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法治思维的养成

法治思维的养成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3:2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法治思维的养成,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法治思维的养成

篇1

摘 要:本文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具体要求出发,以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和法律信仰这四个维度构建应用型卓

>> 基于工程应用型卓越机械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 应用型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 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卓越工程师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 基于“卓越工程师”的通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独立学院工程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应用型通信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探索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应用型工科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给水排水卓越工程师”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 应用型本科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研究 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 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模式初探 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林 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4]魏昌廷,何 敏.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12,(1).

篇2

高中数学知识根本上推动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问题活动过程中引导发现、感悟内化、解决提升,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一定要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还要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在注重数学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其思维能力。

1利用数学知识加强学生思维能力

1.1高中数学知识对动手实验有着刺激大脑思维的作用,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这样大大地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增强数学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对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中,在对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的总结论证中,提高主动参与的机会,以便学生在“做数学”过程中启迪思维,突破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努力后才会有所增强。

1.2例如:学习“展开与折叠”时,我们可以先做一个漂亮的五棱柱的纸盒,在做纸盒的过程中,感悟“展开与折叠”,平面与立体之间的联系,发现问题的实质,进而总结出所有棱柱的共同特性:a、两底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b、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与侧面长方形的个数相等;c、底面多边形的边长与相接侧面长方形的边长依次相等;d、展开图中两底面分别在侧面展开图的两侧;e、n棱柱有3n条棱,n条侧棱,(n+2)个面(n个侧面,2个底面)。这些规律一旦总结出来,有关棱柱的展开与折叠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悟出数学的真谛,学习数学就会轻松愉快,就会体会到“数学好玩。

2对于高中生,我们对注重教学知识来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才可以为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学探究性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得到发展。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教师的教法常常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富有新意的教学方法能及时为学生注入灵活思维的活力。特别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出新,它也可以被理解为引人入胜教学法。如通过叙述故事、利用矛盾、设置悬念、引用名句、巧用道具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早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数学思维的兴奋灶,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将阅读引入课堂,并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积极思维,对教材中提供的原材料主动进行逻辑推理,通过发现与文本下文所给结论相同或相似的结论,体验发现者的成就感,培养推理与发现的思维,从而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总结

总之,高中数学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有着重要作用,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数学教学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P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篇3

中图分类号:D422.6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8(C)-0025-01

引言: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人的出路,也决定着企业前进的方向,企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理念引领,需要将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共同价值观上来,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树立起负责任的社会形象,进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1、把企业理念的提炼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

1.1、提炼企业理念,用先进的理念引领人

六矿从一个年产90万吨发展到年产300万吨以上的矿井,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他们首先从理念的挖掘、提炼入手,在集团公司十大理念的统领下,经过几上几下、反复讨论,挖掘提炼出了十一条亚理念,建立了“全国一流煤炭企业”共同愿景,形成了矿、 领导班子、科室、区队、班组、个人等多层次共同愿景体系。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共同目标上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2、企业理念的宣灌,营造“诚信为人,实在做事”的氛围

为促使职工不断把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对企业理念进行宣灌,着力营造“诚信为人,实在做事”的氛围。在实际工作中,六矿组织员工背诵企业理念,举办学习班,开设学习企业理念课程,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电子屏幕等现代传媒,滚动播放企业理念,组织职工撰写实践理念小故事。建立企业理念和企业各种文化长廊,在职工生活区、工作区等设置理念牌板,让职工每到一处都置身理念之中,时刻警示自己怎样践行理念、为理念去奋斗。建立员工诚信档案,记录员工违章、违规、违纪、违法、责任不落实以及在单位和社会上的不文明行为等;每月一考核,每季一奖惩,促使员工思想境界不断得到升华,对企业理念的认识由表及里,逐步深化,形成“人人讲诚信、人人守信用”的社会风尚。

2、把制度整合建设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设施”

制定员工各项行为规范,建立和完善各岗位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完善岗位责任制、目标成本责任制、岗位技能效益工资制、安全责任追究制、经济责任追究制、稳定工作责任制、民主管理工作等一系列制度,整合规范人、财、物、信息流等管理流程。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制等,奠定和谐稳定的基础。在所有办公室、会议室、作业场所等制定定置管理图,实行定置管理。使员工的行为时时处处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3、把员工队伍的培育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抓手”

3.1、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引导,提升员工文明意识。

思想是人行为的先导。为此,六矿以“诚信为人,实在做事”的矿魂为指导,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认真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爱岗敬业、美化矿区、争做文明人”为主题、以实现“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为内容的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德”教育,适时开展了“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引导职工牢固树立“讲大局、讲协调、讲奉献”的思想,在全矿干部职工和家属中逐渐形成了遵守社会公德、讲求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的良好风气,做到了社会公德进矿区,家庭美德进小区,职业道德到岗位,为和谐矿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

3.2、以规范日常行为为着眼点,促成员工文明行为养成。

规范靠制度,行为靠养成。再好的理念和制度,都需要员工用自己的行为去实践,需要从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抓起。比如开展准军事化训练,从员工着装、公共场所戒烟、界定行人、行车路线等小事抓起,现场纠错。让员工明白“哪些该做,那些不该做,应该怎样做”,时刻警示自己:“如果我连路都走不好,工作还能干好吗?”。以制度、规范为标准,通过批评、曝光、处罚等形式,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3、以良好的环境塑造人,构建平安和谐小康矿区。

人改变环境,环境塑造人。为了使员工有一个行为养成的良好环境,可以开展全员质量达标活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让职工群众成分享受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自2004年以来,六矿深入开展井上、下质量达标活动,在井下轨道下山巷道投入使用了人车,在全省煤矿系统率先使用防爆胶轮车,并成功实施了井下制冰降温工程,极大地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在地面兴建了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的职工文化娱乐广场,建成了一流的井口文化长廊,扩建了南大门铁路桥涵,极大地方便了车辆和人员通行,进一步美化、硬化、绿化、亮化了矿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