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5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教师考勤管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摘要: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具有传统的历史,在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热潮中,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发展再次进入社会各界的视野。立足于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发展背景,以农民利益诉求“八年葡萄收购价不变”为切入点,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分析了各利益相关群体在葡萄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冲突行为。政府、农户、酒业公司与农民组织是最为重要的利益群体,他们的合作和冲突行为决定着葡萄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通过搭建农户与政府、酒业公司、农民组织等四方利益相关群体协调沟通平台,构建四方利益协调机制,从而实现云岭乡葡萄产业的良性长远发展。
关键词 :葡萄产业;利益相关群体;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 (2015)04-0046-04
当下云南社会各界发出声音,呼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这样的背景下,挖掘、发展特色农业成为很多地方发展经济的首选。葡萄、草莓、蓝莓等水果基地、龙头企业、观光农业、农业庄园等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变化,也改变和影响着当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1]当地方政府通过产业规划、帮扶政策等方法大力推动发展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也在发挥其在市场开拓方面独有的优势,而处在农业价值链最低端的小农却有自己在收益上的担忧。本文以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发展葡萄产业为例,通过对各利益相关群体的行为表现的观察,以期分析思考发展特色农业所遭遇的困境。
云岭乡位于德钦县西南部,是中国海拔最高的葡萄产区。葡萄产业培育工作从2000年开始规划启动,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截至2013年,云岭乡建成优质酿酒葡萄基地320hm2,占据德钦县葡萄种植的半壁江山。2013年,云岭乡葡萄销售收入突破700万元,最高收入达到112500元/hm2,葡萄种植区农民增收达到60%。发展葡萄产业已经成为云岭乡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然而,看似八年不变的葡萄价格后则凸显了葡萄产业发展背后各个利益相关群体的不同诉求。因而,关注政府、农户、企业和农民组织等相关利益群体间在发展葡萄产业中的需求及其背后的原因就极为重要。
一、利益相关群体在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中的行为分析
历经14年,云岭乡葡萄从无到有,葡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处于葡萄产业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群体为其倾注了大量心血。葡萄产业利益相关主体涵括了农户、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以及消费者等。本文主要基于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所采取的“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农户参与” 模式,且融合了当前在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农民组织,主要探讨农户、企业、政府以及农民组织等四个主要利益相关群体在葡萄产业发展中的行为。
(一)农户
农户是葡萄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主体。农户在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中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表1列出葡农种植葡萄所需要投入的成本。
在计算农户劳动成本的前提下,葡农种植普通葡萄纯收入为7950元/hm2,冰葡萄纯收入为27660元/hm2。在不考虑农户劳动成本的前提下,葡农种植葡萄收入为45000余元/hm2。此外,擅长管理和经营葡萄种植的农户,葡萄收入可高达120000余元/hm2。葡萄种植收入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部分农户视葡萄种植为毕生经营的事业。
(二)企业
企业是推动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的关键切入点。酒业公司参与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发展,通过收购葡萄,加工酿造葡萄酒、建设葡萄酒庄,延长葡萄产业链,切实提高农民收益。
据官方数据显示,共有三家酒业公司参与德钦县葡萄产业的投资与开发。其中,德钦县梅里酒业有限公司最早进入云岭乡,且种植基地、酒庄皆坐落于云岭乡斯农布村,因而重点介绍梅里酒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自入驻斯农布村以来,带领广大农户从事葡萄种植,为葡农提供技术支持,手把手教葡农种植;为了酒业公司的长远发展,投资修路、建设引水灌溉工程,既解决了公司发展之需,也为当地农户带来便利。此外,酒业公司协助当地农户成立德钦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圣地葡萄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150余户。
