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关于安全的感想

关于安全的感想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1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关于安全的感想,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关于安全的感想

篇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40-01

脑瘫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0‰-4‰,脑瘫患儿一般都遵循早发现、早确诊、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的原则。由于此类患儿因疾病导致运动、认知、感觉、心理等障碍,加之脑瘫住院患儿自身免疫力低下、平衡功能差、病情变化快、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患儿无表达能力或表达能力差等特点,所以加强脑瘫住院患儿安全管理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是儿康护理工作的重点。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5月我科脑瘫患儿290例,男180例,女110例。有120例伴发癫痫,170例认知功能有障碍,80例能独立行走,但行走姿势异常,110例能扶走,其中痉挛型脑瘫15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45例,肌张力低下型24例,混合型脑瘫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0例和实验组15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我科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发生意外事件的情况。

2 方法

用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事件的情况进行比较,对每位入选者病历档案和脑瘫儿童发生相关意外事件调查进行收集整理。分别于护理干预3个月后进行对比,对两组患儿发生意外事件进行分析。

3个月后两组患儿发生意外事件比较

3 安全隐患

从表可以看出跌倒和坠床是脑瘫患儿发生意外比例最高的,脑瘫患儿由于运动功能障碍、姿势异常。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有时会因为患儿骨质疏松,治疗时未充分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训练时用力过重易致患儿骨折,辅助器具使用不当致皮肤损伤,理疗时由于部分脑瘫患儿感觉不敏感,且易出现不随意运动,温度过高或距离太近极易引起局部皮肤烫伤。一些护理人员工作时间短,经验不丰富,技术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巡视病房不勤,导致护理人员不能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训练指导。

4 护理干预

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其对患儿的评估能力。合理安排患儿的训练,避免过度疲劳,保持精神愉快[2],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癫痫药,不能自行停药。遇癫痫发作时要立即报告医生,保持冷静,保障患儿安全。

5 结果

通过实验得出,对脑瘫患儿实行护理干预后,大大降低了患儿发生意外损伤的机率,通过调查得出,给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150例患儿中的135例未发生意外事件,总有效率为90%,远高于对照组的75%,提示护理干预除可以降低脑瘫患儿发生意外事件,在预防脑瘫患儿的意外发生的护理中,应主动加强对脑瘫患儿的安全评估及家长安全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6 讨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顺利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儿康护士要理解家属的感受,加强儿童康复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家长产生安全感与信任感。从而达到减少第二次损伤的发生,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康复护理新知识.新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减少各种不安全因素,使患儿早日康复,融入社会,接受正常的学习和教育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B849;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国内对婚姻质量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最早有学者提出“中国人的婚姻是高稳定、低质量”,但这并没有得到实证报告的支持。安全感的研究最早源自弗洛伊德的焦虑论,而马斯洛认为安全需要是在生理需要得到相对充分的满足之后显露出来的支配动机[1]。国内有关安全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2],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北省城乡居民婚姻质量与安全感的关系,为相应的机构提升居民婚姻质量提供实证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河北省内选取400名城市和乡村已婚居民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86份,有效回收率96.50%。

采用由程灶火、谭林湘等于2004年编制的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3]。该问卷根据婚姻质量的定义和Jackson的量表编制策略编制,共90个项目组成。包括性格相容、夫妻交流、化解冲突、经济安排、业余活动、情感与性、子女与婚姻、亲友关系、家庭角色和生活观念10个因子。每个项目按5级评分,1表示确实如此,2表示可能是这样,3表示不同意也不反对,4表示基本上不是,5表示绝对不是。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得出总分,评分高提示婚姻质量好。问卷的重测相关、分半相关和α系数分别为0.852,0.899和0.925,与Olson问卷对应维度显著相关,维度间有较高的相关(0.502-0.745)。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较理想,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具有良好应用性。

采用丛中、安丽娟等编制的安全感量表 [4] 。共包含16个条目,两个维度,分别是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其中人际安全感维度共8个项目,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确定控制感维度共8个项目,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控制感。每个项目按5级评分,1代表非常符合,2代表基本符合,3代表不确定,4代表不符合,5代表非常不符合。得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安全感越强。

二、结果

由表1可知,河北省城乡居民婚姻质量及各因子与安全感及各因子均呈正相关。

三、讨论

河北省居民婚姻质量及各因子与安全感及各因子均呈正相关。表明安全感水平越高,人们的婚姻质量越高。安全感包括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两个因子。人际安全感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确定控制感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控制感。夫妻双方对周围的人与事有充足的安全感,表明个体相信自己周围是安全的,自己不易受到外界的伤害,也不易伤害周围的人与事,从侧面也能反映出夫妻双方在交流沟通方面较为顺畅、和谐。当双方遇到困难时能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给予对方信心;当双方有愉快的事情时,能共同分享。这种良好的交流沟通模式能更好的促进夫妻双方对婚姻的经营。这对于婚姻质量的提高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另外,当个体拥有对于生活良好的预测和确定、控制感时,说明个体对外界充满信心,即使出现某些问题,个体也较为有把握去解决困难和挫折,能很好的把各种变化确定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这对于夫妻关系的维护和稳定,保持高质量的婚姻有重要作用。这表明,在婚姻过程中,夫妻双方的人际关系和谐程度越高,确定控制感越稳定,他们感受到的安全感越高,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婚姻质量也就越高,这与李杰的研究结果一致[2]。高安全感往往与较高的婚姻质量相联系。增强个体的安全感可以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体验,通过提升居民的安全感水平,对居民婚姻质量的提高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传统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婚姻的质量问题,而不再是单纯的满足于对婚姻关系的维持。婚姻质量越来越成为影响婚姻稳定、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找出影响婚姻质量的因素,从而提高婚姻质量,更好的稳定婚姻,促进家庭幸福,增强社会稳定与和谐度。

参考文献:

[1]叶浩生.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99-274.

