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标准农田建设困难

高标准农田建设困难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0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困难,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高标准农田建设困难

篇1

团场紧紧咬定争创兵团、师项目建设示范团场的目标,按照“集中资金、突出重点、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协调联动、务求实效”的原则,精心做好各种项目建设的前期调研和规划工作,使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更加贴近项目区农业生产的需求,满足职工的生产需要,推进团场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上,团场始终坚持配套资金足额到位,项目资金专人专户管理,并专款专用,杜绝挪用、挤用、占用、乱用项目建设资金现象,不折不扣地确保每分钱都用在项目建设上。

在项目建设落实工作中,团场坚持按照“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要求,把高标准、严要求、创精品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并通过定期在项目区召开现场推进会的方式,做到问题在一线查找、困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推广,形成了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促使项目建设变“要我创优”为“我要创优”,切实保证把每一项工程都做成样板工程、精品工程、创优工程。

2012年9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原主任宋志刚观摩了一四二团三〇连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后,写下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标准高、要求严,观摩了一四二团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感受到这里项目建设水平更高”的感言。

篇2

中图分类号:S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7-0053-02

1 引言

所谓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将耕地整理成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渍能降”的高产稳产田。以粮食主产区特别是粮食核心产区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永久性高标准农田,有利于形成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战略方针,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综合开况

垦利县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县域呈西南、东北走向,东濒渤海,西北与利津隔黄河相望,南接东营市东营区东北部与河口区毗邻。自2004年以来,垦利县先后有17个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其中,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0个,改造低产田11.5万亩;产业化项目6个;科技推广项目1个。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累计搬动土石方1256万m3,开挖各类沟渠1743条,长1542km;修建各类水工建筑物908座;建成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网11.5万亩;扩大灌溉面积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5万亩;新增粮食产量345万kg,累计完成投资17174万元,新增产值34515万元。通过实施的配套沟渠、建筑物、U型衬砌渠道、暗灌排碱、农村生产便道、机耕道整治维修等工程项目,基本实现了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

3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

下面以黄河口镇北新片1万亩土地治理项目为例,按照现有建设投资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标准,对项目区进行分别测算。

3.1现有标准建设内容及效益测算

项目区设计开挖整修沟渠路228条,长148km,土方91.5万m3;修建各类水工建筑物75座;衬砌渠道4km。整平土地4000亩,技术培训6000人次,营造农田林网植树6.24万株。项目建成后,种植粮食0.3万亩,棉花0.7万亩,年可新增粮食产量100kg/亩,棉花(皮棉)15kg/亩,年可新增产值350万元,年新增利润159万元。

3.2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及效益测算

项目开挖整修沟渠路228条,长148km,土方120万方;修建各类水工建筑物82座,排灌站2座;衬砌渠道15km;暗灌排碱3000亩。改良土地10000亩,修建机耕路12km。技术培训15000人次,引进优质品种和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示范推广10000亩。营造农田林网植树15万株。扶持建设新农村4个。项目建成后,种植粮食0.7万亩,棉花0.3万亩,年可新增粮食产量250kg/亩,棉花(皮棉)25kg/亩,年可新增产值786万元,年新增利润254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农田完全实现自流灌溉,节水灌溉率达到70%,灌溉率达到85%以上;平整土地,修建田间生产路和主干道,达到晴雨通机(车),农业机械化程度80%以上;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农田防护林控制面积达到8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措施到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

从以上两种建设的情况对比可知,搞好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能有效地增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民的收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3方效益共赢,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

4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几点思考

(1)建设高标准农田,充分发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关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的一项投入,是通过“藏粮于田”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只有将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作为一项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支农政策措施,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切实加强领导,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为国家粮食安全强基固本的作用。

