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2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高速公路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道较多,设有中央分隔带,采用立体交叉,控制出入,同时具有较为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所以做好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结合自然、经济条件及公路与通过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公路景观设计应力争使自然景观与公路工程结构物达到有限的协调,建立起新的完整的公路景观系统。所以,公路景观设计应从使用者的视觉、心理出发研究公路的功能、美观及经济的一致性,同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通视

要求路线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配合协调,使司乘人员感到线形流畅、清晰、行驶舒适安全。

1.2导向

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视觉系统,使司机在视觉所及的范围内,能预见到公路方向和路况的变化,并能及时采取安全的行驶措施。

1.3协调

使公路线形及沿线设施与沿途空间景观环境相协调。

1.4绿化

利用绿化来补充和改善沿线景观。

公路景观包括路线和行车道,各种桥梁和沿线建筑,路侧和中央分隔带绿化,装饰和其它设施等,公路景观应形成统一的建筑群体,在保证全路统一建筑风格的同时,不同路段上的景观还应具有各自的特色。

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三项主要因素:一是沿线自然生态人文环境。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作用减至最低,同时通过绿化种植,布设人造景观及其他人工构筑物,使得高速公路本身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二是相关建造物的美学特征,形态具有线性特性,沿线的桥梁隧道边坡等都具有巨大的体量,因此,景观设计应从大尺度入手,着眼于整体设计。从景观设计的主要因素引申出几条设计原则:(1)应与当地自然景相协调,经理减少工程带来的负作用。(2)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3)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人性化设计。(4)在统一的主题下,在统一中变化,在变化中统一。(5)保证交通安全前提下,提高舒适性。(6)既要注意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使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又要注意与地形,环境的外部想协调,与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相协调,展现出当地的文化内涵与韵味。(7)在满足司机和乘客在行驶中视觉需要的同时,注意视觉比例的协调,对沿途景观必须采用“大尺度”,每个组成部分之间也应有恰当的内部比例。(8)保护各种动植物和名胜古迹,符合时展的需要,体现时代主旋律,具有时代感、速度感。

3公路景观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选线应全面考虑环境要素

公路选线、定线时,应注意路线及其结构物的所有设计要素,要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土石方的开采量要尽量做到最少,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风景的破坏,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如风景旅游点、温泉疗养区、文物保护区等。对生态景观空间(河流、小溪、森林、沼泽地)和视觉观空间(村落、集镇等建筑群体),要避免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无法避免,也应在设计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如果公路里程较长,不能作为一个景观单元设计时,应将它划分成几个独立的路段,即建筑小区,使各小区既与公路整体风格互相呼应,又各自具有明显的特色。

在景观设计时对公路沿线主体建筑风格、路线要素的尺寸、主要转弯点的位置以及景观的装饰和绿化栽植的充实,都应在野外测量工作之前拟定,并将其计入测量工作任务单上。同时,要根据地形图,航测照片,技术、经济评估资料及实地踏勘资料,定出建筑小区的理想界限和所要设计的内容。

在进行勘测工作时,应明确每个建筑小区和路线各要素的风格。每个建筑小区应有总的背景(可利用绿化方法建立)和主导建筑。

初步设计阶段应全面考虑路线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占地面积(其中包括农业、林业和疗养区的使用面);路线线形和横断面造型,同时应考虑施工中包括侧向取土坑、垃圾和废料堆场以及水工结构物等景观造型措施要相互协调,并注意保护沿线的自然风貌,花草种植和其它协调措施的创造出应符合通视、导向、协调和绿化四项景观基本要求。

3.2结构物景观造型问题

造型的主要对象为挡土墙、防噪声设施、桥梁等,在设计时应仔细考虑其造型要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比如一座设计较好的桥梁,不仅要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外形和比例,而且要有新颖、优美的格式,简洁明了、朴素大方的线条,强度牢固、基础稳定的结构并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风土气息。同时在保证桥梁实用和自身美的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与路线及其他结构物的造型充分协调。

3.3服务性设施造型

沿线服务性设施,大多是商业性的建筑物,如餐馆、旅店、购物场所、加油站、汽车修理店、收费站和交通控制中心等。这些建筑物的造型设计不仅在结构尺寸、形状、色彩上要考虑对称均衡、协调和和谐,而且与路线结构物之间,彼此都要前后呼应,整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路旁交通标志牌,如果布置不当最容易引起视觉污染。因此,它们的形状、大小、高矮以及色彩等,既要鲜明醒目、振奋活跃,又要和谐不刺眼。

