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早产儿口腔护理

早产儿口腔护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0:4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早产儿口腔护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12-02

一、前言

所谓的早产儿就是指妊娠满周期在28周与37周之间出生的婴儿,一般情况下这类婴儿的体重都不会超过2500 g,虽然他们在出生后也能维持生命,但毕竟周期不足,没有充分吸收母体体内的营养,器官没能发育完善,所以免疫力较低,很难在围产中存活。经过相关调查了解到早产儿的死亡率高达75%。对早产儿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是为了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工作,通过对早产儿的特点、护理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等几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早产儿比较常见的几种疾病有窒息、肺炎等,所以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必须要加强喂养、保暖等方面的工作。

二、早产儿护理的有效措施

早产儿的护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涉及日常观察、喂养、保暖等几方面内容,还要预防感染以及低血糖。所以,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就要积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内容为:

2.1 注意日常观察

早产儿比足月出生的婴儿更加脆弱,由于其发育还不够健全,呼吸以及提问等都不稳定,所以医护人员要注意日常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没个一小时就要进行一次记录,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体温不恒定以及呼吸不畅而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俯卧位的睡姿是最适合早产儿的,在进行观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早产儿的面色、呼吸、心率、以及血压,一旦发现异常就要立刻通知医生,这样才能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救。

2.2 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喂养

早产儿吸吮力弱吞咽不协调,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首选母乳喂养,若吸吮力好有主动觅食者可直接哺乳,而吸吮力差,能自行吞咽者,可用滴管或小匙喂养,但吸吮和吞咽均困难,就只好使用管伺疗法。置入胃管的长度以印堂穴与脐带的方法为最佳测量法。初次喂奶 2~3mL,每 1~2h 喂 1 次。每次喂奶前用5mL 注射器接胃管回抽,观察胃内有无残余奶,以了解胃肠消化功能。随着体重的增长每隔 2~3d 增加奶量 2~3mL,喂奶次数逐渐减少到 2~3 小时一次。有消化道出血者,采用静脉营养,首选周围静脉;各种营养液和抗生素应调配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早产儿易缺乏维生素 K 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均常规补充维生素 K,以预防出血症。每日记录出入量、观察二便的变化,每周测体重一次。

2.3 做好保暖工作

早产儿的体重较轻,一般都不会超过2500 g,体内脂肪较少,很难进行良好的体温调节,所以必须要做好保暖工作,不然体温低了就会危及生命。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都会讲早产儿的体温维持在24℃到26℃之间,而湿度则在55%到65%之间,这样才是最适合早产儿正常发育的,但也会根据实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早上的时候就要将温度提高到27℃到28℃之间。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出生月份以及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调节,每天都要进行4到6次的检测。如果早产儿的体重不足2kg,就要将其放在婴儿专用培养箱中,但由于每个早产儿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箱内的温度要要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各项护理工作也都要尽量集中的在蚊香内完成,这样才能让婴儿在最适合的环境与温度中得到良好的成长。如果没有早产儿专用培养箱的话,也可以用热水袋进行保暖,但其效果却没有前者好。而那些体重在2kg以上的早产儿就可以不用在暖向内进行保暖,只要适当的用保暖被和帽子进行保暖就可以。但是要进行采血、化验等护理工作的话,就要在专用的辐射台上进行,不然着凉了的话,可能会出现硬肿症,这将严重威胁到早产儿的生命健康。

2.4 预防感染

早产儿的免疫力较差,很容易被感染,所以一定要做好口腔、皮肤以及脐部的护理工作,具体内容为:第一、口腔护理,应该每天都用生理盐水或 1∶5000 呋喃西林液轻轻擦拭口腔,预防口腔炎;第二、皮肤护理,早产儿的皮肤比足月出生的婴儿要敏感的多,不仅要经常清洗,选择较为舒适的衣物,时刻保持清洁与干燥,还要注意翻身与按摩,注意防止摩擦与粘贴;第三、脐部护理,出生 2h 内应注意脐部有无出血,24 小时后撤去脐带纱布,每天用 75%酒精或碘伏消毒 3~4 次。正常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一般在 3~7d,早产儿要晚一些,多在 6~15 天左右。若脐窝潮湿或脓液,可用 3%双氧水洗净,涂 1%龙胆紫使之干燥。若脐部感染严重可给予抗生素。若已形成肉芽组织,可用5~10%硝酸银点燃后再以生理盐水洗净。

2.5 预防低血糖

早产儿由于肝功能不健全,肝糖原合成血糖的功能减低,所以低血糖也是早产儿较易发生的症状,一般出现于早产儿出生后的2小时到36小时之间,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细心观察,一旦发现早产儿反应较差、体温没有提升、喜欢睡觉、不爱哭闹以及呼吸暂停等现象,就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一般情况下,在早产儿出生一个小时后就可以喂水,等到三小时后就可以喂奶了,除此之外也可以喂5%的葡萄糖水,但那些体质较弱的早产儿就要静脉注射 10%的葡萄糖。这样才能够保证早产儿体内血糖保持在正常状态,避免由于低血糖而影响早产儿的生命安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早产儿特点以及病情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了解到对早产儿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早产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倒要有专人进行时时监护,注意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就要组织专业人员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的给予护理与治疗,组织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马玉明. 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早期干预及护理 [J]. 齐鲁护理杂志. 2001.11:18-20

