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数字经济行业前景

数字经济行业前景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5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数字经济行业前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数字经济行业前景

篇1

在发展中国家,土地沙漠化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从而造成了食物短缺现象的不断加剧。因此,人们亟需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土壤和温度条件的农作物。甘薯是一种高适应性的农作物,地上部分的茎叶资源丰富,一年中可以多次采收。与其他叶类蔬菜相比,甘薯茎叶对疾病、虫害和旱涝灾害的耐性更强,且营养丰富。因此,甘薯茎叶可以作为蔬菜淡季的调剂蔬菜,并能缓和由自然灾害(如海啸、洪水、台风等)引起的食物短缺。

1 甘薯茎叶中的营养成分

甘薯茎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据Ishida等的研究报道,甘薯叶中所含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明显优于甘薯块根[1]。

1.1 蛋白质

据王建玲等的报道,甘薯茎叶蛋白质含量比块根高[2]。Ishida等通过研究发现:甘薯茎叶中的蛋白质含量(3.7~3.8 g/100g鲜重)高于日本食物组成标准表中其他蔬菜;甘薯茎叶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氨基酸评分为76.1%~83.9%[1]。杨显斌也报道:甘薯茎叶蛋白质品质中等偏上,赖氨酸含量优于谷类,含硫氨基酸优于大豆[3]。因此,甘薯茎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良好,可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1.2 膳食纤维

据Ishida研究,甘薯茎叶总膳食纤维含量为6.26~7.61g/l00g鲜重,是除水分以外甘薯茎叶的主要组成成分,主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也含有少量木质素,在总膳食纤维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占8.41%~9.42%,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占90.58%~91.59%。甘薯茎叶中的膳食纤维含量明显高于甘薯块根,可与常见的高膳食纤维含量的蔬菜(如牛蒡、菠菜等)相媲美[1]。因此,甘薯茎叶可以作为优质的膳食纤维来源。甘薯茎叶像秋葵一样,有一定的粘性[1];由于大部分粘性膳食纤维都具有降低餐后血糖[4]以及血清和肝脏胆固醇[5]的作用,研究人员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投向了甘薯茎叶的粘性可溶性膳食纤维。Innami等通过研究发现,甘薯茎叶冻干粉能够降低大鼠的肝脏胆固醇水平,且这种作用与粘性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关[6]。

1.3 脂肪酸

Almazan等通过研究发现,亚麻酸、棕榈酸、亚油酸和月桂酸是甘薯茎叶中脂肪酸的主要成分[7]。已有研究指出,亚麻酸与亚油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对人体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必须由膳食提供;亚麻酸能明显降低甘油三脂的水平,而亚油酸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8]。

1.4 矿物元素

甘薯茎叶矿物质含量约为1.6%(鲜重)或12%(干重)。其中包括Fe、Ca、P、Mg、K、Zn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3]。对于人体,铁是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在十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铁无论在重要性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属于首位;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就是铁的配合物,它具有固定氧和输送氧的功能。钙是人类骨、齿的主要无机成分,也是神经传递、肌肉收缩、血液凝结、激素释放和乳汁分泌等所必需的元素;钙约占人体质量的1.4%,参与新陈代谢,每天必须补充钙;人体中钙含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磷是组成遗传物质核酸的基本成分之一,而核苷酸是生命中传递信息和调控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Villareal等通过研究发现,甘薯茎叶钾/钠比值较高[9],而Yoshimura等已经报道,提高饮食中的钾/钠比值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10]。

1.5 维生素

据Ishida研究,甘薯茎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为273~400mg/100g(鲜重),与其他绿叶蔬菜含量相当;维生素B2含量为0.248~0.254mg/100g(鲜重),与西兰花和菠菜中的含量相当,而西兰花和菠菜是已知的维生素B2含量较高的蔬菜;维生素C含量为62.7~81.0mg/100g(鲜重),与菠菜中的含量相近;维生素E的含量为1.39~2.81mg/100g(鲜重),与香芹、菠菜及韭菜中的含量相近[1]。近年来,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因其生物活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例如:β-胡萝卜素具有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维生素C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维生素E能够改善脂类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预防细胞老化、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2 甘薯茎叶中的功能性成分-多酚类物质

