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医学影像的质量

医学影像的质量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5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医学影像的质量,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医学影像的质量

篇1

为了加快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加快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活跃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工作,扩大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使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尽快与国际接轨,教育部于2001年9月21日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中,明确要求高校要积极开展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这说明逐步推广和实行本科生教育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双语教学,已经成为培养新时期我国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和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也将成为体现高校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面向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学改革中,课题组在2005年提出了实施药学物理学双语教学的设想,并在制药工程专业和药学专业尝试药学物理学的双语教学。由课题组负责人,从新西兰留学归来的周志尊教授主讲。课题组对双语教学进行了多年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并结合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1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目前使用国外原版教材确有困难:一是原版教材价格昂贵,学生负担不起;二是原版教材内容涵盖较多,习题量较大,往往与中文教材结构体系有很大的不同,其选材和习题配置也与中文教材差异很大。有些内容不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其难易程度也背离中国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另外教材种类、版本的选择余地都太小,市场上流通的专业类工具书也非常少。为此,我们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国情需要,以现有中文版教材为基础,参考原版英文教材及专业资料,自编双语教学讲义,制作出配套的双语多媒体课件。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双语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和双语应用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双语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和应用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

要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就必须配备较强的师资力量。怎样解决师资问题呢?是否可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①利用现有师资中英语水平好的教师担任双语教学任务,并对教师进行定期英语培训,有条件的还可让教师参加短期出国培训;②充分利用归国访问学者这一宝贵资源;③邀请国外专家学者,尤其是在国外的校友承担部分课程教学。但要使医学院校的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培养本土双语教学人才。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重要的一点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他们还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往往只凭兴趣学习。因此,怎样吸引学生学习,也就成为双语教学教师面临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如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恰当组合,既是发挥多媒体优势,促使学生正确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交叉感染吸引学生的需要。及时而恰当的鼓励,能增添学生的信心。成功时的一句表扬,能使学生倍感成功的喜悦,遇挫时的一句安慰,能激起学生征服困难的勇气。

4 做好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它使教学理论更清晰和条理化,使课堂教学更具体、更直观。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气氛热烈,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和兴趣盎然。由于双语教学比一般教学更为复杂,语言的问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等教学媒体。从总体布局,屏幕文字安排,背景与版式的设计,声音与动画等方面制作图文并茂的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对难理解的专业术语、句子和内容,在多媒体课件中采用中英文对照帮助理解。课件排版精美,所选图片典型、清晰,动静结合 ,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双语教学质量。

5 探索教学方法改革

实施双语教学需要建立适当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关键,是核心。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集中反映,体现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国外教育则比较强调学生的个性创造和自主精神,教师不刻意追求授课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主张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倡导教与学的互动性,重视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所以,要汲取中外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的合理成分,建立与双语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方式上,采用启发式、交流讨论、双向互动、小组学习和模拟试验等课堂教学方法,立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统一起来。

6 制定配套政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高,使得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差异很大;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尝试,双语教学的开展也应该有相关激励政策作保证。为此,高校在双语教学方面要出台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有关激励措施,如以教学改革立项的形式对双语教学进行资助,并从岗位津贴、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等方面调动教师进行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

转贴于   7 双语教学效果考核方式

课程评分方式是学生极为重视的问题。为激励学生学习,我们借鉴国外大学的评分方法,对双语课程评分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改变了传统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具体做法是:采用课外作业成绩占10%,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课外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一般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英文完成教师布置的习题。平时成绩部分的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英语发言情况和英文描述的准确性,讨论课的组织情况,英文练习题完成情况。期末考试试卷使用英文,学生可选用中英文作答,对用英文答题多者额外加分鼓励。

8 双语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

对2008级制药工程和药学专业本科学生,进行了《药学物理学》双语教学,并就双语教学的效果,对学生做了随机抽样调查,交回调查表68份,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双语教学学生调查统计表

调查内容各项所占比例(%)ABC D1.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A很必要B比较必要C必要D没必要) 10.336.839.713.22.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胜任情况 (A很好B比较好C一般D比较差)22.151.526.40.03.学生对双语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程度 (A优B良C中D差)14.750.023.511.84.双语教学对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能力是否有效(A效果好B有效果C一般D没效果)17.651.522.18.85.教师讲课时英文所占比例是否合适(A应增加B合适C应减少D仅介绍专业词汇) 8.861.820.68.8

从调查表可以看出:①前3项合计占86.8%,说明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②前2项合计占73.6%,说明学生对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英语的准确度、使用中英两种语言的自然流畅程度持肯定的态度;③学生对双语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还是偏低,有11.8%理解程度为差;④学生对双语教学提高应用英语能力方面还是持肯定态度,前2项合计占69.1%;⑤学生对教师授课时英文所占比例还比较适应,选所占比例合适的占61.8%。

在进行双语教学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为确保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对双语教学实施全面跟踪和评价 。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双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师还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重视学生信息反馈,完善信息网络。如语速快慢、课程进度快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真正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教师还应主动听其他老师的课程,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交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双语教学是我国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是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的一种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坤成.医学影像学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应用和体会.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0):1467~1468.

