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文化旅游建设

文化旅游建设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3:2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化旅游建设,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文化旅游建设

篇1

一、旅游开发整体化

经过历届州委、州政府、各部委局的共同努力和全州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的旅游业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去年我们的旅游接待人次达到了323万人次,旅游收入21亿元。这是不简单的。但是要建设最大的国际旅游精品区,旅游业离我们的发展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考虑如何进一步深度开发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旅游开发必须精品化。前几年我们制定了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在指导旅游业发展中是有贡献的。但是随着旅游业发展要求的变化,这个总体规划就不适应了,必须进行修编。比如说机场、九寨天堂、红石公园、大唐松州都没有列进去,也没有考虑营盘山怎么做,旅游发展和提出目标也不是很高的。所以必须调整,在调整时要从整体化出发考虑一些问题。

一是有全面性。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够脱离经济、脱离文化、脱离科学技术,所以,我们在制定规划当中,要包涵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要全面地考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二是有系统性。系统性就是涉及到旅游方面的景区、设施、管理、服务、人才、交通工具等都要考虑进去。要明确提出建什么样的景区,要有什么样的水准、什么样的管理、什么样的服务,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等等。我国旅游人才比较缺乏,以前我国没有旅游,因此高校也就没设旅游专业。现在要发展旅游了,把旅游作为一种产业了,才开始设旅游专业,把其它专业的教授调剂过来教书,这是一个缺陷。我们的总体规划系统性还不够,必须进行修编。

三是有目标性。要把*旅游业的目标搞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一定要搞准。我们要把专家、学者的意见与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符合*实际,符合*旅游业的发展,符合*建设最大的旅游精品区的目标。现在这个规划的目标不是建设最大的国际旅游精品区的目标,也不是建设藏区第一州的目标,因此必须进行修编。旅游局要抓紧时间做这件事。

四是有可行性。一个旅游规划,必须具有可行性。*要成为全国的旅游胜地,我们就要产生旅游的专家、旅游的学者、旅游的教授。要开发,可行性很重要,如果方案作了半天,别人却不知道怎么操作,这样就不行,所以规划必须考虑现实可行性、长远可行性。我们花了不少钱请人作规划、作方案,有些方案出来后就束之高阁。在现实中,我们不知道拿来干什么,他那个方案和我们的现实不吻合。这些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五是有效益性。旅游开发的目的就是追求高效益,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追求社会效益,我们的总体规划和开发就要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我们建最大的旅游精品区的目标,精品最终要体现效益上。

二、旅游产业文化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旅游产业文化是很低的。游九寨、游黄龙,我们的导游能讲出多少有文化含量的东西?我们搞宣传促销又有多少文化含量的东西呢?九寨沟管理局在管理水平上是不错的,但是你的企业文化是什么?要建最大的国际旅游区,没有文化含量是不行的。不要去讲那些低级文化、粗俗文化、取笑文化,要把智慧集中起来去研究旅游文化。

一要研究旅游景区的文化性。二要研究旅游管理的文化性。比如*旅游怎么管理?它的文化性是什么?文化内涵是什么?三要研究旅游商品的文化性。现在我们没有特色的旅游商品,特色的旅游商品就要体现本地的文化。比如九寨沟的水,希望集团现正准备研制开发有关九寨沟的水的旅游产品。巴中搞光雾山文化,把光雾山吹得天花乱坠,不了解的人听了它的词会觉得好漂亮、好美,这就是文化。可是有谁写过九寨沟的水呢?你们研究过没有,该不该研究啊?李瑞环同志说“诗人羞词少,画家恨笔拙”。可能是九寨沟的水太美了,别人写不出来。我说过的事,州委督查室要督查,州旅游局和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达古冰川管理局都要用心去做。四要研究旅游服务的文化性。我们现在的导游词没有文化含量。要研究怎么体现服务的文化性。五要研究旅游促销的文化性。想一想我们的广告文化含量有多少?景区宣传中直白的东西太多,文化的含量太少。对每一个宣传品都要认真地审查,体现我们的文化。

三、旅游建设国际化

要建最大的国际旅游精品区,旅游发展必须和国际接轨,否则,要达到国际精品是不可能的。旅游精品全靠建设,要按国际水平去建设。九寨沟有三顶国际桂冠,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投诉信呢?投诉信多了,还是国际精品吗?因此,必须加大建设力度,让我们的建设目标和国际接轨。这里,我提出三个目标:

