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1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企业信息化安全建设,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TN915.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无处不在,而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大力推行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共享,以利用网络技术增强各部门的科学决策、监管控制、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网络安全是每一个企业工作得以保障的首要条件,我们必须重视。
二、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
1、非法入侵
任何软件中都可能存在缺陷,而部分系统中会留下未公开的特性。这些特性会导致系统中各种保护机制失效,如盗用身份。事实上很多危险的入侵者是以获得管理员权限为主要目标的,绕过反问控制。通过修改审计系统清除入侵痕迹等。这些缺陷和未公开特性可以制作成工具而广泛传播,而有些恶意的未公开特性会在某些时刻被利用攻击系统。
2、病毒传播
病毒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全世界发现的病毒已远远超过数十万种,根据感染对象的不同.这些病毒可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三类。引导型病毒其感染对象是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引导区,其传染性较强;文件型病毒其感染对象是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文件,病毒将在文件运行或被调用时驻留内存、传染、破坏混合型病毒其感染对象是引导区或文件。
3、数据丢失
企业的重要业务数据都存储在网络中,一旦丢失,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灾难恢复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由于数据量大,且常常需要跨平台操作,数据出错或丢失是难免的,如果没有事先对数据进行备份,要想恢复数据不仅难度大而且很不可靠,有时甚至根本不可能进行恢复。如果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那么在系统出现故障时,仍然能保证重要数据准确无误。
三、网络安全分析
1.企业网络概况企业网可分为三部分: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和企业广域网
内部网是一个信息点密集的千兆网络系统,这些信息点为企业内各部门提供一个快速、方便的信息交流平台。企业外部网可实现对外信息。企业广域网,可实现各部门与互联网用户进行交流、查询资料.以及远程办公。高速交换技术的采用、灵活的网络互连方案设计为用户提供快速、方便、灵活通信平台的同时。也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因此。实施一套完整、可操作的安全解决方案是必须的。
2.网络安全性概述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向客户提供信息、在企业内部共享相关数据并进行业务联系.因此一个安全的企业网络应该能够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企业内部网用户对企业信息的安全访问。
(2)Intemet用户对企业信息的安全访问。
(3)企业内部网与Intemet的正常信息交流。
3.企业内部网受到的安全威胁企业内部网受到的安全威胁有以下几种:黑客人侵、病毒的传播、内部攻击、秘密信息泄露和篡改、修改网络配置、造成网络瘫痪等。具体来说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
(1)技术层面目前使用的网络协议主要考虑了通用性设计,安全层面考虑的少。使目前的网络存在以下安全威胁:物理屡、链路层以及网络层的安全问题,即窃听或干扰、非法用户的使用、信息被拦截监听;操作系统安全。目前流行的操作系统均存在网络安全漏洞,许多攻击直接针对操作系统展开;应用平台安全,如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等均存在安全隐患,很容易受到攻击;应用系统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其安全问题包括规范化操作、合法性使用、信息泄露、信息篡改、信息抵赖及信息假冒等。
(2)管理层面管理层面的问题是整个网络安全的关键,通常存在如下的管理问题:管理组织不完善:很多单位出于节约资金的考虑,没有聘用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或者安全管理任务没有落实到人,责权不明确;管理规范未建立:安全是一个整体工程,不完整的管理几乎等于不管:技术管理不到位:多数单位只考虑防火墙、防病毒等措施,并没有提高到管理的程度:日常管理不到位:从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信息保存、用户权限变更等。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措施
实现网路安全的过程是复杂的,任何一种单一的技术或产品无法满足网络对安全的要求,只有将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控制整个网络安全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全过程角度人手。还应采用各种先进技术,防火墙技术、VPN技术、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
1、加强素质培养
首先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新技术的培训。其次对非技术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培训,并且介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基本的防御常识等。
2、网络安全的先进技术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一般分为两类:网络级防火墙和应用级防火墙。网络级防火墙防止整个网络出现外来非法入侵;应用级防火墙是从应用程序来进行接入控制。通常使用应用网关或服务器来区分各种应用。目前防火墙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屏蔽路由技术、基于技术、包过滤技术、动态防火墙技术、DMZ模型。虚拟专用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是企业网在因特网等公共网络上的延伸,通过一个私有的通道在公共网络上创建一个私有的连接。因此,从本质上说VPN是一个虚拟通道,它可用来连接两个专用网,通过可靠的加密技术方法保证其他安全性,并且是作为一个公共网络的一部分存在的。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类,对称加密技术有DES、3DES、IDEA,对称加密技术是指加密系统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也就是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非对称密钥技术主要有RSA.非对称密钥技术也称为公钥算法,是指加密系统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完全不同,这种加密方式广泛应用于身份验证、数字签名、数据传输。
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充分并可靠地提取描述行为的特征数据;二是如何根据特征数据,高效并准确地判断行为的性质。它通过从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点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其他的网络安全技术还有安全隔离技术、VLAN技术、各种防、杀毒技术等等。
五、网络安全管理
为了保护网络的安全性,除了增加安全服务功能,完善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外,安全管理规范也是必须的。安全管理策略一方面从安全管理规范来实现。男一方面从技术上建立高效的管理平台。
1.安全管理规范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管理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或采用相应的规范。具体工作是:
(1)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
(2)制订相应的机房出入制度,对于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的系统。实行分区控制和出入管理。可采用证件识别或自动识别登记系统.采用磁卡、身份卡等手段。对人员进行识别、登记管理。
(3)制订严格的网络操作规程。既有网络管理人员的操作规程,也要有内网用户的操作规程。
(4)制订完备的网络系统维护制度。维护时要首先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有网络管理人员在场,故障的原因、维护内容和维护前后的情况要详细记录。
结论
今后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企业不重视信息化的网络安全工作。信息化不仅无法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还会让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要与信息化同步考虑进行。
新时期下,信息化技术在各行业中运用日渐深入,给企业现代化建设与快速发展带来了无限动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信息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与企业升级进步的重要保证和标志[1]。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信息安全问题,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
