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5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城市景观设计案例分析,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节约型景观设计,早在明朝中国对于节约理念在造园中的应用就有了一定的认识。明代计成所著《园冶》一书的《兴造论》中便提出造园不可以盲目“当要节用”;同时主张对施工脚料的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恶化,节约型景观的研究逐步受到人们重视。朱建宁就认为,节约型景观的概念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1节约型景观设计方法
节约型景观设计和能源的支撑系统,及实施手段。本文以节约型城市景观为例,根据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分类,对城市景观的技术体系是指构成城市公园空间和实体并支持其运行的物质个要素节约型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1.1因地制宜对现有场所改造
在景观设计中,场地是一切动植物生存和活动的基础。好的景观设计应立足于场地本身,通过对现有场地存在的问题的探索与改造,达到环境整体的提升。对于本身质量较好的场地,要注重保护其特色,避免建设中被破坏。对于自身质量较差的场地,需要先进性修复,如改良贫瘠土地,重新规划不合理地形等。
对土地的节约和利用形成的景观设计具有低建设成本、生态环保、尊重土地肌理、资源利用率高等特征,既满足场地功能的要求,又满足人们游赏的需求。
1.2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资源,所以人们在营建优美的景观环境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尽量减少水资源的利用和浪费。这不仅是在干旱的地区,在雨量充沛的地方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也是非常重要。
(1)雨水的回收与利用。随着城市化的普及,经过城市雨水管道迅速的将降雨排放至河流中,一方面可能会给河水带来污染,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地下水的补充。合理利用绿地的透水性,将雨水过滤后让其自然下渗补充地下水。或在公园绿地中,利用地面坡度收集雨水,并加以处理,重复使用。
(2)生活污水的再次使用。生活污水在景观设计中主要可以用于两个方面:第一,为植物提供养料。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便可以再次循环使用,为植物提供养料。第二,作为水景的循环用水。城市中往往用水景一丰富景观层次,生活污水只需经过简单的过滤,便可用于城市水景的循环水使用,从而避免了水的浪费。
1.3合理利用现有建筑材料
景观材料是景观建设中必要的元素,在节约的基础上能合理利用景观材料,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同样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1)选材“因地制宜”。本地景观材料如石材、植物等的使用不仅运输方便,更多的可以反映本土的文化气息。这些别具特色的景观环境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景观特色,同时也可以形成独特的城市名片。
(2)废弃材料的合理利用。废弃材料有很多经过回收加工,可以再次的利用,生成其他的产品,如利用场地内或者场地周边的废弃材料进行重新设计,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这在很多后工业景观和公园改造中都有所体现。如废弃的工业垃圾,经过艺术家精心摆放,成了小区绿地中的艺术品。建筑垃圾,如楼梯、混凝土板,配上植物,也能成为艺术的一景。
(3)新型材料的运用。节约型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园林的生态效益。所以在挖掘本地材料和乡土材料的生态性的同时,也要通过科技手段积极研发新的生态环保材料,以适应新时期对景观建设的需要。
2节约型社会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武汉解放公园为节约型景观提供了一个很好地案例。解放公园在以前的公园的基础上加入了富有特色的人工湿地系统。用最经济的途径,将新解放公园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
为了处理人为的水污染问题,解放公园通过人工构建而成的仿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湿地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的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系统的构建可以实现园内水系统的自净功能。这就意味着,解放公园内的水体由此将“死”而“复活”,而园内所有的植物也均成为这个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张珊珊(1990—),女,江西财经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江西南昌 330013)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西南昌正在由革命老区转型成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在人们收入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新形势下的城市景观设计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其城市设计也面临着当下城市建设的盲目扩张、用地紧张、投资困难等普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追求简单、环保、快捷、高效的城市设计方法,这也会成为新的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笔者参与设计的南昌市红角洲BOX-PARK公园,是一处以集装箱为设计主题的新型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其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符合简单、环保、快捷、高效的城市设计方法与趋势,以下将以此设计为例详细地对集装箱主题城市景观设计展开研究,探索新的中国主题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形式。