多酚类物质是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芳香环和一个或多个羟基的物质,主要分为4大类:黄酮类、酚酸、单宁和花色苷[11]。多酚类化合物因羟基的存在,能形成有抗氧化作用的氢自由基以消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等的活性,从而保护组织免受氧化作用的损害,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衰老等作用。研究表明,甘薯茎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丰富,如黄酮类、绿原酸等。甘薯茎叶具有抗菌、消炎、抗癌、延缓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多酚类物质对此有着重要的作用。

2.1 甘薯茎叶多酚的含量

Karna[12]比较了甘薯茎叶和其他常见蔬菜中多酚和花青素的含量,如菠菜、芥菜、洋葱、甘蓝等,结果显示甘薯茎叶中总酚和花青素的含量最高,均是参比蔬菜的2~3倍。Islam[13]测定了来自世界各地多个品种甘薯茎叶中多酚的含量,指出茎叶中多酚的含量范围为1.4~17.1g/100g干重,绝大部分含量>6.0g/100g干重。Ishida等[1]研究表明,甘薯茎叶的叶片、叶柄、茎中多酚的含量分别为90.0mg/100g、45.0mg/100g、90.0mg/100g干重。Jung等[14]研究表明,在甘薯的叶片、叶柄、茎中,叶片总酚含量最高。Xu等[15]测定了不同甘薯品种叶片中多酚类物质,结果显示天农10号的多酚含量最高为27.3mg/g干重。Liao等[16]研究了台农10号等4种甘薯叶中多酚和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4种甘薯叶片的多酚平均含量为82.0mg/g粗提物干重,最高可达130.0mg/g粗提物干重;4种甘薯叶中黄酮的含量平均为46.4mg/g粗提物干重,最高可达72.7mg/g粗提物干重。

2.2 甘薯茎叶多酚的组成

研究表明,甘薯茎叶多酚中,70%以上是绿原酸及其衍生物,另有10%~20%为黄酮类化合物。

2.2.1 甘薯茎叶中绿原酸及其衍生物

Islam[13]首次从甘薯茎叶分离鉴定出6种绿原酸及其衍生物(即单、双、三取代的咖啡酰奎尼酸(CQA))。李鑫等[17]测定了泰国红等8个品种甘薯叶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绿原酸含量最高可达1.57mg/g(干重)。Jung等[14]从甘薯茎叶中分离鉴定出6种绿原酸及其衍生物,且不同部位绿原酸衍生物的含量和种类不同。Xu[15]从蒲薯53茎叶中分离鉴定了4种绿原酸衍生物,占总酚含量的80%,分别为5-CQA,3,4-二-CQA,3,5-二-CQA和4,5-二-CQA,4种绿原酸衍生物占粗提物的比例分别为:0.41%,3.41%,4.09%和1.04%。Kurata等[18]从甘薯茎叶中分离得到了3,4,5-三-CQA。

2.2.2 甘薯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

向仁德等[19]从引种的巴西甘薯叶片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有5个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等方法确定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甙、山奈素-4′,7-二甲醚、商陆黄素、槲皮素和槲皮素-3′,4′,7-三甲醚。邹耀洪[20]从甘薯茎叶中分离出了4种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61)-o-α-L-鼠李糖甙、4′,7-二甲氧基山奈酚、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和槲皮素。Huang等[21]从台湾产甘薯茎叶中分离出槲皮酮和杨梅黄酮,且二者的含量分别达143.78mg/kg和155.87mg/kg。罗建光[22]从巴西甘薯茎叶中分离出5种黄酮类物质:银椴苷、紫云英苷、鼠李柠檬素、鼠李素和山柰酚。

2.3 甘薯茎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

甘薯茎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具有较高的还原活性、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等综合抗氧化能力,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活性是绿原酸类物质的重要活性,是抑制肿瘤、抗衰老等生理功能的基础。Shiyong[23]等研究表明,由于绿原酸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保护骨髓干细胞免受活性氧的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主要是绿原酸通过促进蛋白激酶B磷酸化,增加叉头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来抑制活性氧对细胞的损伤。Yuki[24]等研究发现绿原酸类物质由于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具有显著地保护作用。王友升等[25]提取了甘薯叶片中具有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物质,结果表明提取物主要为多酚类物质,且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章英等[26]研究表明甘薯叶片中多酚类物质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较高的含量,且其抗氧化活性高于维生素C和化学合成抗氧化剂BHT。熊云海[27]研究了甘薯茎叶中黄酮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薯茎、叶柄和叶片提取物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97.21%、91.50%和92.38%。王小华[28]等研究表明,甘薯叶中的黄酮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且抗氧化活性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强,抗氧化效果好于抗坏血酸和柠檬酸。Xu[15]以多酚含量较高的8种甘薯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DPPH法、TEAC法、FRAP法、还原力测定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等5种方法测定各甘薯叶乙醇粗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甘薯叶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2>0.7728),多酚类化合物是甘薯叶片乙醇粗提物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功能成分,经分析甘薯叶片多酚主要为绿原酸及其衍生物。Huang等[21]研究表明甘薯叶片沸水提取物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螯合金属离子能力和保护脂质体免受氧化损伤能力,并鉴定出其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咖啡酸和槲皮素。

