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城市信息化建设

城市信息化建设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3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城市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城市信息化建设

篇1

2.人员素质不足

城建档案信息化需要信息专业、档案专业和城建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而当前具备这种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少之又少,很多从事城建档案信息工作的人员存在学历不足、专业不对口、信息操作和处理能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导致落后的城建档案信息工作方式长期存在,城建档案人员思想陈旧落后,形成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直接影响。

3.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的意识。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的意识要从三个环节入手,一是,要提高社会对城建档案信息化的重视,要通过成果展示和宣传教育使社会看到城建档案信息化的优势和长处,争取社会上对城建档案信息化的政策支持与物资保障。二是,要提高管理层对城建档案信息化的重视,着力培养主要领导和管理者的现代化城建档案信息工作意识,提升对城建档案信息化的组织保障水平和资金保障水平,为建设信息化的城建档案工作形成稳固的基础。三是,要提升城建档案信息人员的自身意识,将城建档案信息化看做职业成长的机遇,在勇于接受城建档案信息化挑战的基础上,形成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支持。

3.2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工作的前期准备。要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的专业性工作,做到对城建档案信息工作的基础性强化,要做好对城建档案信息前期的加工、整理,通过规范的手段提升城建档案信息的通用性与实用性。应该建立适于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准备体系,通过对电子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各种信息的有效整理提升建档案信息的准确性,进而为建档案信息工作提供前提性的保证。

3.3加强城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的应用。城建档案信息工作应该紧跟科技的步伐,要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更为准确、快捷、系统地应用到城建档案工作之中,推进城建档案信息化的目标实现。应该建立起城建档案行业规范的操作系统和专业软件体系,扩大城建档案的信息量,提高城建档案信息的检索速度,完善城建档案信息,提高城建档案工作的效率,从基础上建立起城建档案信息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做到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有效保障。加快城建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要以城建档案信息化为目标,建立起人才的培养机制,通过继续教育解决城建档案信息工作中存在的专业能力和思想意识问题。

篇2

城市光网:轻松购物好帮手

家住闵行水清二村的刘沈,刚刚装修新房。设计装修方案、买材料、监督工期和质量……天天忙得连轴转的刘先生却气定神闲、不慌不忙。

“现在装修材料都可以在网上买好、送货上门,人比以前轻松多了。”说话间,小刘的手机“滴滴”响了一声,“生料带5卷,32射钉4盒,三角阀5个……”这是水电工小吴用微信发来的材料清单。

若是在以前,小刘肯定得匆忙出门,赶在商场关门前完成采购,而现在只要打开电脑,通过家中的城市光网,好美家、九星、淘宝等建材购物网站应有尽有,输入材料名称,眨眼间各家商铺的报价一一展现;下好订单、填好现场收货人的手机号码,以前要花半天时间的采购,如今半个小时就搞定了。

“手指动动”的网上便捷购物环境,离不开稳定高速的宽带网络支撑。作为拉动信息消费基础设施中最关键的环节,自2009年开始,担负着全市宽带网络建设主要任务的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在国内率先启动“城市光网”部署。

自2011年至今,通过5轮“智慧城市”宽带大提速工作,上海电信宽带用户平均带宽每年翻番,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快速走过日韩美等发达国家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截至2013年6月,上海市光纤到户覆盖总量超过730万户,基本覆盖城镇化地区,实际使用用户超过320万,占全市家庭宽带用户数比例超过60%。家庭宽带用户平均互联网接入速率超过10M,光纤接入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超过16M。

手机支付:引领消费新潮流

刷手机坐地铁、刷手机喝星巴克、刷手机逛南京路、甚至到菜场买菜也能刷手机……随着上海市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上海的手机支付产业红红火火。在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等众多新兴支付渠道中异军突起,成为沪上“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翼。

10年前,信用卡的流行让人们享受了提前消费的便捷;5年前,电话支付和网上支付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而到了今天,吃饭购物买票后用手机一刷完成支付,则成了最时髦的消费方式。

如今,在上海的农工商超市、家乐福、乐购、巴黎春天百货等数千家商业场所,都可以使用有上海电信“翼支付”标志的POS机。上海电信还与同济大学等高校签约,刷手机打饭、刷手机进宿舍成为校园一景。

中国电信相关人士表示,作为以信息化促进消费能级提升的一个标志性业务,手机支付虽然是应用在手机上的功能,却能对整个城市的信息化提升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推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这一应用不仅可以跨机型、跨系统,更能供用户在各消费场景使用,通过产品的应用与功能的完善,还能带动手机、SIM卡、终端POS机等整个手机支付产业链的发展。

除此之外,也能为金融机构等合作方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卡和营销渠道。而随着用户数与用户需求的增加,势必将带动更多行业加入手机支付大军,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以及拉动消费的能力,让人充满遐想。