(2)加大治碱力度,推广治碱先进技术。黄河三角州是退海新生陆地,土壤类型主要是潮土和盐土。多数土地后备资源土壤呈高盐性,且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较浅,仅在1.8m左右,蒸降比为3.5∶1,土壤次生盐渍化威胁大。加之耕作粗放,肥力不断下降,特别是速效养分下降迅速,土地逐渐返盐退化。探索、引进、推广先进的治碱先进技术是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成效的重要措施,通过暗灌排碱、盲沟排碱、深沟排碱,测土配方施肥等方法,逐渐改土治碱,减少土壤含盐量,增加土壤肥力,真正把中低产田改造成为高标准农田。

篇3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落实国家保护耕地,尤其是对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政策的具体措施,对切实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阜新市积极响应《阜新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目标,目前已圆满完成“十二五”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本文选取了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红帽子镇东红帽子等三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做为特色案例进行分析,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土地整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

一、项目区情况介绍

该项目是阜新市国土资源局批准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为515.6852公顷,预算总投资762.43万元。

项目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红帽子镇东红帽子村、红帽子村和道力板村3个行政村,其土地大部分为三村集体所有,只有红帽子村境内有小部分农用地权属为国有,总面积为812.9751hm2。项目区所在地理位置为:北纬41°3′45′′―42°6′41′′,东经121°16′17′′―121°18′10′′。

项目区东至东红帽子村东部山脚下,南至东红帽子村南部林地,西至红帽子村中部村屯北侧,北至道力板村与好四家子村交界处。

项目区所在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图幅号为:K51G044024、K51G045024、K51G045025、K51G046024。

本项目区内荒草地基本是天然沟壑,是暴雨洪水形成坡面径流的沟道,不适宜开发成新增耕地,其他土地中的滩涂土地零星分散,开发困难较大,不能集中连片,不适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故本项目无新增耕地。

项目区总面积为812.9751hm2,除去不动工的果园9.1989hm2、有林地84.8824hm2、其他林地34.3426hm2、其他草地19.7309hm2、河流水面67.4023hm2、坑塘水面1.1696hm2、嚷教餐4.3218hm2、 村庄61.8781hm2以及红帽子村和东红帽子村内三处有条件建设区所占用的耕地面积14.3633hm2,项目建设规模为515.6852hm2。建设规模占项目区总面积的63.43%。

二、项目区实施前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对外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区距南部6.0km处有东西向101线通过,红帽子乡―大五家子镇乡级公路由东北向西南斜贯红帽子乡全境,并与101线相连,长约21.0km,是项目区对外交通的主要干线。

项目区内现状:项目区内由田间道及生产路纵横交织成路网,覆盖了几乎所有区内地块,有效地解决了项目区交通运输和生产运输的问题,其道路通达率可达98%,可以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交通要求。区内有主要田间道9条,为素土道路,道路坑洼不平,雨季泥泞难行的不便现象发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标准,使道路平整,路面硬化,以满足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的交通运输需求。项目区中部村屯北侧有一天然河道,属承泄天然降雨洪水的季节性河流,平时无水流。在河道临近村屯位置,由于多年冲刷,产生了弧形弯道,夏季上游大面积降雨径流汇集该河道,短时间内大量洪水集结而下,对河岸弯道处造成了严重冲刷,并威胁着岸上耕地和临近村庄的安全。根据当地政府及群众的强烈愿望和专家现场踏勘的意见,在此河道处修筑挡水石笼坝。另外,由水利部门设计的机电井灌溉工程正在实施,设计灌溉面积213.33hm2(3200亩),打沉圈井64眼,但经红帽子镇说明其设计除目前已打井地块1886亩外,剩余耕地中不再打井,故其余面积计入本次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目前已打井20眼,暂解项目区局部地块干旱问题的燃眉之急,对于项目区大量的旱地地块的灌溉,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项目区主要工程建设情况

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和其他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水源井158眼,配备潜水泵及配套设备158套,柴油发电机组及配套设备158套,维塑软管28440米,橡胶软管2370米;修建过水路面7处,总长300米。

田间道路工程主要包括:修整4米宽田间道7349米(砂石路面),4米宽田间道1487米(水泥路面),3米宽田间道1863米(砂石路面),3米宽田间道900米(水泥路面)。

农田防护工程主要包括:修筑石笼坝270米。

其它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标志牌1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