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30 17:47:5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高速公路的快速健康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管理好高速公路使之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快速、通畅、便捷、高效的作用,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新形势下交通行业的重点课题之一。当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运营管理任务也随之增大,公路行业技术进步加快以及社会对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高速公路管理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面临的问题复杂,稍微处理不当,就会突发社会矛盾,造成恶劣的影响。现就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 养护
养护管理是高速公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高速公路快捷、安全、舒适,达到“畅通、平整、洁净、美观”的行驶质量的重要手段。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通过对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日常性、及时性、周期性的预防、养护与维修,保持其正常的使用质量、路容美观。从目前来看,在养护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保证快捷。其一要做好日常的养护巡查,对于缺陷的路产或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恢复。其二是路政部门在下发事故路产损坏的通知单后如何及时恢复路产设施。这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损坏的路产恢复原状,既保持了高速公路的路容路貌,也避免了二次事故的发生。其三是做好恶劣天气的应急处置。如夏季在雨季来临前要做好隧道和上边坡的排查,对有安全隐患的部位重点加固;冬季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备好足够的融雪剂,遇到下雪天要加班加点清理路面的积雪,力争做到“下雪不封路”或“雪后快速开通”,从而实现预防为主、排查有效、反应迅速、快速畅通的目标。二是如何提高高速公路桥梁等构造物二期检测频率和密度,以提高安全设施被损坏后的恢复速度。三是如何保证舒适。要保证高速公路路面质量、行驶指数达标及抛洒物清理及时,提高路面行驶的舒适度和车辆的行驶安全。四是如何保证畅通。在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路面维修中关并车道实属必要,但施工时应体现高效管理、快速施工、热情服务,以确保高速行驶的车辆在施工路段不出现拥堵点和安全隐患源,真正做到道路通畅安全。
2 收费
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不仅关系到通行费征收,同时也是各个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直接面向社会展示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收费队伍的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要想提高收费队伍的人员素质关键是要加强对收费人员的制度管理、激励机制及素质培养,其中包括业务技能培养、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文明形象塑造、作弊行为处理等,都是影响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必须结合实际,注重收费员工的人本管理,深入研究探讨和解决下列问题:
一是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提高收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培养收费员工参与社会化就业的技能和能力,为员工创造再就业的条件和机会;三是加强收费员工劳动保护,防止职业病发生;四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收费站快速放行能力,使高速公路真正实现“高速”,避免和消除对公众时间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要从多方面入手,在设备配置、收费站车道的开放使用、收费人员的配备和技能、紧急预案、服务承诺等方面完善制度,建立有效机制,保证快速放行;五是提高收费设备维护能力,保证收费系统正常运行;六是在收费路段内维修里程达到10公里以上时,考虑对通行车辆收费实行优惠;七是对收费作弊行为按制度严格惩处,以确保收费的质量和回收资金安全,稳定收费队伍。
3 路政
路政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保护高速公路路产,维护路权。它具有行政执法效能,更具有服务功能。目前,全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很不统一,有交通运输厅设立高速公路路政执法专门机构,与管理者相对独立的形式;有交通运输厅向高速公路派驻路政执法机构,实行双重领导的形式;也有路政管理职能与巡警合二为一,成立高速公路综合执法队的形式等。但无论是怎样的管理体制,最根本的落脚点就是如何确保保护路产、维护路权的力度,如何做好为高速公路行驶车辆竭诚服务。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单位,理顺与路政部门的关系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形成联动机制,管理部门与路政执法有机结合,做好对损坏路产的索赔、恢复、路权维护,保证路产、路权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要形成互动体系,在路政管理中充分体现服务的理念,做好道路巡查、事故快速清障工作,全面保证高速公路快速、安全和畅通。