4G网络:信息消费新亮点

近日,中国电信获准在全国超过40个城市开展4G规模网络实验。这意味着4G发牌之后,建设4G试验网络开始提上中国电信的日程。据了解,中国电信2013和2014两年4G投资约550亿元,其中2013年实际上已规划并将落实100亿元。

篇3

1.行业背景与建设目标

1.1 行业背景

城市燃气管网是纵横交错的网络,燃气企业通过这种网络将燃气从气源输送到用户,燃气行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关系着各行各业的正常运作,其重要性不言自喻。然而,当前城市燃气企业的管网管理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管线资料通过图纸资料或者cad等方式进行保存,这种档案式的管理方式导致数据查询、统计与分析速度慢,共享应用不方便。由于缺乏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导致事故隐患管理和事故处理能力薄弱。在运营方面也无法掌握燃气管线巡检人员的到位情况、抢修车辆分布及现场管网分布情况等。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可以实现对相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而城市燃气管网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应用gis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对燃气管线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1.2 gis信息化建设目标

燃气管网gis信息化是以燃气管网数据库为核心,通过建立数据更新机制,并集成调度、热线、客服、巡检等信息,为燃气管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服务,提高燃气管网业务管理水平和流转效率。燃气管线gis信息化建设实现的目标包括:

(1)实现对燃气管线及相关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应用;

(2)建立燃气管网数据更新体制;

(3)实现燃气管线运维的信息化管理;

(4)通过gis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打通相关应用系统的关联。

2.燃气管网gis信息化解决思路

燃气管网gis信息化是将管网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整理并建立关联,形成燃气管网综合数据库,实现对燃气管网数据、基础空间数据及管网业务属性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应用,并通过建立燃气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机制,保证管线数据库的现势性。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和需求,可选择客户端/服务器(c/s)、浏览器/服务器(b/s)、移动设备/服务器(m/s) 三种运行体系结构。

3.燃气管网数据处理建库与更新

燃气企业gis信息化最核心问题就是数据问题,包括管网数据、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和业务属性数据等。而燃气gis系统的生命力在于数据的持续更新。因此燃气管网数据处理建库与更新可以说是gis系统建设的成败所在。

3.1 燃气管网数据源分析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很多企业是通过设计图、竣工图或者示意图进行管理。十年以前的资料大多为纸质,近十年的资料多为autocad格式的电子版。针对缺失数据的部分可以通过物探的方式来获取,而对现有的cad数据可以通过转换的方式来获取。

城市基础空间数据是燃气gi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气管网的分布需要城市基础空间数据作为背景,方可进行精细化管理。

燃气管线的业务属性数据包括设施设备信息、燃气用户信息、历史事故处理、scada历史监测数据以及巡线记录表格等数据。

3.2 管网数据的准备

管网数据准备的步骤包括已有数据的分析梳理、缺失数据的现场采集、数据整理和检查、数据入库等。

已有数据的分析梳理主要是分析现有的有价值的管网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并对有价值的数据可进行整理、转换、入库等。

对缺失的或不准确、不完整的管网数据可通过现场补充采集或核实的方式来获取确认。对于燃气管网及地下设施的测量,主要是测量燃气管网及地下设施的的平面位置、高程和相关属性,可采用高精度的gps设备和地下管线探测仪结合的方式进行测量。

3.3 燃气管网数据标准

燃气管线数据建库后,需将所有的燃气地理信息按照实际地物点、线、面的空间几何特征、地物的属性以及地物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层管理,并建立燃气管网空间要素分层与单元划分标准。同时为了统一规范各个管网图层的属性结构,需制定燃气管网属性结构标准。

除了上面的最基本的标准外,此外还需要制定燃气管线测量及竣工测量技术标准、燃气管线图编绘技术标准、燃气管线元数据标准、燃气管线探测工程监理技术标准等。

3.4 燃气管网数据建库

燃气管网综合数据库是gis信息系统对外服务的基础。通过收集整理、加工整合燃气各类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建立一个统一的燃气管网综合数据库,实现燃气管网数据、基础空间数据及燃气管网业务属性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应用。在进行管网数据处理建库过程中,应依据燃气管网数据标准进行管网数据的图幅拼接、编码分类、分层、属性赋值,质检入库等步骤,实现燃气管网数据的无缝分层管理。

3.5 燃气管网的更新

如果燃气管网gis系统的数据不进行更新和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数据将成为过时的数据,系统就会失去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必须要建立燃气管网更新机制:

技术范畴方面,燃气管网gis管理工具中要有管网动态更新模块,实现对竣工测量资料的添加,管网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数据监理等,在更新过程中要能建立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同步更新、点线数据间的拓扑关联等。

