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心理学初步认识

心理学初步认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1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心理学初步认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一)高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某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群体及群体心理的概念,理解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及效应;理解集体和班集体的概念和心理特点,掌握班集体形成的过程和班集体建设的措施,掌握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特点;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作用,了解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某大学心理学课程教案中的教学目标[2],教师使用的是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原则,初步认识心理科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心理的兴趣与愿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的教案[3]使用的是教学的目的: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学习的迁移理论等),了解本学科领域新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规律,以及以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中现实问题,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行的建议。可是有一个管理心理学的教案使用的是教与学的目标[4]:准确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在一般意义上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河北宣化师范学校申书景设计的教育技术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5]:(1)知识与智能:认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了解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掌握各个学习理论的起源时间,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能够概括出各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能够理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学习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找出问题,并体验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查找的学习理论进行加工整理与其他同学共享或交流的愿望,体验写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矫正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能够在学习新知识中,感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学习的支持,制定出自己的学习方式。某大学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目标是:(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各大系统肉眼结构的总规律,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基本的描述方法,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等;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2)智能的培养:自学能力,人体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神经解剖学的理论性较强,故讲课内容稍多,但仍强调重点和难点为主,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基本技能,人体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神经解剖学)的正常形态。(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4)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5)组建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6)外语能力,七年制班要求教材、课程讲授和考试的论述题都用英语。其他班则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英文词汇及阅读部分英文参考资料。(二)中等学校课程和课时教学目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6]: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领会文章的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再看中学教学目标设计。某高中化学教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7]: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制取方法。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能力培养,通过丁尔现象、胶体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想,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关心环境;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某高中心理教育课程教案《让世界充满爱》[8]:使用的是活动目标概念:活动课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该课让学生懂得助人为乐的美德。认知目标:认识到生活中友爱和互助的重要性;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助人自助”的快乐感受;行为目标: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会主动对身边的人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活动方式是游戏活动,讨论分享经验。人教版初三《数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教案[9]第一课时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了解圆柱的侧面、底面、高、轴、母线、过轴的截面等概念,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使学生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或全面积。(2)能力训练点:通过圆柱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3)德育渗透点:通过圆柱的实物观察及有关概念的归纳向学生渗透“真知产生于实践”的观点;通过应用圆柱展开图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化曲面为平面,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的“转化”的观点;通过圆柱轴截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抓主要矛盾、抓本质”的矛盾论的观点。(4)美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新知,使学生领略主体图形美与平面图形美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层次。(三)初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0]是:(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识。(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6)在日常生活中能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少年闰土》教案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1]:(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作业。(4)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理论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述

篇2

关键词:心理学;哲学;反思

在哲学心理学时期,没有独立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由哲学家兼任。哲学给心理学提供思想、研究范围、具体观点和方法论,这为心理学最终分离出来准备了必要的条件。那么心理学独立之后,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笔者通过多年的《西方心理学史》教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一、科学心理学时期心理学与哲学关系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传统的观点认为冯特为使心理学赢得独立,力图使心理学摆脱哲学。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冯特在力图使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的同时,并不主张心理学与哲学的彻底分离,他认为所有学科都源于哲学。而且在哲学背景上,冯持早期为纯粹的一元论和素朴的唯物主义,后期为二元论和混乱的唯心主义。[1]

(二)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是以代表“美国精神”的实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把心理看作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工具或机能。詹姆士的心理学思想里早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实用主义倾向,他说:“真理的观念乃是那些我们能够同化、证实、确证和检验的观念。而观念最终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和我们经验的别的部分发生令人满意的联系。”[2]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笛卡尔关于“动物是机器”和拉•美特利的“人也不过是一架机器”的思想为行为主义机械论铺平了道路。实证主义对行为主义也有重要影响,孔德的激进行为主义影响了华生等人的激进行为主义。黎黑指出:“整个行为主义精神是实证主义的,甚至可以说行为主义乃是实证主义的心理学。”[3]

(四)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无意识思想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哲学基础。莱布尼兹是近代第一个肯定无意识心理现象的人,他把微觉视为末被意识到的无意识,是积极主动活动着的东西。弗洛伊德重视潜意识的价值就受此启发。此外,费希纳、尼采和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对弗洛伊德也有一定影响。