1企业信息化概述
所谓的企业信息化,指的是实现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作业流、信息流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行企业运行的自动化和企业制度的现代化[2]。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部门,其主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完善企业内外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内外知识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可见,建设企业信息化体系,不但可以及时有效的提供各种数据信息给企业决策层,也为企业未来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而且还有利于企业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带来动力。
2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信息安全问题,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3]:(1)当前,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完善的安全防御系统,导致企业内部使用的信息系统易遭受外部网络系统的攻击,引发企业信息资料被他人截获、篡改与伪造等问题,甚至企业信息系统中出现通信线路、硬盘设施以及其他文件系统遭恶意破坏现象,上述问题的发生不但致使企业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而且其内部机密信息易发生泄漏,造成企业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2)针对邮件系统攻击防不甚防。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电子邮件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子邮件接收与传送,极大的方便了企业内部间与外部间信息交流与沟通。然而,电子邮件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典型的如电子邮件病毒、垃圾邮件、机密信息泄露以及电子邮件炸弹等,给企业信息传输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因此,电子邮件安全问题不可忽视。(3)漏洞攻击日益严重。按照漏洞问题发生原因可分为软件漏洞和协议漏洞两种,其中软件漏洞主要是受外部不法分子攻击软件自身存在的漏洞,造成企业信息泄露等问题;而协议漏洞则主要是由于TCP/IP协议自身在安全机制方面存在的诸多漏洞问题导致,外部不法人员通过攻击TCP/IP协议漏洞,致使企业信息系统遭受破坏。目前情况,很多企业对自身信息系统缺乏成熟的漏洞检测手段和能力,往往事发后才采取补救措施。(4)是Web服务安全问题突出,根据Web服务流程,其发生安全问题的主要组成包括Web服务端安全问题、浏览器客户端安全问题两种。其中,Web服务端安全问题主要是企业Web主机遭受外部不法分子侵入,导致企业保密信息遭窃或者企业部分信息遭受非法篡改等;浏览器客户端安全问题则是企业浏览器客户端遭外部非法分子侵入,致使部分机密信息与数据遭窃等。
3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因素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发生受诸多因素影响,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4]:(1)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于信息安全问题重视度严重不足。一方面,受传统经营观念影响,企业管理层偏重于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有形资产给予关注与重视,而忽略了企业知识与信息资料等无形资源,导致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各项投入严重不足,进而造成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多数企业在面对信息安全问题时,存在着盲目乐观现象,认为信息安全问题不至于导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使得信息安全管理无法上升至企业发展规划战略之中,进而造成信息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2)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配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特别是缺乏健全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受此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一方面无法得到有效的预防措施,另一方面是一旦发生信息安全问题,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与解决对策。同时,由于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使得企业信息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意识与业务素质能力,致使企业信息安全防护软硬件工作质量与效率明显不足。上述两个因素,导致企业无论是从人员配置,还是资金与技术投入方面都严重不足,受企业信息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能力不足、信息安全技术方法落后以及配套的资金缺乏等影响,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的措施、手段偏低,造成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
4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对策
针对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为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提升企业信息安全保障,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具体有[5]:(1)转变传统企业信息化建设观念,在企业内部管理层从上至下加强对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视,并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种信息安全管理培训等,增强全体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确保企业保密信息不外漏;另一方面,逐步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管理各项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并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稳定。(2)不断的推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网络化的实现,同时引进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确保企业信息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任何网络信息系统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安全漏洞问题,而保证其不受外部不法分子侵入的一个关键方法就是安全防护技术的运用。通过选用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信息系统抵抗外来攻击,避免企业信息遭受窃取、篡改甚至破坏等,对于保障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显著作用。(3)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管理体制。一方面,针对信息安全问题,应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针对不同系统找出影响其安全的因素和漏洞,并制定出最佳的对策,降低企业信息安全风险;此外,加强相应的网络管理,防止外来不法分子通过网络侵入企业信息系统。(4)根据新时期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企业信息技术人才、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训,提高企业内部相关人才业务素质能力;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招聘人才,引进具有先进信息技术型人才;此外,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用人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5小结
总而言之,企业信息安全事关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对于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意识,增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促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作者:吴捷 单位: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毛志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安全形势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产业,2008,8,(1):43~45.