业务范畴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管网动态更新制度,要求相关单位及时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以及日常运营数据,以此作为更新、维护燃气管线数据的重要措施。数据更新由一个部门或科室统一管理,责任落实到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通过专职维护,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安全。

4.燃气管网gis应用系统建设

燃气管网gis应用系统的建设应构建以管理服务为中心,快速提供真实准确的燃气管网信息,实现管网的动态更新、查询统计、事故应急抢修、管网运营巡检、管网动态监测、三维分析等功能。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和用户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体系结构,对于简单查询类的用户,可以采用b/s结构;对于管线巡检业务可采用m/s结构;而对于编辑类用户或者综合管理类用户可采用c/s体系结构。虽然体系结构不同,但燃气管线常见的应用功能却是相似的,常见的功能应用如下:  4.1 浏览定位

通过平移、缩放、全图等功能实现对管网图的自由浏览。通过输入地名和道路名称等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应的地方。

4.2 查询统计

根据图形查询设施的属性信息,也可以根据设施的属性定位设施的空间位置,可以实现对指定范围内管线的埋深、材质、管径、埋设年代等各种属性的快速查询和统计。

4.3 制图打印

实现对管线特征点的标注、管线属性的扯旗标注等,实现管网图廓的定制。同时可以实现指定区域、某条街道范围管线图的打印。

4.4 应急抢修

当城市内某段燃气管线发生爆管事故时,可以在地图上快速搜索到需要关闭的阀门,弹出关阀分析结果,列出需关阀门的基本信息(口径、阀头、关阀圈数、当前状态等)。并能自动生成辅助决策报告,其内容包括故障点位置、管段、影响的阀门及其栓点图、最近的消火栓、影响到的调压箱、楼栋、及相应的用户资料等,为抢修提供快速、准确的辅助决策信息。

4.5 格式转换

利用数据转换功能模块实现不同格式空间数据的准确转换。

4.6 管网分析

管网分析模块是由燃气管网业务相关的分析功能组合而成。管网分析是gis软件中最重要的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使用效果,管网分析包含的内容有:断面分析、覆土深度分析、连通性分析、净距分析、缓冲区分析、最短路径分析、燃气泄漏分析等。

4.7 管网巡检

燃气管网巡检管理系统由管理中心端和巡检终端组成。可以为燃气管线、门站、阀门、调压站、储配站等燃气设施的巡检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手段,对巡检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并自动形成各类统计表,管理者在办公室即可随时了解巡检到位情况。燃气管网移动终端为客户解决业务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外业工作人员或车辆的实时监控、外业人员现场信息及时上报、突发事件的有效指挥处理等。

4.8 编辑更新

编辑更新功能供数据编辑人员使用,可将竣工测量数据、外业探测数据通过编辑更新功能导入到数据库中,并可进行拓扑连接检查、字段值重复检查、孤立管点检查等,检查后的数据可以直接成网进入系统。可实现管线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同步录入及管线数据和管点数据的拓扑一致性,支持成批数据的快速录入等。

4.9 集成共享拓展

能够以符合soa架构的api为企业其他业务系统提供管网地理数据。通过开放的系统接口和服务,与工程管理、管网维修养护、管网巡检、场站管理、scada调度、气量管理、营业收费、客户热线、呼叫中心、业务报装等

系统实现无缝集成,将海量复杂的燃气系统资产及动态运营信息利用地图实现直观的可视化表达,为燃气企业日常监管、业务运营和领导决策提供综合性信息服务。

4.9.1 scada系统集成

gis系统需要scada系统中的监测点的压力数据进行气体流向分析及压力负荷分析等,辅助燃气输配的调度。scada系统需读取gis系统中的城市基础地图及管网图数据,作为其运行的背景。

4.9.2 客户管理系统集成

通过gis系统和客户管理信息系统集成,gis系统可以提供客户管理系统在故障(爆管和停气)分析后的影响客户数据。呼叫中心可以快速定位客户的地理位置,提供基于地理信息的后续调度和服务。

4.9.3 与城建档案馆系统的集成

系统会将每次编辑更新的数据进行标示,以数据增量的方式,将更新部分提交给城建档案馆,保证城建档案馆燃气管网数据的同步更新。

4.9.4 水力计算模拟分析

建立水力计算模型,配合scada系统的监测计量,实现燃气输配网的模拟分析。提供了空间地理数据插值的算法,完成燃气等压线计算等。

4.9.5 资产管理集成

实现燃气管网设施资产运行状况、资产净值的可视化、形象化的管理,按照工程信息并关联gis数据库进行统计,在地图上显示各个工程下的不同类别的设备数量,其中管材和阀门数量按照材质和口径等分组统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