路旁建筑物的景观设计,对于高速公路要求较高,对其他道路的环境美化和景观设计主要靠路旁绿化,路肩、边坡整修等植被措施来实现。

3.4高速公路观景台设计研究

高速公路观景台既是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休憩的场所,又能使他们获得美的视觉享受,是道路使用者与周围环境交流的平台。对于道路使用者来说,观景台不仅起到提供休憩、观景的作用,还能与周围景观相融合、延伸,产生丰富的意境。此外,观景台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休憩方式,改变了以往休息一定要进入服务区的传统观念。

根据高等级公路性质及其观景台的功能特点,其选址总体原则是:合理、安全、经济、美观、环保。相关研究。认为:高速公路观景台设计可参照服务区的相应规范。然而,不同之处在于:服务区建设与高速公路建设同步,而观景台大部分是在公路建完成后修建的。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观景台选址研究时,还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原则:

3.4.1合理原则。观景台应尽可能设置在具有优美的自然风景或者浓厚的历史、人文背景的地方,以便在途公众下车休息的同时观景、领略历史文化,增添旅途乐趣,体现道路的人文关怀。

3.4.2将其设置在道路的长下坡、小半径曲线、视距不良等危险位置。同时,要对设置地点的地形、地貌进行认真调查分析,避免将观景台设置在易发生落石、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地段。

3.4.3经济原则。设计、建造观景台时,应考虑到周围地形特点。若道路沿线地形限制较多,则应力求简洁,而且位置、材料的选取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

3.4.4环保原则。观景台多设置在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气息厚重的地区,而这些地区的环境往往是脆弱的、不可恢复的,因此在设置观景台时还应注意对原有环境的保护。

4结语

高速公路景观在总体风格的形成方面,不仅要使高速公路具有优美的流线型,新颖的构造物,而且还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使司乘人员感到安全、舒适、快速、畅通,而且还能使其有置身于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的感觉,进而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发挥高速公路的功能。为此,公路建设在注意道路的安全性、可驶性、便利性和耐久性的同时,要引入环保、美化、人文的概念。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绿化[J] .森林工程.2003,(1)

篇2

 

高速公路定义: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一般能适应120公里/小时或者更高的速度,要求路线顺畅,纵坡平缓,路面有4个以上车道的宽度。中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路面,为保证行车安全设有齐全的标志、标线、信号及照明装置;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上行走,与其他线路采用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地道通过。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目前汽车已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因此需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合汽车的轻型化和载重化是两大发展趋势,前者要求速度保障后者要求承载力,而高速公路恰能使二者有机结合。科技论文。我们在日渐享受高速公路带来的快捷交通,但行驶在我们的高速路上总觉得全国各地的高速路都是一个样,缺乏创意,缺乏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利用,人工痕迹很重。科技论文。然而无论我们是在电视中,还是实地去往欧美发达国家的人,都能看到、感受到他们的高等级道路带给人那种由衷的赞美。那么他们为什么做那么好,究竟好在哪里呢。

1.首先分析一下高速公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1道路工程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道路在施工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大量的植被被清除,动物失去生存栖息地,对动物主要造成了包括正面和负面的物种影响:活动领域的改变、移动模式改变、繁殖成功率改变、躲避行为改变及生理状态改变。道路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增加了地区性物种灭绝速度,增加了外来物种的侵袭,许多研究发现有道路经过的区域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的动植物密度明显低于没有道路的区域。科技论文。

1.2道路对环境产生的改变

道路主要对环境会产生以下影响:土壤密度、温度、土壤含水量、光、灰尘、地表径流、水文及沉降作用等等诸多方面。道路在建设中发生的砍伐和道路施工干扰和破坏了土壤的有机层,并对土壤进行快速的侵袭,对土壤的密度和孔隙度会造成持续数十年的破坏,造成了土壤中植物所需养分的流失。植被的砍伐会引起岩层的滑动或大规模的泥石流,这样的新闻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1.3道路带来的衍生影响