3 甘薯茎叶的开发利用前景

我国是甘薯的最大生产国,甘薯茎叶资源丰富。然而,大多数甘薯茎叶被丢弃或被用作了饲料,有关甘薯茎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较少。近年来,针对甘薯茎叶已开发出一系列产品,如速冻甘薯茎叶、干制甘薯茎叶、甘薯茎叶保健饮料、甘薯浓缩茎叶蛋白质以及甘薯茎叶罐头等,但尚未普及开。由于上述产品的加工、贮藏及运输条件均受到一定的限制,容易造成加工原料的损失及营养成分的劣变,不适宜中小企业生产。因此,开发适宜中小企业加工、贮藏及运输,且集营养价值高、保健作用强、口感与风味好、用途广泛等优点于一体的甘薯茎叶加工产品迫在眉睫。

3.1 甘薯茎叶青粉

甘薯茎叶青粉是以新鲜甘薯茎叶为原料,经清洗、干燥、超微粉碎技术,得到的翠绿色粉末。保留了甘薯茎叶原有的色泽,不添加糖、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甘薯茎叶成分为100%,富含蛋白质、多酚、膳食纤维、脂肪、矿物元素等多种营养及功能性成分,能够弥补人们日常生活中蔬菜营养成分摄取的不足,可以添加到糕点、面包、冰激凌、饮料、面条、水饺、凉粉等食品中,用途极为广泛。甘薯茎叶青粉的用途见图1。

3.2 甘薯茎叶多酚

甘薯茎叶多酚是以甘薯茎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剂萃取技术、大孔树脂纯化技术、旋蒸技术及冷冻干燥技术,获得的高纯度多酚粉末。由绿原酸、芦丁等多种多酚类物质组成,具有抑菌、抗氧化、防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及化妆品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甘薯茎叶多酚可加工的产品见图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摄入药食兼用自然资源活性成分来降低罹患恶性肿瘤、高血脂症、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风险的策略越来越受到重视。甘薯茎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能够预防龋齿、高血压、过敏反应,还能够抗肿瘤、抗突变、阻碍紫外线吸收;膳食纤维能够排除肠道内的毒素(肠道内的粪便如不及时排出,毒素会重新被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叶绿素能够净化血液、消炎杀菌,排除重金属、药物毒素等;SOD等活性酶(也称活性酵素)能够排解农药、化学毒素,抵抗过氧化物自由基,防止细胞变异;钙、钾等大量矿物质碱性离子能够中和体内酸性毒素(由所摄入的其他酸性食物所分解的酸性毒素)。因此,甘薯茎叶具有潜在的保健食品开发价值,其开发利用将会极大提高甘薯加工的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Ishida, H., Suzuno, H., Sugiyama, N., Innami, S., Tadokoro, T., & Maekawa, A.. Nutritive evaluation o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leaves, stalks and stems of sweet potatoes (Ipomoea batatas poir). Food Chemistry, 2000, 68: 359-367.

[2] 王建玲, 刘学庆, 林祖军, 等. 特用甘薯的研究进展及综合开发利用[J]. 杂粮作物, 2000, 20(3): 43-49.

[3] 杨显斌. 叶菜型甘薯茎尖的主要营养及其生理保健功能[J]. 农业科学, 2010, 33: 137-138.

[4] Jenkins, D. J. A., Leeds, A. R., Gassull, M. A., Cochet, B., & Alberti, K. G. M. M.. Decrease postprandial

insulin and glucose concentrations by guar and pectin. American Internal Medicine, 1977, 86: 20-25.

