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农业栽培技术

农业栽培技术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4:1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农业栽培技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农业栽培技术

篇1

2农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1棚膜的选择

棚膜的选择很关键,其质量直接会影响到蔬菜的种植效果。一般条件下,在选择棚膜时,都是尽量选择那些无毒、透光率高、拉力强、无滴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以及保温、增产性能好的棚膜,因为选择这种棚膜的好处就是使得最终种植出来的蔬菜是无污染、无滴性能较好。这种棚膜由于透光率比较好,所以就能够增加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与那些普通的农业膜相比较,这种棚膜能够促使蔬菜的产值增长25%~30%。目前,我国比较畅销的棚膜有2种,分别是含有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和红外线阻隔剂的3层共挤无滴保温防老化膜和高保温无滴防老化膜。

2.2光照的控制

正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对于蔬菜种植来说,其在生长的过程中,光照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重要因素。光照的强度会直接影响到蔬菜的产量与品质好坏。因此在蔬菜的生长过程中应该积极借助于自然界的阳光,还需要采取人工补光的措施来增加蔬菜的产量。由于在初春或者是冬天的时候,由于气候的变化,外界的自然光照并不是很强烈,为了保障大棚内的温度,也会在棚膜表面覆盖很多层其他物质,这样就会降低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使得棚内光照仅为露地光照的50%~70%。如果遇到下雨天或者是下雪天,棚内的光照强度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在这时候就要采取合适的措施,人为补光,尽量使蔬菜接受到更多的光照。选用透光率比较好的无滴棚膜。这主要是因为在生产无滴棚膜的过程中,为了减弱棚膜与水分子之间的亲和力,通常会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从而确保棚膜表面的水滴会沿着棚膜渗入到地面去;要时刻保证棚膜表面的清洁。如果不经常对棚膜进行清洁处理,一定时间后,暴露在室外的大棚就会在表面沉积大量的尘土或者是水滴等。而这些杂物会使得光照透光率降低30%左右。而且新薄膜在使用期间,其透光率也会随着使用的时间逐步降低。因此对于棚膜表面的杂物,要定期进行清理,尤其是在下雪天,要及时扫除积雪,从而增加棚膜的透明度;可以适当采取一些反光幕的设置,将它悬挂在大棚后立柱的上端,并一直垂到地面上,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地面增光达到40%左右,还能够使棚内的温度提高3℃~4℃,从而更好的促进蔬菜的生长;外界的温度对于蔬菜的生长也很重要,因此为了提高蔬菜的生长温度,通常会在大棚的上面覆盖一些物质,但是这样一来就会降低大棚的透光率,因此还要考虑光照强度。

2.3采取适时通风措施

农业蔬菜在实际的生长过程中,对于外界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当外界的温度过高时,就需要采取降温措施,以保证外界温度在蔬菜生长的合适范围内。在大棚内,常采用的降温方式主要有2种:通过通风的方式进行降温和通过遮光的方式进行降温。在不通风的环境下进行遮光,就可以使得大棚内的温度降低4℃~6℃。而通风不仅可以降低温度,还可以保持大棚内的空气有一个较好的流通,将一些有害气体及时排除去,也能够排除大棚内的湿气,减少一些病害的发生,而这对于进一步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促进产量也是极有好处的。在通风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通风口应开在避风处,并且不断变换通风口的位置,并保证通风量要由小到大,要禁止出现通风口自然关闭和急剧降温。

2.4壮苗的选择

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除了一部分可以直接播种的蔬菜外,大部分的蔬菜都是需要育苗移栽的,尤其是瓜果类的蔬菜培育,是其后期获得高产、高效益的关键。目前常见的蔬菜育苗主要有露地育苗、夏季遮荫育苗以及冬春季保护育苗3大类。因此在选择壮苗的时候,要尽量选取那些菜根粗且短,节紧密;菜茎粗且短,节紧密;菜叶片大且厚,菜叶色浓绿;没有损伤,没有病虫害,大小均匀的壮苗。在苗移栽的过程中,也要采用护根育苗的方法,从而保护育苗的根毛绝大部分都是完好无损的,增加早期的产量。因此具体的措施如下:

