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城市道路修建的意义

城市道路修建的意义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0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城市道路修建的意义,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城市道路修建的意义

篇1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还兼具绿化美化、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等作用。对城市中的人们而言,一个城市总体印象主要来源于其在道路上的感受,这种感受不只是生硬的混凝土外表,也包括道路旁的绿地植物,所以说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是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面貌和环境质量。在这样情况下,有必要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中引入“生态”观念,探索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这对生态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1 城市道路绿化及其生态意义

城市道路绿化是指在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等,以达到隔绝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景观元素在道路上的排列具有方向性,人们沿着不同的交通路线活动,所看到的景观序列也不同。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绿化日益受到重视,不仅能遮荫、防尘、防护、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中最宝贵的绿地资源,有着巨大的生态意义。①城市道路两旁多是绿色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②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空气中有很多危害人身体健康的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而城市道路绿化对这些有害气体有很强的吸收和净化能力;③防尘。诸多事实证明城市道路绿化对粉尘有明显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尤其高大树木;④杀菌。例如,景天科植物的汁液能消灭流行感冒一类的病毒,松树放出的臭氧能抑制结核菌,等等;⑤衰减噪音。城市道路两旁的林带能防治噪音,原理是声能投射到树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利用树叶振动来消减噪音。

2 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设计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大量的建筑物、道路等建设使城市硬化地面面积日益提高,城市绿地空间日益缩小。过多的硬化地面积为城市带来了以下危害:①硬化地面渗水性差,导致地面雨水径流过大,倘若城市排水设施的输送能力低的话,一旦下暴雨,雨水无法及时排出;②城市道路材料主要是混凝土,这种材料会吸收和反射太阳的热,增加城市的热效应,从而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④大量的城市道路建设虽然缓解了交通压力,却造成城市生态环境失衡,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产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

时代在变迁、思想在进步,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浪潮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我们接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更要保护自然,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特别是在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的当下,更要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防护措施。而城市道路绿化可以强化城市中的自然体系,通过植物的生态作用消除硬化地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设生态型城市。所以,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建设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的有效方法,是顺应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无论对城市发展还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都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3 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设计

所谓的生态规划是指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受破坏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土地的利用。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一方面受制于城市环境的影响,一方面要利用其生态价值去改善城市环境。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遵守城市生态特性原则和物种多样性原则,对树木、植被等植物物种的选择、种植面积、种植数量要有严密规划,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效应。

3.1 遵守的规划原则

3.1.1 城市生态特性原则

(1)物理特性。城市道路的土壤肥力低、水分不足、透水性差,加之空气质量不高,在这样恶劣的物理体性下,要做好乔木、灌木、地表植被的选择。乔木主要作为行道树,有美化街道、遮荫等作用,宜种植生命力强盛、病虫害少的树种,如雪松、法桐、国槐、合欢、垂柳等。灌木主要应用于分车带和人行道绿带,有衰减噪音、遮挡视线等作用,易种植紫荆、连翘、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等。

(2)生物特性。病虫害是威胁植物旺盛生长的主要因素,从生态学角度看,易选择本地生态系统中有其病虫害天敌的树种,以确保旺盛生长。例如,东北地区易种植樟子松、侩柏、黑松、梓树、山杏等树种,抗病性强,便于管理。

(3)社会特性。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风貌的一部分,树种的选择要与城市文化、周围建筑等相协调,构建赏心悦目的人文景观。所以,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生态规划时要尊重传统文化和街道独有的色彩,与街道背景和城市文化结合造景,才是适宜的生态设计。

3.1.2 物种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的树木能改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单调性,营建多重结构的食物链,有效防护病虫害,茂盛生长。

(1)城市道路绿化系统是城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载体,规划布局合理的道路绿化才能确保物种的多样性。

(2)城市道路绿化在规划设计前,要对树种生态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综合考虑它们的生物特性和生长习性来合理配置乔木、灌木等植物,形成多样性的植物生态系统。

(3)绿化植物茎叶所占的空间体积是衡量城市绿化生态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样面积内种植的树木越多,复层指数越高,所以选择树木时要考虑种植面积及种植数量,以提高复层指数。

