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关于礼仪的重要性

关于礼仪的重要性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2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关于礼仪的重要性,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关于礼仪的重要性

篇1

1 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1 语言的道德美 护士的语言是影响他人心灵和行为的语言,是包含着道德要求的一种特殊职业道德语言[2]。

如果护士语言冷谈,口气生硬,甚至粗俗无礼,那势必造成病人精神上更大的病苦,甚至疾病恶化。因此,要求护士本着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病人理解并产生同情心,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用温和、礼貌、体贴的语言来安慰、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护士的语言传递着护患的情感,也传递着疾病的状况、发展、转归的信息。因此,护士在语言表达时,要用普通话,贴切主题,讲究科学性、严谨性,通俗易懂,使病人清楚明白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各种检查程序、方法、注意事项等问题,使病人平静、乐观接受治疗。

1.3 语言的保护性、安慰性 在护理活动中,要尊重病人的权益,保护病人的隐私,尤其某些诊断如性病、恶性肿瘤的确定。正确处理好诊断的科学性与治疗的保护措施关系。特别注意病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尊重家属的意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定时间,并准确选择用词,告知病人和家属真实病情。同时,对病人患病表示同情、理解,鼓励病人,使其心理得到平衡,情感上得到满足,增强抗病能力。

1.4 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 语言是一门艺术。即可给病人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给病人造成痛苦和绝望。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亲切的语言,能给病人安慰和信任,调动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护士在与病人交流中,视其对象不同,采用不同交流方法。要善于与各种病人以及年龄段病人相处。巧妙应用语言技巧进行有效沟通。如在与老年人交谈中要用尊称,不要随意打断年长的说话。对听力减退的病人说话声音要稍大一点。对急性痛苦病人在做治疗和护理时,语言要简单扼要,突出重点,争取在很短时间内掌握所需的护理资料,以便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2 仪表的重要性

2.1 保持健康的情绪 情绪具有感染性,护士的情绪状态会对病人产生重要的影响,职业的特点角色要求护士不能像普通人那样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需要理性地控制和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感和情绪,避免不良的情绪状态对病人产生负面影响。

2.2 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护士必须让自己的举止行为给病人以美感的心理状态,使病人心情舒情,促进康复,尤其是多年工作的老护士,更应注意自己的仪表,使自己成为典范,做到慈祥而不失严肃,语言诚挚而不失分寸,教态严格而不失温和,以文静大方的形象,出现在病人面前。

2.3 真诚态度和适当移情 移情是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间情绪、情感相互交流的一种替代性体验。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病人,善于设身于病人的位置,体验病人的感受,理解病人的情感和行为,并适时让病人知晓,使病人感受到被理解、被同情,感受到温暖和得到支持,从中更加信任护士,以坦诚积极向上的态度接受治疗。 转贴于

3 小结

语言和仪表具有非常艺术性,它已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细节。良好的语言,优雅文静的仪表,真诚的态度,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更是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的必要条件。护士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护理质量,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理解。

篇2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a)-0161-03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enhancement of people's realization, the patients have suggested more higher requirement to hospital, which has made overall budget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to become the core of economic task of hospital.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analyze the important role of overall budgets management of hospital under new system, because the overall budgets management realization in most hospitals is weaker, and organiz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with it being performed independently only by financial department, moreover, the institution method is relatively simple, thus we would like to investigate and set up a set of complete overall budgets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onstructing budgets management committee, enhancing the diathesis of budgets management personnel, bringing all the departments of hospital into budgets, supervising and checking regularly budgets execution status by controlling budgets expenditure, and internalizing it into achievements examination system so as to increase the management levels of hospital, increase economic benefit and provide potent guarante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Key words] Hospital; Comprehensive budget; Budget management; Budget expenditure; Budget evaluation

随着医疗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效益目标必将成为衡量医院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效益的取得主要来源于收入的提高、成本的控制,这些就需要医院有一套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才能用医院有限的资金,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1 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制度变革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财社[2015]263号《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公立医院要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制度,强化内部预算管理[1]。

医院全面预算是指以自身使命为出发点,根据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的年度发展计划,在科学分析内,以市场为导向,编制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对计划年度内医院收入、支出、结余等诸方面作出预测,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控制和监督,以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单位的经营活动,完成预定的经营目标,它既是对医院及其内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的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又是控制医院运营活动的依据[2]。