(一)世界级规划。规划必须体现世界级水平。我赞成你们出去看看别人是怎么规划的,了解一下别人规划的原始资料。我们所有景区的建设规划都要达到国际水平。漳扎镇、川主寺镇、日隆镇等旅游集镇建设离国际水平差距还很大,要抓住召开旅游大会的机遇认真去做。

(二)标准化建设。有了世界级规划,就要按标准去建设,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进行,也不能以领导的标准去进行,不能想搞成什么样就怎么样。如果不按标准去建设,肯定要出问题。建设系统一定要控制、要指导,把建设部门的职能反映到每个旅游建设的项目中去。

(三)生态型环境。要深入研究生态和环境的关系。我们的景区有天然的生态,还要注意人工的生态。川九路的建设就是生态型建设,这是我们旅游建设的典范,大家要好好学习。建设局和环保局要记住,把*在旅游建设过程中的事情搞好,要与国际接轨,要按标准化来建设。

四、旅游增长集约化

建设最大的国际旅游精品区,就要追求效益最大化,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地区,经济效益最大化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的旅游增长要以集约化的方式。所谓集约化的增长就是注重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旅游方式。实现旅游增长集约化,要抓好四个转变:

一是资源分散向资源整合转变。我们的旅游资源比较分散,景区之间不能互相拆台。黄龙基本上把牟尼沟整合了,最近几天牟尼沟就有几百人。要请人把各景区不同的特点全写出来,各有千秋,宣传出去后,让人觉得每个景区都不一样,每个景区都值得去看。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也要整合。二是旅游项目单一向项目多元转变。现在我们的旅游项目太单调了,就是白天看景,晚上看演出。滑雪、漂流、骑马,这些项目都要加快去做。三是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变。观光旅游在州内呆的时间太短,要通过发展度假旅游延长游客在州内的时间,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最近搞的红石公园,就是面向欧美客人的一个度假式的景区。四是旅游经济向会展经济转变。要集约化发展,关键是要实现旅游经济向会展经济发展。九寨天堂作为国际性会议会址,它是面向高档客人的,为发展会展经济建立起了平台。

篇2

本文以辽宁北方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为例,对公司发展现状、人员构成、企业文化体系现状等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该旅行社的文化体系建设现状分析,查找并剖析存在的问题,对企业文化认同建设进行探讨。

一、样例旅行社基础数据分析

(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辽宁北方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L-LN-CJ00029)始创于2001年6月,是经国家旅游局批准,辽宁省工商局注册,特许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国际组团社,注册资金210万元。公司现为辽宁省旅游协会理事单位,大连市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常任理事单位,是AAAA级旅行社,曾多次被评为大连市十强旅行社。旅行社的组织结构类似于事业部式。公司设董事长1人,总经理1人,下设财务部和办公室2个职能部门,公民旅游中心、日本部、东欧部3个事业部。此外,该旅行社还有多个营业部分支机构。

(二)企业内部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该旅行社总部共有员工21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员工13人,占员工总数的62%,36-45岁年龄段的中年员工6人,占员工总数的29%,46岁以上员工2人,占员工总数9%。公司从业人员平均年龄36.2岁,管理人员7人,最小31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42.6岁。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总体趋于年轻化,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年龄稍大。

从业人员的性别比例:从业人员中男性员工仅有4人,少于女性员工17人,占员工总数的19%,符合旅游行业特点,男女比例失调。

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情况: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结构,拥有较高学历的硕士研究生员工和较低学历的中职生各1人,在全体员工中所占比例均为5%,本科生占43%,高职生占47%。从业人员以高职高专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为主。

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从业人员专业背景主要集中在旅游相关专业、外语相关专业、经贸管理相关专业等三类,专业对口率较高。

二、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现状

第一,利用旅行社的宣传册,对企业文化定位,但体系稍显散乱,定位不具体。旅行社宣传册上对企业文化进行了以下定位,并印制成册,试图对企业文化进行认同宣传。企业箴言:真诚、务实、创新、争优。企业理念:责任、诚信、高效、协作。企业宗旨:质量、安全、专业、满意。企业品质:忠于企业、忠诚客户。企业精神:用心才能创新,竞争才能发展。企业愿景:希望公司能成为您最舒心的旅游之家;导游、领队能成为您最贴心的旅游伴侣。企业使命:打造一支“有理想、重信誉、负责任、受尊重”的高效团队,让合作者放心,让旅游者称心。