道路工程的开发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升值,拉动了经济发展,但是正是由于道路的分割作用,隔离了区域的生态多样性,直接威胁到生物的栖息地,地景的碎裂与缩小、不接临的栖息板块不足以提供原栖息种群繁衍所需的资源。

2.高速绿化工程设计需重点考虑解决的问题

查阅资料和研究欧美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发现在前期的道路研究中,景观设计师已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景观设计师考虑的问题与道路工程设计师不同,道路的线型设计不仅考虑道路的数学设计,更重要的考虑道路线型对视觉的影响,景观的变化和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不仅仅是像我们国家的现在的景观设计只是在道路完成阶段对道路的一个“美化设计”,只是所谓的“美化”设计,到完成后只能叫简单的绿化设计,通常做的模式也较为单一,缺乏创新,人工痕迹很浓。

2.1研究道路线型视觉影响和道路能够对生态的最大保护作用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由于速度快,司机的注视点远,视野狭小,对沿途景观的感知度较模糊,因此高速公路的沿途景观必须采用“大尺度、大对比”,在满足司机和乘客在行驶中视觉需要的同时,还必须要注意视觉比例的协调。高速公路本身的每个组成部分之间也应有恰当的内部比例。紧缩、狭窄的路旁地带、孤立的小型种植都是与高速公路不相称的,反之亦然,所以为了使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匀称、协调,其内部、外部都应保持适当的视觉比例。道路的选线设计要考虑对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道路的快速和隔离作用导致动植物种群的密度降低,大大缩小了生物生存的栖息地,应尽量避免穿越大面积的森林、湿地。

2.2研究独特的本土自然地貌并加以利用

欧美的公路景观给我们的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他们那种放眼可以看的很远的视觉效果,广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蜿蜒的河流,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很少在道路的两侧做密实的遮挡式设计,我国的高速公路沿线环境情况较为复杂,有很多不美的环境状况,但是同样也存在一望无际的麦田,城市的轮廓线,这就需要我们在公路的选线设计中认真研究。

环境的调查研究是要通过对高速公路沿线所经区域的环境调查,掌握沿线所经区域的植被情况、自然现象以及高速公路需要进行绿化重新设计的路段和需要进行改善环境景观设计的路段;掌握高速公路绿化路段周围的植被类型、生长状况以及沿线所经区域的人文景观等一系列情况,确定高速公路沿线及周围的保护对象,进而为减少高速公路对他们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绿化措施。

2.3研究植物的乡土化和养护管理的便宜性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不同城市绿化设计,不应出现较多的认为痕迹,自然生长的野花地被,郁郁葱葱的林带,良好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高速公路沿线环境较为恶劣,对于植物养管要求不宜高,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因素综合考虑。

3.高速公路绿化设计

具体到高速公路的各部分绿化设计主要分为中央隔离带、边坡、道路两侧、互通区、服务区绿化,虽然在绿化设计方法中,有很多可以实现的手段,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尽量恢复自然地被,还原原始地貌,放弃人工化痕迹太浓是最高目标。

3.1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绿化主要起到分流、防眩、诱导视线和提升景观等多种功能,创造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为主要目的种植设计。中央分隔带的设计一般以常绿灌木的规则式整形设计为主,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1.5米至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可以配合花灌木密植的自由式设计,地表一般用草皮覆盖。

3.2公路边坡与两侧带的绿化:沿路边坡是对路面起支持保护作用的有一定坡度的区域,边坡绿化防护的目的和结果,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安全,这就要求在设计选用边坡防护材料时,必须考虑固土性能好、繁殖易、成活率高、生长快、耐干旱、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等要求的植物。土质边坡栽植多年生耐旱、耐瘠薄的草本植物(如狗牙根、结缕草、野牛草等)与当地适应性强的低矮灌木(如紫穗槐、连翘、砂地柏等)相结合。边沟外侧绿地的绿化以生态防护为目的,兼顾美化环境,最重要的设计要点不是要造的多美,而是让美的东西呈现在人的眼前。

3.3服务区的绿化:以庭院绿化形式为主,形式开敞,以现代形式结合局部自然式栽植。可采用线条流畅、舒缓的剪形绿篱突出时代气息,局部的自然式植物配置便于服务区的人们近观品味。

3.4互通区绿化:以优化植物配植为主,强调生态绿化;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突出季相效果;立体绿化层次分明,突出层次效果;以丛植为主,注重涵养水源;在创造良好生态群落的前提下,追求景观效果,力求做到生态性与视觉效果上的有机结合。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到2010年底将建成5-5.5万公里,我们不希望在全国各地的高速上行驶像在同一条道路上,高速公路建设前期更多的让景观设计师参与,调查研究高速穿过的区域地貌特点,参与选线,让每条高速呈现其独特的风貌。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王浩,谷康,孙新旺.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中国园林,1998(2):14-16.