在路政队伍的内部管理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加强学习。结合自身的业务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仅要学法、懂法,还要向过往的司乘人员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第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强化队伍建设是路政管理的核心,路政管理人员要严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提高工作修养。第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管理人,以规范约束人,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制度、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使工作精细化、流程化,以提高工作效率。第四是加强应急演练。要不定期地进行各种突况的应急演练,如易燃易爆物品事故处理演练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演练,以加强事故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队伍的战斗力。第五是提高路政人员的薪酬待遇,提高人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人才的不流失。第六是加强路政管理人员的年度工作培训,包括政治时事培训、高速公路建设养护基础知识的培训、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路政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查处手段技术技能的培训、现代化管理技术与设备的培训、举止仪态军事化操练培训等诸多内容。进一步提高路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第七是要加强与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地方救援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保证事故现场的快速处理;与驻地政府、医院紧密联系,以保证交通事故的紧急救援。
4 服务区
服务区是高速公路的重要配套设施,从20多年的发展来看,早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仅仅是从配套设施的要求出发,没有从以人为本从服务功能、人性化方面考虑,因而大多存在功能不够完善、布局不尽合理、外观设计不尽美观等缺陷。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功能日益提升,服务区不仅承担着高速公路加油、修理、餐饮、休息等重要功能,而且也是高速公路经营者直接面向社会、面对顾客展示文明形象的又一重要窗口。据不完全测算,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每年营业额约在50亿元以上,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服务区不仅要做到功能完善、服务到位,而且应从建设期就合理设计、长远规划,在运营后,加强公共设施维护,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性化服务。同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要根据所辖服务区的情况,做好长久性的资金准备,针对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不断变化的顾客消费需求,本着以车为本、以顾客为本,长期持久地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改进服务设施,从而提高顾客在接受服务时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5 科技
5.1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现状。
(1)基本建立了基础架构体系。省、市两级数据中心、业务中心的建立,实现了全省行政许可管理的信息化,建立了基础信息资源库,路政许可管理实现信息化,包括办理流程,相关统计报表、台账的信息化,实现与省厅网上审批平台的数据对接。
(2)规范了路政行政处罚管理业务。实现了对路政巡查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巡查过程记录管理,相关统计报表的管理;实现了对路政人事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人员信息维护、人员离任管理、人事报表管理;实现了对路政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安全防护设施、标志、标线、交叉道口和安全信号灯等、路政装备、服装发放情况的管理。
(3)初步建立路政执法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固定治超站点执法现场的监控管理,惯用以电子地图为界面基础的集地图目标定位查询和目标属性数据查询、报表查询、图表查询和数据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查询。
5.2 资源整合
高速公路电子通讯、骨干网建成之后,在收费监控、监控调配、紧急救助、应用通讯等方面,如何把所有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为前提,以安全畅通为保障,实现人、车、路全天候无障碍沟通与对话。
5.3 技术拓展
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如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高速公路企业为主体的高速公路现代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到公路运输、运输管理、交通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领域,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交通全方位服务。
结语
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与每个产业、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国家高速公路对我国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长远看,高速公路对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实现需要凝结大量的智慧、资源和力量。在国家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依靠政府和公众的积极行动,加之国际合作的有力支持,相信建设高速公路网必将在使中国人民享有更好的交通服务的历史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研究背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如今高速公路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的经济。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难以克服的地形地貌利用特长隧道都可以顺利的贯通,特长隧道有着其它运输线路难以比拟的优势,但是高速公路隧道也存在着许多的隐患,特别是在运营管理时候如果发生灾害,例如火灾,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由于隧道建筑结构复杂、环境密闭,加上人员密集,通风条件差,一旦发生火灾,可燃物产生的浓烟将从起火部位以一定的速度沿隧道迅速扩散,并呈现聚集不散的状态,难以排放,造成隧道内的烟雾及有毒气体浓度增高,对人员生命造成威胁,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施救工作的难度,尤其是在长大公路隧道的中部发生火灾,问题更为突出。隧道内发生火灾后将会有较多的车辆和随车人员堵在其中,极易造成车辆连续燃烧或爆炸的连锁反应。短时间内使隧道的结构及通风和照明等设施遭到致命破坏,产生大的跨塌。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因其建筑结构复杂,消防设施不到位,一旦施工人员的误操作引起施工现场火灾或其它安全事故,将比其它施工现场火灾更难扑救,对现场人员的疏散及施救也十分困难。1火灾原因分析
