
1.2.5图像分析 每个样品常规进行3次二维电泳,通过光密度扫描仪对二维电泳凝胶扫描,Imagemaster软件对凝胶进行强度校正、点检测、背景消减、均一化、匹配、建立平均凝胶分析等。蛋白质点的相对强度百分比用来进行组间比较,升高或降低150%者被定为差异点。
1.2.6MALDI-TOF-TOF串联质谱分析 用手术刀片切下胶上目标条带,进行切胶、胶上酶解(Trypsin,20h),抽提酶解肽段,Zip Tip脱盐后点样,行MALDI-TOF-TOF/MS分析(飞行管长2.7m,加速电压20kV,反射电压23kV)。将第1级质谱得到的肽片段质量指纹图谱、肽质量指纹图谱与第2级质谱得到的肽序列信息一起用来检索蛋白质数据库,找出匹配的蛋白质。
1.2.7数据库检索 将质谱鉴定所得的肽质量指纹谱(pepfide mass fingerprInting,PMF)数据于BIOWORKS(Ther-
mo Finnigan,San Jose,CA)软件搜索相应的库。搜索参数设置如下: Database:NCBInr 20061221(4318227 sequences;1487489705 residues) Taxonomy:Rattus(40099 sequences) Type of search:MS/MSIon Search Enzyme:Trypsin
Fixed modifications:Carbamidomethyl(C)
Mass values:Monoisotopic
Protein Mass:Unrestricted
PeptideMass Tolerance:100 ppm
Fragment Mass Tolerance:±0.8 Da
Peptide Charge State:1+
Max Missed Cleavages:1
2.实验结果
2.1蛋白浓度及2-DE结果
Bradford法定量血清蛋白浓度:正常组24.85pμg/μL;模型组22.80μg/μL。经2-DE技术及银染色后,得到了两组血清的双向凝胶电泳图,并于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实验3次。在正常组双向电泳图谱上可观察到702个蛋白点,蛋白点主要位于分子质量(25~70)×10Da,等电点PI(4~7)处;而模型组可见到678个蛋白点,蛋白点主要位于分子质量(20-70)×10Da,等电点PI(4-8)处(图1、图2)。
2.2差异蛋白质点的鉴定
选择明显的9个差异蛋白点,经切割、胰酶降解、肽提取后,用MALDI-TOF-TOF串联质谱检测,9个点中获得了9张肽质量指纹图谱(PMF)。将查询到的结果再结合双向电泳相应点的表观等电点、分子质量、匹配片段的多少等进行综合分析。在数据库中匹配到符合结果要求的已知蛋白质有5种。相应的蛋白质点有α1-巨球蛋白、C-反应蛋白、补体C,a等(图3,表1)。
3.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T淋巴细胞依赖所引起的神经一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检测中,仅85%左右的MG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Aeh/Rab。除Achlhb外,MG患者血清中还发现了多种非AehRab蛋白,因此MG是多种机制参与发病的复杂性疾病。近期相关研究表明,神经一肌肉接头处其他抗体、抗原特异性T细胞、细胞因子、遗传因素等在MG发病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依托双向电泳一质谱技术,力求从免疫蛋白角度,进一步探求MG发病机理。初步鉴定的蛋白质点中,在数据库中匹配到符合结果要求的已知蛋白质有5种。其中4种在重症肌无力大鼠血清图谱中表达下调(包括样品1097、1136、1160、1238、1412、1359),1种表达上调(包括样品1580、1609、1639)。具体而言,重症肌无力大鼠α1-巨-球蛋白、C-反应蛋白、补体C4α、维生素D结合蛋白前体肽原均明显低于正常组,这些蛋白/肽大都与机体免疫应答、信息调控等相关。
α巨球蛋白(a-macrogloblin,αMs)家族是一类与免疫相关的蛋白,在防止病原体入侵,诱导机体相应抗体产生,活化溶酶体吞噬杀灭病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认为aMs家族的大部分成员与补体因子C3、C4都含有β-色氨酸-γ-谷氨酰胺的分子内硫酯键,因而二者可能有许多相似的生理功能。目前对于α1-巨球蛋白的功能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Lee PG等认为α1-巨球蛋白的作用可能与提高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活性有关,而对于α1Ms与MG疾病相关性的理论研究国际上尚处于空白。
补体C4(complement component4)由α、β、γ印条多肽链经二硫键连接而成,其在机体感染性疾病及应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防御功能。而机体Q缺乏或不足则又和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活化的C1s作用于C4,产生两个片段:大分子片段C4b,小分子片段C4a。C4a被称为过敏毒素,它们作为配体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介质,从而增强血管通透性并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在重症肌无力过程中,是否也存在着过敏毒素C4a释放过少,血管活性物质不足,而致机体平滑肌收缩功能减弱,出现周身性肌无力的病理过程呢?目前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论证。
