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6 16:23:4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关于生活垃圾的分类,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已被认为是解决我国生活垃圾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前提。然而我国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仍为传统的混合收集方式,垃圾清运和处理部分也采取混合清运和混合处置方式。本研究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等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为研究内容,重点探讨不同居民群体在生活源头分类行为上的差异,以期为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提供决策参考。
2.相关研究综述
2.1 社会人口统计变量
社会人口统计变量是描述一特定族群的特性,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职业等。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不仅可以反映人们对于生活垃圾管理问题的认知与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它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居民生活垃圾管理行为。许多学者如Webster (1975) [1]、Vining和Ebreo (1990) [2]、等证实了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与生活垃圾管理中的循环利用行为显著相关。
然而也有学者对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与居民生活垃圾管理行为显著相关提出质疑,认为两者的关系并不稳定。Neuman (1986) [3]出教育程度、收入等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与环境行为没有关系。Van Liere和Dunlap(1980) [4]认为社会人口统计变量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要研究环境行为,最好是研究具体的某种环境行为,此时人口统计变量对这种具体的环境行为的预测能力明显增强。
2.2 源头分类行为意向
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 BI) 是指行为趋向的意向,为做出行动之前的思想倾向和行动动机。Gollwitzer(1990) [5]为意向划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目标意向(Behavior object intention, BOI),一个是执行意向(Behavior executive intention,BEi),这种划分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支持, 但关于假设的验证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即采用Gollwitzer的做法,将行为意向分为目标意向和执行意向两个维度。目标意向指的是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结果意向,如分类收集废旧塑料、分类收集废纸等;执行意向指的是对为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所要付出的一种行为意向,如牺牲自己的时间进行源头分类,付出劳动和精力进行源头分类等。
3.研究假设
根据以上综述,本研究提出假设关系如下:
H1:目标意向因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H11:目标意向因性别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H12:目标意向因年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H13:目标意向因受教育程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H14:目标意向因收入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H2:执行意向因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H21:行意向因性别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H22:行意向因年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H23:执行意向因受教育程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H24:执行意向因收入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4.研究过程
本研究在对研究变量进行选取的基础上开发问卷的。问卷第一部分为源头分类行为意向,包括9个题项,第二部分为社会人口统计变量,包括4个题项。通过随机抽取大连市不同区域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将问卷随机的发放给学生,学生将问卷带回家中,家长将问卷填好后学生将问卷交给老师。通过这种方法共获得有效样本618份;通过随机抽取大连市物业小区8处,在小区物业的帮助下获得有效样本98份。本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4.1 行为意向的因子分析
通过对9个初始变量作探索性因子分析,其KMO值为0.874,本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6] 。按照特征根大于1以及方差极大旋转方法提取因子,可提取2个新因子作为这9个初始变量的主因子。提取的2个主因子的特征根分别为3.912和3.012,贡献率分别为13.471%和33.471%。
针对探索性因子分析所得结果及提取的主因子反映的原始信息,2个主因子可重新定义为:因子1为目标意向(Behavior Objective Intention,BOI),含义为:居民明确知道垃圾该如何进行分类;因子2为执行意向(Behavior Executive Intention,BEI),含义为:为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所要付出的一种行为意向。
4.2社会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别分析
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和收入四个变量。本研究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来探讨社会人口统计变量在行为意向上的差异。
(1)性别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性别在行为意向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详见表1。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性别在执行意向、行为意向上存在显著差异。根据男性和女性在执行意向和行为意向的均数差异值可知:女性的执行意向和行为意向比男性强。
(2)年龄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探讨年龄在目标意向和执行意向上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年龄在目标意向和执行意向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受教育程度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受教育程度在各类主要变量上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在目标意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中Post Hoc检验,结果表明: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目标意向越强。
(4)收入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收入在各类主要变量上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收入在目标意向、执行意向和行为意向上具有显著差异。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中Post Hoc检验,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其目标意向、执行意向越强。
综上分析,本研究提出的假设H13、H14、H21、H23得到验证支持,假设H11、H12、H22和H24没有得到验证支持。因此假设H1和H2均得到部分验证支持。
5.研究结论
通过对社会人口统计变量在目标意向、执行意向上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
(1)性别在目标意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执行意向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在目标意向上,男性和女性是一样的,而在具体的实施意向上,则女性比男性要强,因此女性的行为意向比男性要好。这个分析结果比较符合我国目前的家庭情况,女性在家庭生活垃圾管理中付出的更多。
(2)年龄在目标意向和执行意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我国各个年龄阶段的居民在行为意向上是没有差别的。笔者认为虽然我国老年居民为了节俭而更愿意实施源头分类行为,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其教育程度的提高也越来越关注环境。
(3)收入在目标意向、执行意向上存在显著差异,收入越高的居民目标意向和执行意向越高,这也表明高收入群体居民比低收入群体居民有更强的行为意向,也就更有可能实施源头分类行为。
(4)受教育程度在目标意向和执行意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其行为意向强,这表明所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比受教育程度低的居民有更强了行为意向,因此也就更可能实施源头分类行为。
参考文献:
[1] Webster F. 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ly conscious consumer.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75, 2(3): 188-196.