(三)政府
政府是葡萄产业发展中重要的利益相关群体,为了促进葡萄产业的发展,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立葡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种植区村总支书记和主任,聘请葡萄辅导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宣传种植葡萄,组织农户培训。
由于葡萄产业开发初期投入较大,为了更好的开发葡萄产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政府负责提供葡萄种苗5100株/hm2、葡萄水泥杆1050根/hm2,铁丝1080kg/hm2;并对农药、化肥、尿素、地膜等的投入给予一定的扶持。葡萄种植到了三年才有收获,政府给予一定金额的种植补贴,2007年以前每年补助4500元/hm2,2008年以后每年补助3750元/hm2,连续给三年[2]。此外,为了保护葡农的利益,政府与酒业公司谈判,签订葡萄最低收购价。正是由于政府的积极推动,宣传引导,葡萄产业才得以成为云岭乡的拳头产业,主导产业,成为广大云岭乡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关键产业。
(四)农民组织
农民组织是以农民行为为主体,以追求一定的组织目标而结成的关系结构。农民组织既包括经济组织,也包括农民自治组织和维护农民权益的政治组织。本文所指的农民组织主要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历时14年,葡萄种植经营主体主要以单打独斗的散农为主。近几年来,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以种植葡萄为主的葡萄专业合作社开始涌现,并逐渐发挥作用。葡萄专业合作社逐渐演变成为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利益群体,本文以圣地葡萄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研究对象。
圣地葡萄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08年,依托德钦县梅里酒业有限公司而成立,属于德钦县第一个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合作社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致富这条主线,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户种植葡萄,种植统一规范,统一科技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配送农资和统一收购葡萄,严格控制葡萄质量。圣地葡萄专业合作社一头连着酒业公司,一头连着葡农,有效地改善当前实行的“公司+农户” 合作种植模式,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 种植模式,可以有效地保护葡农的利益,也可以保证酒业公司的利益,葡萄专业合作社作用越发明显。
二、利益相关群体在发展葡萄产业中的合作与冲突行为
农户、酒业公司、政府、农民组织等利益相关群体在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之间的合作与冲突直接决定着云岭乡葡萄产业未来发展的速度、规模以及效益。下面对各利益相关群体在葡萄产业发展中的合作与冲突行为进行简要分析。
(一)农户与酒业公司的合作与冲突行为表现“企业+农户” 是最主要的订单农业方式,也是目前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降低单个农户面对市场的风险,而且可以发挥企业在资金、管理、销售等方面的优势。酒业公司依靠收购酿酒葡萄原料,酿制、加工葡萄,增加了酒业公司和葡农的收益,这对葡农和酒业公司都是双赢的。然而,酒业公司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样葡农作为理性的经纪人,酒业公司和葡农有时也存在一定的博弈关系。一方面,酒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保持八年不变的收购价;另一方面,葡农为了提高收益,无限增加葡萄种植,严重影响了葡萄原料的质量,长期以来,形成“低质量—低价格—低质量” 的恶性循环,不仅影响了酒业公司葡萄酒的酿制品质,而且挫伤了葡农的积极性,长久下去,对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二)政府与农户、酒业公司的合作与冲突行为表现
在边远地区,由于交通、地势、环境等的限制,加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企业进入成本高,农产品流通成本也高,政府的强有力引导对特色农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政府的重要任务是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宣传引导带动葡农投身于葡萄产业发展中来。政府处于葡农和酒业公司的中间组织,一方面,政府要时刻关注农民利益诉求,代表农户与酒业公司谈判,切实保障农户的利益;另一方面,政府要尽力为酒业公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立足整个区域葡萄产业的发展,代表酒业公司与葡农谈判,尽量说服葡农按照酒业公司的标准、要求进行葡萄种植,以保证葡萄原料品质。处于中间的政府,实属尴尬与无奈。
(三)农户与农民组织的合作与冲突行为表现农民组织作为政府、企业和农户间的桥梁,起着双方间进行沟通和合作的作用。农民组织把一盘散沙的农户形成一个整体,增强农户在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博弈权。