1.2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发展和强化管理的必然选择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发展规划,包括科室建设的规划、人力资源的配置、资金的投向投量的规划等,这些都要求医院先进行全面预算,使医院运营更加清晰,资源利用更加准确,医院各部门及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应该完成的目标,并据此安排自己所负责范围内的经济业务活动,从各方面确保完成总的年度预算目标[3];其次通过全面预算制订医院各项经营指标,包括科室收入指标、药占比控制指标、各项检查的阳性率指标、药品和耗材消耗指标、各项管理费用指标等,医院在运营过程中有了这些指标,就能够及时发现在实际运营中有哪些指标偏离了方向,并及时查找原因,以确认这些指标是否需要修正或调整运营方法,即通过预算实施、分析差异原因、预算调整、预算控制,医院就能不断强化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确保医院运营符合医院战略和价值观,以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1.3 实行全面预算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有利于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医院预算管理必须有强大的信息支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要求财务核算。信息、人财物管理信息、部门及科室的运营信息,还要求大量的非财务信息,所以,全面预算管理不单纯是财务、会计或某个特定职能部门的管理,而是医院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是具有全面控制约束力的一种机制[4]。全面预算在完成资本性投资等财务指标和医疗教学科研等非财务指标情况下,谋求收入、成本、材料消耗、现金流、人员配置组合等诸多预算的最佳组合。所以,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可以使各部门的预算得到最好的协调,使单位整个预算体系相互衔接、完整而切合实际,为员工的绩效评估提供了一个标准,便于对各科室实施量化的业绩考核,通过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的比较,以此奖励员工,从而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医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很多医院对预算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全面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制订和控制,而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其他部门都没有参与预算的编制,更谈不上执行和控制,这就削弱了预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预算管理也没有考虑到医院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医院的全局性,没有认识到搞好医院预算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和患者的切身利益,造成预算管理大多流于形式,编制方法单一,编制过程不科学;同时,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有效沟通,所做的预算只是院级预算,预算指标比较笼统,没有落实到科室,科室员工不能积极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工作,预算数据缺乏准确性,医院所做的预算对各科室没有约束力,各科室资金支出特别随意,不合理性支出严重,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经济活动脱节。

2.2 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控制监督机制乏力

医院预算编制任务仅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没有设立专门的预算执行单位、预算管理日常工作机构、预算管理决策机构等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预算编制没有在全院范围由上至下得到推行,在日常工作计划中也没有切实考虑医院的总体预算[5],预算执行工作没有得到恰当的考评与反馈,也没有起到检查医院内部管理、引导医院改革创新的作用,造成医院全面预算形同虚设,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配置。此外,由于预算编制的缺陷,造成了执行预算脱节,削弱了其约束力[6]。

2.3 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单一,编制内容较为片面

医院以往预算编制方法比较单一,不够科学合理。编制方法仍采用增量比例法,即本年的预算收支以上一年度的预算为起点,根据上年实际发生数按一定比例递增,没有充分考虑医院的发展要求以及医疗市场的变化等因素,也没有考虑影响收支的诸多因素,预算支出数也只增不减,使原来不合理的费用开支以继续存在下去,从而造成医院预算资金的巨大浪费[7]。有些医院只注重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忽视现金流量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财务性指标预算,只注重量化指标预算,而忽视非量化指标预算,使其预算无法合理反映大型设备购置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情况,无法预算医院经费是否充足,使用是否恰当,造成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脱节,有限的资源、资金得不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8-9]。

3 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需着重解决的问题

3.1 成立预算管理机构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

医院首先要建立一个预算管理委员会来组织全面预算的实施,医院应将所有部门及科室纳入至全面预算管理中,这一组织由院长、财务处长及各职能科室主任作为主要负责人[10]。院长作为第一负责人负责组织各科室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审核全院汇总预算;各科科主任负责本科室的预算,根据医院发展计划,结合本科室业务发展组织编制本科室的预算,并对本科室的预算执行进行控制及分析;财务处负责年度预算数据的提供,于预算编制前提供本年度各预算科室实际收支数据,供各科室编制下年度预算作参考,每月将预算执行情况反馈给各责任科室并提出有关改进建议,协助院长对年度预算进行布置,对各科室上报的预算进行汇总,上报院长审核。

3.2 加强预算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预算编制人员的整体素质是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只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合格预算管理人才,才能推动预算管理工作健康发展。医院预算的编制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它要求编制人员不仅要熟悉自身业务,而且需了解诊疗程序以及诊疗业务的相关知识,熟悉医院的总体规划及战略目标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11]。

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公立医院中,决策层领导组织各医疗科室及行政管理部门主干人员进行战略管理和预算申报等财务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各科室组织本科室人员了解学习,加强全体员工的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并进行适当考核,与绩效考核挂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全体员工自觉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医院的各个部门都能够真正地重视预算管理工作,让各部门都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之中[12]。此外,对财务人员应加强宏观财务理念的学习,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能够掌握与医院经营活动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