[5] Innami, S., Nakamura, K., Tabata, K., Wada, M., & Takita, T.. Water-soluble viscous substance of

Jews Mellow leaves lowers serum and liver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and increases fecal steroid extractionin

rats fed a high cholesterol diet. 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 and Vitaminology, 1995,41: 465-475.

[6] Innami, S., Tabata, K., Simizu, J., Kusunoki, K., Ishida, H., Matsukuma, M., Wada, M., Sugiyama,

N., & Kondo, M.. Dried green leaf powders of Jews mellow (Corchorus olitorius), Persimmons (Diophyros

kaki) and Sweetpotato (Ipomoea batatas poia) lower hepatic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and increase fecal bile

acid excretion in rats fed cholesterol-free diet. Journal of Plant Food for Human Nutrition, 1998, 52: 55-65.

[7] Almazan A.M., and Adeyeye S. O. Fat and fat acid concentrations in some green vegetables[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1998, 11: 375-380.

[8]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法. 脂肪酸[J]. 生物化学(第3版), 2002: 88.

[9] Villareal, R.L., Lin, S.K., Chang, L.S., Lai, S.H.. Use of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eaf tips as vegetables.

I. Evaluation of morphological traits[J]. Exptl. Agric, 1979a, 15(2): 113-116.

[10] Yoshimura, M., Takahashi, H., & Nakanishi, T.. Role of sodium, potassium, calcium, magnesium on blood

pressure regulation and antihypertensive dietary therapy. Japanese Journal of Nutrition, 1991, 49: 53-62.

[11] Ioana Ignat, Irina Volf, Valentin I. Popa. A critical review of methods for characterisation of polyphenolic

compound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J]. Food Chemistry, 2011, 126: 1821-1835.

[12] Prasant hi Karna, Sushma R. Gundala, Meena ksh iV. Gupta. Polyphenol-rich sweet potato greens extract inhibits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apoptosis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J]. Carcinogenesis, 2011, 32(12): 1872-1880.

[13] Islam, M.S., Yoshimoto, M., Yahara, S., Okuno, S.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oliar polyphenolic

composition in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genotype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2, 50: 3718-3722.

[14] Joong-Keun Jung,Seung-Un Lee,Nobuyuki Kozukue et al. Distribu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and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in parts of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 L.) plants and in home processed roots [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11, 24: 29-37.

[15] Wenqing Xu,Lixiang Liu,Bing Hu,et al. TPC in the leaves of 116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varieties and Pushu 53 leaf extracts[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10, 23: 599-604.

[16] Wayne C. Liao, Yung-Chang Lai, Ming-Chen Yuan, et al.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water extract of sweet

potato leaves in Taiwan[J]. Food Chemistry, 2011, 127: 1224-1228.

[17] 李鑫, 王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薯叶中绿原酸含量[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5(2): 130-132.

[18] Rie Kurata, Shoji yahara, Osamu yamaKawa, et al. Simple High-yield Purification of 3,4,5-Tri-O-caffeoylquinic

Acid from Sweet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Leaf and Its Inhibitory Effects on Aldose Reductase[J].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2011, 17(2): 87-92.

[19] 向仁德, 丁键辛, 韩英, 等. 引种的巴西甘薯叶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 1994, 25(4): 179-181.

[20] 邹耀洪. 国产甘薯叶黄酮类成分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1996, 15(1): 71-74.

[21] Ming-Hsing Huang, Heuy-Ling Chu, Lih-Jeng Juang,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sweet potato leaves on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and protein nitration[J]. Food Chemistry, 2010, 121: 480-486.

[22] 罗建光, 孔令义. 巴西甘薯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30(7): 516-518.

[23] Shiyong L,Hetao B,Zhe L,Ye W,JiangHua D,Wenfeng H,Xingen L,Rongrong L,Jun L. Chlorogenic acid

protects MSC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by altering FOXO family genes and activating intrinsic pathway[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12, 674(2-3): 65-72.

[24] Yuki S, Shirou I, Toshimitsu K, Jiro O, Masaki K, Takeshi H, Mitsuru S, Ken I. 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caffeic aci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11, 403(1-2): 136-138.

[25] 王友升, 银卯, 宋彦等. 甘薯叶中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提取、保存与定性分析[J]. 2008, 36(1): 4-7.