2.4.1优良种子的挑选

在选择种子时,要去除不好的种子,将种子清洗几次,洗净种子表面的杂物,以减少种子表面的病菌。在浸种和催芽的时候,要保证浸种的时间在合适的范围内,既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还需要保证催芽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透气要好,避免出现闷种的情况出现。将种子在阳光下晒,达到消毒的目的。

2.4.2为幼芽出土和幼苗生长创造适合的温度

由于夏季光照强度大,雨量较多,在育苗时间内,如果土壤太湿,土壤的透气性就会大大降低,这对于幼苗出土是极为不利的,很有可能造成幼苗出土后病虫害多且严重的后果。可以采用遮阳网、防雨棚以及防虫网等一些设备保护幼苗出土。而在春冬季节,在为幼芽出土和幼苗生长创造合适的温度,可以使用火坑、电热、酿热以及太阳能温床,或者是采用覆盖多层塑料膜来增加大棚内的温度。

2.4.3及时防治苗期内一些常见的病虫害

苗期内,猝倒病、立枯病等一些都是常见的病害。这些病害将会在直接影响到蔬菜后期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在病害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就要立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例如可以采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对育苗的床土进行消毒;适当降低苗木的湿度;增加育苗的通风等,从而培养出壮苗,提高育苗质量。

2.5施肥要求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采用以有机肥为主,施适当量的基肥。但是在施肥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根据蔬菜的种类、土质的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施肥的种类以及数量;施肥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通风;在平时的施肥中,不能够长期使用追肥以及基肥等,可以在肥料中适当添加一些微量元素,以平衡施肥。

篇2

1 无土栽培技术的特点

1.1 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点

无土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科学技术,避开了传统农业的土地种植带来的缺陷,一般来讲,传统农业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比如说作物经常连作,这种现象在传统的土壤种植中是非常常见的,一般一旦作物连作,如果其中有作物染上病虫害,就会通过土传播使得其他健康的作物也染上了相应的病虫害。但是如果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将所用的器材按照科学的处理方法充分进行处理,以便防治病菌的传播,减少作物的感染;通过传统农业种植出来的作物,都离不开“清洁”这个环节,但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培植出来的作物就可以避免“清洁”这个环节,方便,省时省力;传统农业的种植总是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每种作物所需要的土壤条件不一样,很多情况下会由于土地不适合某种作物生长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而无土栽培的培植技术就可以避免这种由于土壤不适合种植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和作物产量下降带来的弊端;对于某些作物来讲,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将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1.2 无土栽培技术的缺点

无土栽培技术是农业上的新科技,在现代化农业的进程中,都趋向于大规模化生产,对于无土栽培技术这项新技术来说,要想实现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就必须引进大量的现代化设备,投入成本相比传统农业来说高出好多;无土栽培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在蔬菜种植方面,对于蔬菜种植所需要的条件来说,要求栽培技术必须先进严密,所用的配套设备要掌握其中的专业知识,还有在配制培养液的过程中,要求成分精准,在整个培植过程中要充分掌握作物的生理生态知识,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及其病理也需要掌握,也就是说对科学的专业知识必须熟练掌握;一般来说,传统农业的缓冲能力较高,但是对于无土栽培技术来说,缓冲能力较低,在pH和水溶氧的调节管理上相对来说较为困难;虽然无土栽培技术避免了由于连作引起的病菌传染,但是一旦病菌在一开始就侵入所配置好的培养液,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全军覆没”,带来不可预知额经济损失。

2 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

2.1 无土栽培技术在育苗上的应用

无土栽培摆脱了传统农业的土壤种植,取而代之的是含有作物生长的各种成分的培养液,利用培养液,可以进行育苗,这种技术在农业上也称为无土育苗技术,也可以叫做营养育苗技术。基于这项技术,可以极大地节约劳动力,便于科学化管理,实现统一的规模化生产,实现机械化和工厂化,最终实现农产品的商业化,将农产品推向市场,获得经济的最大效益,这种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加快了幼苗生长的期限,对于优质幼苗的培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降低了幼苗感染病虫害的几率。一般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育苗的培植时,供给培养液采用的是管棚方式,至于喷液的次数,所用培养液的浓度,所喷营养液的剂量等具体还要根据育苗时所处的季节和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来决定。