3.2 具体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城市景观的灵魂。城市道路绿化的布局和物种选择要密切配合,与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相适应,做到景观和环境的相对统一。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要结合整体规划结构布局,讲究层次美、季相美、整体美,注意乔灌花、乔灌草的搭配,以及竖向空间的分隔等,力求形成点线面组合的多样空间形式,以达到最佳的生态作用。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应按照生态规划原则和国家道路绿化条例的要求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设置隔离绿化带,人行道路一侧也要设置路侧绿化带,用于衰减噪音、防尘、净化空气之用。在树种选择上,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土壤肥力、养护管理等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最好是具有抗污染性强、观赏价值和长势好的,能满足防尘、遮阳降温等需求。

(2)在树木种植上面建议采用立体栽植设计,尽量种植多样的树木。为了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生态作用,规划设计不要过于强调景观效应,一味引进美、奇、新的植物,否则会降低生态作用。

(3)道路绿化带的宽度要高于7m,只有在足够宽度的土壤上才能种出种类搭配适宜、密度适当的绿化带,维持正常的生态循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密度大的城市干道可能没有较大面积的绿化带,在这种情况下要尽量创作一些土壤、地理等条件符合要求的多孔性小空间。

(4)用长远的眼光看城市道路绿化规划问题,不易经常更换树种、植被,以免影响本地生态循环系统。出于生态安全性考虑,对引进的外来树种要相当谨慎,只有经过三年以上的生态安全性即生长适应性观测的树种才能种植,以维持生态平衡。

(5)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时,要考虑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线条件,确保视野开阔,避免遮挡行车、行人的视线,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除了规划设计要着重考虑这一点,养护中要注重修剪,既可以避免遮挡视线又可以美化市容市貌。例如,道路交叉口不种植高大、茂盛的树木,以低矮灌木为主,保持视野开阔。

(6)在交通量、人流小的路段,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要预先留出一条不铺装的种植带,种植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宽度要适宜,便于行车、行人停靠。在交通量大、人流大二人行道窄的路段,易设计树池式绿带,一般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易种植花草等。注意树池要低于路面,便于雨水渗透,确保土壤的渗透性、多孔性良好,以便植物生长。

(7)除了城市道路绿化种植外还要考虑养护管理问题,如果重种植、轻养护,绿化、生态效果会降低,因为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地理条件差,不易于生长,要特别注重人工养护管理。例如,及时补充水分、养分,除病虫害,修建等,使树木长势旺盛,所以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计划。

4 结束语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也改善着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一些中小城市为寻求经济繁荣,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道路来绿化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其生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发展要坚持经济与环境并重原则,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以要做好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设计工作,合理配置道路两旁的植物,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人们营建舒适、绿色的生活家园。

参考文献

[1]张一奇,应君,蒋建松.人性化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初探――以海宁市钱江路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2]王卓琦,顾蔚文,施拥军.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J].山西建筑,2010年33期.

[3]姜多,贾文婷.浅谈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绿化形式[J].林业科技情报,2010年03期.

[4]王睿.城市道路功能与景观结合性设计初探――以营口市东部新城渤海大街东段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王亚茜.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年5期.

篇2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有效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有效发展,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不过,在我国现代化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中,传统的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我们就要对其施工工艺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并且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这样就使得整个城市道路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在现代化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使得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满足了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要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设计理念应用其中,这就使得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下面我们就对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2 传统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因此导致其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城市道路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横断面的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如果设计不合理会对城市的正常发展产生巨大的障碍,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缺陷是导致设计不合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行人过街缺乏关怀。目前普遍重视车辆交通, 轻视步行交通。为适应机动车迅猛增长需要, 城市双向6-8 条机动车车道的主干路愈建愈多, 因建设分隔带及行人过街安全岛需占用宝贵的车行道资源, 行人过街问题往往遭到忽视,缺乏对交通弱势者的交通关怀。

2.2 宽度设计不合理。在对机动车车道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其车道时常会宽度设计不合理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导致整个道路工程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还使得道路工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路边停车缺乏合理布置。目前在我国现代化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城市道路的路边停车现象是很普遍的,这就占用了行车道或人行道,使得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2.4 道路设计与城市景观缺乏协调统一。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绿化带的设计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得人们步行环境的舒适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满足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要求。但是,在当前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并没有将城市环境规划和道路设计的相关内容相结合,这就十分容易导致道路设计缺乏协调性。