一、城市景观发展趋势
(一)寻求城市景观独特性
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讯速发展,使得城市建设也得以快速发展。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我国城市建设越来越类似。建筑的雷同使得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渴望通过独特的景观设计展现城市自身的特质与风格。
据历史记载——南昌市从灌婴筑城开始,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南昌市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使得城市建设也相对滞后,模仿大城市的发展模式使得南昌的城市建设缺乏自身的特质。高楼街角很难体现南昌自身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照搬照抄的设计造成了大量的景观雷同。除却滕王阁等历史遗迹,单凭现代景观设计,我们很难将南昌与其他城市进行区分。
当代是一个知识竞争的时代,程式化的设计思路难以在景观设计行业长久生存,不结合文化价值就难以凸显其景观的创新性和文化个性。“独特”将是南昌乃至中国其他城市景观设计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二)主题性景观设计大有作为
当前我们国内景观设计的重点仍然停留在软质景观的营造之上,例如:植物、水景等,这让大多数城市的景观建设缺乏特色的同时也缺乏效率。
景观设计不是城市绿化,更应该注重给市民与游客带来良好的游憩体验。主题性景观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主题公园、主题街区等景观新形式的出现,既带来了概念上的创新,也在实质上改变了居民的传统游憩方式。因此,主题性景观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集装箱公园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一)集装箱公园的概念
集装箱公园是以集装箱改造为主要元素,体现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其运输方式和建造方式的便捷能节约大量的资金,同时又不缺乏艺术欣赏价值。用集装箱做主要建筑材料,不需要做过多的建筑基础,可以避免因基地的大面积开挖对原有环境的影响。一旦基地使用功能改变,原有集装箱建筑可以移至其他地方继续使用,而原有的基地环境并不会遭到破坏[1]。
在国内,这是一项比较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对于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宣传作用,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抓住这一商业契机,大力发展其创新规模。
(二)国外应用案例分析
集装箱作为建筑与景观设计的主题,在国外已有实例,但尚未形成规模。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瑞士街头的集装箱商店、英国集装箱酒店、美国旧金山的鱼人码头、新加坡的克拉码头。集装箱作为设计元素有着个性、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其蕴含的节能、环保的思想与理念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南昌红角洲集装箱公园
(一)BOX-PARK公园设计理念的出发点
集装箱主题公园选址于南昌红角洲地区。位于南昌大桥以南、赣江南大道以东、赣江沿岸,属于城市低洼地区,绿地面积广阔。该地区沿江风景秀丽,水岸线狭长且宽阔,由于距离市中心较远,商业氛围较淡。红谷滩新区是南昌市的规划重点,现已有的休闲娱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以集装箱元素为主题的公园是红谷滩的亮点工程,同时也能成为南昌市的亮点工程。
主题公园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将红谷滩秋水广场的景观带向南延续,让这一地区的景观整体化、多样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该地区的商业活动,提升该地区的经济价值。
(二)BOX-PARK公园设计的思路
1.设计目标。以赣江为载体,打造城市集装箱主题公园的商业空间。以商业环境为依托,打造集购物、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商业公园。以可持续生态发展为目标,通过集装箱的多样性组合,打造地块绿地可持续休闲发展价值,同时增强区域观赏性。
2.功能布局规划。南昌红角洲地区的规划设计方案是采用一轴、三广场、六组团的形式打造魅力赣江滨水集装箱主题公园,形成集购物、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亲水性商业公园。
一轴的设计是沿步行道。三广场为沙滩音乐广场、五角购物广场、红谷假日广场。六组团包括:
(1)游艇俱乐部组团:水上休闲,其功能特色是南昌首个游艇俱乐部,组团功能为助推南昌之星娱乐园多元化娱乐,同时增强赣江风情。
(2)水上运动组团:其组团属性为水上运动,功能特色是健身、青少年游乐场,组团功能是为了延伸区域运动娱乐。
(3)餐饮、娱乐组团:其组团属性为休闲餐饮、娱乐,功能特色包含开放式露天餐饮、趣味餐饮、特色餐饮、酒吧娱乐,以音乐为引线的休闲广场。组团功能以集装箱为元素,搭建多样式的建筑,以增强赣江南大道集中商业区多层次、多品味餐饮、娱乐功能。
(4)休闲运动购物组团——五角广场:其组团属性为购物,功能特色是利用集装箱建造一个具有休闲运动服装、器械、沙滩装专卖、沙滩摄影的购物休闲区域,组团功能为满足青年运动时尚购物需求,提升集中商业区商业氛围。
(5)沙滩运动组团——红谷假日广场:其组团属性为沙滩运动,功能特色包含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组团功能为城市市民节假日提供健身运动天地。同时休息区跟功能区利用集装箱搭建,既可以轻松度假又可以享受时尚的气息。
(6)滨水商业组团:其组团属性是购物,功能特色是用集装箱打造一个以高端酒品、江西特产、旅游纪念品等礼品专卖,组团功能为了满足购物需要又能体验时代潮流。
(三)BOX-PARK公园的价值分析
1.经济价值。集装箱主题公园的运输方式和建造方式便捷,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这为日益紧张的城市建设资金缓解了较大压力。