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是肝脏实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其生物学效应不仅受本身的表达调控、分子构型和化学修饰的影响,还受其前体肽原(prepro-peptidc)的不同肽段彼此间的修饰和调控。DBP在血清中含量丰富,具有多项生理功能。它不仅结合维生素D,增强补体系统相关因子的表达,对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具有趋化性,并且激活巨噬细胞,还能与肌动蛋白结合,与机体的运动功能密切相关。Kurylowicz A等还认为DBP基因多形性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如Groves’s病,但与MG相关与否未见相关报道。
C-反应蛋白(CRP)是组织损伤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反应产物。无论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心肌梗死、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因素都可导致组织损伤,在组织损伤的急性期,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显著增加,这些蛋白被称为急性相蛋白,其中CRP是最显著的一种。在本实验中笔者发现模型组血清CRP表达强度较正常组明显下调,差异倍数>1.5倍;同样在前期的脾脏差异蛋白质谱鉴定过程中笔者也发现类似的情况:急性相蛋白―热休克蛋白60(HSP60)在模型组中表达下调。目前的研究认为该类蛋白只有在疾病的恢复期,表达水平才会相较于急性期缓慢下降,而且过程较长,3-4周,甚至更长。而在疾病谱中该类蛋白低水平表达相当罕见,目前尚无法用相关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1.资源分散,形成块块式审计。原来的预算执行审计没有打破行业分工界限,各个业务处的工作相对独立、处室之间的信息相对封闭,形成了块块式审计。对审计人员而言,长期从事块块式的审计工作,很容易导致查出问题的流失或减弱发现问题的敏感度。长期从事同一类型的审计任务,与相对稳定的被审计单位打交道,容易产生工作疲劳,降低审计热情,一些审计出来的问题也因为长期的交往接触而不自觉流失。同时,会固化审计人员的审计认识,影响到工作创新。
2.审计力量不足。现阶段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涉及财政部门组织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地税部门税收征管情况审计、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及政府临时交办的检查事项,内容广泛,任务繁重。受机关人员编制的限制,审计部门的审计力量相对薄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本是全体动员保证预算执行审计项目的完成。
3.难出审计精品。主要体现在审计业务部门之间相对封闭,审计项目安排与审计成果互不沟通,客观形成了部门之间的“壁垒”,阻碍着审计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由于同一单位不同审计项目而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彼此孤立的,查处同一单位的诸多问题被反映在两个或多个审计报告之中,审计结果很难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很难打造出高质量的审计精品。
二、建立以预算执行审计为核心,以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为重点的立体化审计模式
这个模式的基本操作思路是:将预算执行审计内容贯穿到专项资金审计中去,将专项资金审计的成果归集到预算执行审计这条主线上来,使整体审计思路更加清晰和准确。即:根据预算具有整体性特点,开展预算执行审计时,可以把财政、行政事业、社会保障、投资和农业环保等专业审计结合起来,审计内容涉及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从源头上把握财政资金的总体情况和财政政策的制定情况,重点关注那些事关全局、社会敏感度高、资金最大的部门、单位、项目和资金。例如:今年政府关注社保、水利等几项专项资金的使用及效果、年初安排审计项目时除省财政厅以外,还应重点安排对水利、民政等几个厅局的审计。预算执行审计时财政厅审计组把握财政资金的总体情况和财政政策的制定情况,掌握社保资金、水利资金等专项资金的总额以及分配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民政厅组和水利厅组等,水利、民政厅等组沿着专项资金使用流向和监管方式一直延伸审计到具体的使用部门,检查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以及效果如何。整个预算执行审计以财政厅审计组为核心,其他审计组以专项资金为重点,在审计过程中做到信息及时沟通、及时反馈。
三、建立预算执行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的立体审计模式,有利于提升审计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