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3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教育宣讲,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国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353-0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是卫生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医院内还是面向社区的健康教育,对病人的康复、生存质量乃至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为了培养护生健康教育组训能力,笔者从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采用微格教学形式对在校护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收到较好效果。
1 护生基本情况
08级护生为护理专业大专生,年龄18~20岁,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来自基层部队的优秀士兵,已完成1年基本课程的学习,授课前已具备一定的健康教育知识,但程度不一。
2 教学实施方法
将在校的108名护生分为12组,每组配备一名指导老师,分四个阶段对学员进行健康教育组训能力培训。
2.1.确定学员讲稿
根据基层部队的特点,教员制定出基层部队的18种常见病,学员针对18种疾病写出相关的健康教育讲稿。学员收集整理资料后,由每一名指导教员完善相应各组同学的宣讲讲稿(不是教案),立足于疾病是怎么回事?怎么发生的?怎么预防?要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充分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保持其自身特点和风格。每个带教老师对自己所在组9名学员的讲稿进行审定工作,然后再由系组训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108人的讲稿逐一协商定稿。最后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再审核把关。
2.2.学员宣讲讲稿
学员自行完成宣讲讲稿的熟记背会工作,教员及时指导,并结合专家审核意见和学员间的互评,继续完善宣讲讲稿。
2.3完成PPT的制作、教案书写、健康教育计划的制作
具体做法:一是各指导教员对自己所在组学员逐一指导PPT制作,最后由系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最后定稿。二是指导教员在学员讲稿的基础上,按照统一制作的教案格式完成教案的编写。三是由预防医学教研室完成军队健康教育计划制订模板(新兵基础教育、H1N1甲型流感健康教育、结核病健康教育、感染性腹泻健康教育等、军事演习健康教育、军事训练健康教育计划),供学员参考。期间对以上所做工作进行查漏补缺。
2.4学员宣讲
由指导教员对每位学员逐一把关,与对应组学员共同完成。每次安排3~4小时,保证每名学员通过宣讲一次,教员对每名学员进行讲评。下次学员再讲,教员再讲评,依此循环。同时,教员在各学员组轮换,避免始终由一名教员把关而出现偏颇。在活动过程中,根据需要安排3次模拟考核,由教员和学员同时打分,比例各占70%和30%。三次考核均进入前3名的学员颁发健康教育宣讲竞赛一等奖证书,并记嘉奖一次;二次进入前3名的学员颁发二等奖证书;一次进入前3名的学员颁发三等奖证书。
3 结果
采用微格教学形式前,我们对护生健康教育组训能力进行过初评,分组培训后结果如下
3.1健康教育组训能力培养结果对照见下表。
护生经过健康教育培训后,其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2定性评价结果
(1)各组负责老师及专家评价。优点:本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从搜集资料始至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止,始终是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创新,在最后的考核中表现出多元的宣讲形式,其内容准确,健康教育手段合理,互动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不足:少部分同学过分依赖网络知识且没有表现出评判性思维,出现抄袭情况。(2)护生自我评价结果。学会了搜集、查阅资料的方式方法,加深了对常见病专业知识的理解,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了岗位任职能力。
4 讨论
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先期培养来自学校的教育,国家卫生部曾多次明确指示:要“注重学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和实践性教学,实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2]。通过对护生健康教育组训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加强护生的能力培养是适应医学科学发展及护理模式转变的关键[3]。
参考文献
2结果
88例患者有79例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重度及危重度急性发作次数也大大减少,同时住院天数也逐渐减少以及治疗费用明显降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98-01
所谓健康教育是指通过规范、系统的知识教育活动,引领患者充分认知各种疾病,并不断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住院期间不仅希望能够解除病痛的折磨,恢复健康,也希望能够获得全面的疾病知识,尽量减少疾病复发的情况发生,而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满足患者的这种要求[1]。虽然我国医疗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临床护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健康宣讲中,无法真正满足病人的需要。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对健康宣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科室中,共有80张床位。其中护理人员有24名,全部为女性,年龄在21岁到42岁时间,平均年龄为(29.63±1.56)岁。其中属于大专学历的有14名,属于本科学历的有10名。这部分人员的工龄在1年到12年之间,平均为(7.25±1.23)年。属于中级职称的有6人,属于初级职称有18人。
1.2 方法
1.2.1 组织计划 首先要建立实行CQI的责任队伍,这个队伍要有本科室护士长负责,住院患者责任护士担当组长,科室内的其他护士是本小组内的成员。在计划开始前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表,主要包括负责人、成员名单、主要问题的名称、推进项目的实行原因、主要的预期目标以及实施方案。
1.2.2 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标准 按照相关规定制定本科室实行健康教育的主要手册,主要包括对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饮食、安全、药物以及休息等方面的主要知识,要将健康教育切实贯穿在病人整个住院过程中。在整个过程中要坚决贯彻科学性以及可行性的原则。
1.2.3 收集资料,明确存在的问题 责任护士要认真落实查房制度,其中护士长要每周进行一次检查,而护理部要每月进行一次患者满意度调查,明确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比如健康教育宣传不到位,病人无法及时理解具体的药物知识,对主要的疾病知识掌握不全面,无法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另外科室内,健康教育的整体覆盖率低于90%,病人的满意率也低于90%。
1.2.4 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 ①护士工作量大,无法及时关照每一个患者,另外病房内的陪客非常多,导致健康教育质量下降。②部分护士的健康宣讲意识不够强烈,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③护士巡视病房少,这样就导致护士与患者的交流机会比较少,无法准确发现患者在某些方面的欠缺,就不能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④健康教育持续性不够,常常会因为工作繁忙而间断健康教育,由于健康知识宣教的时间比较短,导致无法准确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⑤护理人员的经验比较少,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知识非常匮乏,有时无法正确回答患者的问题,降低了健康教育的宣传效果[2]。⑥健康教育的形式非常单一,主要采用口述的方式,但是所用语言不够口语化,降低了宣讲层次,护士仍然停留在比较常规的宣教中,无法满足多种层次患者的需要。⑦在护患沟通中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沟通礼仪不到位,无法发挥沟通技巧的重要作用。
1.2.5 制定科学的预期目标 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法,不断丰富护士的健康教育知识,有效促进护理人员的健康护理意识,将健康教育的覆盖率提高到100%,而患者的满意率要达到96%。
1.2.6 制定良好的改进措施 ①全面收集住院治疗方面的有效宣讲资料,主要有住院须知,各种临床检测手段以及患者注意事项,对患者实行康复期教育,准确告知出院流程以及详细的医保流程。②明确各种针剂、药物的主要作用,在每次给予患者药物时,要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主要名称以及药物的作用,并确保患者明确这种药物的作用以及有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之后在离开病房。②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及专业素养,以利于更好地满足于不同层次的患者的需要。我科定期组织护士进行经验交流,由高年资护士向缺乏工作经验的年轻护士讲授宣讲技巧。④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深入浅出,提高护士的沟通水平。
2 结 果
通过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我科室健康宣讲水平明显提高。在6个月之后的调查中,科室内健康教育的覆盖率达到了99.6%,而患者的满意率达到了97%,虽然健康教育的覆盖率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但是健康宣教的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3 讨 论
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效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改善医患关系。持续质量改进对健康宣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依据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有效提高病房健康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