(五)认知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皮亚杰的理论与康德认识论具有内在联系,皮亚杰曾说:“我把康德的知性范畴拿来重新考察了一番,于是形成了一门学科――发生认识论。”[4]结构主义也影响着皮亚杰的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渊源首先是经验主义,以及与之一脉相承的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现代科学主义思潮的融合。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存在主义哲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哲学基础。存在主义在反对客观主义和极端决定论,突出“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主张研究自由、价值、选择、责任等主题上给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理论支柱。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深受现象学的影响,认为现象学是一种研究主体的直接经验和内省报告的有效方法。

二、未来发展趋势

(一)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方法论的指导

从西方心理学的不同流派发展可以看出,未来心理学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心理学研究,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三)心理学研究的思路和途径由哲学决定

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就是用哲学的思想和观点来指导心理学研究。用哲学思想来指导心理学研究,必然关系到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构思,决定着研究的思路和途径。发展观、联系观和动力观都可以看作是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在这些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心理学研究者就能自觉地把哲学思想作为理论思维的基础,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心理时就能摆脱主观性,保证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篇3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与神秘性,心理学理论较抽象,难点较多。一方面,学生的好奇心强烈,迫切希望能了解这个“黑箱子”的内部机制;另一方面,学生更看重心理学的实用性,希望能运用课上所学知识来解决内心的困惑。

一.学情分析

一方面,小学教育班的学生对心理学产生极大的兴趣,试图通过系统的学习,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一小部分学生希望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学有浓厚的兴趣,也喜欢阅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然而,大部分的是非专业的心理学书籍,所获得的知识是零散的、片面的,容易走进心理学的误区。

另一方面,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个性开朗,性格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气氛比较浓厚,课堂纪律良好。

二.教法分析

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现状,我的课堂教学组织如下:

(一)激发学习兴趣

一方面,讲述一些心理学家的故事,譬如弗洛伊德、阿德勒、华生等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领略心理学的魅力;另一方面,讲述一些心理学的理论应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譬如,犯罪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分支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初步的介绍,消除学生对心理学的一些认识误区,譬如“学了心理学就能看穿别人的心理”、“心理学是伪科学”、“心理有问题的人才需要去心理咨询”等。使其树立对正确的心理学观念,通过正反面对比,使学生对心理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二)寓教于乐

如果把教学比作一曲乐章,那么 “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的旋律是一种享受。我力求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我坚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而不是枯燥地死记硬背” 这种教学理念。

1.“起调”扣人心弦

课堂引入有时会做一些心理测试或者一些趣味测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有时会讲一些心理学家的故事,引入主题,既能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家的故事,扩展知识面;有时还会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活跃其思维,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主旋律”引人入胜

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一般来说,我会根据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通过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来组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游戏法、故事法、案例分析法等方式来组织教学。

我采用游戏法分析记忆技巧。通过记忆接力游戏,我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的参与感强,每个同学都为自己小组的荣誉而战,使尽浑身解数,课堂气氛活跃。游戏之后,参访获胜与战败的学生,向同学传授记忆经验,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之间交流经验,让学生进行总结,得出记忆的技巧。最后,由我进行补充、总结。这种教学形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效果显著。

气质类型理论抽象,气质类型的特点也容易混淆,这就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我采用故事法来突破这个难点。我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冲动鲁莽的鲁达、灵活多变的孙悟空、深思熟虑的林冲、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四个故事,结合故事讲解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让学生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来记忆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并把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根据气质类型特点来评选出本班的四种气质类型的代表人物,从而加深学生对气质类型的理解与记忆。

我通过“心理热线”、“马加爵事件”、“异往恐怖症”、“强迫洗手症”等案例以及“我怕猫猫狗狗”的视频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的标准,采用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程序。通过案例分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案例分析,深入浅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易于学生理解。

3.“终曲”余音绕梁

通过游戏法、故事法、案例分析法来讲解心理学的知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意犹未尽。平时,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我进行补充、完善的方法,让学生回顾课堂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有时,我也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来复述课堂的主要内容,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乐在课外

我在课堂中穿插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譬如“罗森塔尔效应”、“首印效应”、“德西效应”、“酸葡萄心理等趣味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既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心理学的优越之处,也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举一反三,通过理解记忆,快乐地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真正做到乐在课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