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0:5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篇1

1护理人员在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1相对滞后的护理观

由于长期以来受功能制护理模式的制约,护士普遍对现代护理观缺乏全面的认识。多数护理工作者还没有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观念转变过来。董霞等对254名护士现代护理观的调查结果表明,17.3%的护士认为护理是非独立学科,从属于医疗;66%的护士认为生物学因素是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11.4%的护士认为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无关[8]。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体护理实践成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9]。相对滞后的护理观影响整体护理的开展,使健康教育工作仍停留在疾病知识的宣传上。

1.2对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

较多的作者认为护理人员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将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概念混淆[10-13]。卫生宣传是知识的单向传播,接受对象比较泛化,且不注重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价。健康教育以个人、集体的行为改变和环境改变为着眼点,根据健康问题特征和角色变化而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是连接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桥梁,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是全球推进“人人健康”的核心策略[14]。

1.3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认识不清

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病人及其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15]。调查显示,85.5%的护士对这一概念认识不足,多数护士认为进行健康教育以病人或家属掌握疾病知识为目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人不健康的行为[11],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护理的根本目的(恢复、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致性认识不清。

1.4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地为护理对象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同样适用于护理健康教育。实践证明,健康教育程序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种有效工作方法。调查表明,84%的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6],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有效的开展。

1.5对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健康教育是一门牵涉多学科的应用学科,其学科基础包括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传播学、行为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这些学科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是我国的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18]。调查表明,87.5%的护士明显缺乏护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的发展[11]。通过抽查反映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一部分护士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沟通技巧、交流方法的掌握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18]。

1.6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对承担的角色认识不清包家明等调查得出,80%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对承担的角色认识不够明确[11]。护士对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认识不够明确,仅仅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疾病知识的传授者,而不是把自己看作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计划者和评价者。

2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中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操作,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19],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中,不能很好地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2.1评估

评估是了解教育对象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或者获得何种技能的过程,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是有效实施健康教育的关键[3]。

2.1.1评估的内容在评估时护士要从整体入手,既要考虑健康教育对象的生理(是否有体力学习)和心理(有无学习的愿望)两方面的学习能力,又要考虑感情状态(动机)和经验状态(以前的经历、技能、态度和学习能力),还要评估家庭的状态(家庭教育情况、生活方式、信仰、家庭成员的关系、对目前状况的了解等)。一些护士只是将疾病的知识灌输给病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1]。

2.1.2评估的目的目前许多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不符合现代质量观的要求,没有满足护理健康教育对象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没有考虑病人的动机和需要,没有把病人最明确的需要放在首位。

2.2计划

计划过程即确定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

2.2.1护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拟定目标时应考虑到病人缺乏哪些知识和技能,病人的态度与兴趣,病人的文化程度与接受能力,完成目标的难易程度,完成目标的顺序。确定的目标不仅要符合病人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其可行性,施教者的教学能力、知识水平以及教学条件、设备等[20]。

2.2.2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育内容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21]。护士对住院病人实行的健康教育多为疾病教育,以病人和家属掌握疾病知识为目的,对心理护理,尤其是出院后指导病人消除疾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健康行为的健康教育未受到关注。

现阶段大部分医院的做法是常规性的,缺乏个体针对性,流于形式,资料没有量化,内容不具体[16,22,23]。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条文,很多护士在工作中机械地执行,把它作为护士长布置的一项任务来完成,停留在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上[24]。护士在对不同需求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病人个性化需要的内容[25]。罗洪等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关于病人护理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较多局限在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指导、了解住院环境规则和出院指导等方面[22]。

由于健康教育中“重护轻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覆盖面太宽,超出了护理的职责范畴,违背了护士的职业要求,容易引起医护患矛盾;健康教育的内容超出了护士的知识能力范畴,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护理人员没有建立与医师合作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宣教的内容与医师的不统一,也影响了病人对护理健康教育的信任程度。

2.2.3护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目前护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单一,健康教育大多存在内容相同,针对个体的少;读的多,讲解的少;书面的多,操作指导的少;灌输的多,注重反馈的少;单向传播多,双向交流少[16,24]。护士采取的教育形式是口头式教育方式为主和辅助宣传资料方式[25,26]。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有:个人宣教、小组宣教和病人座谈会,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形式上不规范,随意性大[25]。包家明等调查80.5%的护理人员缺乏选择最佳健康教育方法的能力[11]。南秀荣等研究认为采取宣讲加卡片、图画、示范、录像等组合形式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26]。