2 徐春宏,李涛,王亮.综合性大学医学双语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21~22.

篇2

[中图分类号] R7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7-16-04

Effect of strengthening spleen and replenishing qi and enriching blood method on quality of life of Parkinso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CHENG Yunfan YU Xiaolan JIANG Xiaoling SHANG Yonghua WANG Tingru

Fuzhou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men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trengthening spleen and replenishing qi and enriching blood method on quality of life of qi-blood deficiency Parkinso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Methods 67 qi-blood deficiency Parkinso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Nov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esults 3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32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strengthening spleen and replenishing qi and enriching blood decoction at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Curativ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third part of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Ⅲ),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ire (PDQ-39),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score and diagnostic and efficacy evaluating standard of Chinese medical elderly tremor syndrome. Scores of UPDRSⅢ,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ire (PDQ-39)an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were all decreased. And thos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Parkinson disease;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Qi-blood deficiency; Strengthening spleen and replenishing qi and enriching blood metho

帕金森病(PD)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PD有运动障碍和非运动障碍症状,PD在非运动症状的自主神经障碍中以消化道功能障碍的表

现较常见,流涎、吞咽困难、胃排空延迟、便秘等胃肠功能障碍最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而众多研究认为,PD患者存在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与此类患者的咀嚼肌、食管肌肉张力降低有关,同时此类患者的胃肠道神经元细胞变性,从而导致胃肠动力不足,因此胃排空等情况表现明显,同时较多疾病治疗药物对患者的胃肠动力也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加重了胃肠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因此临床中对于帕金森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需求较高。而与本病治疗相关临床研究较多。

目前西药对改善PD的运动症状疗效显著,但对胃肠道症状治疗方法不多、效果不佳,同时治疗PD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可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加重患者便秘[2]。不同程度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2013年5月~2016年11月期间本研究采用健脾益气补血法和美多芭联合治疗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以期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研究显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5月~2016年11月期间的67例患者均为我院同期门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5~85岁,平均(67.1±7.2)岁,病情程度采用改良Hoehn-Yahr临床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来评分,轻度(0~1.5)3例;中度(2~2.5)23例;重度(≥3分)6例。 对照组的35例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55~83岁,平均(67.0±7.0)岁。改良Hoehn-Yahr临床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评分,轻度4例,中度26例,重度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此外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诊断标准

上述病例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制定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3]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制定的《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颤证气血两虚证的诊断标准[4],并有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排除既往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明显、失语、耳聋、失认及痴呆和检查不合作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自拟疏肝健脾益气补血汤,基本药物组成:党参30g,白术10g,茯苓10g,黄芪15g,陈皮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熟地15g,酸枣仁15g,刺五加15g,枸杞子15g,柏子仁15g,1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共4周。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的UPDRSⅢ量表评分、帕金森病测量问卷量表评分、胃肠道症状积分评分、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分别统计与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检验软件为SPSS19.0,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5]、帕金森病测量问卷(PDQ-39)[6]、胃肠道症状积分、及《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7]的判断:(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100%为临床痊愈;50%~99%为明显进步;20%~49%为进步;1%~19%为稍有进步;0为无效。

2.2 勺榛颊咧瘟魄昂蟮UPDRSⅢ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Ⅲ量表评分比较,P>0.05,而治疗后2周及4周两组的UPDRSⅢ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帕金森病测量问卷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帕金森病测量问卷量表评分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帕金森病测量问卷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肠道症状积分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帕金森病测量问卷量表评分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帕金森病测量问卷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2.5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进步率+进步率+稍有进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帕金森病主要是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他含色素的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黑质纹-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变性,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显著降低而发病[8]。帕金森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蛋白表达异常、氧化应激、铁代谢异常、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自噬有关[9]。

帕金森病属中医“颤振”,《医宗己任篇》谓:“大抵气血俱虚不能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脾胃亏虚不仅为PD发病始动环节,也是其不断发展恶化的基础[10],脾主四肢,心主血脉,气血不足,四末失荣,经脉肢体失养;血虚则髓海失充,神机失用而致颤振,故气血亏虚型PD予自拟益气健脾补血方健脾益气补血,其中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刺五加健脾益气,陈皮行气健脾,补而不滞,当归、白芍、熟地、川芎、枸杞子滋阴养血、滋润食道肠道,酸枣仁、柏子仁养血安神,润肠通便。实验室研究证实,黄芪及其提取物可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及其在细胞间的堆积、缓解钙离子超载、抗氧化,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达到对海马神经元和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11]。刺五加抗衰老、抗氧化应激作用、神经营养因子样作用、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对DA 神经元直接保护作用[12];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是气血亏虚型PD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党参、白术、茯苓等可增强小鼠的胃肠蠕动作用[13],其中白术通过兴奋胃肠道M受体而推动胃肠运动[14],黄芪可增强十二指肠及空肠运动[15];动物实验证实酸枣仁可使慢波睡眠时间延长,有助于入睡,并使深睡眠时间延长,有抗氧化、益智作用[16];柏子仁可使慢波浅睡眠期延长,慢波深睡眠期明显延长[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健脾益气补血法和美多芭联合治疗气血亏虚型PD,治疗后UPDRSⅢ、帕金森病测量问卷量表评分、胃肠道症状积分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

[参考文献]

[1] 李林,张博爱.帕金森病消化系统功能紊乱[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杂志,2010,37(6):517-520.

