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7 16:05:0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当前高速公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46-01
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是石化企业建设的生命线,是抓好队伍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基层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解决干部职工各种现实思想问题的一项教育疏导工程。当前,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整个社会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是前所未有的,对干部职工思想的影响也不例外。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也随之由静态、狭隘、封闭逐步转向动态、系统、开放,干部职工的眼界变的更加宽广,思维变的更加活跃,思想变的更加复杂。这种变化了的新形式、新情况给企业经常性思想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增添了新的难度。因此要切实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强有力的经常性思想工作凝聚人心,提升生产力,为石化企业油气生产、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及企业的安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做好各项石化企业工作的强大动力和保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对于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石化企业都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为完成各项石化企业工作和企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研究解决干部职工在新形势下出现的现实思想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所处的环境、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以及干部职工的思想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但是,一些单位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对新形势下干部职工出现的各种现实思想问题研究不够深透,思想工作缺乏应有的针对性,收效不明显,这就迫切需要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改进方法。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跟不上现实需要,致使部分干部职工工作分心走神,分散了干工作、抓工作的心思和精力。其次,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各项工作复杂而繁重,许多干部职工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不少人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经常性思想工作应当跟上这一形势,把心理教育纳入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及时解决因利益关系调整带来的思想问题,积极做好调整情绪、疏通思想的工作,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发展中利益关系的调整,树立起正确、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再次,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更新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方法手段创造了良好条件。这就要求各级领导提高认识,注意运用新的工作手段,特别是信息网络的作用,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时效性。同时还要努力学习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与思想工作相关知识,积极借鉴现代管理的有益方法,加大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知识含量,使干部职工在丰富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三、遵循内在规律,始终保持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
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不经常,是目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有的缺乏持之以恒的态度,随意性比较强;有的不善于结合各项任务开展工作,造成思想工作与其它工作脱节。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贵在经常,也难在经常,要想有所突破,关键在于遵循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努力做到经常性工作经常化。
一是用制度保证经常化,要切合实际地建立并坚持思想态势预测分析制度、谈心制度、经常性思想教育制度和检查总结制度。形成一个人人自我约束、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二是靠结合落实经常化,把经常性思想工作渗透、贯穿到各项工作和实践活动中去。要把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干部职工无私奉献、攻坚克难、不怕艰苦观念;把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对干部职工言行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培养自觉的服从意识和令行禁止的过硬作风;把经常性思想工作与文化活动结合起来,积极抓好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陶冶干部职工的思想情操。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这一新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为我们有效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含义
人文关怀,通常的理解就是对人在精神上的关怀和在人道主义上的关怀,也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心理疏导,就是通过激励、劝导、释疑、倾听、同情、理解等方式,促进人们改善认知、情感、态度、个性和行为,缓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把“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特性,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把解决人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有机统一了起来。
二、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良好机遇,又面临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导致人们心理失衡、价值观嬗变导致信仰缺失、岗位激烈竞争的压力等,这些对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安定都将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因此,必须要充分认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帮助员工走出心理困惑和心理阴影,推动企业形成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心态,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二)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尊重员工的个性,激发他们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
(三)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和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结合企业实际和职工群众的实际需要,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帮助员工解决思想困惑与矛盾,疏导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寻求精神归宿,建立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
三、实施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正确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学习、注重宣传,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及全体职工对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理解与重视
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广播、电视、会议、交流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积极有效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使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把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作为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放在首位。鼓励每一位员工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学习,充分理解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提高个人人文素养,使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真正重视职工、关心职工;使广大职工能够做到互相友爱、相互体谅,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建立健全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沟通机制
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等特点,如果员工在生产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遇到突发事件和心理诱因的叠加,极有可能发生极端心理事件。因此,要避免发生极端心理事件,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一是心理谈话机制。针对安全生产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生产安全部门要做好重点人员的心理谈话疏导,消除不稳定因素,积极调节好员工心态,全力以赴确保安全生产。二是心理关怀机制。要切实关心员工工作与生活,及时走访慰问员工家庭,帮助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三是心理预防机制。对员工出现的违章或违纪行为,由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违章违纪行为进行分析,了解员工违章违纪的整个发展过程,共同研究并制定预防措施,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消除员工的逆反和抵触心理。
(三)以人为本,改进工作方式,积极开展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工作
制定并实施符合石化行业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做到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确保工作覆盖到位,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政工”格局。做好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角色定位,针对各阶段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生产经营、改革发展、重点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去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做到功能互补,同向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