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教育的意义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0:3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教育的意义,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健康教育的意义

篇1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意义是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幼儿掌握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学前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实施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它可以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资料整理与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评价教育效果。

2结果

实验组共172例全程参加了健康教育。去除母亲发生较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因母婴健康问题分离或不宜母乳喂养者及其他原因,最终收回的有效资料为实验组156例和对照组152例。

2.1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孕产妇年龄分别为(25.4±2.2)岁和(25.5±2.2)岁(P>0.05)。产检时接受健康教育情况,实验组:从来没有接受28例(18.0%)、接受1~2次84例(53.8%)、接受3次及以上44例(28.2%);对照组:从来没有接受30例(19.8%)、接受1~2次80例(52.6%)、接受3次及以上42例(27.6%)。χ2=0.16,P>0.05。两组的人均月收入、分娩方式、母亲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效果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纯母乳喂养率、部分母乳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分别为71.8%、13.5%、14.7%和42.8%、35.5%、21.7%(χ2=26.5,P<0.01)。两组母乳喂养知识评价得分、母乳喂养自信心得分比较。

3讨论

60%的产妇决定喂养方式的时间是在怀孕之前,98.9%的产妇在出院以前已做出决定[3]。产前健康教育可以使孕妇及早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树立信心,提高纯母乳喂养率[5]。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对流动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有效的。

3.1丈夫参与可提高4月内纯母乳喂养率调查结果表明,丈夫参与健康教育的孕妇母乳喂养知识得分、母乳喂养自信心得分、4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丈夫没参与的孕妇。丈夫的态度是产妇选择母乳喂养和决定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6],态度取决于其母乳喂养认知水平,夫妻双方共同参与健康教育,通过互学互助,母乳喂养知识水平提高显著。家属参与还有助于孕产妇母乳喂养信心的建立,提高母乳喂养技巧的掌握[7]。孕产妇除了生理上的不适,还有心理上的变化。丈夫参与能给予孕产妇足够的理解支持,帮助孕产妇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成功担负起母乳喂养婴儿的责任。夫妻共同参与健康教育,增加家庭凝聚力,促进母婴健康[6],有利于母亲坚持纯母乳喂养。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00-01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育阶段,用一句俗话来形容,这一阶段的学生就像成长中的庄稼一样,生理和心理都正处于“拔节期”,能否在这一阶段健康茁壮地成长与体育学科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从我们初中教师的角度应该如何具体地认识体育健康教育的意义并付诸于教学实践呢?

一、初中体育健康教育的意义

1.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体育是怎样一门科学?怎样认识学校体育?回答这样两个具有种属概念的问题,对于充分理解初中体育健康教育的意义很重要。

体育顾名思义是针对人的身体的培养和锻炼。体育以身体运动的方式将人的身体付之于运动的状态,体现出的是一种利用身体的运动去完善和结实身体的活动过程。因此,人类亘古至今都极为重视发展体育运动。

学校体育是体育科学内涵的一个分支。就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身体的成长和发育来说需要体育,就学校的体育来说履行的是体育教学,学生通过学校体育来学习和明确体育运动的理念,培育体育意识,学会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

2.在学校体育中突出健康教育

将体育作最为凝练的理解可以用我们国人十分熟悉的八个字来概括,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这样明确的概念下来认识学校体育,当也可作最为浓缩的理解,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在以往的学校体育教育中,虽然在教育方针上是将德智体“三育”等同作为学校教育目标的,但在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智育一股偏大,智育第一的排位弱化了德育,更弱化了体育,体育教学的位置处于从属位置,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师处于学校教育的尴尬境地。学生不把体育课的学习视为必学科目,体育课无关紧要的意识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就形成了。体育课中的健康教育更为淡漠,没有有意识和积极的措施予以展开。体育健康教育的弱化,或称之为缺失,带来的是学生身心健康的无法保障,体育强身健体、锤炼学生意志品质的作用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校生活呈埋头读书状态,身体健康状况堪忧,意志品质状况堪忧。摆正体育和德育、智育的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引起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视,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学校体育教育要实施健康教育的要求也就成为了正确的选择。

二、初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教学的开展

1.初中体育健康教育教学目标

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即:理念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理念目标所要达成的教学目的是端正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从学校到体育教师,再到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体育的重要,充分认识体育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将体育和健康的认识统一起来,认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技能目标所要达成的教学目的是教学体育技能,在体育健康教育教学目标下,教师和学生共同认真完成课程要求的每一项体育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体育、锻炼身体。情感目标所要达成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乐于上体育课,乐于学习和体验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种体育项目,奠基终身体育意识。教师要有对体育教学尤其是体育健康教学认真负责的精神和讲求富有教学效率的方法,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调动起来。

2.初中体育健康教育教学实践

其一强调教师的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初中体育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因素是关键性因素。初中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方法都需要通过职业培训的途径来赋予。学校应该完善教师培训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重视并积极安排对现有体育教师的培训、进修。从多方面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仅仅是简单凭借期末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情况来对教师一个学期的体育教学进行评价。教师本身应解放思想,认真学习关于体育健康教育的文献、信息和经验,改变过去教学中所形成的狭隘体育观念和不适当的教法。

其二强调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因素。体育课实行健康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教给学生体育安全知识,要求学生形成运动安全意识和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教师在组织和教学体育课的过程中要排解学生对于某些体育项目的恐惧心理,以妥善的安全保护措施给予学生安全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