篇2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大于28周,但不满37周的活产婴儿。

1 早产儿有如下的特点

1.1 外观特征 体重大多在2500g以下,身长软不到47cm,哭声轻,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皮肤红嫩,胎毛多,头发细软、乱,耳壳软骨发育不完善,耳舟不清楚。足底纹少,指甲未达指尖,男婴未降或未全降,阴囊少皱裂,女婴大不能覆盖小。

1.2 体温 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更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容易散热,加之棕色脂肪少,产热少,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易出现低温状态。

1.3 呼吸系统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因肺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1.4 循环系统 安静时,早产儿心率快,平均为120-140次/min,血压比足月儿低。

1.5 消化系统 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故以母乳喂养为宜。早产儿吞咽反射差比足月儿容易发生溢乳。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的程度比足月儿重,持续时间也长。

1.6 神经系统 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早产儿易发生缺氧,而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

1.7 其他 早产儿酸碱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

流行病学研究报告早产儿的发生率为12%,其中90%的早产儿需要新生儿重症监护;国内早产儿发生率为5%-10%。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救治水平的提高,早产儿早期严重并发症多能得到有效控制,所以早期严重并发症死亡的比例明显下降。然而,早产儿因生活能力低下,需住院时间长,发生医院感染概率高,文献报告NICU医院感染率为25%以上,尤其出生体质量≤1500g者感染发生率更高。

2 针对以上情况采取必要措施

2.1 环境 早产儿与足月儿应分室居住,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1-2次,每次30min.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室内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远红外辐射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苏抢救设备。

2.2 保暖 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置婴儿培养箱保暖。婴儿培养箱的温度与患儿的体重有关,体重越轻箱温越高。体重大于2000g应放在婴儿保暖箱外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因头部面积占体表面积20.8%,散热量大,头部应戴绒布帽,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各种操作应集中,并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没有条件者,采取简易保暖方法,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每日测体温6次,注意体温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3 合理喂养 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上而无青紫的患儿,可生后2-4h喂10%葡萄糖水2m1/kg,无呕吐者,可在6-8h喂乳。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或伴有青紫者,可适当延迟喂养时间。喂乳量应根据消化及吸收能力而定,以不发生胃内潴留及呕吐为原则。最好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早产儿以配方乳为宜。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高营养液。喂养后,患儿宜取右侧位,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乳和呕吐的现象发生。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每日晨起空腹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以便分析、调整营养的补充。

2.4 维持有效呼吸 早产儿出生后吸入空气时,动脉氧气压(Pa02)

2.5 连续3d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症

2.6 预防感染 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脐部未脱落者,可采用分段沐浴,沐浴后用2.5%碘酒和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脐带脱落后每日沐浴1-2次,每日口腔护理1-2次。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严禁非本室人员人内。如人流量超过正常时,应及时进行空气及有关用品消毒,确保空气及仪器物品洁净,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7 密切观察病情 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娴熟的业务技能,加强巡视,正确喂养,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既然早产儿有这么多可能发生的危险,那么我们应尽量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尽量使降临人间的婴儿都健康,给家庭带来欢乐。

3 小结 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低下,易患各种并发症,故对早产儿的护理尤为重要。应实行24小时专人看护,并利用仪器监护,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评估病情,作出有效的措施,制订和实施各种护理计划。减轻机体的损坏程度,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篇3

应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现的新的护理服务, 它使医院护理工作延伸到出院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1]。我科从2008年起开展出院早产儿电话回访服务, 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情况, 并及时进行健康教育,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得到早产儿家长及社会的欢迎和肯定, 现报道如下。

1 回访对象

2008 年1 月至2008 年9 月, 我科对83 例出院早产儿进行了电话回访,男婴44例,女婴39例,双胎8 例,三胎1例。

2 方法

2.1 实施回访登记 病区建立规范的出院患者随访登记本, 将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孕周、电话号码、出院时间、诊断、治疗,喂养概况。

2.2 回访手段 运用科室外线电话与出院患者进行联系。

2.3 回访时间 电话回访的时间为出院后1 周内回访1 次, 特殊患者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次数

3 电话回访内容

3.1 喂养知识 提倡母乳喂养, 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不足的婴儿如何喂养,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3.2 护理知识 室温的调节,维持室温22℃~24℃,保证每天室内通风至少半小时,如何进行洗澡,如何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脐部护理等。

3.3 早期教育 介绍抚触,按摩的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早产儿的早期干预,如何提供 合适的刺激。

3.4 其他 解答家长所遇到的其他问题,比如预防接种的常识、何时随访等。

4 讨论

4.1 电话回访的优缺点 在众多的回访形式中使用电话回访比较节约人力财力, 所需的时间不多, 易被患者和护士接受, 也不影响患者家庭的日常生活。但电话回访同样也存在一些缺点: 患者所留电话号码为空号错号,或拨打时无人接听, 不能及时进行回访[2]。

4.2 电话回访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电话回访加强了医患沟通, 及时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 及时了解早产儿回家后遇到的各种问题, 并立即给予反馈解决, 增加了护患双方的互动性, 缩短了护患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并且使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局限于患者住院期间, 而且延伸到出院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增进医患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4.3 电话回访可以帮助早产儿家庭更快接受早产儿 早产儿是要回归家庭的,但很多早产儿的家长对早产儿护理知识一无所知,对那个弱小的生命束手无策,所以有的家庭希望早产儿在医院养的越大越好,电话回访很好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4.4 提高护士理论水平 护士进行电话回访, 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还必须掌握丰富的健康教育、护理学、心理学、营养学等知识,督促个人主动学习多方面知识,提高个人素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