[2] Vining J., Ebreo A. What makes a recycler? A comparison of recyclers and non-recycler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0,22(1):55-73.
[3] Neuman W.C.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Needham Heights, Ma.1994.
[4] Van Liere K.D., Dunlap R.E. The social base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A review of hypotheses, explan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980,44(2):181-197.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点多面广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增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宣传方式、宣传对象、宣传空间、宣传时间四个方面“全覆盖”开展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创造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通过宣传,让生活垃圾分类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努力营造人人支持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
三、主要任务和分工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以党建为引领,以“红色”引领“绿色”,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逐步提高参与率、扩大覆盖面。结合我局实际,将垃圾分类知识列入党支部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中,要求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双报到社区”或所居住小区发挥带头作用。
(二)深化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深入开展社区宣传,做到入耳入眼入心,时时提醒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利用垃圾分类的卡通形象、标语横幅、宣传海报等资源,积极宣传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向分类小区的住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在分类小区的垃圾投放点、单元楼道设置温馨提示牌,实现宣传“到单元、入楼道、进家庭”。加强生态文明思想宣传,提升广大群众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
(三)全媒体广泛宣传动员。利用网络、LED显示屏等媒体资源,采取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紧密结合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广泛深入地向广大市民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广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工作措施、成效和经验,提高公众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关注度。
(四)强化教育培训。结合垃圾分类推进情况,开展分级培训,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管理人员、志愿者等进行培训,提高各类人员对垃圾分类工作管理监督和培训指导的能力。充分利用妇联、工会等载体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扩大培训覆盖范围,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大家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虽小,事关重大。为积极响应号召,营造干净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现向全校广大同学发出倡议:
一、树立垃圾分类意识
自觉践行环保理念,学习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树立垃圾分类观念,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活动,争当校园主人翁。主动呼吁、劝导身边同学关注和践行生活垃圾分类,使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同学们的自觉习惯和自发行为,做新风尚的自觉拥护者。
二、遵守垃圾分类要求
坚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在食堂,主动参与“光盘行动”;在寝室,主动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和一次性消费品;在校园,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主动做好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垃圾的分类投放,做新风尚的模范践行者。
三、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学校将在宿舍区设立生活垃圾投放点,请各位同学自觉遵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在准确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努力营造绿色的校园生活环境,做新风尚的积极推行者。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应积极参与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汇聚建设美丽校园的青春正能量。
倡议人:___
20__年__月__日
热门关于垃圾分类倡议书范文
尊敬的各位市民朋友:
大家好!
优美和谐的环境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随着我县城市化脚步的日益加快,市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我们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为了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减少资源的浪费,减少垃圾的产生,我们应当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正确投放垃圾,为保护我们居住的绿色家园而努力!为此,我们向您和您的家人发出以下倡议:
一、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活动中来,做垃圾分类的先行者。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自觉将家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分开装袋并准确投入小区内及其他公共场所设置的分类垃圾桶。
二、积极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理念,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主动分享生活垃圾分类技巧,通过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带动身边的家人、邻居、朋友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中来。
三、主动提醒周边人的不规范行为,做垃圾分类的监督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自己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同时要当好监督员,发现不文明行为或不按规范分类现象,应及时制止并耐心告知其正确的生活垃圾分类办法。
市民朋友们,“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您和家人的参与程度,决定着我们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成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为把新丰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和谐美丽花园贡献力量!
热门关于垃圾分类倡议书范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为进一步治理校园环境,减少环境的负担,合理处理校园垃圾,也为强化学生的节约意识,增收节支,特提出此倡议。
1、全校师员工要确立“关爱环境从自我做起”的理念,关心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强化节能减排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2、学生个人自备垃圾袋,养成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班级设置两个垃圾桶,一个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另一个用于装可回收垃圾,实行垃圾分类投放,以便回收利用。
3、将废纸、塑料瓶、易拉罐等进行分类回收,并作好记录,所得经费用于班费和开展环保活动,结果作为绿色班级评比的依据之一。
4、倡导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少使用塑料袋,尽量少产生垃圾,特别是不易分解和有毒有害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