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4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风景园林设计的课程,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风景园林工程教育教学
风景园林初步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中的一项必修课程。举例来说,某学院的风景园林工程总共有120个课时,分2个学期完成。按照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类型,依次从简单到复杂来完成相关园林规划学习工作。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需要不断缩短理论知识,增加课程实践内容,强化师生之间的课程探讨,从多个角度来学习风景园林初步课程。理论课程以《风景园林工程》为教材,实验课则主要培养学生回执施工图的能力。毕业后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的学生,必须掌握好基础知识,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所学,将设计图纸转变为实物,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课程的主要目标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必须掌握好实用性与操作性技能。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是其主要目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知识,进而提高其创新发展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要整合植物领域和艺术领域相关的知识,不断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要重点解决好“人与环境”的命题,进而有效解决“什么是设计”以及“为什么而设计”的问题。
三、在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中采用实践性和多维性教育教学方法
(一)实践性
首先,在教育组织方面进行分组教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教育教学需要有真实的设计环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成为设计者或评审者。在完成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方案汇报能力。同时,明确专业评审的基础过程,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分组教育教学模式,将每一个小组划分成2~3人,让小组成员既成为设计者,又成为评审者。在方案完成过程中,根据教育教学任务来自行设计方案流程并定期进行交流和汇报,重视对学生设计思维表达能力的培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总共分为三个层次:1.目标层;2.准则层;3.指标层。在准则层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布局――Overall layout;2.景观空间――Landscape space;3.植物景观――Plant landscape;4.水系景观――River landscape;5.道路景观――Road landscape;6.景观构筑物――Landscape architecture.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景观要素设计,而应该也充分强调系统方面的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在功能方面和空间方面逐渐养成综合设计能力,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要重点解决好“人与环境”之间的重要课题,既要着力解决好“设计是什么”的问题,又要解决“怎样设计”的问题。某学院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行业发展中的实用性作为课程实践训练的重点,将理论知识充分融入到实践教育教学环节中。
(二)多维性
多维性,即采用多种试验方法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利来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维性安排实训课程,让学生适应其中的多维角色,继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在未来的职业规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基于此,产生职业期望。在现实的景观规划和设计项目中,存在各种不同的角色,各个角色可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关项目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风景园林设计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所以风景园林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教师应按照课程的基本设计要求学生进行图文制作,例如,风景园林设计对公园的规划设计有具体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当地公园的人文特色及整个行业的整体需求,科学地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四、结语
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研究性以及相当的实用性,。因此,随着行业的发展进步,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应随之调整与更新, 从而保证各个不同时代的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满足时代的需要。对于园林专业的教学,当然也同样具有这些特点。现代风景园林的教学内容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也不断地在扩展。要实现教学内容如此规模的扩展,就必须按照园林专业的现代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框架设置课程。
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课程内容和要求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 此课程是以园林设计初步为基础,与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建筑等课程息息相关,同等重要的课程, 也是风景园林设计等后续课程的重要依据。本课程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布局,通过熟练的表现技法,将设计理念清楚表达在图纸上。不仅如此,学生可将该课程所学与其它植物类、建筑小品类专业课程结合,从而将设计思想表达得更充分,更详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课程由理论及设计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包括对园林中外史的简介,园林的美学特性、布局形式、植物建筑造景的特点,以及各类园林景观设计的程序;设计部分则是通过案例解析及实作练习,掌握地形、道路、山水、建筑、植物等园林要素的搭配。
由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设计类的学科课程,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设计表现能力和艺术审美情操。同时,要求对园林四大要素的特点、布局掌握扎实。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的作品美观、实用。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中职教育的学生整体上来讲,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不够规范。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中会容易放弃,不够坚持。再加上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不是太高、少有学生具有较好的手绘表现能力。从而在设计训练当中会失去耐心,头脑中缺乏所谓的“灵感”,造成所设计的作品空洞、表现不规范、美感差。
(二)课程时数不够,教学内容繁多
过去,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两学期、周学时为4学时以及一周实习的教学安排。教改以后,直接浓缩为一学期,减少一半。这就打破了理论和设计的比例。因为理论知识繁多,若删减过多,设计阶段难保设计质量;若不删减,设计训练的次数不够,也会影响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的训练。所以在课程安排上着时困难。