2.3实施

评估和计划是健康教育的准备阶段,是健康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实施是具体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的过程。护士在实施过程中对健康教育时机把握不当,护士只重视给病人做健康教育指导,而忽视了病人的感受,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6,27]。黄俭强等对五种主要护理杂志1998年至2003年发表的、经过筛选符合研究要求的248篇与健康教育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只有19.8%的健康教育研究较好地遵循了健康教育的程序进行实施[28]。

2.4评价

护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应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其目的是测定教育对象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以便修改原有的计划,改进教学工作。包家明等调查的结果显示,有81%的护理人员不能有效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11]。一些护士不重视、缺少教育计划实施后的评价[10,16]。

2.4.1评价形式和方法护士要根据教育计划和实施情况,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类型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直接观察病人,对病人进行提问,与病人家属交谈,听取病人复述及自我评价,观察病人的记录,书面评分和小测验小结,由病人和家属演示护理技能等,了解其掌握健康知识和自我护理技巧的程度[23]。

目前研究多采用问答、问卷等主观测量方法进行评价,注重实施过程的评价,缺少护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反馈,缺乏细化、量化、客观的评价指标或标准,难以统一和比较。

2.4.2评价内容与指标在整体护理中开展的健康教育评价应突出以病人为中心,即由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评价转变为对病人的实际效果评价。以往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多是从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如病人满意度的提高和护患纠纷的减少等[17]。

2.4.3评价效果病人教育的目的是增进病人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因此,应评价病人的健康知识是否增加,态度及行为是否朝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并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达到教育目标[29]。

3结论

护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但客观地评价其水平,大体上还是处于初始阶段[9]。为进一步促进护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在护理职责范围内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尝试建立适合我国目前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及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廷忠,郑建中主编.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

[2]程金莲,韩世范,乔玫,等.实施整体护理后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6):348-350.

[3]吕姿之主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9.

[4]周广海,孙加富.盐城市临床医生参与健康教育调查分析[J].交通医学,2002,16(1):92-93.

[5]刘蓓.上海市区医院健康教育现状与改进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4):43.

[6]刘西京,米光明,甄会斌,等.石家庄市万名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在职培训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12):21.

[7]陈桂芸,刘轶,齐兴兰.医院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1,4(9):729-730.

[8]董霞,吴欣娟,田俊英,等.245名护士现代护理观认识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9):533.

[9]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10]徐连文.护理健康教育所面临问题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82-1583.

[11]包家明,顾惠娟.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48-450.

[12]张雅诗.国内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56-57.

[13]汪凤兰,何英,王桂生.影响我国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5):12-13.

[14]包家明,霍杰主编.护理健康教育临床问答[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137.

[15]张王月,高德彰,吴光煜.病人教育的起源、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66-367.

[16]徐燕.关于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52-53.

[17]黄津芳,刘玉莹主编.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99-123.

[18]陆烈红.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0,15(11):691.

[19]包家明.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应用[J].护理研究,2002,16(7):375.

[20]张王月,庞洁,高德彰,等.病人教育的程序[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8):347-348

[21]周兰姝.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策略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0):776-777.

[22]罗洪,陈伟菊,何金爱,等.护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的再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32-233.

[23]宋丽华,张香琴.22所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65-66.

[24]胡容.护士长对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认识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1,16(1):687.

[25]张镇静.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健康教育效果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6):439.

[26]南秀荣,李新霞,曹燕,等.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J].齐鲁护理杂志,2002,8(6):403-404.

篇2

1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观念滞后,对护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目前有许多护理人员思想还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阶段,把完成治疗、单纯被动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看成护理工作的“硬指标”,而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当成“软指标”,仅仅满足于完成治疗任务,忽略了护理健康教育,因而缺乏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进行实践的动力、激情,以致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2护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程式化,缺乏针对性与个体化护理人员将护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卫生宣教混为一谈,教育内容空洞,对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具体需求不够了解,缺乏针对性,泛泛而谈,灌输的多,反馈的少,单向传播多,双向交流少[2],因而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如一位心肌梗死恢复期的老年患者说:“护士每天来告诉我,不能吃咸的,不能吃油腻的,对饮食限制太多,我不知道怎么吃才算合理。”说明患者还没有理解限制饮食的目的,护士没有教给患者如何调理每餐饮食。

1.3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简单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时,对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心血管疾病、骨折等患者健康教育指导仍处在常规性教育内容上,对不同需求患者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患者个体化需要的内容[3],使护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1.4管理层重视不足医院及各级护理管理者,对护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具体而有效的监控、考评机制,使护理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的开展中流于形式。

