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5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1

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整体护理是一种新的医学模式,预测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护理措施,收集各种有关资料,预防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手术成功率进一步提高,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对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2131例。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325例,女806例,年龄10~78岁,平均52.5岁。其中普外科手术492例,骨外科手术408例,妇产科手术376例,微创外科手术344例,耳鼻喉科手术136例,泌外科手术123例,胸外科手术165例,其他手术87例,实施整体护理后,患者均能主动配合手术,术后精神状态较好,无并发症发生,对手术效果满意2120例,满意率达98.48%。传统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手术患者3258例,对手术满意2945例,满意率90.01%。

2 实施方法

护士长根据各临床科室的手术相对固定,可采取半年轮换一次,指定1~2名护师以上技术职称,责任心较强的护师担任责任护士,通过手术前期访视,手术中配合及手术后随访,对接受手术的患者实行整体护理。

2.1 术前访视 (1)责任护士应有计划地了解有关手术患者的病史和病房责任护士的整体护理计划。责任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后,与手术前参加科室的术前讨论,了解麻醉方法和手术途径,方式,特殊的要求及各种与手术有关的检查结果。术中手术患者的全身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2)手术前指导内容包括:①与患者会面,自我介绍,问候患者和说明前来访视的目的,鼓励和安慰患者,倾听并用和蔼可亲的语言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虑;②科学客观的解释患者病情,手术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③简要介绍有关麻醉知识、,消除患者对麻醉的恐惧感;④介绍术殊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⑤与家属沟通,以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让患者感到他并不孤独;⑥常规手术可印一些相关手术的健康教育小册子。详细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及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经过及注意事项,让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将要施行的手术目的,护士应给予指导;⑦对某些精神特别紧张的患者应给予心理安慰,通过与患者谈心等以使患者心情放松或指导患者做放松疗法锻炼。

2.2 术前预测和制定手术中护理措施 根据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类型及患者本身的具体情况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因人施护,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2.3 手术中整体护理 制定护理措施,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在术中责任护士要用熟练的操作技术及专业知识配合手术,根据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中各种变化,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判断,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以手术顺利完成。

2.4 术后随访与总结 手术结束送患者返回病房,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中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应注意事项,并和病房护士交接,交待术中护理措施实施情况。手术后第二天随访患者,查看患者有无出现麻醉及手术病发症,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对手术的感受,术中情况及对护理情况给予评价,手术医师对手术护士术中配合质量的评价,综合评估术中护理落实情况。根据围手术期护理计划落实情况和手术后随访两阶段护理工作和术后患者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由责任护士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护士长写出对护理质量的评语。

3 讨论

3.1 手术室施行整体护理的好处 ①手术科室患者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是访视,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使接受手术的患者感到被关心和被尊重感,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满足和安全感,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从身心两方面取得了主动性,为手术做好了思想准备[1]。文献报道,术前接受教育程序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未接受教育者[2]。手术室施行整体护理,保证手术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和连续性,传统手术科室护士对患者护理的计划中,只有术前和术后两部分而术中全是空白,手术室责任护士将术中护理计划及实施情况,记录于表内,在术后随访中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以利于实施术后护理计划;②实施整体护理,密切了手术护士与患者及临床医务人员的关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而工作中相互联系,保证术中的默契配合,同时也便于护士长对的工作的检查和对每个护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及专业知识全面性的考核;③对某些特殊患者实施心理谈心,进行放松疗法训练等,让患者紧张心理得到有效的放松,患者在术中能够主动地配合手术,术后主动进行康复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更好的效果[3]。

3.2 责任到人,而工作到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和连续性,传统手术可使手术室施行整体护理有待完善的问题:①新的医疗配合模式要求护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技术熟练,更应有为患者服务的热情,因而要求手术室护士长和护士不断地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不断地总结积累工作经验,护士长更应身体力行,护士长应定期组织专题学习和有针对性的业务讨论,并经常在手术日晨交接时,对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等问题以及手术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必要地提问,手术室要有计划的选送护士,去外地医院学习深造,以便掌握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更好的配合手术开展做准备;②目前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主要困难是护理人员不足,手术室工作量较大,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术前随访时、术后随访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主要工作,如术中使用的各类辅料的制作准备等,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没有更多的时间,让手术室护士走出手术室,走向病房更好的做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工作;③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过程还缺乏连续性,许多护理问题应与病房的护理接轨,因此,要加强健康教育,更好的使用整体护理程序,更加深入的开展整体护理打下坚实基础;④使用手术期整体护理更加完善患者更加满意。

参 考 文 献

[1]石学俭.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术前紧张的影响.中国理论学杂志,2005,5(10):19331955.

篇2

本文将对我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来就诊的2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分析腹腔镜手术护理的常见问题及探讨相应对策,为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男126例、女74例,年龄18~87岁,平均(52.81±4.45)岁,疾病类型:妇科47例、泌尿外科153例。按照时间不同,将200例患者分为2012组(100例)及2013组(10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例数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2012年我院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预防、给药护理等;2013年伊始,我院组织临床护理人员根据以往工作情况总结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见问题,将探讨所得解决对策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自拟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掌握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包括护理内容、护理态度、护理效果等,分数越高则患者满意度越高)、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 护理问题及对策

