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法治专题培训

法治专题培训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3:1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法治专题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法治专题培训

篇1

护生从学校的护理模拟病房到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着从学生向护士的角色转变。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是所有护理教育者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近年来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推广护生岗前培训的任务迫在眉睫,使护生尽快实现从学校到医院、从护生到护士、从理论到临床的转变,使其尽快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对于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本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1.明确培养目标

护生经过系统规范化的培训,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熟悉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基础知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熟悉、掌握本专业临床护理的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本专业常见疾病的护理,一般急、危重病病人的抢救配合及护理。使其具有优雅内涵,使护生的言谈举止符合当代社会对护士角色的要求。

2.确定培养对象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学生,刚从学校完成学业即将参加临床实习的护生。

3.加强岗前教育培训

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是个人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的转变。岗前教育以正面引导、强化认识为主,帮助护生尽快进入岗位角色。可以由医院护理部和学校教研室教师以集中的方式组织学习和培训。培训时间以一周为宜,具体实施如下:

3.1介绍医院概况、优良传统和治院精神,重点是护理工作在医院中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就,使护生对本医院和护理岗位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工作热情。

3.2进行医德医风教育,邀请医院护理前辈和优秀护士及专家进行讲座,以真实的事例去感染护生,从而使她们明白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良好的修养、精湛的技术,使她们树立护理专业的价值观及专业信念,从而增强自己的使命感。重点学习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等,加强护生医德医风和伦理道德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观念。

3.3学习“医院守则”、“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和有关护理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三查七对制度、物品保管制度等,增强护生忠于职守的思想和职业行为准则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情操。

3.4加强护理技术操作训练,护生面对的是生活中的真实患者,必须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在护理技术操作方面,护生在学校学到的技能操作和临床实习单位的技能操作可能存在差异,可由医院护理部和学校教研室教师通过培训前的集体备课共同完成。在培训中按照安全、实用的原则,编写与临床护理工作紧密联系的技术操作步骤,对护生加以岗前培训,不要求护生死记硬背每一个操作步骤,而是用操作原则来评判她们的操作能力。这种培训使护生进入临床工作后不至于感到困惑或束手无策,使护生很快适应医院的护理工作流程,适应医院环境。

3.5职业礼仪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强化训练与考核,对护生进行礼仪知识的岗前培训,进行护士的站、坐、行、持物、拾物等基本体态的训练,并对护士的语言交流进行模拟训练。可以选择6~8个临床上常见的情景,由护生进行角色扮演,回答并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在角色扮演中,要注重她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护士仪表、仪态的表现、非语言交流技巧的应用,以及综合应用各科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以增强护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战经验。每演完一个情景都要引导学生讨论、评价,并可以根据剧情对表演者随时提问来考核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演绎护理操作步骤,教师可以评判护生操作的规范性。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有利于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4. 体会

4.1护生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由于高职高专护生的个体差异,政治品德、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均参差不齐,加之护理模式的转变,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护生上岗往往不适应。中华医学会提出“明明白白看病、创百姓放心医院”的活动,个别医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表明患者对医疗和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工作。因此,仅仅掌握学校护理专业的学习内容是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要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把护生的起点放在同一起跑线上,使之上岗后能尽快地适应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因而开展岗前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4.2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使护生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讲授法使护生学习护理理论知识、规章制度,以练习法为主学习护理技术操作。在讲授理论时还融入情感教育,在护士素质及礼仪规范训练中,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这些教学法的灵活应用,既提高了护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既激发了她们学习的兴趣,又能引导思考、激发思维活动,锻炼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4.3强化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对护理教育而言,是使护生的职业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产生积极的职业情感和品质,如浓厚的专业兴趣、高昂的工作热情、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由于护生的职业态度直接影响她们在实践中的一切行为,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因此情感教育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教育过程中,使她们明确专业与实现自我需要的关系,把自身的发展、追求与护理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还请护理界的前辈进行爱岗、敬业的事迹报告,以真实的事例去感染护生,从而使她们明白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良好的修养、精湛的技术,使她们树立护理专业的价值观及专业信念,从而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做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

参考文献

篇2

 

各县(区)、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九华山风景区、开发区应急管理(安全监管)局,局机关各科室,监察支队: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水平。经研究,决定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专题培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1、市局机关和监察支队全体监管执法人员;

2、各县、区应急管理(安全监管)局分管行政执法领导和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具体分配名额见附件一);各县、区局报名参加2021年度行政执法考试人员(由县区局负责通知)。

二、培训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21年4月27日(上午8点50分前报到)

2、地点:天水湾七楼会议室 

三、培训主要内容

1、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和调查处理

2、安全监管执法实务、《刑法修正案》(十一)

四、其他事项及要求

1、各县、区按照“参加培训人数名额分配表”(详见附件 1),组织辖区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参加培训,并于4月22日前将参训人员名单(见附件2)报市局政策法规科(报名参加2021年度行政执法考试人员名单可不再报送)。

2、会期1天,就餐统一安排。

联系人:鲍芸芸,联系方式:2816663,17756688897,邮箱:czyjzfk@163.com。

 

附件:1.参加培训人员名额分配表

2.报名回执

 

 

                          池州市应急管理局

2021年4月20日

 

 

附件一

 

参加培训人数名额分配表

 

序号

地区

名额

1

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

2

2

贵池区

4

3

东至县

4

4

石台县

4

5

青阳县

4

6

九华山风景区

2

7

开发区

2

 

 

 

附件二

报名回执

填表人:                                                        电话:

 

序号

姓名

单位名称

职务

手机

备注

 

 

 

 

 

 

 

 

 

 

 

 

 

 

 

 

 

 

 

 

 

 

 

 

 

 

 

 

 

 

 

 

           

 

 

 

 

 

 

 

 

 

 

 

 

 

 

篇3

【Abstract】Although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eachers’ INSET has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it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goal neglects training 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lacks internal logic,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content is too theoretic, and the methodology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s unitary. The countermeasures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including: Enhancing the cognition to INSET, strengthening the correlation of curriculum goal and curriculum content’s development, adopting vary kind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methods.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Curriculum of INSET; Problem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当前教师教育的重心已经从教师的职前教育转向了教师的在职教育与培训,强调教师的“专业化”和“终身化”教育。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在职教育与培训,其核心离不开课程开发。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师在职教育和培训不完善,尤其是没有开发出既符合会计行业特点,又适合中职会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即“教育特征+行业特征”的科学课程体系。因此,开发适用于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现有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的课程开发却存在诸多问题。了解这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职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开发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1 课程目标的开发忽视培训需求,表述模糊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1],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它既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也对课程编制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职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中,课程目标是以培训目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以某某培训基地会计专业教师国培课程方案为例。其培训目标为:“拓展视野,活跃思维,熟悉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现状,进一步增强其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感;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政策和法规;了解现代教育的有关思想、理论和流派;拓展本学科知识领域,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本目标针对的对象是会计专业骨干教师,使其能独立承担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成为专业带头人与教育教学专家,进而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专家。但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国培项目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这些定位过高,理性太强的培训目标一般难以实现。

参与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职教育和培训的对象从层次上看,有新入职的教师,也有能力提升教师和骨干教师,不同层次的教师在需求上是不同的。而当前的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确立目标过份依据社会需求,忽视了中职教师所处的工作环境和教学对象;二是目标的确立主观性太强,培训需求分析缺乏梯度和层次;三是培训需求分析有许多属于无效的需求、同质的需求,造成培训目标中存在不必要的培训与重复交叉的培训。

1.2 课程结构的开发单一,缺乏内部的逻辑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