2.5 人行道有效通行宽度与需求不相符。目前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中,设计人员除了要对机动车道进行宽度和相关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外,还对人行道的通行宽度进行合理的规划,但是就目前的规划设计中,诸如此类的重要考虑因素往往被忽视,使得人行道的通行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

3.低碳生态型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

道路用地规模同道路长度与宽度密切相关,但道路长度受制于城市的规模与城市格局,基本不能缩减,而道路横断面布局同道路的使用对象相关,受道路长度因素的影响,道路断面设计过程中每一厘米的增减,都可能造成全线较大用地面积的变化。低碳生态型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从综合交通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满足城市交通综合需求为基本前提,在一定的道路红线范围内,根据不同道路的等级和发挥的功能,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实现道路功能的多元化和最大化,实现道路空间的综合利用,满足居民出行环境舒适、交通安全的要求。依据科学的标准,并集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针对在道路横断面设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是必要的,也是城市发展和城市道路建设的迫切要求。城市道路建设规划时必须要综合考虑道路工程带来的作用,给人们创造服务价值以及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结合道路的具体标准。设计规划中要展现出各个方面的道路差异,由快速路变为支路,这时的行人、自行车优先级逐渐提升,而小汽车等机动车优先级则逐渐降低,地面常规公交在各类道路上必须要加以调整,以满足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的需求。

4.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规划设计

4.1机动车车行道。在现代化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过程中,对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和横向安全距离的合理设计是很重要的,我们就对车辆行驶速度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程度宽度进行合理的设计。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机动车辆车行道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2 分车带。分隔带的作用主要是分隔对向或同向车流,分为中央带与两侧带。中央绿化分隔带的作用很多,包括降低对向行车危险性、提供过街安全岛空间、增加交叉口左转专用道设置空间、安放路灯及标志牌等。根据规范,双向超过四条机动车道时,考虑到保障对向行车安全和行人过街安全、道路绿化景观及进口道拓宽等的要求,城市道路应设中央分隔带。其标准数据与美国的研究数据基本吻合,具体采用哪一个数值,应根据实际需要与用地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考虑到港湾式公交车站的设置需要,两侧分隔带建议一般采用3 米的宽度,以减少不对沿线人行道的影响,保证绿化带和自行车道、行人道的整齐、美观。两侧分隔带的绿化形式一般采用行道树,但靠近车行道部分应视情况决定,可用灌木代替,满足道路远期拓宽的需要,同时对绿化的破坏亦不至于太大。

4.3分期建设横断面布置。近远期结合修建时可考虑先行修建必要的车行道宽度,然后根据车行道、管线、人行道(自行车道)、道路设施、绿化等的要求逐一考虑,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分期建设的横断面布置。

4.4自行车道。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规划中,道路交通的建设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还使得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也开始提倡绿色出行,因此在其中就设置了许多的自行车到,这样不仅有效的将机动车和自行车行驶路径进行分离,还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另外,我们在城市道路自行车道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提高自行车车道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将人本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这样就使得自行车道路改造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目前,我们在对自行车道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将自行车道从车行道中完全的分离出来,而且还要对自行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使得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对自行车形同进行建设施工时,其设计宽度一般为1.5m。

5.结语

篇3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一、城市道路标线相关方面的理论介绍

第一、城市道路标线的含义。城市道路标线是在综合运用各种线条图案、箭头文字、立面标记以及轮廓标记等形式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备设施;交通道路标线可以与道路标志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和疏通交通,在特殊情况下发挥交通管制的功能。