[2] Hobson P,Meara J.Risk and incidence of dementia in a cohort of older subjec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in the United Kingdom[J].Mov Disord,2004,19(9):1043-1049.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帕金森病的诊断[J].中华神经杂志,2006,39(6):408-409.

[4] 隆呈祥.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9-40.

[5] 邓怀福,,陈萍.99Tcm-TRODAT-1 SPECT DAT显像与帕金森病UPDRS评分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5,16(2):64-66.

[6] 舒荔,孙启英,郭纪锋,等.帕金森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及选用方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146-149.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6.

[8] 贾建平,陈生弟,崔丽英.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78-279.

[9] 庆云,董晓东,郝媛.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研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3):85-99.

[10] 马龙.脾胃与帕金森病关系初探[J].天津中医药,2008,25(1):37-38.

[11] 王邵兵,李卫平,何婷,等.黄芪提取物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3):338-342.

[12] 张 琳,刘树民.刺五加防治帕金森病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3):95-96.

[13] 彭成,雷载权.四君子汤对消化、运动、吸收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6-8.

[14] 马晓松,邢诒善.白术促进小鼠胃肠运动机制的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22:167-168.

[15] 杨德治.黄芪对小肠肌电活动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616-617.

[16] 项平.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237-3577.

篇3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所有血液标本中的不合格标本125例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67例;血清标本52例,血浆标本41例,全血标本32例。

2、方法每天有专门的人员对全院所有标本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标本详细登记,记录问题标本的具体表现,并进行调查、核实,明确造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通知相关科室进行改进,并重新采集血液标本。

2 结果

全院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仅仅占很小的一部分,造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溶血23例(184%)、凝血21例(168%)、标本量不够17例(143%)、抗凝不全15例(122%)、取血试管不当14例(114%)、患者准备不足13例(136%)送检不及时9(72%)、输液同侧采血8例(64%)、其他5例(40%)。

3 讨论

临床上,各种体液尤其是血液标本的分析结果为医师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如果血液标本不合格必然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而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造成很大的医疗安全隐患。现将常见的不合格血液样本表现、原因及控制对策进行分析:

3.1 不合格血液样本常见表现、原因

(1)溶血:是指标本在采集、运送或保存的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血红细胞破裂,大量的胞内物质释放入血浆和血清,造成化验结果的不准确。体外溶血的常见原因有:静脉穿刺采血处的消毒液未干、采血针头过细或采血时有气泡进入;止血带捆扎过紧、抽血不顺畅或采血时负压过大,采出的血液撞击试管壁造成溶血;混匀血液标本时震荡试管用力过猛,采血后真空采血管内的负压仍过大等。

(2)凝血:临床上有些检验项目是要求对血液标本进行抗凝处理的,因血液本身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如果不能及时的将血液标本与抗凝剂混匀,血液标本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就会造成血液凝集。常见原因:采血不顺利,采血时间太长,采血的过程中标本已经开始凝集;摇匀不充分;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液标本过量;抗凝剂浓度不合适。

(3)标本量不够:采血时血量不足可能导致需要化验的项目无法完成;有的试管中本身含有稀释液,如果采血量不足,势必造成检验数据的不准确。

(4)取血试管不当:不同的化验项目采取的血液标本时不同的,有的需要全血,有的要分离血浆或者血清,不同的标本要求有不同的试管,采血时管选取不当会造成标本的破坏,化验结果的错误等。

(5)患者准备不足:患者准备不足是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也往往容易被忽视。一般来讲,采血前需禁食12小时;采血前摄入高脂肪食物、茶、咖啡、酒等会对血生化指标造成影响。

(6)送检不及时:在体外的血液细胞往往不稳定,容易出现破坏和损伤,其化学成分氧化、变性、分解。据有关文献报道,采集后超过2小时送检的血液标本,与采血后立即送检的标本相比较,其化验结果又统计学差异,影响较大的有:血常规、血钾、血氨、心肌酶等。

(7)输液同侧采血:正在输液的患者或刚刚输完液体的患者,采血时要注意不能在输液侧取标本,因为这样可能将所输液体及液体中的成分掺杂到标本中,影响检验结果。

3.2 不合格血液样本的控制对策

(1)加强采血人员的培训、教育: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职业道德讲座,加强各科室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安全意识;采血人员应掌握所查检验项目的目的、临床意义、所需标本、采集要求、告知患者做好准备、采集所需试管及采集注意事项等。

(2)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做好采血前准备:明确禁食时间为12小时,以免因饮食因素造成检验误差;采血前患者适当休息;避免采血前和采血时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