篇2

一、组合投资技术概述

当代的投资组合理论是在马克维茨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其经典的论点是证券投资组合的选择,其中提出了均值与方差的模型,奠定了投资组合的理论基础。在上个世纪的中期,这一理论被延伸,提出了相关的资本资产定值概念,从而影响了资本投资的研究方向与深度。市场化的金融体制完善使得投资组合理论进入了银行的管理系统,尤其是贷款管理上,其针对性的投资分析与风险控制为银行信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与评价依据,从而使得贷款的定价、资本配置等被量化。在贷款管理领域的成果被总结为:贷款组合风险最小化的研究;单位风险收益最大的研究;基于风险价值约束的贷款组合最优。

二、组合投资技术的本质理念

(一)风险计量

在贷款管理中组合投资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信贷的风险,及对风险进行计量,其中被应用的技术有结构模型和统计模型,前者的提出是在公司资产价值与股价映射关系上建立起来的,针对变量建立数据库,对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计量分析;后者则是建立在数学统计基础上,利用样本与历史数据的建模,对客户进行人为的分类,从而对其违约概率进行统计,由此形成了今天的风险组合分析,即风险不再是单一资产风险,而是组合资产带来的风险;其次是对风险因素的多元化处理,也就是将多种风险因素纳入到风险计量中,目前应用的风险控制模型多为组合风险管理模式。

(二)贷款组合资本的计量

投资组合的基本理论就是对两个要素进行分析,其中一个是组合收益的期望值;一个是组合方差,代表的是风险即投资不确定性。贷款是否可以在有限的风险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就取决与二者的关系。此时投资组合技术认为资产组合是否成立,则是对比其他组合在同样风险条件下是否获得更高的收益,亦或是同样收益下风险更小。所以从组合投资的角度看,不是消除某个贷款投资的风险,而是如果利用组合投资来降低风险增加收益,帮助贷款管理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这才是其针对资本计量的本质。银行实务中各种业务组合数量庞大,计量的组合风险大大低于单个风险的单纯合计,因此其可以帮助贷款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三)信用风险的组合管理

贷款管理中信用风险是重要的评价标准,而组合投资技术可以帮助其对信用风险进行计量,一方面可以对个体进行综合风险评价,一方面则可以进行风险分类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资产的属性进行分类,将其按照不同的风险类型进行逐一评价,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风险评价标准,从而帮助银行的贷款管理来准确评价投资对象的信用风险,从而降低贷款的风险程度。

三、组合投资技术在银行贷款管理中的应用

(一)贷款产品选择

商业银行在贷款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产品设计,也就是贷款组合的优化,也就是让提供的贷款风险最小而受益相对大,从众多贷款对象中选择合理的组合形式是其经营的核心问题,所以按照组合投资的基本原则,单笔贷款最优不等于组合最优。所以现代商业银行多数都在依靠效益、安全、流动三者平衡的模式来选择贷款对象,也就是借助组合投资技术来进行最优化的选择,从而降低整体的风险等级。

(二)贷款产品定价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中,主要考虑单笔贷款风险;综合贡献;客户对银行影响等三个方面对贷款产品进行定价,其本质就是成本定价和市场定价。当然市场定价符合市场规律,但是其风险控制的需求也就越大。同时也不能忽视市场定价中必须考虑成本因素,一味的追求低价虽然可以获得市场空间但是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此时就必须利用组合投资的技术对风险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从而确定产品的合理定价,以此保证商业银行贷款产品的获益能力。

(三)资本配置管理

资本配置的基本目标就是风险调整后提高收益;其次是资产组合的风险控制最低。所以资配置在管理中应建立在银行资产组合的基础上,其本质就是分析抵御非预期经济损失的资本总量是否可以保证银行资本的安全,在经济资本的总量固定的条件下,银行的各种业务线都应在一个相对优化的条件下,也就实现了配置合理。国际通行的思路是合理资本配合引导银行各个业务的发展,按照风险收益的比例进行扩展或者收缩,当然贷款业务也在其中,且贷款管理是资本配置的重要组成,当然必须满足风险与收益的最佳收益比例。