2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难点

2.1护理人员个体素质不高,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学科体系,护士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我院现有护理人员中有82%为初级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技术水平低,知识面狭窄,且知识结构陈旧,更没有接受过有关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规范的培训,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沟通技巧、交流方法及能力方面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此外,由于社会上的一些原因,导致一些护士的价值观扭曲,事业心、责任心不强,职业形象模糊,主观存在对护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不安心护理工作,因而很难适应护理工作新形势的要求。

2.2护理人员编制不足个别科室甚至有医护比例倒置现象,由于护士偏少,护士长集多种角色于一身,较多繁琐事物和非专业工作使她们在工作中往往是“喧宾夺主”,而护士由于人员缺乏,各种临床治疗就疲于应付,既无法抽调专职护士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而其他护士也无时间较规范地去搞护理健康教育。

2.3医院护理管理体系不够规范我院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护理管理为二级管理模式,护士长接受双重领导,自主性较差。护理部与护士长在管理目标上不能有效整合,管理不到位,未能有效地将护理健康教育纳入质量考评中,因而较难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致使护理部目标不能按计划如期实现,也不能充分发挥有效的科学的组织管理职能。

2.4护理健康教育投入不足搞好护理健康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硬件设施:如音像设备、图书资料、教学模具等,而基层医院因资金缺乏受制约。

3对策

3.1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观念,护理管理者要自觉地学习现代护理理论,更新观念,将现代护理理论纳入护理继续教育项目,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教育,采取短期培训、业余自学、定期考核等多种教育形式与方法,使护士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念。

3.2加强护理健康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护士对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规范化培训是满足护士健康教育需求的有效途径。护士只有不断丰富知识,才能提高护理健康教育效果。通过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一部分护士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沟通技巧、交流方法的掌握上还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提示护理管理者和每一位护士要重视人的因素,注意人的社会性,潜心研究人的个体化需要。

3.3医院应当适当增加对健康教育的投资,重视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健康教育是医院的重要职能,健康教育的作用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人的不健康行为,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4]。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治疗方式,顺应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大趋势,对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纠纷,降低保健费用有着积极的作用。医院应该适当增加对健康教育的投入,组织人力物力,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不同的特点与需求制成各种健康教育手册、幻灯、录像等,对住院患者进行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3.4引起领导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建立一套考评体系,并列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真正让护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在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应贯穿于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成为护理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病区应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分解到临床护士各班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中,认真执行。护理部应建立健康教育的考评指标,对病区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并将考核结果列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76

篇3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374-02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全面的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提供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一个必要条件。它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第一要素,是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工作。

1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社区健康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当代社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手段,是达到“21世纪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目标法人战略性策略的基本途径。

1.2 健康教育作为社区护理的重要措施,其影响超过疾病预防或治疗性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社区群众健康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1.3 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保健措施。社区健康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卫生标语、墙报、专栏、广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方法,从整体上对社区群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其所产生的效益,远远大于高昂的医疗费用投入所产生的费用。

2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现状

2.1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职能 在社区护理中,护士与社区人群的联系最为密切,这一特点决定了护士应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然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许多护士能够完成并且适宜由护理人员来承担的项目(健康教育)是由医生来承担的,所以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把护理人员作为重要对象。

2.2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我国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系统。而且理论和体制方面又不够完善,可参考的护理文献及书籍又少,使得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卫生宣传的层面,很难深入。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内容了解肤浅或认识不足;对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能力缺乏;对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承担的角色不够明确。

2.3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协作 由于部分政府等职能部门停留在以医疗为主的层面上,“轻健教,重医疗”的理念根深蒂固,所以对于健康教育支持力度不大,对于相关设备等投入也不积极。所以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不仅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为社区群众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为人民健康服务。

2.4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 目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并没有专门的机构,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也没有较成型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职业规范。总之,目前的护理健康教育仍围绕着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多属于二级预防水平,与国外已达到的三级预防水平相比存在着差距。另外,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由于缺乏严格系统的考核管理体系,对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资格准入与审核制度及监控机制尚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4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 我们社区护理人员多是来自一级、二级医院,从事健康教育的人员往往是经过短期培训或未培训先上岗人员,学历、职称结构偏低,专业结构也不合理。大部分护理人员中学历层次不高,虽能满足社区基本卫生服务,但要使社区护理真正承担“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任务,还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专家分析,合理的社区服务医护之比为1∶8-1∶12,现在开设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标准,过少的人力使社区护士忙于应付大量的护理常规工作,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健康教育活动。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的应用性科学,社区护理人员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应加强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的发展方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教育需求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如何创造条件和利用现有的条件,广泛深入地开展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与挑战。

参考文献

[1]林奕,张军.社区健康教育的程序及其运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14(7):27.

[2]曾小东,黄正芳.社区护理技术现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2):104-1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