[2]纂振法,徐福缘.浅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24~28.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安全问题;原因;对策
新时期下,信息化技术在各行业中运用日渐深入,给企业现代化建设与快速发展带来了无限动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信息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与企业升级进步的重要保证和标志[1]。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信息安全问题,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
1企业信息化概述
所谓的企业信息化,指的是实现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作业流、信息流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行企业运行的自动化和企业制度的现代化[2]。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部门,其主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完善企业内外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内外知识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可见,建设企业信息化体系,不但可以及时有效的提供各种数据信息给企业决策层,也为企业未来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而且还有利于企业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带来动力。
2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信息安全问题,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3]:
(1)当前,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完善的安全防御系统,导致企业内部使用的信息系统易遭受外部网络系统的攻击,引发企业信息资料被他人截获、篡改与伪造等问题,甚至企业信息系统中出现通信线路、硬盘设施以及其他文件系统遭恶意破坏现象,上述问题的发生不但致使企业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而且其内部机密信息易发生泄漏,造成企业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2)针对邮件系统攻击防不甚防。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电子邮件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子邮件接收与传送,极大的方便了企业内部间与外部间信息交流与沟通。然而,电子邮件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典型的如电子邮件病毒、垃圾邮件、机密信息泄露以及电子邮件炸弹等,给企业信息传输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因此,电子邮件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3)漏洞攻击日益严重。按照漏洞问题发生原因可分为软件漏洞和协议漏洞两种,其中软件漏洞主要是受外部不法分子攻击软件自身存在的漏洞,造成企业信息泄露等问题;而协议漏洞则主要是由于TCP/IP协议自身在安全机制方面存在的诸多漏洞问题导致,外部不法人员通过攻击TCP/IP协议漏洞,致使企业信息系统遭受破坏。目前情况,很多企业对自身信息系统缺乏成熟的漏洞检测手段和能力,往往事发后才采取补救措施。
(4)是Web服务安全问题突出,根据Web服务流程,其发生安全问题的主要组成包括Web服务端安全问题、浏览器客户端安全问题两种。其中,Web服务端安全问题主要是企业Web主机遭受外部不法分子侵入,导致企业保密信息遭窃或者企业部分信息遭受非法篡改等;浏览器客户端安全问题则是企业浏览器客户端遭外部非法分子侵入,致使部分机密信息与数据遭窃等。
3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因素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发生受诸多因素影响,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4]:
(1)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于信息安全问题重视度严重不足。一方面,受传统经营观念影响,企业管理层偏重于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有形资产给予关注与重视,而忽略了企业知识与信息资料等无形资源,导致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各项投入严重不足,进而造成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多数企业在面对信息安全问题时,存在着盲目乐观现象,认为信息安全问题不至于导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使得信息安全管理无法上升至企业发展规划战略之中,进而造成信息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
(2)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配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特别是缺乏健全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受此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一方面无法得到有效的预防措施,另一方面是一旦发生信息安全问题,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与解决对策。同时,由于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使得企业信息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意识与业务素质能力,致使企业信息安全防护软硬件工作质量与效率明显不足。上述两个因素,导致企业无论是从人员配置,还是资金与技术投入方面都严重不足,受企业信息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能力不足、信息安全技术方法落后以及配套的资金缺乏等影响,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的措施、手段偏低,造成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
4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对策
针对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为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提升企业信息安全保障,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具体有[5]:
(1)转变传统企业信息化建设观念,在企业内部管理层从上至下加强对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视,并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种信息安全管理培训等,增强全体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确保企业保密信息不外漏;另一方面,逐步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管理各项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并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稳定。
(2)不断的推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网络化的实现,同时引进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确保企业信息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任何网络信息系统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安全漏洞问题,而保证其不受外部不法分子侵入的一个关键方法就是安全防护技术的运用。通过选用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信息系统抵抗外来攻击,避免企业信息遭受窃取、篡改甚至破坏等,对于保障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显著作用。
(3)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管理体制。一方面,针对信息安全问题,应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针对不同系统找出影响其安全的因素和漏洞,并制定出最佳的对策,降低企业信息安全风险;此外,加强相应的网络管理,防止外来不法分子通过网络侵入企业信息系统。
(4)根据新时期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企业信息技术人才、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训,提高企业内部相关人才业务素质能力;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招聘人才,引进具有先进信息技术型人才;此外,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用人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5小结
总而言之,企业信息安全事关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对于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意识,增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促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毛志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安全形势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产业,2008,8,(1):43~45.
[2]纂振法,徐福缘.浅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24~28.
[3]谢志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4(0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