集装箱主题公园以其个性、独特的形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与消费者,带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2.生态价值。集装箱主题公园的设计方案是以废旧的码头集装箱改造为主要元素,体现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生态价值。一方面,主题公园以集装箱作为主要建筑形式,不需要对基地进行大面积挖掘,因此对基地原有土壤、水质、植物等破坏较小。另一方面,一旦基地使用功能发生改变,集装箱可移至其他地方进行再利用,避免了建筑垃圾的产生[2]。
集装箱作为一种建筑的新型材料,不管其最初的用途是什么,都可以将一种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法变成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这不是循环再用方式,而是上升循环方式。并且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从而使建筑更能节能减排[3]。
(三)艺术价值
集装箱主题公园作为一个在国内较新的景观设计题材,其表现形式有着很强的艺术性,从形式上看有着较大的创新精神,因此对景观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 TU2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50-02
随着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对于城市景观的追求也随之提高。居民在满足生活消费的同时,对精神上的享受消费越来越重视,滨水景观作为人为与自然景观兼备的特有的设计方案也成了当代的一个设计热点。作为城市景观设计载体的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滨水景观中承载的一系列元素均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合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既能提升城市魅力形象,为城市加分,又可以加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
1 滨水景观与地域文化
1.1 滨水景观的概念
滨水景观一般情况下是指城市沿湖海、江河等水域的而建设的一些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景观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所涉及的陆域和水域,以及一些交接地带和湿地等场地类型相辅相成,由自然景物、人工元素形成的以水域为主充分考虑建筑、绿化、水面、道路等因素形成各种空间序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景观类型[1]。
1.2 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城市区域的环境中独具特色,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然还有一定影响力的传统文化,是特定区域风俗习惯、生态文明的表现,也是各个地域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的差异。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概况和人文习俗,形成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融合的综合体。
1.3 滨水景观现如今的社会需求与发展
从古至今,人的生存都与水密不可分,无数城市都是在水滨地区发展起来。早期的城市中,水是用来作为古代城区的防护工具,例如护城河,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周边成了人口集中且繁华的区域。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有利于改善现如今的城市环境质量,可以彰显承载着的地域文化。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层面追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人天生具有喜水天性,这也是滨水景观逐渐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2]。
2 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文化体现与传承
2.1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地域特色是每一个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是最本质的特色。一个城市的经济命脉中心或者具有发展前途地区的景观设计往往会别具一格,承载着当地特色文化的元素,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相结合,既可深入当地人民对当地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概念,又可吸引游客到此地感受当地的特色文化,更好地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一个承载着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是不会呈现孤立的状态,是与周围环境的发展情况结合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漫长,使其具有浓郁的历史气息,也因而使驾驭地域文化之上的城市景观蕴含历史韵味。
2.2 地域自然特征的传承与发展
地域的自然特征包括当地的地理风貌、水资源、水文化以及土壤。滨水景观的设计是针对当地自然环境再加入一个人工设计建设形成的一个相对成熟的陆域与水域相呼应的景观设计。地理风貌对建造滨水区有很大的影响,是城市自身所具备的基质状况的实体呈现,根据地域自然特征而进行改造建设滨水区有利于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的特点对于道路走向、功能布局、建筑布置以及空间上的形式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财产。水在滨水景观中至关重要,根据当地固有的水文特征以及周围环境建设情况来作参考,以保护环境,继承与发展作为原则,维持生态平衡[3]。
