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2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教育服务内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

篇1

开展孕产前健康教育服务是乡镇计生服务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孕产前健康教育服务内容广泛,在时间上包括了婚前健康教育、孕前健康教育、孕期健康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能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的孕产前健康教育服务,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加强了健康知识传播的质量控制,以促进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1]。我们开展的孕产前健康教育服务内容主要包括:

1 婚前健康教育服务的内容包括:

1.1 培训:每周定期举办婚前男女生理卫生知识培训班,开展性卫生、生育和遗传知识的教育。

1.2 家庭服务 根据每对男女的特点,给予具体指导,结合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2]。

1.3 婚前医学检查,以防治生殖道感染及乙肝等疾病,有效降低了妇女生殖道感染,达到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3]。开通热线电话,开设24小时紧急避孕门诊,开展卫生咨询,并对未保护性同房后的青年,给予紧急避孕措施的指导。

2 孕前健康教育服务的内容包括

2.1 培训。对准备生育的夫妇进行遗传咨询,讲授优生优育,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及月经周期表现、最佳受孕时机选择、妊娠生理、妊娠早期注意事项等。针对受孕时期、分发有关孕早期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处方。

2.2 家庭服务。协助夫妇制定生育计划。

2.3 为夫妻双方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即予治疗。④建立电话联系,及时解答问题。

3 孕期健康服务的内容包括

3.1 培训。对孕妇夫妇进行妊娠期间生理、心理变化等专题讲课。于孕早、中、晚期分发将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处方。针对孕妇情况给予具体的生活、卫生、营养、胎教、保健等指导,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孕期保健训练。

3.2 对孕晚期的夫妇进行产前、分娩过程的生理、心理变化的预防性健康教育,介绍导乐分娩。帮助其熟悉产房的环境。对孕妇进行家庭电话咨询服务,了解其情况,督促其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解答有关问题。孕妇来院就诊,对县区孕产妇出车接送(只收汽油费)。为高危孕妇建立专门档案,专人保管,让其在专家门诊就诊,进行病情答疑和健康教育,并进行跟踪服务。孕期全程服务。

3.3 妊娠后及临产前,孕妇夫妇可选择自己信任的产科医生作为孕期保健医生(义务)。该医生诊治异常情况,及时回答孕妇夫妇提出的问题。孕晚期,保健医生与孕妇夫妇共同设计分娩计划、监护计划。广泛宣传孕期家庭自我监护,主要内容是孕妇按要求自数胎动,丈夫帮助听胎儿心音。

4 产时健康教育服务的内容包括

4.1 产时培训与健康教育。在产房的宣教室对临产及先兆临产的产妇进行产房环境、条件的介绍;正常分娩经过及如何配合分娩的健康教育。发放产时保健处方,解答问题,指导产妇多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及水分,指导产妇宫缩时深呼吸、间歇时全身放松。并教给产妇一些减轻疼痛的按摩手法。遵循卫生科普既要强化卫生精品知识,突出科学性的特点,又要遵循普及的规律,紧紧围绕科学性、生活性、趣味性、教育性的原则进行健教材料的选定[4]。

4.2 导乐式分娩[5]。向产妇夫妇介绍导乐式陪伴的分娩目的和意义,有关制度及注意事项。导乐陪伴者可以是助产士、护士或医生,她们必须确立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给产妇以支持和鼓励。

总之,开展婚前健康教育服务,需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卫生部门、宣传新闻等部门的主导作用,发挥乡镇计生服务机构业务技术指导的作用;同时加强能力建设,规范业务管理,加强和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工作需要的设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提高基层计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与水平,将人员培训纳入单位考核机制,定期进行考评;才能杜绝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促进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凤英,刘丽达,冯明玲.社区健康教育监督评估方法剖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9,8:46-48.

[2] 励晓红,吴擢春.社区健康促进项目评价的有关问题.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4,20(2):158-160.

[3] 张红杰,耿玉田,李凤良,等.北京市密云县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现状及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2,5(5):273-276.

篇2

开展孕产前健康教育服务是乡镇计生服务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孕产前健康教育服务内容广泛,在时间上包括了婚前健康教育、孕前健康教育、孕期健康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为能提高辖区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孕产前健康教育服务水平,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加强了健康知识传播的质量控制,以促进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1]。我们开展的孕产前健康教育服务内容主要包括:

1.婚前健康教育服务的内容包括:

1.1培训:每周定期举办婚前男女生理卫生知识培训班,开展性卫生、生育和遗传知识的教育。

1.2家庭服务:根据每对男女的特点,给予具体指导,结合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2]。

1.3婚前医学检查:可以有效地防治生殖道感染及乙肝等疾病,有效降低了妇女生殖道感染,达到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3]。开通热线电话,开设24小时紧急避孕门诊,开展卫生咨询,并对未保护性同房后的青年,给予紧急避孕措施的指导。

2.孕前健康教育服务的内容包括:

2.1培训。对准备生育的夫妇进行遗传咨询,讲授优生优育,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及月经周期表现、最佳受孕时机选择、妊娠生理、妊娠早期注意事项等。针对受孕时期、分发有关孕早期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处方。

2.2家庭服务。协助夫妇制定生育计划。

2.3为夫妻双方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即予治疗。④建立电话联系,及时解答问题。

3.孕期健康服务的内容包括:

