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艺术课的重要性

艺术课的重要性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0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艺术课的重要性,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艺术课的重要性

篇1

我国在小学、中学分别设立了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这些课程的设立是我国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标志。由于生产的发展,对生产技术的要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技能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原来的教育对学生的技能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的状况,已不适应我国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就开设了技术类课程,它与科学课程(理、化、生)是并重的。我国由于生产的发展,已出现了因职工的技术素质不高致使先进设备无法使用和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职工技术素质的要求也将提高。生产的发展要求提高国民的技术素质,首先反映在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上,要求培养出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生产发展的需要。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劳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即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技术教育则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劳动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进而进行一些初级的职业技术预备教育,即培养他们的技能素质,使他们能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应当注意到,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还有个共同之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者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即劳动者的个性心理品质。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技能素质包括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术。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文化学科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技术课中所学习的技术理论知识也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技术课中的操作技能则属于操作技术,它以动手能力为主。

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都是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知识和体能水平,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为主,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逐步增加技术知识的含量:在初中。则是劳动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培养并重:到了高中,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体能水平,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劳动素质,因而,高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为主,兼顾劳动素质的培养。

总的来说,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理论和技能,掌握一些学习技术的方法,并培养学习技术的兴趣。还应注意到一点。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不属于职业教育,它们只能为进一步进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但是,由于各地大部分学生不能升学,而要在当地就业。因而,培养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学生,对当地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既是必要的,又是非常重要的。

篇2

2、传统文化是书刻形体艺术的思想渊源

如果只是强调某一个方面,就造成了“失和”。设计的目的在于体现事物的真善美,进而上升为对人精神的升华,增加作品的文化附加值。书刻形体艺术,正是结合各种材质、形式和功能,艺术的再现“和”之魅力,将自然、科技、物质、精神等集合在多维的立体形体艺术中。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一个国家或民族伴随历史传承下来的思想、道德、人伦、艺术、制度和观念等都是体现在文化之中的。设计也是文化的一个门类,因为根据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决定了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设计艺术的发展。很多艺术大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无不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着文化精髓,寻找着灵感,以此激发现代艺术设计的创作。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文化与艺术精神强调“人本主义”,主张艺术与技术统一,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和灵魂,以及感化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老庄思想的“天人合一”、“以人为贵”也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唯美、求是和创新精神的体现。传统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向发展的结果,它们使人类有了新的征服自然和表达情感的工具,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对现代设计艺术产生影响。儒家的审美标准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和”体现着艺术的包容性、多样性,把“和”的观念体现在形体工艺之上,也体现出了形式与功能的和谐之上。

3、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笔者认为那就是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继承—吸收—创新的思维模式。黑格尔的朴素的辩证的对立统一规律,说明了对待一个事物要看到它的积极方面,也要看到它的消极方面,辩证的进行传承、吸收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形”、“神”、“意”,表达的是含蓄和内敛,体现出一种意蕴,传统是意;现代设计主张个性、时尚和潮流,表达的是张扬和个性,突显的是视觉冲击,现代是形。因此,对待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要重在继承与弘扬民族精髓的内在精神,进行创新、深化和挖掘发展,使其传统元素变为现代设计的创意点和启示点。那么,如何实现书刻形体艺术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呢?要使中国的书刻形体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和发展,就必须要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形、展其意和传其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这对矛盾体,通过书刻形体艺术对立统一成一体,实现完美的传承与创新,演绎辩证的对立统一规律。

篇3

科技档案的有偿服务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技档案[作中出现的新事物。在科技档案的对内提供服务中,用户往往就是科技档案的形成者或所有者,因此,提供的服务理应是无偿的;而在科技档案的对外提供服务中,用户与使用的科技档案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属于利用或占有他人的科技成果,因而就使提供与利用双方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利益矛盾,科技档案的有偿服务是基于科技档案的经济效益提出来的。首先,科技档案的有偿提供服务源于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及其有偿转让。科技档案是科技成果的一种存在形式,科技成果的有偿转让本身就是科技档案有偿提供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相对于一般的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有偿转让,科技档案的有偿提供服务有其特定的含义。科技档案的有偿提供服务虽然包含了部分科技成果作为商品买卖的成分,但它并不是买卖科技档案本身。科技档案的有偿提供服务的实质是利用经济手段使人们在形成科技档案和开发科技档案时所付出的劳动,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再次,科技档案实行有偿服务有其必要性。一;b-面,实行科技档案的有偿服务,有利于加快技术引进和交流工作。通过有偿服务,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料,使科技档案工作逐步“面向世界,走向世界”,以适应科技交流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档案工作运行机制要改变闭关自守的状态,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科技档案不但要通过满足本部门需要而间接地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更要主动直接地面向市场,把科技档案通过有偿服务的方式推向市场,加强科技档案工作部门同经济科技部门以及社会各有关方面的紧密配合,把科技档案所载有的科技信息以特殊的商品形式流传于礼会各个领域或者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去,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二、科技档案经济属性是企业商业秘密不容侵犯的依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