农户是农民组织的主人,在农民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农户和农民组织的利益是一致的。一方面,农民组织代表合作社内部农民的利益,以组织的形式与酒业公司进行谈判并签订契约,其谈判的地位与能力明显提高和增强,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社在内部对单个农户的行为加以监督和惩罚[3]。但是,在葡萄种植中,有些葡农为了获取种植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严格按照合作社所规定的种植规范,从而影响了葡萄质量与品质,久而久之,合作社所提供的葡萄原料品质无法保证,从而削弱了合作社未来与酒业公司谈判的力量。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云岭乡葡萄产业从小到大,产量、效益不断提高,既是上帝赋予的礼物,也是政府、葡农、酒业公司、葡萄专业合作社用心栽培、经营的结果。各利益相关群体为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各利益相关群体在云岭乡发展葡萄产业的进程中表现出的合作与冲突等互动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葡萄产业的发展。
(一)农户是主体,要关注长远利益,不要局限眼前利益
农户是葡萄产业发展的主体,大部分农户为葡萄产业的发展投入毕生心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然而,部分农户只关注眼前利益, “不择手段”地提高葡萄亩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葡萄品质,进而造就了“葡萄收购价八年不变” 的格局。农户要关注长远利益,不能“因小失大”。
(二)政府是协助者,要服务,不要主导
政府在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协助者的角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会对葡萄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各级政府为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发展,制定葡萄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宣传引导农户种植。然而“服务”的行为给农户造成了“领导” 的错觉,导致葡农对政府依赖性强,不利于葡萄产业的长远发展。政府如何转变职能,如何从“无限指导”转化为“有限服务”事关云岭乡葡萄产业能否长远发展。政府需要弱化自身的经济主导职能,将微观层面的职能转由市场机制去完成,产品质量决定收购价,要引导葡萄收购走上“因质论价” 的良性发展道路。不过多干预影响农户,逐渐培养葡农的市场经济意识。此外,改变酒业公司与葡农“买断型” 或“合同收购型” 的关系,转变为“伙伴型”关系,引导和推动酒业公司与葡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政府向龙头企业倾斜、龙头企业向农民倾斜” 的政策环境,是当前政府改变两难境地的有力选择。
(三)企业是关键抓手,要抓葡萄品质
企业是推动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酒业公司参与葡萄产业的开发,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益。但由于云岭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酒业公司进驻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企业无法在原料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前提下,提高葡萄收购价,从而增加酒业公司原料成本。因而,酒业公司用价格来反映葡萄品质,逐渐实现葡萄“因质论价”,引导葡农诚信、专业种植,可以有效地降低酒业公司原料成本、提升葡萄酒品质,从而实现整个云岭乡葡萄产业的持续发展。
(四)农民组织是纽带,功能要拓展
农民组织在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葡萄种植为主的葡萄专业合作社,既可以统一购买生产资料,可以降低葡萄种植成本,对葡萄原料进行统一收购,可以保证葡萄的收购价格,进而增加葡农收益;也可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葡萄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等。目前,云岭乡的葡萄专业合作社正在迅速发展,有些发展得还不错。但总体来说,合作社主要以葡萄种植为主,更多处于葡萄产业价值链底端,葡萄合作社应该充分拓展功能
四、思考
政府、农民组织、酒业公司、农户四种利益相关群体是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的主体。政府对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关指导,酒业公司延长了葡萄产业链,农民组织发挥了农户和政府、酒业公司间沟通的作用,而葡农是葡萄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主体。构建葡农与酒业公司、政府、农民组织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真正实现云岭乡葡萄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行动。通过政府与酒业公司合力加强云岭乡葡萄品牌建设与原产地保护,加强葡萄产业营销体系与销售渠道建设;延长葡萄产业链,开发葡萄文化旅游,打造以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为主体,融观光、休闲及藏民族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实现葡萄种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
参考文献]
[1]阳云云.特色农业史,小农辛酸泪———以广西R镇葡萄产业发展为例[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13-16.