(三)外出实习机会不够多
鉴于园林专业对园林要素,尤其园林植物的要求,外出参观实习对于学生专业提高有相当大的帮助,尤其是对园林要素、园林布局的直观认识。随着课程时数的减少,首先就是外出教学时数的减少,从而造成学生对园林的认识仅仅限于书本和图片,不够全面。
三、教学改革的初探
(一)正确适当缩减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部分
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包括园林中外史简介、园林美学特性、园林布局、园林要素和各类绿地园林设计。其中,中外史简介作为园林鉴赏部分,对于学生对园林分类及特点的了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课程时数足够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讲解一些中外名园。而园林美学特性作为纯理论部分可大幅度缩减。作为园林基础知识的园林布局和园林要素部分,是园林设计好坏的根本。所以这部分内容需要花较多的时数。
该课程的设计理论部分包括道路、厂区、居住区、学校、医院、公园、屋顶等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的设计训练。整体来讲,每一类绿地的设计训练都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例案掌握此类园林设计布局和要素的特点;第二阶段,进行设计实作练习;第三阶段,通过方案讲解,评奖,找出方案不足之处进而不断完善。因此,这部分需要占据更多的时数,需要尽可能多的时间去体会各类绿地的特点并且掌握。
(二)欣赏借鉴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案例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一门设计类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设计理论,绘图表现技能的基础上,更多地是要具有丰富多样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为了加强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将理论的讲解、设计作业的练习、园林设计案例的引入有序地交叉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专业学习能与社会发展步伐保持一致。通过自然与园林设计、社会生活与园林设计—游憩空间、视觉景观与园林设计、审美意境与园林设计这四个主题内容,分别融入介绍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1]。
(三)加强学生实作练习及实践性教学
首先是通过分组设计方案、演示方案、口述讲解设计理念等练习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个人设计理念的表达能力,丰富活跃学生的设计思想。其次,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学生外出参观实习。通过对一些优秀园林作品的参观及到施工现场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植物配置的认识。对于植物的观赏特性和规格大小,有更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可以提高学生植物造景设计立面图、效果图以及种植施工图的绘制能力。
四、小结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设计类课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将不同类型园林植物灵活配置,将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景观要素合理搭配,做出更好的设计作品,是我们专业教师需要不断努力,为之不断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田雨.园林专业种植设计教学改革探讨?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 SciBull2009,15(11)
[2]刘华.现代园景设计创意祥解,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
[3]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一、初入师门,培养兴趣
园林专业在广西大学,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这并不是个特例,而是风景园林在社会环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风景园林学得到全社会肯定的最佳佐证。高考选择这个专业,当时对它的了解很少,甚至风景园林学在社会上也还不是一门很热的专业。进入大学后,随着一系列的风景园林启蒙课程的学习,如《测量学》中体会风景园林工程的精准性,《园林工程制图》学会制图的规范要领,为大三、大四的风景园林设计课打下了深深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越早将你对园林专业的兴趣培养起来,对你的学习会越有利。
二、爱上风景园林设计的大师们
在四年的大学中,通过老师的课堂上的介绍、图书馆里的书籍等,笔者认识了很多风景园林设计的大师“朋友”,他们的作品如一出出无声的戏剧,每每学习到总被深深震撼。不论他们对细部的处理,抑或对宏观的掌控,对场地的理解与尊重,都给后生无限的灵感。即使是他们多年前的作品,留待今日被后人点评,仍得到溢美之声,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设计为人而作,在考虑实用性的基础上,又不乏是一件艺术品。我们曾开玩笑地说,只要是地球上的设计,以人为本都还是第一位的,有了这一点再去考虑艺术化。
“与大师为友”,了解他们,关注他们的动态,阅读他们的书籍,欣赏他们的作品,有助于提升你的专业素养。笔者推荐的几位大师是:国外的有丹凯利、蕾切尔卡逊、伯纳德屈米、芒福德、彼得沃克、麦克哈格等等;国内的华南理工刘管平先生、高调的设计师俞孔坚先生、同济大学刘滨宜先生、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先生等等。
三、确定考研目标
笔者在大二已有考研的打算,并陆续对全国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院校进行了信息收集:
(一)园林专业考研方向
风景园林学专业分多个方向,有的重视植物知识,如广西大学,考研科目包括两门植物知识,及两门基础学科(外语和政治);有的偏重设计,比如很多美术类、建筑类相关学系如北林,考研科目包括一门风景园林设计理论考试和6小时快题设计,或两门3小时快题设计,两门基础学科(外语和政治)。之前一些偏向工程类的院校,要求多考数学甚至有的还有化学,而后在2011年风景园林学学科申请一级学科获得通过,大部分开设园林专业的院校的数学、化学考试均替代为风景园林基础(代码:344)。
(二)园林专业考研复习时间安排
收集过资料并确定目标院校之后,最佳复习时间应该从大三开始,曾经有位考上北林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方向的师兄介绍经验时就说到他是从大三开始复习各论。大三是园林专业开始全面学习专业课程,主要是设计类课程的时段,《园林史》《园林工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这些课程也正是园林考研专业课的考试内容。所以考设计方向的同学把大三专业课学好,是很重要的。考植物方向的同学这个时候可以对考研参考书籍全过一遍,逻辑上做一个宏观的把握。
复习的时间宜早不宜晚,如果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坚持下去,总会得到回报的。
四、专业实习
学院安排的专业实习有多次,一次是桂林柳州实习,一次是苏杭沪实习,期间会有多次在南宁市内的课程实习。这些有老师带队的实习,以观游为主。笔者觉得最好的锻炼机会还是在寒暑假期间的单位实习,笔者大学期间曾参与设计院的实习,记得刚到设计院时,第一份任务是设计南宁市新建广场的景观设计第三方案。这样的任务对笔者来说既新鲜又是困难重重的。在学校时虽然也学过这方面的内容,但毕竟比较肤浅,没有太多实践经验。凭着自己的执着和耐心,以及在同事的帮助下,笔者还是如期完成了这份任务。走上工作岗位,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工作中学习,一切都是从零的开始,但笔者相信,不懂多问、多听少发表议论,一有时间就上网查阅各种与园林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
单位生产实习,一个很好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机会,大二之后的寒暑假就可以开始了。
五、园林的毕业季
园林专业的就业率较高,本科毕业学生就业方向为:各省市园林局等行政或行业主管部门;公园、风景区管理部门,从事风景园林监督、管理类工作;风景园林类教学、科研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自身绿化管理部门;风景园林绿化、景观类设计、施工企业;市政工程类设计研究院;房地产类开发公司;建筑行业类企业,主要为建筑做景观配套设计;苗圃类工作,从事植物栽培养护方面工作;风景园林监理类;应聘专业类刊物的记者文员等;森林资源游憩、旅游规划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