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5:1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
职业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生产组织、技术选择、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管理,既需要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也需要基础经济知识。因此,从市场经济学、管理学再到企业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研究和管理经济组织的基本思路。通过这三门课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经济活动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管理概论课程应运而生,其落脚点是对现代企业的运作及管理进行研究,指导管理实务,使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当前,职业教育也处在巨大的变革中,人才培养已从封闭、单一型的教育转向开放、复合型的教育。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高素质,成为中职、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对学生经济管理素质的培养正是适应这一转变、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少职业院校相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企业管理概论这门课程,以期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做准备。
一、课程内容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是以市场经济学和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融市场经济基础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树立经济观念和现代管理观念,以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职业院校教学的主要对象都是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加之生源,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所以应以市场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企业管理为重点构建这门课程。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设置为,以让学生了解、理解必备的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务。其中,“现代企业管理”模块涵盖了企业管理实务、企业运作过程及管理、企业资源配置及管理、企业与企业环境等内容;“经济管理基础”模块涵盖了管理组织,管理职能与管理原理,消费者、生产者与政府行为,市场供求分析,市场经济基础等内容。这样就突破了以往的企业管理教材结构体系,以现代企业管理为主线,将经济基本知识、管理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实务融为一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也便于教师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出取舍。
二、课程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正是中职、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笔者学院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我们发现企业中的许多工作、问题都与管理和技术密切相关,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生产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懂得企业管理知识,树立经济观念,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此,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许多学好这门课程的学生更能胜任管理岗位,也能更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为将来的发展、成才提供了保证。
三、课程教学
1.课程要求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职业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要求上要有所降低。为此,我们将本课程的要求设置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了解现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企业主要部门的管理内容,学会沟通、协调与配合;树立经济观念,初步具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员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工商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它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
工商管理专业包括经济类学科与管理类学科;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165-02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掌握现代企业的基本概念,企业的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适用企业管理的工具和方法,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以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需要。是一门非常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一 案例教学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形成意识形态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在头脑中存在一定的形象思维。学生容易觉得枯燥乏味,由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固定的授课地点,使用固定的教材,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陌生的教学内容无法理解和消化。案例教学法是把在企业中发生的真实事例融汇到教学中,用通俗易懂的案例来解读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典型案例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现场进行分析,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讨论、踊跃发言,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增加了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案例教学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虽然非常投入地讲解,却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种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只单一地培养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深奥的理论知识,无法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从容应付,使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若是把大量生动活泼的实践案例融入教学中,把生硬死板的理论通过案例来解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求。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把大量的案例融入理论教学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 提倡多元化教学方法
1.双向互动式教学法
现代企业管理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了与时俱进,要求不断有创新的教学理念导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间、教师间的多维互动,师生的角色由主导型向伙伴型转换,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
2.现场模拟、深入浅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要求,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现场,由学生进行模拟案例的整个过程,使学生通过模拟深刻地体会到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然后组织学生对本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讨论、发言。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模拟实际案例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集体协作性。
3.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及合作意识
案例模拟教学是通过几个或全班学生的参与合作来完成。在模拟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入角色,设身处地进行分析和判断,集思广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模拟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参与的重要和合作的快乐。案例模拟是把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是以独立思考、自由发言为主要形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发言,拓宽思路,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演讲辩论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效果。
四 探索案例教学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非常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课程,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都很强。技工学校现代企业管理教学主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正确评价和认识自身在企业活动中的价值,提高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实现,而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是一种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的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能创造出生动、活泼和有趣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模拟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在组织方式上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也可以分成正反两方你问我答等多种形式。教师的参与使得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了教师对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足的了解,及时抓住了学生的薄弱环节,以便组织重点辅导。
2.课前做好案例教材工作
教师在课前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内容,达到通透理解,方能准确无误地准备好案例教材。以国内企业经营中的实际案例为主,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具体的经营实例;还要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反复推敲,使深奥抽象的理论既简明易懂又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及要求,由此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和特别关心的一些问题拟好讨论题,然后根据教学目的及实际情况选择实践案例教学。
3.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要准确
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时不能将这一方法固定化和格式化,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组织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并适时加以引导。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取小组活动形式,把一个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模拟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使学生准确掌握理论在实践中的正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