从国内外隧道火灾事故案例可知,造成火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车辆本身故障引发的火灾。车辆故障引发汽车火灾的主要原因有机件摩擦起火、化油器回火、电气线路短路、车辆漏油等引发火灾。(2)车辆撞击起火。由于隧道内车辆超速行驶和隧道能见度低,极易发生车辆之间,车辆与隧道设施相撞或擦挂,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火灾。(3)车辆上的货物引起火灾。隧道内有各种车辆通过,它们所载的货物有可燃或易爆物品,可能会因某种原因引发火灾。(4)施工过程中因用火不慎引起火灾。隧道施工维修中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工作人员吸烟,以及列车运行时产生的电弧,都可能引燃隧道内的可燃物造成火灾。(5)隧道内的设施、设备着火。变配电站的工作环境潮湿、多粉尘、通风散热不良,也会导致设备故障而引发火灾。
2设计和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
(1)通风排气道少。隧道中经常运输化学物品和多种易燃易爆物品,由于隧道内通风排气道少,通风不畅,许多有害气体滞留在隧道内,不但伤害人体健康,而且遇到高温和明火,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
(2)缺少紧急进出口通道,当前各国隧道的外观比较优美,结构各不相同,高度和密度也各异,但都缺少紧急出口道。不少公路隧道只能从两端进出,地铁隧道也只能从车站进出。有些隧道虽有少量进出口道,但标志不醒目,一旦发生火灾,不但消防和救护车辆无法迅速到达现场,遇难者也难以顺利逃出。
(3)防火救护设备少。不少隧道内缺少灭火水源和灭火器,消火栓间隔太远,救护工具也少。火灾发生时,现场人员无法及时灭火救灾。此外,还有许多人们不重视的危险因素。如国际消防技术委员会多次火灾案例报告中所述,通过隧道运输的面粉、咖啡粉和牛奶粉等有机粉末与隧道中灰尘混合后,遇到高温或明火时,同样会发生爆炸。3.特长隧道的特殊运营管理建议
3.1特长隧道的特点
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由于隧道较长,出现火灾的概率要远大于段隧道。其中原因:
隧道过长,使驾驶员容易感觉到疲劳紧张,因此容易发生车祸引起火灾。
隧道中各种车辆混合,但是其中空间狭窄,也容易引起车祸发生火灾。
由于管理不当,各种特殊车辆,如载有易燃易爆的物体,穿过隧道,也容易引起灾害。
3.2英吉利海峡隧道的管理模式
英吉利海峡隧道,是一条把英国英伦三岛连接往欧洲法国的铁路隧道,于1994年5月6日开通。它由三条长51km的平行隧洞组成,总长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长度为3×38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虽然英吉利海峡隧道为铁路隧道,但是设有通过隧道的火车有长途火车、专载公路货车的区间火车、载运其他公路车辆(像是大客车、一般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区间火车。这样就把公路和铁路连接起来成为一体,不再是公铁分离的模式。
3.3秦岭终南山隧道管理模式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包头至茂名线控制性工程,也是陕西“三纵四横五辐射”公路网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单洞长18.02公里,双洞共长36.04公里,建设规模世界第一,中国公路隧道之最。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属于特长公路隧道,其运营管理措施也是十分到位。但是对于这种特长隧道,可以利用另外一种运输方式——公铁结合。
3.4公铁结合运输
公铁结合运输运用到高速公路上的意思就是,由于铁路运输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因此在某些特殊地段可以利用铁路运输,把公路运输方式改变为铁路运输,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以终南山公路隧道为例,18公里的隧道,汽车在限速60km/h的情况下,需要18分钟。如果改用铁路把汽车运输过隧道,假设火车时速100km/h,则需要10.8分钟,加上启动和停止各一分钟,则需要大约12分钟。若每10分钟一趟的运输则一辆汽车通过隧道需要22分钟。
从节约时间的数据上看还是公路运输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利用铁路运输,在施工建设期的工程量也会大幅度减少,这种特长隧道的运营照明,通风等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运营管理费用也会降低,发生火灾的概率也会大幅度减少。因此,对于这种长大公路隧道,有必要对其进行公铁结合运输可行性的研究。
3.5特殊车辆引导通过
一般公路隧道发生重大火灾的大多都是一些特殊车辆,例如载有易燃易爆的车辆。因此对于这种危险性大的车辆可以等候排队,由专车带队引导过洞。如此以来,可以大大减少安全隐患,提高长大隧道安全运营管理水平。
4.结束语
对于高速公路特超隧道运营问题依然存在许多,而且研究也在进一步加深。本文作者通过英吉利海峡隧道得到启发,利用公铁结合的方式对特长隧道的运营管理提出了另外一种模式。但是此种模式只是在探讨阶段,其中肯定有新的问题出现,而且对于何种特长隧道适合运用公铁结合的方式也需要进一步探讨。由于作者知识有限,对于其中的问题也不能做全面的解释。
参考文献:
On the Highwa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s Management
Zhu Xin-jiang
(Xinjiang Highway Monitoring Information Center UrumqiXinjiang 830000)