[2]永基卓玛.迪庆州德钦县:葡萄产业酿造甜蜜生活[EB/OL].[2015-06-08] http: //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21940-1.htm.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9-0129-02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ampus Card Teacher Attendance System
WANG Wen-quan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mpus card teacher attendance system. The compositions and operating processes of campus card teacher attendance system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of this system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enhances the quality of teacher management by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ampus card; attendance system; teacher management
随着高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日益完善,校园一卡通系统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当前校园一卡通已经应用于门禁考勤系统、消费系统、数字迎新离校系统、电控系统等方方面面,校园卡已具备身份认证、电子钱包和业务管理等功能。
关于校园一卡通考勤系统也有大量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学生考勤管理。校园一卡通考勤系统有着数字化的特点,所以较老式人工考勤相比,有着极大的优点,应用于教师考勤领域也理应大力推广。
教师考勤是管理教师出勤率,提高教学风气,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校园一卡通的教师考勤系统,能够实现教师考勤,考勤数据汇总,考勤数据查询,考勤数据监控等功能。
1 系统组成
1.1 硬件系统组成
校园一卡通教师考勤系统由校园卡、考勤机节点和服务器组成。
1)考勤机节点:是考勤系统的主要设备,安装在校内教学楼、行政楼和会议室等地点。通过综合布线,考勤机节点可以联网到服务器。除各常用地点安装考勤机外,留有一些脱机可移动的考勤机作备用。
2)校园卡:接触式CPU卡,可以将卡内的数据发射到考勤机内的射频读卡器或者接收读卡器的数据。
3)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将考勤设置、人员名单等信息下发到考勤机,考勤机将考勤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数据库。
1.2 考勤流程与功能模块解析
本系统使用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系统相关设置:主要包括设置工作区,添加考勤机和控制器,设置考勤的班次、班制等准备工作。
考勤名单下发:服务器端将考勤人员名单信息下发到考勤机。如图 2所示,管理员在考勤管理系统中查询出人员信息,选择考勤工作区后,即可“分配”名单到考勤机。
刷卡签到:教师刷卡考勤。如果是在联网地点考勤,例如开学报到或者会议等活动,教师可在任意联网的考勤机刷卡签到;如果需要在没有布设考勤机的地方考勤,那么可以采用“移动考勤机”,事先将考勤人员名单信息下发到考勤机,然后考勤机不连网,实行脱机刷卡考勤。待活动结束,考勤机再连网,那么考勤数据流水将上传到服务器数据库,在考勤管理系统中就可以查询到。
流水信息查询、考勤结果数据导出:考勤结束,在考勤管理系统中管理员可以直接查询到流水信息如图 3所示,并且可以将考勤的结果导出,方便统计使用。
2 系统特点分析
2.1 方便灵活
一改传统的手工签到方式,采用数字化刷卡考勤签到,简便易行。同时,考勤结束后,系统中可以直接看到考勤结果的统计分析。弥补了手工考勤误差大、周期长等不足。
不仅可以在联网的考勤机上“在线考勤”,而且可以在没有布设校园一卡通网络的地方实行“脱机”刷卡考勤,满足学校各种活动需求。
2.2 安全性
整个考勤系统属于校园一卡通一个子系统,专网架设,不与校园网和互联网相连,数据安全可靠。在没有网络的地方,采用“脱机刷卡考勤”,而不是无线网络,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更加安全可靠。
2.3 数据共享和开放性
考勤系统只需要开放数据接口和数据标准,就可以实现与其他诸如人事管理系统、薪酬发放系统等数据对接,考勤数据可作他用。同时,可以根据数字化校园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学校的功能需求,扩展和改进系统。
2.4 可靠与公平性
开发了考勤管理系统,考勤结束后不再是类似“信息中心”这样的部门将考勤结果从数据库导出,再以邮箱等形式发送给类似“人事处”的负责部门;只需要管理员在考勤管理系统中为特定的部门分配一个账号,那么负责部门便可以自行查询考勤数据、查看考勤照片、导出考勤数据,一来方便了许多,再者负责部门可以核查考勤结果的真实性,解决了类似“信息中心”单个部门操作所有流程的尴尬。
3 结束语
本系统采用B/S架构,联网即可登陆。所有考勤机支持TCP/IP通讯协议。所有在校教师都会发校园卡,使得本系统的可用性得到了保证。目前,本系统已经应用于寒暑假开学报到、全体教职工会议考勤、运动会脱机移动考勤等领域,得到了较好的运行效果,提高了教师的出勤率和教师管理质量。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大力建设,本系统将逐步升级改进,必将有着更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青, 金鑫, 陈慧. 校园卡在高校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 8(17): 4275-4276.