从样例旅行社的宣传语中可以看出企业经营者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试图完成企业文化认同,但从企业宣传语中可以看出样例旅行社企业文化体系比较散乱,缺少凝练,企业箴言、企业理念、企业宗旨的表述相近,涵盖宽泛,重点不突出,给人印象不深。

第二,以年会、大型活动为载体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但定位不准,渗透不够,文化凝聚力不足以达到让企业文化认同深入人心的效果。旅行社曾在 大商步行街进行宣传活动;借助年会活动,展示员工精神风貌和才艺;但文化认同效果不佳。

中华文化辞典把文化认同的解释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和传播。

旅游企业的文化认同既包括旅游者对旅游企业的文化认同也包括旅游从业人员对所服务旅游企业的文化认同。该旅行社企业员工的对公司文化认同尚浮于表面,公司文化认同的渗透不到位,现有的企业精神文化不能落地发芽;针对旅游者的文化认同宣传不够,旅游者对企业文化印象不够深刻,企业文化所应具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

第三,现有文化体系中缺少对员工个人发展的规划和吸引,企业文化不能引起员工的共鸣和认同。该旅行社的企业愿景表述如下:希望公司能成为您最舒心的旅游之家;导游、领队能成为您最贴心的旅游伴侣。企业使命表述为:打造一支“有理想、重信誉、负责任、受尊重”的高效团队,让合作者放心,让旅游者称心。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关注旅游者接受服务的体验,关注旅游者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的情感联系的建立。但企业文化中对员工个人成长关注不够或提示不多,不能吸引员工注意,产生心灵共鸣和文化认同。

三、旅行社文化认同建设探讨

本文针对辽宁北方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现状,对企业文化认同从文化体系设计、文化认同实施途径、企业文化落实3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精心梳理,把握重点,重新设计企业文化体系

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背景、学历水平表明,该企业员工对建设企业文化的理念应该比较容易接受,原有企业文化涵盖过于宽泛,脉络不够清楚,建议旅行社管理层,邀请相关专家,精心梳理,把握重点,重新设计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可以从形象塑造、行为指南、感情氛围营造和价值观树立四个方面打造企业文化体系。这四个方面相互支撑,实现企业使命,共享企业愿景。

第一,要完成企业形象塑造。从细节入手,逐步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文化内涵,进而完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首先要对旅行社进行品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进行品牌定位,明确品牌理念、品牌个性,品牌要素和品牌价值,在完成品牌定位基础上进行品牌传播,完成从内部文化核心理念到消费者认知的转换,实现企业品牌系统整合。

在打造品牌的同时要逐步完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港中旅这样的大型旅游集团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打造方面颇有建树,从logo设计、服装系列、广告系列、产品系列、旅游纪念品系列。对于多数中小微企业的旅行社来说,打造完善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任重而道远,起步阶段可以从几个主要系列开始:VI设计的组合规范、标准字、标志、标准化、象征图形确定后,可以先在广告系列、导视系列、展示系列、产品系列、服装系列展开,以后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完善。具体事物体现在旅行社店面的设计风格、旅游广告宣传、赠送给旅游者的帽子、旅行袋、员工的工作服、旅游宣传彩页,出团通知等等。

第二,要完成行为规范系统整合。行为指南规范企业行为文化,建立行为规范系统。具体包括旅游职业道德规范、岗位行为准则、服务礼仪规范、培训管理规范、团队建设与管理、优秀员工评选与管理、创新提案管理平台等内容。

第三,要重点营造企业文化感情氛围。对样例旅行社来说,男女比例失调,女员工远多于男员工,一方面女员工有心细、沉稳、性格柔和等优点,擅长从事服务性工作;另一方面也有敏感、多话、爱攀比,好虚荣等缺点,成员间容易因小事发生矛盾,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首先旅行社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员工生活和工作,关心员工成长,解决员工困难和忧虑,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其次,旅行社要充分利用各种文体活动或拓展训练的机会,沟通员工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感情,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新型人际关系。

第四,要树立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经营哲学,又称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文化的核心和基石。企业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评判标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它以情感文化手段和一种相容性心理暗示来激发每个员工将其潜能最大地释放出来,它一方面肯定企业员工的奉献,另一方面使员工明白企业整体利益是个人价值目标实现的前提。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精神统帅,整合企业精神文化,确立价值理念系统。具体来说,首先要明确企业的的使命(是什么),企业愿景(成什么)和核心价值观(怎么做),其次要利用各种教育培训,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提高员工各方面的素质,达到企业彼此共鸣的意志状态,企业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