3.3 灵活运用零基预算和其他预算编制方法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

零基预算是在编制预算时,不考虑以往期间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主要根据预算期的需要及可能分析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的合理性,综合平衡编制费用预算,零基预算它能促使管理者审查所有业务元素,有助于创造一个高效精简的组织,若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科学合理,还可以调动和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13]。因此,零基预算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但编制零基预算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费用,所以,在编制预算时,在医院的各个科室轮流编制零基预算,每个年度在几个部门实施零基预算,医院每隔几年编制一次零基预算,在不编制零基预算的年份,采用其他编制方法。

3.4 严格按预算支出控制执行预算,保障资金最佳运用

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规定的用途,建立健全必要的支出管理制度和措施,根据支出业务的类型,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等支出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14]。①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及开支范围。②加强支出事前审批控制,单位在发生相关支出前先履行支出事前申请程序,经审核通过后再开展相关业务。③加强支出申批控制,审批人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越权审批。④加强支出审核控制,财务处在办理资金支付前全面审核各类单据,重点审核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15]。⑤各项资金的使用要划清资金渠道,分别列支。

为防止预算松弛化和形式化现象的发生,应建立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每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定期编制支出业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发现预算执行出现偏差时,及时查明原因,通过定期预算差异分析,及时反映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将情况反馈到院领导和各科室,使各科室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妥善解决,确保医院的经营向既定的预算目标发展[16]。

3.5 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业绩考评体系,确保全面预算落实到位

医院预算经过编制、执行与控制之后,分析评价与考核是预算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17],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考核预算执行效果,同时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主要有收入完成情况、收入利润率、药品收入比例等[18]。非财务指标有门诊人次增长率、床位周转率、平均住院天数等。将实际取得的绩效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如未实现绩效目标,须说明理由,努力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订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19]。

制订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长期稳定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对医院预算执行、成本控制以及业务工作量等结果进行分析、考核,考核结果与各科室经济利益挂钩,对执行控制效果好的予以肯定并奖励,对执行控制效果差的适当给予处罚,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并且对预算执行中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评估,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措施,以便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实现医院的经营目标和长远目标。

强化预算管理,建立公立医院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宏观管控有力、微观灵活的预算监控体系,实现医院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医疗成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更好地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J].中国卫生经济,2012(2):56-58.

[2] 石英华.完善预算管理的深层次思考―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的问题与对[J].财贸经济,2012(10):41-47.

[3] 籍吉生.国家审计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路径探析[J].审计研究,2013(5):35-39.

[4] 李萍.对新《医院财务制度》下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3(28):102-103.

[5] 杨新颖.浅析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J].财会研究,2014(15):155-156.

[6] 邓勇.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全面预算管理探析[J].当代经济,2013(32):99-100.

[7] 姚萍.关于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14(2):107-109.

[8] 张文艳.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方案[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3(10):77-78.

[9] 陈燕汝.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实践难点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7):75-76.

[10] 张永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3(1):53-54.

[11] 朱倩.刘明华.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4(28):104-107.

[12] T俊英.浅论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预算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9):88-89.

[13] 蔡艳.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加强医院预算管理的探讨[J].经济师,2013(25):166-167.

[14] 丁念.公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难点及优化[J].中外企业家,2015(7):249.

[15] 郑大喜.新医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1-4.

[16] 曾盛兰,刘君,胡艺碟.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考评体系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5(10):342.

[17] 黄显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2(7):60-62.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04-02

艺术与设计经常被视为直觉感受和个人灵感的表现。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艺术与设计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更深层次和更广的范畴。比例关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也是种思维模式,在艺术与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或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教学修养。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背景下,很多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国内的设计院校教学中,没有高等数学课的开设,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片面的认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觉得数学只是一串计算公式与定理的堆砌。这两个原因导致许多设计师有很好的设计理念,却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不能运用数字的原理将其很好的体现出来。

一、黄金分割

线在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设计中的曲线常常根据一定的比例规律进行,产生对称和谐的美感,其实质是对立统一概念的具体应用。特奥多・安德列・库克(Theodore Andreas Cook)在他的《生命的曲线》一书中这样描述,“大自然中,不均衡性产生了曲线,而生长一旦趋异出直线,则几乎可以肯定一定会生成最美丽的曲线,即螺线”。“黄金分割”是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是指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段,原线段与分割后的长段之比、分割后的长段与短段之比等于1.618:1。当一个矩形的长宽比为1.618时,这个矩形就是“黄金矩形”。19世纪后期,德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古斯塔夫・费希纳(Gustav Fechner)研究了人们对于黄金分割具有的特殊美学属性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主要原因是黄金比例不仅存在于动植物的成长方式中,也存在于人类的形体中。鹦鹉螺横刨面的螺旋线,这种螺旋线的比例关系十分接近于黄金矩形,被称作“黄金螺旋线”。螺旋是从比较靠近漩涡卷饰的中心偏左的某点开始向外旋转,一直旋转到顶点的直线。