篇3

关键词 健康教育表;急性冠脉综合征;焦虑;抑郁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19

作者单位:518000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门诊部

高佩书: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深圳市福田区科研项目(FTWS201307)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极易导致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引发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造成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被不完全阻塞时,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1-2]。目前在临床中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主要治疗方式,由治疗结果看,传统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一般较为有限,因此,有效预防和治疗仍是常规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由于疾病反复发作且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症状以及术后并发症并不十分明确,因此,稍有不慎,极易出现不良并发症状,导致病情的再次复发,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的同时,增加患者的不安全感以及焦虑、抑郁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为了更好地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术后的安全感,为患者术后恢复创造一个良好环境,我院尝试将全程健康教育表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5~74岁,平均(58.12±3.72)岁;其中前壁梗死18例,下壁梗死17例,广泛前壁梗死5例。试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6~77岁,平均(59.72±3.84)岁;其中前壁梗死20例,下壁梗死16例,广泛前壁梗死4例。经过排查,两组患者无1例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器官功能不全、有明确细菌病毒感染、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系统性炎症性疾病者;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慢性白血病、各种原因致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周围血管性疾病或栓塞性疾病者;肌炎/肌病、肿瘤进展期患者。经检验,所有患者均无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停用低分子肝素12 h内患者以及房颤或静脉动脉血栓形成需长期服华法令抗凝患者。入组患者术前均累计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9个月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我院对两组患者统一进行临床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以及常规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模式,用药采取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双重抗血小板药物,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继续接受全程健康教育表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表现症状、并发症和注意事项3个方面的内容。

1.2.1表现症状

1.2.1.1内容(治疗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一般早期并发症状较为普通,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闷、心律失常等症状,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因此在全程健康教育表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表现症状应该作为首要健康教育的重点对患者进行宣教,以便引起患者的注意,尽早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1.2.1.2形式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表现症状,主要采取集体宣教的方式,以宣传册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发放,并以病房为单位,由护理人员进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症状讲解,并辅以个别辅导,可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使讲解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2.2并发症

1.2.2.1内容(治疗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治疗后极易出现临床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如再发心肌梗死、中风(缺血性、出血性或类型不能确定)、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使患者产生较大的不安,而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患者刚住院时就应该加强患者的预防意识,特别是在经过介入治疗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基本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以及预防方式,并给予适当安慰劝解,并叮嘱患者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并发症症状,应立急治疗。

1.2.2.2形式在患者刚入院时建立患者基本信息调查表,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仍以集体讲授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在日常应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监护,一旦发现不良症状及时向医师汇报。当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有专人每周对患者进行随访,定期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目前的病情,并给予适当指导,并叮嘱患者以及家属继续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1.2.3注意事项

1.2.3.1内容(治疗后)在宣传册和集体宣讲时,护理人员要重点宣教指导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在日常饮食时,尤其是出院后,要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及纤维素的食物,少食甜食、胆固醇高的食物,忌烟酒,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家属应常伴左右。

1.2.3.2形式除了发放健康教育表以及电话随访外,我院主要采取光盘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宣教,根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症特点以及注意事项,由护理人员录制光盘,分为“饮食篇”“运动篇”“病症护理篇”,护理人员从3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注意事项教学。在光盘中护理人员还录制了一些代表性的饮食制作过程、锻炼方式对患者进行具体范例指导,保证依从的连续性,以图文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全程宣讲。

1.3观察指标在不安全感方面,我院主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负面情绪进行测评,将测评得粗分×1.25=标准分,标准分>50分者即可以确定为焦虑状态或抑郁状态,患者的抑郁或者焦虑情绪越深,不安全感越高[5-6]。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表2)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较急,危害较大,极易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严重危害患者生命。有研究表明[7],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发作不到1 h内接受治疗的患者6周死亡率为3.2%,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以及负面情绪,极大增加了患者的不安全感,因此,帮助患者掌握疾病早期症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院有针对性的将健康教育方式融入患者的常规护理之中,借以此影响患者行为,消除治疗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疾病,保证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在患者不安全感方面,由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一般极易复发,有着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表现较为痛苦,因此在术后,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滋生不安全感,极不利于疾病的痊愈,如表1、表2所示,试验组患者在采取全程健康教育表的护理模式之后,术后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全程健康教育表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消除不安全感,重新树立乐观的态度以及恢复的信心。

全程健康教育表以认知疗法为基础,通过向患者传授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知晓率,以此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8]。从本次研究看,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全程健康教育表主要包含3个方面,即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时间从患者住院开始直至出院,有针对性、有重点对患者整个治疗过程进行健康宣教,既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而且为患者出院后疾病的继续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使患者做到有据可依,较传统护理,不仅更加体现护理的连续性,而且使整个护理过程以及宣教方式更加富有人文气息,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尽快建立安全感,为患者的连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临床治愈率以及生存质量。护理人员要重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力求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纠正患者的负面态度和信念,保证医嘱用药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患者的主动性,对患者的长期恢复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潘燕春,张阳芳.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237-1238.

[2]袁海珍,杨水秀,李侠.患者及家属全程教育的护理模式在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11):108-109.

[3]范玉兰,徐晓.急性冠脉综合征352例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5):521-522.

[4]马先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抢救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2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28-29.

[5]武翠凤,潘玉印.阶梯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4):302-303.

[6]覃琼芬.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成人AIDS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13-14.

[7]杨丽娟,隋捷,刘晓波,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39-4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