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促进农产品上行

促进农产品上行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37:0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促进农产品上行,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1、电商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和运营情况

在去年电商扶贫整改的基础上,今年,我区继续对贫困村电商网点进行提质增效。截止6月底,已对我区67个贫困村电商网点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67个贫困村电商网点“6有2能”职能发挥不理想,经过新一轮实地查看及提质增效,4月中旬开始已恢复正常运营。

2、农产品上行情况

1-6月,全区网上零售额11.09亿元,同比增长26.67%,其中农村产品网销额6.8亿元,同比增长34.88%。受疫情影响,今年1-4月份网络销售额增幅较缓,5月份开始有所回暖。

3、益联结机制建设情况

2019年,我区建立“镇村、村、村电商网点/镇食品有限公司/有机食品有限公司/镇电商网点+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6个,带动贫困户67人,户均增收1300元。

2020年,我区新培育4个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63人,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分别是:村电商服务网点(拼多多)+皖裕民合作社+贫困户(带动贫困户2户,户均增收0.8万元/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村电商服务网点(淘宝)+合作社+贫困户(带动贫困户20人,户均增收1.1万元/年),乡黄墩村电商网点(淘宝)+柳抱丝合作社+贫困户(带动贫困户27人,户均增收1.5万元/年),镇莲花村电商网点+基地+贫困户(带动贫困户14户,年均增收100-60000元不等)。

4、培训情况

今年,我区计划对电商服务网点经营者、驻村扶贫工作队、大学生村官、村“两委”、产业发展指导员、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开展电商培训工作。截止目前,已开展有条件、有意愿参与电商经营的贫困群众42人,网点经营者55人,驻村扶贫工作队等367人,培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5、消费扶贫情况

在电商消费扶贫方面,我区与西商、绿篮子等大型商超深度合作,累计促进农产品进商超40万元左右,通过网络直播等线上平台,累计销售500万元左右。如东河口镇天地精华有限公司开展2次网络直播带货活动,累计销售12万桶+196万瓶矿泉水,累计销售金额400余万元。乡开展五一电商直播带货活动,销售跑山鸡、茶叶、蜂蜜、大米等农产品0.7吨销售额达4万余元,直接受益贫困户5户。孙岗镇村网络直播销售脆桃,线上线下累计销售8000余件,累计金额40余万元。先生店乡陈大庄村徐郁通过快手直播销售脆桃5000斤,累计金额5万元左右。另外,我区与市邮政公司联合倡议加强农产品线上销售工作,已帮助销售贫困户农产品5万余元。区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运营商与马头镇、椿树镇、镇等乡镇积极对接,收购并帮销部分滞销农产品3万余元。目前,在市邮政公司协作下,全力配合淠东乡做好毛豆销售工作,预计网销10万元。

二、农村电商面临的困难

一是起步晚。我区农村电商从2017年真正开始发展,起步时间较晚。二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我区特色农产品主要是“四桃两莓”、龙虾等,季节性强,销售时间短,缺乏商品化,不适宜长途物流运输及网络销售。三是电商企业集聚化程度低。我区农村电商交易额基数大,但电商企业分散,不成规模,缺少龙头电商企业。四是缺少政策资金支持。受区不是国家级贫困县限制,导致不能申报国家级示范创建项目,缺少政策资金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2

一、临沂市农村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临沂是农业大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临沂农业生产结构已逐渐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基本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经营、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目前,临沂专门下发了《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来促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科学跨越发展,助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并以此为依据开展了多项活动,一是开展“钱家电商帮村”行动。从市、县选择约1000家电商,帮助贫困村依托资源、产业等优势发展电子商务,引导当地群众通过互联网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二是开展“千名青年电商创业”行动。在农村大力普及电子商务,鼓励有志青年、返乡人才电商创业,力争到2017年开办特色网店1000家。三是开展“百优品牌推广”行动。坚持电商扶贫与产业扶贫、推动农产品销售及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从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中,筛选出1D0余个进行重点推广。

