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5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农业信息化市场前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实际上,曹东哲和很多农村经纪人的网上交易就是在做电子商务,只不过,网络的两端或一端是农民、农产品。中国有13亿人口,农民有9亿多,如果中国的农民都用电脑和互联网寻找买卖供求信息了,中国的信息产业将壮大到何等地步呢?世界上又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提供像中国这样大的市场呢?
然而,目前的现实状况却是,一方面是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是很多PC厂商和国内电信运营商苦于现有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月度、季度和年度的销售业绩提升困难。巨大的需求与大量的产品积压同时存在说明了什么呢?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155-02
一、电子商务营销新模式
(一) 电子商务概念与特点
电子商务是指在全球性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或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的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实现了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它具有普遍性,方便性,整齐性,安全性和协调性五大特点。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商务和贸易活动。
(二) 电子商务在黑龙江省的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经历了以B2B为代表的稳定时期后,3G时代的到来推动着我国电子商务迈入V5阶段。自四个现代化建设提出以后,我国现代化农业开始了新的探索之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现代化农业建设正式被提上了日程。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农业电子商务正成为农业信息化的新方向。截至2010年底,黑龙江省网民总人口达到1 127万人,年增长网民215万人,年增长率达到23.6%;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326.6万户,年增长率达17.8%;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51.4%,手机网民数量达到579万人。目前,黑龙江省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企业17家,因特网数据中心服务业务企业14家,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网站306个。尽管黑龙江省互联网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仍然有一点的差距,还需要大力普及互联网的应用。从网民角度分析,2010年互联网普及率为29.5%,在全国排第20位;从企业应用互联网角度看,2010年黑龙江省互联网基础资源IPv4地址、域名、网站分别在全国排名第16位、18位和第13位。在互联网应用水平上,黑龙江省网民应用偏娱乐化,信息获取类基础应用和沟通交流类应用的使用人群大多也已超过网民的半数。与全国趋势一致,商务类应用水平还较低,有待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在黑龙江省尚未全面普及特别是在特色农产品旅游产品的营销上,需要得到相关部门以及商家的重视。
二、黑龙江省山货资源丰富
(一)山货的种类与特色
黑龙江省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经济价值的达1 000余种。这些植物资源按用途可分为药用植物、食用植物、野果植物等17大类。食用植物是在黑龙江省野生经济植物中分布较多、贮量较大的一类,其中以蕨菜、薇菜、老山芹等产量为最大。黑龙江山货主要有熊胆、榛子、林蛙油、人参、鹿茸、马哈鱼子、大马哈鱼、兴安岭蘑菇(有榛蘑、猴头蘑等60多种实用蘑菇)、松子、黑木耳、山野菜(蕨菜、薇菜、松茸等)及刺五加、虎骨参及珍贵毛皮兽皮张等。
(二)山货市场前景广阔
山货通常指生长在山上,野生的没经过人工培植或养殖的可食用的动植物。它具有纯天然无公害、食用价值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继“河北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将食品安全话题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因此,绿色健康食品成为人们的新追求。在这样的大社会背景下,山货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现代人所追求。山货企业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在“食品不安全”的环境中打出“绿色健康”牌。2011年三月“土特产山货交易网”诞生,标志着山货交易数字化的开启。该网站汇集各省份,各地区的山货特产信息,满足土特产供需和农业投资合作参考,以实现自由交易与商机共享。为山货企业在信息时代下开扩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了网络平台。
三、电子商务在黑龙江山货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一)产品策略
随着行业竞争的白热化,单一的价格竞争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大发展。山货企业需要进行竞争策略的调整,由单一的策略向多元化的策略发展。山货企业在实行山货电子商务的市场营销时应注重信息产品策略,如设立“虚拟展厅”,用逼真的图像,辅之以现代网络技术展示山货产品,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企业应建立网页的相应导航系统,建立信息传递系统,让产品信息更便捷地为消费者所掌握。
(二)定价策略
定价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价格通常是影响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难以确定的因素。目前的网上通用的定价策略有很多,如心理定价策略、折扣定价策略、地理定价策略等,要想在网络商战中拔得头筹,定价策略上要出新,在追求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承受。针对山货产品的特点,山货企业可以采用个性化定价和现金折扣定价的组合定价策略,根据山货品种质量等来确定产品的价格的同时对于付款及时、迅速或提前付款的消费者,给予不同的价格折扣,以鼓励消费者按期或提前付款,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减少呆、坏帐的发生。
(三)渠道策略
假信息还在频频坑农
重庆市忠县工商局局长李循明说:“虚假致富信息形式多样,行骗手段也是日趋隐蔽,对于辨别能力不强的农民群众来说,很难防范。”
家住忠县乌杨镇的刘某是一名残疾人,由于没有固定收入,每月只依靠政府发给的最低生活费度日,当他于年初看到河北一家公司提供木糖制作培训和加工后包回收的致富信息后颇为心动。
他想,家乡有许多高粱秆,自己照单生产就可以致富了。随后,刘某按照规定交了3000元的信息费和设备费,并与公司签订合同,公司对产品实行包销。样品出来后,刘某3次将样品寄给该公司,却一直杳无音信,心生疑虑的刘某只得向工商部门求助,经忠县工商局和当地工商部门联系,得到的答案竟然是当地没有这家公司。据笔者调查了解,虚假致富信息大多打着免费供种、高价回收的招牌,或者以提供所谓的专利技术为幌子,通过提供质次价高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技术转让等方式,骗取群众钱财。
揭开四大虚假致富信息的真面目
根据工商部门的查处情况,虚假致富信息涉及各行业,主要有以下几种:
种植、养殖业:主要提供所谓市场前景广阔的良种,当事人许诺以提供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产品全部高价回收,诱骗群众购买其所谓的良种,当其行骗得手后就携款潜逃。
加工类:主要是虚拟某种国际、国内市场前景看好的工业产品,行骗者以提供所谓的专利技术,产品包销为幌子,通过提供生产设备和原材料、技术转让或缴纳保证金等方式,骗取群众钱财,当款到当事人的账户后就杳无音信,或以被骗群众加工的产品达不到相关质量标准为由拒绝回收产品。
融资类:主要以国家产业优先发展,政府高度重视的某种大型项目建设为诱饵,以大投入、大产出、低风险、高回报的宣传吸引群众,许诺群众投资后会成为具有丰厚利润回报的股东或取得高额借贷利息,行骗者得手后就携款潜逃。
商业加盟类:主要以提供某种具有国际、国内品牌效应的商业经销权为诱饵,骗取群众购买其质次价高的商品,或缴纳加盟费、商标使用许可费、店面统一装修使用费等,当款到行骗者的账户后就携款潜逃。
农村信息化之路亟待优化
忠县工商局副局长吴红介绍说,虚假致富信息侵害的对象多为农民、下岗职工、城镇无业居民、困难企业离退休职工。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这部分低收入群体发家致富愿望强烈的心理,了解这部分人缺乏政策法律知识和防范意识,从而捏造虚假致富信息骗取他们的钱财。
虚假致富信息坑农现象,除农民自身警惕性不高、缺乏识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外,也暴露出了农业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庆市农委副主任高兴明认为,目前来说,一些针对农村市场的信息渠道管理不规范,特别是一些小报小刊对致富信息把关不严,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许多农村还没有建立健全专业信息网络,农民不能得到可靠的致富信息。基层农技部门没有条件和能力及时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技术检测和监测。有关农业法律法规在农村的宣传力度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