【 Abstract 】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cale with the National Highway. For road information opera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through the use of modern management tools and technique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highway, to become the top priority of highwa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 Keywords 】 highway;information;operations management
0 引言
现代的高速公路管理是通过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来完成,在了解高速公路信息管理平台的同时,应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内容有个充分的了解。现代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1)养护管理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通过各种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如综合管理数据库、有效的路、桥梁评价体系),建立优质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方式,以最经济方式保证高速公路及沿线设施处于完好状态。从被动性养护转向预防性养护,达到养护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机动性。
(2)交通管理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任务是维护公路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高速公路的行车畅通。交通管理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安全管理、处理交通事故,合理地引导组织交通流。
(3)路政管理
公路路政管理的职责是贯彻实施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保证高速公路路产完整,维护高速公路路权不受侵犯。同时,还包括施工养护作业现场的秩序维护,恶劣天气的交通管制,事故现场的求援清障等。
(4)收费管理
收费工作是高速公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向过往车辆收取通行费。收费管理要应用先进的设备、改革收费方式,提高收费效率。管理的重点是不错收、不漏收、不乱收。
(5)监控、通讯管理
高速公路监控、通讯管理,是通过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对高速公路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控制,完成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为司乘人员通行车辆提供最佳服务,以保证快速和安全行车。监控、通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日常的维护管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6)其它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还包括服务区、停车区的经营,沿线广告的经营等综合经营服务,以及“信息化高速”等工作。
从上述管理内容来看,对监控、通讯、收费机电设施的存在相互共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重叠的情况。例如交通管理、路政管理、监控、通讯管理等部门都要利用监控、通讯设备来及时掌握各种运行状况,收费管理、财务管理都要应用收费设施的数据,并要利用通讯设备完成内部及外部收费数据的传输。由此可见,现代高速公路管理主要是通过对高速公路监控系统、通讯系统和收费系统这三大系统的管理来实现。
1 高速公路监控、通讯、收费系统管理现状
高速公路是我国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具有最佳的交通环境,配有道路照明系统、通讯系统、交通安全系统和监控系统及计算机收费系统以及其他服务设施。
“十一五”以来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速度加快,IT业/信息技术飞跃发展,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综合信息网络互联共享技术基础的通信平台和信息网络平台的同步构建成为当务之急。
2 高速公路监控、通讯、收费系统的运行模式
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通讯、收费三大系统共同组成,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机电设施中监控系统,通讯系统、收费系统基本上是成为各自独立运行、独立管理的系统。
2.1 监控系统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提供和反应决策几种功能,是设在道路沿线的各种外场设备及时向各级监控中心提供数据,实时反应道路的各种运行状况。这些外场设备主要有车辆检测器(环型线圈、微波、红外、视频等多种类型)、摄像机、气象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路侧紧急电话机、隧道内的CO检测器、烟雾等火灾检测器。
监控中心也可以通过各种设备及时将交通运行状态和各种决策信息及时告知驾驶人员,这些设备主要有可变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车道控制标志等。
2.2 通讯系统
通讯系统的工作原理实际上在于为收费和监控系统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传输的通道。它的主要传输途径是光传输,依靠光纤贯穿整条高速公路,连接各个收费站、管理所、服务区以及外场设备,使其能相互传递数据或图像,统一进行管理,所以通讯系统是联网收费的基础。通讯系统它既是一个平台,也是信息传输的枢纽。收费系统负责把2M数据电缆引至DDF架上,同样,监控系统把2M数据电缆引至DDF架上,把RS-232低速控制数据电缆引至MDF架上。
而监控的图像通过光端机上ODF架传输至监控中心、分中心,收费的广场、亭内、亭外图像则通过电缆引到各自的收费站,然后通过光端机上ODF架,传输至路段监控分中心。主干传输网由SDH设备构成,全线按管理所分成各自的环型传输子网,保护方式与主干网一致。这样,通讯系统就将数据、图像、语音通过光缆将管理所、收费站、服务区以及外场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通道保护自愈环。
2.3 收费系统