2.3 人文习俗、风土人情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地域资源富足,不同的区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人文习俗、风土人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性的风俗习惯一般是由当地风尚、礼仪、习俗长期发展形成的,将地域性的风俗习惯融入到滨水景观的建筑中,使得景观建设具有一定代表性,是对当地风俗习惯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规划中需要不断挖掘其自身具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无限放大,发挥最好的地域优势,以更好地推动城市经济与文化发展[4]。
3 滨水景观在地域性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作用
3.1 功能性
景观的功能性决定某功能的空间构成以及具体内容的特点,场地功能性是景观设计前首先要明确的。众所周知,一个景观的建筑如若没有功能性,则人们对于它的关注度较低。目前,国内大多数景观设计都存在抄袭、雷同现象,广场设计、游园设计等都大同小异,较少考虑到功能性,功能区分化不清晰、不全面。景观环境应有一定的功能意义,能满足人们的一些活动需求,例如将老人、青少年、孩童等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区域划分,以满足不同人群在环境中的心理需求,达到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目的。鲅鱼圈山海广场的建造将功能划分的比较适宜,公共厕所以及洗漱区建在离沙滩比较近的地方,可以使得人们在嬉戏过后方便清洁。
3.2 生态性
目前,环境绿化带越来越深入人心,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会考虑到要保护环境,多建造绿色植物,为了美观植物也比较单一,然而并没有考虑到该植物是否适合这个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有些河堤斜坡都以水泥铺实,严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应该因地制宜,不盲目跟从,根据该地区的植物所需要具备的功能进行物种配置,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环境带来的因素,改善不利因素,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来维持、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滨水景观作为人工加自然的系统交融而成的开放空间,属于生态非常敏感的区域,因此对生态的保护要格外注意。尊重和保护原本就有的自然元素,顺着自然发展的机理,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是景观建设的重要职能。东北山海广场的美人鱼观海堤的建设考虑了对生态保护的原则,斜坡保持着原生态的石头。大堤的建设刚好把2种不同类型的沙滩分开,沙滩与浅滩的巧妙结合,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将受众的不同需求进行划分区域。
3.3 文脉延续
滨水景观设计中更需要注意地域文化的挖掘,不要单单局限于景物塑造,而要注意当地的文化特色、风俗习惯、自然特征等方面所包含的文化元素。类似于这类的滨水景观设计既能形成相当美观、独特的环境,又能对当地文化起到传承和发展的作用。起初鲅鱼公主的建造是对当地文化的延续,随后设计师根据当地的特色,把这一地域景观延伸成了独特的、具有城市代表性的滨水景观。
4 东北鲅鱼圈山海广场案例分析
东北鲅鱼圈的山海广场由美人鱼广场、美人鱼观海堤、美人鱼浴场、美人鱼变身贝壳、美人鱼丽莎公主雕塑以及海中十二生肖组成的一个集度假娱乐、旅游观光、运动于一身的旅游黄金海岸地带。
4.1 人鲨传说
鲅鱼公主雕塑的建造是由一个古老的传说而引发的灵感,这一古老的鲅鱼传说赋予了这个冰冷的雕塑一个生命的灵魂,迷人的渤海湾也因这个传说变得更有魅力,而鲅鱼公主的雕塑也成了渤海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整个鲅鱼圈居民人人皆知的雕塑,成了这个城市的代表性标志。以一望无际的大海作为背景,高达60 m的鲅鱼公主雕像与礁石、海水、飞鸟相呼应,尽显和谐之美。鲅鱼公主雕塑与北边的鱼跃龙腾相辉映,与东部望儿山翘首相望,是山海文化和鱼龙文化交融的经典力作。这一雕塑的建造使得鲅鱼圈文化底蕴骤升,彰显当地文化特色,吸引了各地大批游客来此游玩。
4.2 美人鱼浴场
东北的洗浴文化独具一格,去澡堂或是泡温泉是当地人的家常便饭。正因为东北的这一文化习俗,美人鱼浴场的建造成功地展现了其功能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人的亲水性,白天人们在沙滩上迎着海风追逐、玩耍,每到傍晚一家人或者是情侣、朋友来此地洗盐浴、游泳,观海堤旁边是一个浅滩,退潮后人们可以来此捡贝壳,这一视觉景观和休闲娱乐相结合,丰富了景观区域的功能构成。
4.3 美人鱼观海堤
美人鱼观海堤将海岸的2种不同形态进行了一个区域划分,一边为浅滩,一边则是沙滩,因为考虑到生态因素,所以堤坝的建造没有用到水泥,充分尊重和保护原有自然因素,将原有的自然环境和人工设计搭配得十分巧妙,使美人鱼观海堤显得更加自然。
5 结语
将地域思想融入到滨水景观设计中,强调的是一种对本土文化、人文资源及自然环境的尊重。虽然大同小异的广场建筑司空见惯,然而大众的审美意识却有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对地域保护意识正在逐渐苏醒,开始对自身所处的地域有了正确的价值认识。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需要巧妙结合、勇于创新,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城市滨水区的发展[5-6]。
6 参考文献
[1] 魏雯,汪燕,苗宝成.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革命老区环县环江风情线设计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1):222-227.
[2] 刘鸾君,李涛.滨水景观塑造与民族文化特色演绎:以河池市“一江两岸”规划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0(10):67-69.
[3] 张路红,项远.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6):67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