(二)视觉刺激,语言强化,行为导向促进文化认同

企业文化认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强化和刺激。文化认同可以借助视觉刺激,语言强化和行为规范导向等途径实施。旅行社店面、电子商务网站、微信营销店要统一形象识别,在日常工作中,旅游服务中,不断地进行视觉刺激;以“微言大义”为准则,对企业文化宣传口号进行提炼,做到简洁明了、特色鲜明、朗朗上口,对核心文化理念进行每日一诵、每团一讲的语言强化,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企业行为指南规范对日常工作行为导向,让理念变成行动,让行动化为习惯,让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环境,形成充满正能量的企业风气。

篇3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将现有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是石排镇政府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课题。为此,石排镇委托清华大学对旅游文化进行规划设计,编制完成《石排镇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石排镇城市形象整体规划与对外传播》,“红石古镇”成为石排对外形象的新名片。而事实进一步证明,石排镇通过系列措施已将其打造成为闻名中国的美丽小镇。

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开发

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遗产既能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又能在新时期焕发新生命,产生新价值。

燕岭古采石场遗址位于东江南岸丘陵石排镇燕窝村至田边村段,燕岭长约8公里,海拔40米以上主峰高山城达51.8米。燕岭古采石场遗址是早于明清时期的红石采石场,然而并没有一直“沉睡”下去。如今,石排镇正规划将其开发成为占地2200亩的旅游景区,同时以保护开发为原则,最大限度保持采石场遗址原始面貌,将岭南元素融入其中,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园区内设有园林绿化、休闲岛屿、演艺广场、遗址景观、商业步行街及相关配套设施等,为游人提供环境优美和功能丰富的游憩地方。

同样是在塘尾古村(宋代立村)基础上开发而来的塘尾古村落景区还将在石排镇委领导的指导下变成“红石古镇” 的特色片区、环境优美的居住片区、传统复兴的文化片区和文化旅游的龙头片区。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塘尾村至今仍完好保存着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古井、围门、谯楼等建筑,具有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和广府文化特色,是研究岭南古建筑特别是广府建筑的重要实例。

古朴的“云岗古寺”曾经是埔心村民祈福和祭拜的场所,也是东莞境内迄今发现唯一的有明清题记的古建筑。同在埔心村的埔心村古建筑群,是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针对埔心村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征,拟将其逐步开发建设成集商务旅游住所、饮食、休闲、购物、度假旅游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村落――“云岗古苑”。整个文化村古朴原始,各旅游祈福元素分布其间,错落有致,是埔心主要村舍建筑、休闲、生活、宗教习俗等民俗文化的缩影。

自然景观的深度开发

相对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的开发同样是石排镇深化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

潇塘原为人们作养鱼禽耕田之用,是石排镇田边村一个充满乡土风情的地方。如今,在保留原有景观基础上,石排通过改湖工程,依靠潇湖景观打造了环湖滨水景观带。沿途设驿站、休闲广场、小卖部、公共卫生间等各种配套设施,同时田边村还增设了礼堂、广场、绿道、观赏亭、花架廊等,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海仔湖和石洲湖两大传统养殖用湖也将通过相应的现代化改造,使其变成优美静雅的城市滨水景观和石排最佳的休闲乐园。

此外,在已有的自然基础上发展都市观光农业也是石排镇发展文化旅游的特色。突出表现为“一园三区”规划。一园,即都市休闲农业园;三区,即将农业园划分为鲤鱼洲岛园区、沙角农业园区和田寮水产养殖园区。鲤鱼洲岛规划定位为一个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基地。将鲤鱼洲岛建设成为“桃花岛”,岛内以种植“桃花”为主题,并配套五星级农家乐(乡村度假区)、户外拓展、饮食、环岛绿道、四季果园、四季花卉园、垂钓、游泳等设施,深入挖掘鲤鱼洲的都市休闲旅游资源。沙角片区规划定位以“高效农业生产”为主。重点以“无公害果蔬、优质花卉种植”为主的高效农业基地,同时配套高档次的垂钓区供游人休闲。田寮基地现分为观赏鱼养殖和龟鳖养殖两大片区,将打造成特色水产养殖基地。重点把园区打造成现代特色产业的集水产生产、科普教育、种苗培育于一体的基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