3.1培训。对孕妇夫妇进行妊娠期间生理、心理变化等专题讲课。于孕早、中、晚期分发将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处方。针对孕妇情况给予具体的生活、卫生、营养、胎教、保健等指导,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孕期乳房保健训练。

3.2对孕晚期的夫妇进行产前、分娩过程的生理、心理变化的预防性健康教育,介绍导乐分娩。帮助其熟悉产房的环境。对孕妇进行家庭电话咨询服务,了解其情况,督促其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解答有关问题。孕妇来院就诊,对县区孕产妇出车接送(只收汽油费)。为高危孕妇建立专门档案,专人保管,让其在专家门诊就诊,进行病情答疑和健康教育,并进行跟踪服务。孕期全程服务。

3.3妊娠后及临产前,孕妇夫妇可选择自己信任的产科医生作为孕期保健医生(义务)。该医生诊治异常情况,及时回答孕妇夫妇提出的问题。孕晚期,保健医生与孕妇夫妇共同设计分娩计划、监护计划。广泛宣传孕期家庭自我监护,主要内容是孕妇按要求自数胎动,丈夫帮助听胎儿心音。

4.产时健康教育服务的内容包括:

篇3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的活动,这对提高社区群众的保健意识有很大积极作用。我国《母婴保健法》也规定了母婴享有健康的权力,国际也十分重视妇女、儿童的健康问题。因此,应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环境的条件,医护人员主动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妇幼卫生服务,以提高妇幼的健康水平。

1开展社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

社区妇幼健康教育以社区的妇女、儿童作为主要的教育对象,提供疾病保健、健康教育、预防疾病等一系列促进妇幼健康发展的一项连续性、综合性的服务措施。通过此种方式改变社区妇女、儿童对健康的态度,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形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社区妇幼健康教育活动的施行是我国重视人们身心健康,服务人们群众的表现,同时标志着我国的健康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展社区妇幼健康教育是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医学服务到家的需要。同时,这也有利于医务工作者改善知识结构,树立社会服务意识,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

2开展社区妇幼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由于妇女儿童是社区中比较脆弱的群体,因此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群体。开展社区妇幼健康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而是应建立长期的、固定的教育计划。充分利用技术、医务人员等资源,深入各社区中开展丰富多彩、通俗易懂、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活动。

2.1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发放健康宣传资料是开展妇幼健康教育最便捷的方式。宣传资料的内容应根据健康教育的内容要点进行编写。在编写宣传资料前可先进行社区健康问题调查,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妇女、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如慢性疾病的发现与预防、季节性疾病的预防、流行病的预防等,并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印发在宣传资料上。另外,宣传内容还包括对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害身体健康的行为等进行纠正。资料的发放可在患者来院就诊时由咨询台进行发放,也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大型活动宣传、对社区居民进行义诊和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时进行发放。除此之外,还可充分利用学校、文化活动中心以及老年活动区等地进行发放。

2.2通过宣传栏进行宣传充分利用社区的公共宣传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并安排专人专门管理宣传栏,定期出版实用性、科学性、知识性强的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排版方式、丰富新颖的宣传内容等充分吸引社区群众的眼球。

2.3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媒体因其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受众广等独特优势,成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医务工作者可通过电视、电子滚动屏、广播、报刊、杂志等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

2.4通过知识讲座进行宣传医务工作者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邀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深入各个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座的内容可围绕妇幼关注的问题进行,如0-6岁儿童健康管理、儿童预防接种、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等。开设健康讲座,能有效带动社区群众关注健康保健问题,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使社区群众真正感受到健康教育带来的益处。

2.5通过应急演练提高群众处理突发健康问题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佳方式。以上所有的宣传方式都是为了提高社区妇幼群体的保健意识,并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处理突发健康事件的能力。应急演练则是检验人们应急能力的最佳方式。如针对易燃易爆物品或化学物品等的特点,举行现场紧急撤离、抢险、救援、抢救等演练活动。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日常安全防护演练;针对传染病的传播特点,进行突发疾病的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提升妇幼群体处理突发疫情和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

3妇幼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进行健康宣传时,除了进行与其他健康教育活动一样的宣传内容之外,还应考虑妇女儿童身份的特殊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

3.1婚前婚后的健康教育组织社区未婚或已婚的男女集中进行婚前生理知识培训,培训讲授国家优生优育相关政策和知识,为年轻女性进行各时期的生理特点讲解,包括月经周期表现、避孕方法、妊娠早期症状和注意事项、最佳受孕时间等。另外,为社区夫妻进行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另外,可为社区夫妻制定生育计划,协助其做好优生优育的计划。设置家庭电话,以便出现突发健康问题随时取得联系。

3.2孕前的健康教育定期组织社区夫妻参加有关孕早期、中期、晚期,妊娠期间生理、心理特点等的专题讲座活动。指导孕妇进行饮食营养搭配、心理调节、胎教、保健、母乳等。提醒孕晚期妇女定期行产前检查,并提前给予其分娩过程中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健康教育,以让孕妇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缓解紧张心理。另外,建立高危孕妇档案,安排专人跟踪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3.3孕中期的健康教育指导孕16-20周、21-24周进行检查,评估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3.4孕晚期的健康教育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

3.5产后的健康教育孕妇分娩后,对产妇进行产褥期健康指导如: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和新生儿护理健康指导。

3.6“0-6岁”儿童的健康教育指导社区0-6岁儿童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如: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预防接种、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4小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