2.2 无土栽培技术在蔬菜培植上的应用

现在无土栽培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在蔬菜的培植上,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气候差异,在过去,只能在夏季吃到蔬菜,在冬季蔬菜就成了一种奢侈品,现在无土栽培技术的产生应用,使得人们可以在冬季也能吃到蔬菜,而且蔬菜的需求量和质量在不断上升,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同时极大地将蔬菜推向商品化市场,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可观的经济效益会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在种植上,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

3 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3.1 应用前景

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效益也是十分诱人的,虽然目前这项技术由于条件不完全成熟还不能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可以知道的是这项技术广泛地应用在蔬菜,花卉领域,同时也可以广泛地为航天事业服务。

篇3

中图分类号:S3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19

现代设施农业是为了保障植物生长环境采取一些现代设施对其局部范围内的温度和气象进行改进,从而为植物的生长奠定良好生态环境。现代设施农业是目前国际上最受欢迎的农业技术,其不仅能够保障农作物的生存环境,还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对农业的需求。当前我国现代设施农业技术主要分为果树、蔬菜、花卉3个类型。不同的植物其生长环境需求不同,对设施农业保温技术的需求性也存在差异性。因此,高效、合理的保温栽培技术是保障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

1 现代设施农业保温栽培技术

现代设施农业保温栽培技术主要是利用墙体和供热系统对农作物进行保温处理,在现有采光面的基础上利用的遮盖物和内部供热调节系统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现代设施农业保温栽培技术是智能化温室系统,近几年随着现代技术的逐渐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保温栽培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完善,从而传统的管道加热方式逐渐成了太阳能恒温保温技术、薄膜保温栽培技术。此外,现代设施农业保温技术还在传统的温度保温系统上增加了温室通风、温室排潮、温室排水等系统,从而共同实现现代设施农业保温栽培技g。现代设施农业保温栽培技术的产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价值的提升创新了技术手段,拓展了发展空间。

2 薄膜保温栽培技术在现代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2.1 薄膜保温栽培技术

薄膜保温栽培技术是目前我国现代设施农业中最常用的一项保温措施,其在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薄膜的高透光率、高保温性、高抗水性、高抗张力等特征进行薄膜大棚的搭建,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在空间内进行各种农作物的培养。薄膜保温栽培技术从研发至今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已经逐渐趋于成熟,成为我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薄膜技术中使用的薄膜为塑料薄膜,其存在不同的颜色和型号,适合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现代设施农业。薄膜保温栽培技术进一步实现了夏季作物冬天成熟的技术,解决了作物反季不能种植的现象,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2.2 薄膜保温栽培技术的应用

本文针对现代设施农业保温栽培技术的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选用了最为常用的薄膜保温栽培技术,选取现代设施农业水果种植为例,对其具体的应用进行分析。本次分析中选择的是黑白薄膜,其中黑薄膜的厚度为0.2mm,白薄膜的厚度为0.5mm,采取黑白薄膜交替共同使用的方式进行薄膜保温栽培技术的应用分析。

选择实验葡萄进行实验,在地面构建葡萄架,高3m,葡萄架与葡萄架之间行间距为0.3m,葡萄株的间距为0.3m,所设定的葡萄种植垄高0.3m,垄宽0.5m,薄膜大棚内设定室内通风系统,采用大棚进行实际应用分析。

根据黑白天气候的转变以及外界温度和阳光照射强度的改变进行薄膜的选择和铺盖。当大棚的外界温度下降10℃时,分别设定白膜保温技术、黑膜保温技术、黑白膜混用保温技术3种方式进行保温栽培。此外,在每一个保温技术中分为全覆盖、1/4覆盖、半覆盖、3/4覆盖4种方式,每天进行室内温度测量、室内土壤温度测量,从而分析薄膜保温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

2.3 应用效果分析

本次从现代设施农业保温栽培技术的应用结果上发现,不同的薄膜覆盖方式即薄膜技术的应用上存在差异性。也就是说薄膜技术在现代设施农业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外在因素对其进行选择。本次实验应用中不同方式的总体棚内差异性较低。但是,对其土壤温度测量上发现根据阳光照射强度的不同选择黑白膜交替,3/4覆盖室内的土壤温度最接近葡萄生长所需的土壤温度。因此,在现代设施农业中应用薄膜保温栽培技术宜采用内黑膜外白膜的方式进行植物薄膜保温栽培。

3 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