1.2.2.1问题 ①心理障碍:患者对腹腔镜手术及自身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甚至排斥治疗,影响手术疗效;②腹部不适:术后由于手术切口及人工二氧化碳气腹可导致明显疼痛及腹部不适;③饮食:部分患者采用以往个人习惯饮食方式,不接受科学合理饮食建议,不利于尽快恢复身体健康;④尿潴留:术中留置导尿管导致尿道机械性损伤造成术后排尿疼痛、术前未指导床上排尿等因素导致患者不愿主动排尿,造成膀胱过度充盈引发尿潴留;⑤个人隐私:部分医护人员认为术中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且手术视野应越大越好,因此患者个人隐私未获得良好保护,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⑥环境:部分患者所住病房未采取隔离措施,前来探望人员杂乱,严重影响患者正常休息,且为交叉感染创造有利条件。

1.2.2.2 对策 ①心理障碍:讲解腹腔镜手术及自身疾病相关知识,适当增强其战胜病魔自信心,使其提高治疗依从性;②腹部不适:术后遵医嘱给予高流量吸氧、指导其深慢呼吸增加肺活量及膈神经刺激、采取头低脚高促进二氧化碳尽快排出体外,术后可提供按摩、热疗等措施缓解局部疼痛,若条件允许可提供音乐、书籍等物品分散患者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③饮食:合理膳食是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告知合理饮食对疾病治疗及预后的促进意义,指导家属积极配合并监督患者实施合理膳食;④尿潴留: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尿,告知延迟排尿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鼓励其术后尽早排尿,若发生尿潴留应采取倾听流水声、热敷、按摩等措施利于排尿,严重时应遵医嘱留置尿管;⑤个人隐私:术中仅将手术区域暴露于视野下,尽量遮盖其他正常机体部分,注意术中保暖,及时询问患者所需,告知手术治疗进度及结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⑥环境: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探视时间,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由x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组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57±0.91)d、术后住院时间(8.86±2.35)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2.81±1.34)d、术后住院时间(11.36±3.64)d,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4.27±2.24)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81.93±4.15)分;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7.00%,显著低于对照组37.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腹腔镜是近年来临床推广使用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其特点为手术创口小、并发症少、痛苦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健康[1]。

本文研究可知,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已形成成熟模式,但仍有部分细节出现问题影响护理效果,如患者心理障碍、饮食状态、腹部不适、个人隐私、尿潴留、环境等。2012组我院腹腔镜手术患者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模式,其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7.00%,但护理满意度较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则较长,不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2013年,我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针对腹腔镜手术护理问题提出相应对策,2013组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7.00%,较2012组显著减少,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而护理满意度则显著提高,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与于桂敏[2]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分析腹腔镜手术护理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使患者获得满意护理效果的同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值得今后工作中推广应用。

篇3

对宫外孕手术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体的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7年2月~2010年2月收治行宫外孕手术患者74例,年龄19~43岁,平均26.6±3.3;已婚患者55例,未婚患者19例;大专文化程度11例,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30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33例。

方法: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宫外孕手术之前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本次调查中,对患者心理评估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1]进行分析,其中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婚姻状况、就诊的原因和心理的状态以及护理的需求等。

结 果

通过调查分析,其中74例患者中主要表现的心理问题有焦虑、恐惧、紧张、抑郁、悲观和孤独等,其中焦虑72例(97.3%),恐惧66例(89.2%),紧张64例(86.5%),抑郁69例(93.2%),孤独18例(24.3%),悲观19例(25.7%)。

讨 论

通过此次的调查分析,宫外孕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的有焦虑、恐惧、紧张、抑郁和悲观以及孤独等,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分析。

心理原因分析:患者出现恐惧和紧张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患者对宫外孕缺乏一定的认识,调查显示,出现这类的心理问题多数表现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2];出现抑郁的心理问题的患者主要是由于担心对以后的生育有影响以及整个手术的费用太高等问题所引起的,出现焦虑的情况多数表现为已婚和未婚的患者;而出现焦虑的心理问题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比较常见,而且这种心理问题在整个调查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一般造成这种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担心整个手术能否成功和害怕手术,或者是担心术后的疼痛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对于出现孤独和悲观的心理问题的患者,一般是对这种事情难以见人或者是羞于见家人等原因所致,在未婚的患者中较多见。

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术前的患者进行心理问题的评估,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⑴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由于大多数的患者文化程度和表现的心理问题均不相同,在进行护理时需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针对患者的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3]。如对于出现害怕手术或者是害怕手术疼痛类型的患者,一般需要对其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的安全性,并对患者说明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并消除其顾虑和害怕的心理,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整个的手术;对于未婚的患者,一般需要对患者病情做好保密工作,并且对患出现的恐惧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使其能够拥有正确的心态进行手术。

⑵增强健康指导:通过分析,大多数的患者对宫外孕都缺乏一定的认识。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让患者对宫外孕正确的认识。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其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尽量采取情切的说话方式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不愿意配合治疗的患者,需要找出患者不愿意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患者都是对病情的不了解,从而缺乏正确治疗的意识。因此,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充分的认识病情,从而使其能够接受治疗。

⑶人性化护理[4]:根据调查显示,患者出现宫外孕的情况多数表示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此,在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时,需要加强人性化的护理。对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并在护理的过程中不违反护理的原则下,尽量满足患者的护理要求。并加强对其沟通,并帮助其解决问题。同时和患者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对于患者进行身体的检查时,做好对其遮盖,而且整个的操作过程中动作需要轻柔,并对患者病情进行有耐心的告知,给予较多的人文关怀。对于未婚的患者需要做好其隐私的保护工作,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做好其家属的思想工作,让患者的家人给予更多的关心,使患者感到温暖。

因此,对于出现宫外孕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患者在进行手术前的心理问题,找出患者的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其采取针对性和人性化的护理措施,从而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范冬莲,程英芝,戴红芳.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08,25(5):38-3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