[2] 郁春江, 严仲兴, 黄树. “校园一卡通”门禁学生考勤系统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16): 149-150.
0引言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或者半手工作业方式。教师在学生考勤、晚归管理、课堂学习管理等方面,仍然采取点名、手工记载等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考勤信息由教师人工操作、管理,效率低下;
(2)不同教师所掌握的考勤信息分散、缺乏联系;
(3)信息汇总往往发生在期末总评期间,实时性差;
(4)教师对教学期间的缺勤信息缺乏及时的处理,利用率低下。笔纸记录,分析整理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从而导致考勤信息在高校安全管理中无法发挥重要作用。
而对于指纹识别、人脸头像识别等新型技术,由于设备比较昂贵、实施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并且现有的手工方式和图像识别系统都有明显的不足,老师们都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实时信息。
基于Android的掌上考勤系统使用方便,考勤效率高,实用性高等方面解决了以上的问题,而且各大高校还没有非常成型的系统,所以值得研究。目前智能移动设备普及率日益提高,特别是基于Google Android系统的移动平台,市场占有率极高。Android相关硬件种类丰富且价格相对较为低廉,平台应用数量也十分庞大,整个生态系统非常成熟。为了充分利用教师的考勤信息,提出首先以Android平台为出发点建立学生掌上考勤管理系统辅助高校安全管理。
1系y设计
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设计者首先做的是明确好系统的总体设计,做好宏观把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开发软件的“模型”与目标。它是设计者通过分析用户的功能需求,把已经显现的用户需求定为系统的模型,继而划分好各个功能的板块,做好目标搭建工作已明确系统的开发方向。这里前台系统设计主要是教师用APP。
教师考勤实现的功能主要有系统登录管理、选择考勤科目、导入学生信息、考勤管理、查看考勤信息及导出考勤信息等功能。登录界面及考勤主界面如图1.1和1.2所示。
2系统主要模块和功能设计
2.1系统登录管理模块
教师在app端进行登录,实现考勤操作。系统登录管理模块的主要维护用户登录 (包括修改和重置)。在用户登录过程中,首先由Android客户端或WEB网站通过调用Web Service接口传入用户名和密码,Web服务器连接系统数据库相关数据表进行查询和匹配,将身份匹配结果回传至客户端,若认证成功则进入系统,并初始化UI界面;若认证失败则拒绝登录访问。
2.2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供任课教师维护自己相关课程的学生的包括增删改查等操作。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导入学生信息。
2.3课程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供任课教师使用,主要包括对课程基本信息的简介、课程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2.4考勤模块
主要是对学生的进行考勤管理。该模块功能使用者是任课教师,用户可以对自己学生的签到情况进行查询、修改、添加和删除签等操作,院系管理员和学校教务处管理员可以查看自己管辖范围内学生的签到情况,但不能修改和删除。
2.5数据保存。
对数据进行实时保存,保存后还可以随时查看,也可以导出在学生端。
3系统实现
Android教师端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工考勤,其主要功能为获取课程以及该课程考勤信息。教师端的考勤流程如图3.1所示。
在考勤信息与数据库的同步方面则采用开启一个后台服务来操作。如果初次使用需要导入学生信息,否则可以直接考勤,并且根据需要,可以导出相应的考勤结果。
4结束语
本课题的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上课点名效率,目前全国各大高校考勤系统还没有达到智能考勤的目的,课上点名花费了大量时间,基于Android的点名系统可以有效的将学生出勤情况进行实时保存,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不会丢失。
参考文献:
[1]基于Android的手机签到系统.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
[2]高明云.整合搜索手机地图Android平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