目前,临沂商城已具备了开展国际贸易业务的优势条件。市场货源齐全,境外采购商可以在临沂商城内挑选到所需的绝大部分商品,实现一站式采购。物流网络便捷。商城拥有2000多条国内配载线路,网络覆盖全国1800个县级以上网点,通达全国所有港口和口岸,物流费用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30%。服务体系健全。拥有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和健全的临沂商城检测和技术服务体系,配套政策优惠。享有省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权,设有临沂综合保税区,配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二、临沂市农村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困境

1.农产品质量标准、信息分类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十分传统和落后,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当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农产品相关标准,信息标准体系和专业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均不够健全。另外,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集约化程度很低,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也制约着农村电商的发展。

2.电子商务相关人才匮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方面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对农村电商而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及高端网络技术人才的缺乏尤为明显。从另一方面来说,会电不会商,为了电商而电商是大部分农产品电商的通病。莫问剑表示,现在做农产品电商的人,都是电子专家,但不是商务专家。农村电商要把原产地+基地整合+营销+流量+交易+供应链服务+口碑营销做好,而这也正是农村电商目前的薄弱环节。

3.物流配送体系需要完善。物流和配送是电子商务活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对于农村电商而言。当前电商配送主要依靠几家大的物流快递公司。中国农村分布比较零散,运输总量又太小,所以配送成本很高,这是物流快f公司配送点在农村覆盖率不高的原因。物流在农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解决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农村电商产品的特殊性,“缺乏成熟的社会化冷链物流是农产品电商的心头之痛。”临沂农产品电商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功课要做,“不仅要建库房,同时还必须要有冷藏+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以及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否则再好的商品,送到客户那里都会成问题。”这些物流技术都需要进一步革新。

4.农村电商平台缺乏专业性和模式创新。在目前的农村电商平台中,品牌知名度高,服务特色显著的龙头型网站还很少,只有少数农村电商平台实现了较高的知名度。

5.产品缺乏品牌化,多为初级产品,由于生产方式的问题,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给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三、临沂市农村跨境电商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农产品上行。“当前,农村电商很火热,但基本上还是农产品下行,落后地区的‘边缘化’现象更为严重。”要想让农村电商真正发展起来,让农民真正获得实惠,必须实现农产品上行。“农产品上行‘上’什么,概括起来就是8个‘上’:上品牌、上特色、上标准、上生态、上模式、上人物、上价值、上平台。”在很多地区一提电商,上至主管领导下至从业者意识中还停留在以淘宝为代表的以流量为导向的1.0时代而现在电商现在已发展为打破互联网局限、跨产业融合的4.0时代。

(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工商业主等经营主体在全国知名第三方销售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争取到2020年开设1500家业绩良好的旗舰店铺。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自建网络销售平台。

篇3

【正文】

2020年电商扶贫工作总结

(一)2020年电商扶贫工作主要任务

2020年,按照省市商务主管部门有关电商扶贫的安排和部署,电商扶贫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当地复工复产部署,指导和帮助有条件的电商企业、电商服务网点有序复工运营,通过“电商企业+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帮助贫困群众参与网上销售。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电商培训,大力培养农村电商实用人才。开展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信息收集,加强农副产品、生产资料和社会需求等信息对接,发挥农村电商服务网点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上行和生产资料下行功能,帮助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支持有条件的电商经营主体收购贫困户农产品,并按政策给予补助。

(二)工作完成情况

目前全县所有电商企业均已全部复工;全县288个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已全部复工,其中68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网点已全部复工。2020年,全县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22.29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下行商品交易额14.51亿元,同比增长15.4%,农村产品上行网络销售额7.783亿元,同比增长17.2%,农产品网络销售额4.274亿元,同比增长19%。通过微信、直播、快手、抖音等社交电商平台累计促销滞销农产品350余万元,电子商务促进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全年网上零售额同比增幅100.6%。位居全省100个县区增幅第八。新增电商经营主体93家。累计电商知识培训297人,培育“电商企业+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电商企业1个。

(三)工作推进举措

一是加强领导,推进电商服务网点有序复工。成立复工复产帮扶领导小组,对符合复工条件电商企业和电商网点“应开尽开”“应复尽复”,加快推进电商网点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

二是大力宣传,抓好省市县相关促进政策贯彻落实。认真学习省市县针对疫情有关促进政策措施,切实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掌握政策措施,同时对政策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及时了解网点在复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最大能力帮他们解决。