(四)行业性贷款管理

上面所述,组合投资技术可以为银行提供一个行业性的评价计量,这样就可帮助银行进行行业性的贷款管理。之所以对行业组合管理加以重视就是因为,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依存度,随着产业链系统的建立于拓展,行业关联性也随之增加,因此必须关注行业贷款的组合管理,如果将行业中贷款的会受到相同的系统风险影响,就可将贷款组合分解成为不同的行业板块进行管理,按照各个行业的相关性,利用模型可以计算并减少非系统性的风险,从中选择出最为优化的投资组合,在实际操作中,组合管理应匹配不同的行业系统风险,选择相关度较低企业进行贷款组合,从而降低风险。

四、结束语

组合投资的技术起源于对资本的合理控制与管理,旨在降低投资的风险并增加收益,这与商业银行的贷款经营与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所提供的风险评价与经营思路完全可以应用于银行的贷款管理,在应用中可以帮助银行降低风险并实现整体管理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宇.浅谈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大观周刊,2012(24)

篇3

现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媒体运营网站和社交媒体成为数字媒体发展的方向。未来五年,我国将大力支持数字媒体的发展,在数字媒体的技术上不断创新,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这个发展方向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对于有数字媒体专业的高校,根据这个发展方向,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传授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

一、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专业的介绍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它属于工学学科门类。数字媒体根据记录、处理、传播、获取信息过程中,又分为逻辑媒体和实物媒体。逻辑媒体是文字、图形、声音等等能够让人们产生感觉的一种编码媒体。实物媒体是基于逻辑媒体信息传输、信息显示的新媒体。逻辑媒体与实物媒体相结合,构成了新时代的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专业是指培养具备技术素质和艺术素质的现代综合素质人才的新兴专业。数字媒体专业着重技术、艺术素质的培养,以求能够让学生适应新媒体的技术创新,艺术创作等等。

二、数字媒体专业发展的方向

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与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相关的影视、图书、新闻等等文化媒体行业。当然,还有国家机关部门,高等院校、电视台等等产品设计、软件开发创新制作方面的企业。无论是媒体行业还是媒体企业,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是明确的,这就表明,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基于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导向。

对于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培养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与国际数字媒体专业学校合作,借鉴先进教学方法,实行双语教学,聘请知名数字媒体的教师,加强学生的技术创新,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已经成为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的主要模式。我国数字媒体专业高校携手国际知名高校,同时加强与数字媒体企业合作,在达到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目标后,跟企业签署双方合作协议,培养技术型数字媒体专业人才。

无论是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是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都是为了数字媒体市场的需求,拓宽数字媒体专业的就业之路,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以此作为数字媒体专业发展方向的一个导向。

三、数字媒体专业发展前景分析

了解了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数字媒体数字产业的发展现状,来分析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前景。

从数字媒体专业就业方向来分析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前景,虽然比较单一,但是也能看出数字媒体专业发展前景广阔。当然,数字媒体市场的广阔,也显现出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我国数字媒体产业虽然比西方国家起步晚,但是由于借助西方国家的经验,凭借政府的大力支持,规模不断增长。就拿我国影视媒体产业为例,现今影视产业推出大批的影视明星,这些明星通过公众形象和社会舆论推动影视产业的发展,影视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字媒体的发展。这种“产业链”的效应表明,数字媒体理念可以渗透于每个文化媒体行业,也可以进军每个创新制作企业。

数字媒体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是很有希望的,国家自从近几年支持数字媒体技术研发开始,数字媒体产业被定为媒体专业技术的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沿海城市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迅猛,相关院校新增数字媒体专业,根据沿海城市自媒体发展的速度,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改善数字媒体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现象。据预测,沿海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数字媒体产业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政府大力支持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旨在培养有一定艺术修养和理论基础,又有高素质专业技术的学生,带动数字媒体产业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沿海城市经济不断增长的目的。

数字媒体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一方面能够打开数字媒体的潜在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就业渠道广而多,就业选择易而多。

现在社会是信息技术社会,人们生活当中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从“道听途说”变成影视广告,新闻播报等等。影视是数字媒体技术专应用领域之一,也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一种有声、有图的信息传播。现今影视广告铺天盖地的出现在商场、学校、车站等等公共场所,可见数字媒体技术覆盖率宽广。那么,这种覆盖率就可以表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很广泛的。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相较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更注重内在的“涵养”。据业内人士统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求市场不比技术专业小,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需求是大的,每年约15万人。一般设计类和传媒方面的公司对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需求比较大。这种需求说明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专业发展方向很明确,发展前景广阔无比。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应该把握机遇,明确就业方向,成为数字媒体市场需要的技术含量高,艺术修养好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