篇3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我国交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对于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总结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进而对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方法和实践进行了论述,能够为我国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对于我国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来讲,不仅仅需要对高速公路的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而且还需要对高速公路的环境进行美化,从而能够更好地使得高速公路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功能性原则。对于我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来讲,其主要的功能是能够保障高速公路车辆的安全,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旅途风光,因此功能性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所以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保障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这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最基本原则。

(二)自然优先的原则。我国的很多高速公路跨度比较大,距离比较长,因此在进行修建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控制高速公路的成本,很可能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所以,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恢复或者弥补,所以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守自然优先的原则,需要爱护高速公路周围的自然环境,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对高速公路周围自然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三)地域性原则。我国的高速公路,尤其是一些跨省高速具有距离长、跨越多个省市的特点,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地域性原则。例如:将一些省市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放入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使得不同的高速公路地段能够体现出不同的人文思想和自然风貌;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省市的气候适应性,这样才能够使得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综合性的原则。我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需要与我国高速公路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所以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综合性的原则:例如,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同时需要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人员之间进行综合性的交流和协作,从而更好地完成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工作。

(五)坚持动态视觉特性。我国高速公路上的车辆一般行驶速度都比较快,因此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是在车辆动态的情况下发挥其作用。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动态视觉特性的原则:例如,为了不降低人体的视觉功能,需要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进行动态视觉设计,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方法和实践

我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需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本文在充分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方法和实践。

(一)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前期调查。对于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前期调查。在我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前期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植物资源的调查,主要是对高速公路周围的植被进行调查,从而分析出植被的种类、存活情况等等,在进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栽种一些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从而更好地完成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工作;第二,对环境敏感区进行调查,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一些植物,对于周围的环境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因此需要对环境敏感区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水敏感区、声敏感区、土壤敏感区等等;第三,对高速公路附近区域人文思想的调查,可以将当地的特色文化加入到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从而能够更好地突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区域性,更好地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充分结合;只有充分进行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前期调查,才能够更好地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工作进行指导,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初步试验。在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进行充分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然后制定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初步方案,为了进一步验证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初步方案的可实施性,可以在高速公路的特定区域进行初步试验,初步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选择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代表区域,这些代表区域能够描述某一段高速公路周围的水环境、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在这一特定区域进行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小范围试验,能够获得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结果,对于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最终实践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第二,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初步试验建立反馈机制,根据初步试验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调查和分析,从而能够不断修正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设计方案,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

(三)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实践。我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包括景观设计的多个方面,本文针对其中几个较为重要的方面进行论述:第一,路侧植物的景观设计,对于高速公路来讲,路侧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面积最大的一部分,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形态和色彩,植物的形态以矮小的灌木为主,同时要以绿色的植物为主,从而能够使得高速公路形成绿色的屏障;另外,路侧植物应该选取打理比较方便的植物,从而能够降低植物修剪和打理的频率,保障高速公路的正常职能;第二,中央隔离带的植物景观设计,中央隔离带是高速公路的重要区域,能够对高速公路的行驶安全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因此,中央隔离带的植物主要以高大的绿色乔木为主,同时乔木之间的距离应该比较大,从而能够防止高速公路车辆行驶过快产生的晕眩感;第三,互通立交区植物景观设计,这一区域的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互通立交区的职能,主要采用大量的灌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同时能够更好地营造区域文化特色。

三、结语

我国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与普通的公路景观设计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本文针对高速公路这一特殊的交通形式,论述了其景观设计的相关原则,进而总结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方法和具体的实践步骤。相信,随着我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的发展,更加方便人们的出行。

【参考文献】

[1]李国庆,唐正伟,阴磊.“疏林草地”在高速公路景观中的应用———以广东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为例[J].公路交通技术,2015,6:130~13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