三是加强指导,充分发挥电商网点的民生作用。引导和鼓励电商网点充分发挥电商优势,在能够为村民提供水、电、话费缴纳,快递代收等基本便民服务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品及生产资料的代购服务,引导和鼓励村级网点进一步加强村级网点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收集上报贫困户农产品信息,力所能及的开展农产品上行并帮助周边贫困群众进行线上销售自产农产品。

四是加强培训,提升电商人才专业知识能力。针对农村电商人才瓶颈制约,我局按照不同层面的需求,大力实施电商培训,重点开展电子商务实务培训,提高参训人员实战能力。5月20日,我局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在县委党校举办了为期3天的全县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以及73个贫困村网点负责人和联络员全封闭培训,共计186人。7月23日开展了电商直播培训,共有111人参加。通过培训,有效缓解电商人才匮乏之痛点。

五是拓展渠道,积极组织开展产销对接。一是引导鼓励电商企业、超市(便利店)、网点负责人充分利电商无接触优势,利用网络直播、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电商平台推进本地滞销农产品线上销售。据不完全统计,在疫情期间,通过这些社交电商平台销售包括贫困户在内种养殖的杂粮、蔬菜、水果、鸡鸭鹅等农产品达300多万元,其中,虞姬浩园果蔬合作社首次通过直播就订购200多单、安徽思悠悠食品有限公司首次通过直播不但获得100余份订单,而且获得2个长期经营商。二是利用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公众号进行推介,宣传推广我县的好网货、好产品,扩大社会影响,引导更多社会力量通过电商途径助力脱贫。灵璧县下楼镇蕊龙土鸡养殖合作社因疫情期间禁售活禽,养殖的红瑶草公鸡饲料短缺无法继续饲养,通过县公共服务中心公众号宣传推广,成功将该养殖合作社的草公鸡宰杀后推售到泗县等周边县区及超市。三是大力推广“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引导农村龙头电商企业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实现自产农产品网销,达到“你种我销、你养我卖”的扶贫效果,带动群众增收脱贫,通过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等助力脱贫。灵璧县七稀商贸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电商资源和比利时杂交野兔养殖基地的优势,在疫情期间,通过微信、直播及七稀商城收购信息,不仅按高于市场价收购贫困户养殖的成品野兔,同时收购贫困户养殖的滞销鸭鹅等,经进一步加工成熟食,再通过微信、直播等社交电商平台及七稀商城进行无接触配送销售,解决了养殖贫困户的燃眉之急,助推贫困户增收脱贫。四是引导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与贫困户对接,鼓励电商企业与有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发展订制化电商消费扶贫模式。鼓励电商经营主体收购贫困户农产品,并按有关政策给予补助。

六是组织开展灵璧县首届助农直播大赛。为充分发挥网络直播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推介能力强的优势,推动农产品进城,拓宽优质产品销售渠道,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同时带动一批本地直播电商机构、孵化一批本地网红品牌产品、培养一批本土带货达人。2020年7月23-26日,灵璧县商务局组织开展了以“助农发展直播,助力灵璧腾飞”为主题的灵璧县首届助农发展直播大赛,大赛邀请耀你直播参加,全县有80余名选手报名参与,同时邀请了本地网红夫妻直播“庙街林哥”冉林、“沈大美”沈梦雅参加了助农直播大赛。此次大赛选取了我县的派杰食品、兴程食品、匠米辣食品、达园粮油和绿信现代农业五家企业的产品作为本次大赛指定销售产品,本次大赛现场交易13228单,销售金额16.02万元。通过举办此次大赛,一方面宣传推介大美灵璧,展现“魅力灵璧”的风采,另一方面扩大了我县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将网红主播的粉丝关注度转化为了购买力,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8月12日,举办了“记录美好灵璧,美食快来偶遇”美食专场直播带货活动,充分利用“电商+直播”这样的创新型销售模式,将农副产品的供给和消费需求进行快速匹配,通过主播带货,让产销之间建立充分的信赖,助力我县农副产品插上直播的翅膀,为我县本地企业拓展出一条新的销路,累计销售金额1.7万元。9月22日,借助“丰收节”开展电商直播带货2.8万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