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2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效课堂专题笔记,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

篇1

一、围绕主题,落实常规,突出特色,加强教研组建设

(一)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研效益

1、强化理论学习,注重师德建设:开学时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尤其是新高考改革理念和学科素养方面的学习。加强师德教育理论、教育法及国家有关教育政策的学习,在教育教学总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

2、注重经验积累,开展专题讲座: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专题讲座,本学期围绕今年高考高三两位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3、分类别听评课,推进听课效益:以徒弟和师傅为抓手,以备课组长和老师为主体,以教研组长和老师教师为辅助开展了各类听评课活动,有助于教师相互取长补短。

4、注重学情,各有侧重:高一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习惯,夯实基础,突破学考;高二一轮复习,构建体系培养历史思维品质;高三抓好复习关键,打造高效课堂,整理好高考真题,高效训练,学法指导。

5、参与远程教研,弥补资源短缺。参与自治区高中历史“基于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共听了三节优质课和两场专题讲座,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先进学校老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睿智和新颖,也感受到了老师自身素质对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6、优化资源库,打造共享模式:完善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库,查找相关资料,并做到资料共享,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二)突出主题教研,彰显学科特色

1、凝练课堂模式,有效推广示范。在上学期分年级探索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总结提升,通过组内示范课、汇报课进行推广示范。高一:情境导入——情景教学——升华主题——课堂小结——课堂练习。高二:情境导入——基础回顾——主干梳理——高考热身——课堂小结。高三:情境导入——(单元体系构建)——主干梳理——重难点突破(横向、纵向关联)——强化高考真题——小结归纳。

2、研究新教材,构建新体系:为适应新高考,我们在专业方面最大的活动就是提前熟悉部编版课程体系,构建必修2本、选择性必修课程3本的知识体系,开展部编版教材研究。目前我们已经组内分享了部编版教材电子版,利用教研活动先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目录,然后对整本书进行了单元知识体系构建,对《中外历史纲要(上)》这本教材整体结构有了初步认识。

3、以活动为载体,突出学科功能。开展“建党一百周年献礼”活动:2021年5月12日我们组在风雨操场开展“铭记党史 筑梦”历史红色经典演绎大赛。本次活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线,以经典演绎为形式,分为屈辱篇、探索篇、屹立篇、富国篇、强国篇五个篇章来演绎历史、弘扬红色文化,丰富学生党史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红色文化意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发挥历史学科对学生人格和心灵塑造的作用。

4、借力2.0培训,加快技术融合课堂:督促信息化技能培训和运用,针对重难点或者党史教育进行制作微课,公开课、钉钉课、录播课教师都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支撑,鼓励青年教师使用其他类型的技术教学。比如我组青年教师王妮媛在本次经典演绎就充分使用了格式工厂、迅雷下载等手段帮助我们完成视频剪辑、字幕呈现,消音、去水印等多种需求,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5、收集整理四史,录制党史微课。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自身优势,收集党史丰富史料,并针对党史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微课。

二、注重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

1、注重业务读书,强化做题:组内老师利用线下休息时间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比如鲁庄阅读《大国崛起·欧洲篇》,李建平阅读《中国大历史》,开阔视野以提高专业知识,以年轻教师参加二模和所有教师参加三模为契机,强化高考真题(2018——2019年)和老师做高考真题的能力,高考结束后我们正对今年高考真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今年文综偏难。

2、针对有效课堂,打造精品课:本组围绕教学模式在组内开展示范课,依托和田地区“智慧云”平台,我组在组内群策群力之下推荐了赵阳和李建平两名教师上了示范课并上传了相关资源。

3、开展“红色活动”,强化育人功能:加强老师红色教育意识,在组内集体学习“学习强国”中的“党史故事”、“红色映象、“文献纪录片”等资源,促进教师红色素材的积累和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能力的提升。

4、注重以校为本,提升科研能力:以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题为突破口,加强校本教研力度;依托自治区教学论文大赛,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积累,强化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5、申报了地区级课题,撰写了申报材料。

三、优化课堂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1、发挥集体力量,优化备课方案: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落实集体备课,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

2、以模式为突破,开展课例研讨:围绕“教学模式”组织教师结合《我的模式我的课》进行交流讨论并结合总结出来的课堂模式进行高一教学课例的讨论,不断探索国语授课形势下历史学考课堂新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3、注重学习过程,落实笔记作业:三个年级的学生都要求做好笔记,养成听课就要动笔做记录、做批注的好习惯。教师按要求跟进学生作业批改和讲解。

4、遵循学科特点,注重学法指导:各位老师给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分别进行了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篇2

一、每一堂课上,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引导巧妙而睿智,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每一堂课都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

五堂课颇多共性,又各有自己的亮点:

在专题活动课《马的世界》中,贾xx老师精当简洁、充满智慧的课堂语言将各个教学环节巧妙衔接起来,过渡自然,令人叹服。

在阅读教学课《芦花荡》中,王xx老师将学法指导贯穿课堂始终,教学态度严谨扎实,给我们的教学以很好的启发。

于xx老师的专题复习课《怎样读懂古诗》,直面中考,从五个角度指导学生解读古诗,设计巧妙、内容很多、信息量大,流程清晰条理。

篇3

为深入推进我县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向纵深开展,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杏坛杯”赛课活动一等奖获得者,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刘金玉先生来为我们做高效课堂专题报告。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刘校长的莅临表示最真诚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多年来,刘校长一直积极开展创建“高效课堂”的研究,是“洋思经验”的研究者、实践者、推广者之一。他先后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等各大教育报刊上50余篇,应邀到全国近30个省市讲学百余次。刘金玉校长所著的《高效课堂教学八讲》一书,是他多年来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智慧结晶,他结合洋思中学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揭示了高效课堂形成的内在机制以及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是中小学教师、校长以及各类教学研究人员培训的优秀教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