第二、城市道路标线的重要意义。城市道路标线在城市交通环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城市道路标线能够对城市道路交通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城市车辆来讲,当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城市道路交通标线对自己的行驶起到诱导和管制作用,引导驾驶员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定行驶;其次,城市道路交通标线能够有效规范城市交通行为,确保城市交通有序、顺畅。再次,城市道路交通标线能够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增强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由于城市道路标线有效的实现了对交通流的疏导和引流,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城市道路有效面积的通行能力,对于车辆快速和安全的形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于降低城市交通事故、提高整体交通安全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城市道路标线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第一,当前城市道路标线在设置上随意性现象比较突出。当前城市道路交通标线在设计和设置上随意性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当前城市道路交通标线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从当前城市道路交通标线设置来看,一些城市在设置标线的过程中往往机械的遵循相关的城市道路标线设置规定或者是仅仅从个人的经验出发,往往对城市道路实际情况以及从相关交通标线实际需求出发。这种现状在城市道路一些比较复杂的路口最为常见,一些需要规范设定的地方没有做到科学设定,例如,在一些交通流比较大的交通岔路口,对于并道线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路口的交通通行能力,应当适当的延长并道线的距离,为车辆在并道过程中留出足够多的距离,以避免因为拥挤而发生交通事故。

第二,城市道路标线与城市道路标志不匹配的问题依然存在。城市道路标线与道路交通标志不相匹配的现象也是当前城市道路标线设置存在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存在的这些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一些城市道路交通标线与标志组合不规范,对于同一路段上的标线和标志所体现的交通指示意义不同一,更有甚者,在一些城市道路在同一路线上,道路交通标志所提示的管理意义与交通标线所提示的管理意义出现相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在新设置城市道路标线的时候对新交通标线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一些行驶者在行驶过程中没有注意到;或者是一些驾驶人由于自身素质原因不能很好的遵守;这样的非情况下,难以用简介的道路交通标志予以说明,造成了城市道路标线的作用发挥的不够彻底。

第三,城市道路标线在夜间视觉效果有待提高。当前城市道路标线主要是热熔型标线,所使用的材料和材质中的玻璃珠如果在标线表层不能很好的对机动车灯灯光进行发射,那么道路标线的反光效果就会非常差。在城市道路标线施工过程中,玻璃珠的均匀程度很难做多绝对的均匀,如果玻璃珠比例过高,那么会造成表现整体或者是局部出现发暗的现象,反射效果差;如果玻璃珠比例过低,那么反射光就会太弱,达不到行驶人所需要的实际亮度。

三、解决当前城市道路标线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

第一,城市道路标线在设计上必要提高规范性。城市道路标线的设置在遵循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基础上一定要从城市道路实际出发,不断增强城市道路设置的规范性。比如,对于交通标线的尺寸等一些精确度要求比较高的环节,一定要遵循国家关于城市道路标线尺寸所做的规定,让城市道路标线的尺寸使用有严格、明确的使用依据。对于一些指令性和禁令性的城市道路标线更要提高其规范性,以严肃性、科学性地位交通行驶人提供信息提示,。并且这类标线要醒目、与道路之间的实际距离要设置恰当。

第二,城市道路标线在设置上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连续性。由于城市道路标线对于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和顺畅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城市道路标线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连续性,为城市交通提供连续性的交通服务。比如,对于一些新修的城市道路或者是刚刚予以维护好的城市道路,在修建或维护验收的过程中设置了标线,但是受时间的影响,标线很有可能出现损害,一些标线显示不清或者是被抹掉,对城市道路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这样的情况下就要予以记忆维修,确保在时间范围内城市道路标线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能长时间为城市道路提供交通服务。

第三,提高城市道路标线设置的实用性,提高道路标线夜间视觉效果。当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标线使用的材料主要有两种:一是热熔型;二是溶剂型。伴随着城市道路交通标线使用寿命要求逐步提高、以及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两种材质使用率出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城市道路标线设置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其实用性,因此需要逐步提高城市道路标线使用材质的寿命和夜间视觉效果;同时,城市道路标线在设计和施工、维护保养环节,也要注意提高其实用性,注重标线的逆反射能力、视觉性、防滑性和防沾污性等。

四、结语

城市道路标线在推动城市道路交通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规范城市交通行为,确保城市交通有序、顺畅、能够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增强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但是当前城市道路交通标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很现实的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当前城市道路标线在设置上随意性现象比较突出、城市道路标线与城市道路标志不匹配的问题依然存在、夜间视觉效果有待提高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设计上必要提高规范性、城市道路标线在设置上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连续性、提高城市道路标线设置的实用性,提高道路标线夜间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