收费系统则是联网收费的主要部分,因为它直接涉及到收费的问题,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收费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结构为:收费站与车道间采用局域网连接方式,收费站与收费中心通过广域网连接,以完成整个收费系统的数据传输和网络管理功能。
收费站是一个星形局域网结构,通过1个2M广域网口与收费分中心进行数据通讯;收费分中心是一个星形局域网结构,通过2M广域网口与所辖各个收费站进行数据通讯,采用单点对多点方式。
收费系统建立好完善的网络系统后,它需要有一套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做为系统核心,让它去完成各种任务,它也是联网收费的核心系统。
收费中心级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由专用服务器、管理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打印机和10M/100M交换式集线器、路由器等设备构成。专用服务器用来管理这级的计算机系统,管理计算机用于对采集的各种数据,如各收费站的收费数据、交通流量数据等,进行分类统一、查询和打印报表。图像处理计算机用于对各车道车辆通行图像的查询工作。
3 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监控、通讯、收费系统的作用
高速公路监控、通讯、收费系统是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的重要命脉,所以当前必须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监控、通讯、收费系统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的作用,才能切实保证高速公路运营状况的稳定和发展。
对于高速公路设备少、路线长、设备所采集的数据不是完全准确的实际,制定适应自己的信息采集、处理、等相关制度。为了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就需要采取多种渠道对信息进行采集,达到道路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公路运营管理水平。
3.1 将高速公路监控、通讯、收费系统充分融合
基于上述对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管理业务内容、系统运行利弊的分析。不难看出,应该以一种全新的观点去看待公路的运营管理问题。不应把监控、通讯、收费看作相互独立的运营管理系统、并把它们同养护、交管部门相互分离,而是应把它们相互关联起来。
监控、通讯、收费系统的融合建设是打破传统三大系统的界限,不再硬性确定三大系统的相对独立性。根据各系统的功能和所需要的技术,支持方案统一考虑设备的配置,将原来各系统分别配置的相同功能设备合并,并将外场设备资源充分利用。如将路段摄像机、车辆检测器、道路情报板、限速标志、气象检测器等外场设备的信息先传至收费站监控室,这样站级监控即可以了解收费车道、收费广场的运行状况、也可以了解一定的路段交通状况。
在区域中心一级将收费中心和监控中心的监控室合并,设置一套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投影显示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网络设备和设备也可以共享,如路由器、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
收费站机房将已经集成的所有数据,图像信息均可传至上一级监控中心,形成对设备的最大利用。
3.2 完善高速公路监控调度中心系统
建立监控信息中心大屏幕系统,能实时的反应出道路信息状况,用于指导和调度公路系统的生产运营,提高公路的营运管理水平。建立监控调度中心软件系统,该软件能够整合采集的数据信息及道路路况信息,同时反应在监控调度中心建立的大屏幕系统上。
3.3 实现集中的监控管理
针对公路的分布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如何将这么多分散在各地区的收费站集中起来监控是个难题。高速公路专用监控系统设计利用各个收费站的网络资源实现分布式的网络监控。
系统设计在每个收费站安装网络视频服务器,直接将网络信号接入即可。在监控中心安装一台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现收费站的统一集中式监控。
3.4 建立电力监控系统
电力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整的监控系统应包含一个全方位、高效的电力监控系统。随着公路联网收费的迫切要求,对于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可靠、稳定地运行要求越来越高,要保证收费系统正常运行,就必须保证供电系统能为整个系统提供正常的运作环境。建立高效的电力监控系统,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由监控信息中心统一集中监控,可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实现供电系统的科学管理。
3.5 视频压缩技术的应用
高速公路一般路段较长,管理人员往往需要在中心调用其他收费站内视频图像,这要求图像的远程传输。模拟图像在传输过程中衰减较大,而且在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决定了模拟传输不适合远程传送监视图像。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视频压缩远程传输技术已比较成熟,这为实现数字图像传输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4 总结
凡事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以及机电系统的建设也要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适时地予以调整。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已经逐步成网,各省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管理机构组织框架,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建设和部门设置时,应从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的角度出发,使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能够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祥模等.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理论与应用.2003.
[2] 翁小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 2000.
[3] 焦振芳.高速公路机电工程.2001.
[4] 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