二、黄金比在中国传统图案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图案是融合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民族心理、审美爱好、思想观念,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积淀和历史的积淀和历史文明的洗礼所形成的图案艺术,是中国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图案中,艺术家用抽象、夸张、变形、对称、对称等形式来表达。可以发现人们早就意识到在设计中比例与美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纹样中,曲线几何纹有连旋纹,是以圆圈定位,以S型曲线相连。圆弧纹是以半圆形弧线相互连接,构成类似波浪纹的连续纹样。如唐代蔓草纹是以波浪线为构成骨架,在波峰与波谷间适形填充花卉等纹样构成的连续纹样形式。唐代蔓草纹中波峰与波谷的角度大致为45°,形成既富有动感又产生一定秩序的曲线纹样。曲线可以使它们传递的信息内容显得温和轻快。在我国传统中,曲率的比例要适当,不宜太疏和太密。无论是直线、曲线还是二者的结合,他们都是根据一定的数比规律进行,从而获得造型的比率美。

“黄金三角形”是一个顶角为36°、底角为72°的等腰三角形,它具有与黄金矩形相似的美学特征。连接正五边形任意一个顶点和该点所正对的底边的两个端点,既可生成一个黄金三角形。连接正五边形的所有对角线既可生成一个五角星。正五边形的边长与五角星的边长之间也符合黄金比例关系。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纹样中,有水平线纹、波折线纹,以水平直线环绕器物一周,并上下重复排列构成纹样的装饰带,这些纹样都来自于黄金比例。半坡彩陶图案中的“人面含鱼”纹样中,鱼的外形多画成最稳定牢固的三角形,因为稳固而传递出一种宁静的情绪。鱼纹采用最能反映其特征的侧面形象,而人面纹都选择了最容易表现并能反映其特征的侧面形象,而人面纹都选择了最容易表现并能反映其特征的正面形象,由此可见,根据作品的不同含义和风格选择不同的视角表现方法。

设计中的几何图形,不应该只是为了创造出“黄金比例”而去创造;但是如果不会牺牲设计的其他方面,则应当使用“黄金比例”。

三、中国传统构图形式

在构图中,所有的矩形可分为固定矩形和动态矩形两类。动态矩形的比率由无理数组成,如2、3、5等,它们在分割时能产生无数个令人视觉愉悦和谐分割比率。矩形的比例是1:1.414,近似于黄金分割率1:1.681,且能被无限分割为更小的等比矩形。矩形具有构成一个正六棱柱结构的特性。这个六边形能在雪花晶体的形状、蜂巢和自然界许多方面找到。在构图中,经常用到矩形的分割方法,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则可得到动静结合、相互呼应、协调的艺术效果。例如,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花纹中绳纹图案是由曲线变化而来,它在比例上采用矩形的分割方法,应用平移、重复、对称来表现,产生很强的节奏感。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指出:“艺术并不会准确地模仿可以用眼睛看到的东西,而是要返回到自然界,探索其形成与运行的本质原因――即比例法则。”比例是构图的基准,但并不是绝对的刻度尺。所以先要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既要遵循数学中的比例法则完成构图,又要有所创新。中国图案在构图上,善用“米字格”和“九宫格”,并已发展为“平视体”、“立视体”的构图形式。

“米字格”是在方格内印有米字形线的网格,即二等分与四等分,采用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方法,使图案在X轴和Y轴上的比重均衡,呈现出稳重、庄严的艺术效果。汉代铜镜的构图,大都采用“米字格”。

“九宫格”又称“三分定律”,即把媒体的横向和竖向各分成三格,创造出九个网格和四个交叉点。常用的方法是把视觉中心放在这四个交叉点上,这种不对称的构图形式具有视觉美感。这些构图法都与黄金分割有着紧密的联系。“平视体”是按照“九宫格”的水平垂直线来放置景物,人物、动物,彼此互不遮挡,又讲求圆满。可以把一天到晚的劳动生活表现在同一画面里,也可以把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表现在同一画面里。这种打破时间、空间的构图方式表现出强烈的图形与装饰性。例如,东汉画像石的图景,第一层刻的是:伏羲、女娲、祝融、神农、高辛、帝尧、帝舜、夏禹、夏桀。第二层刻的是:孝子曾参、闵子骞、老莱子和丁兰的故事。第三层刻的是:刺客曹沫、专诸的故事。第四层刻的是:车马人物。画面共五等分,中间一层把上下隔开,体现出汉代画像石的气势与古朴的风格。“立式体”的构图方式也依据“九宫格”,利用“九宫格”的45°斜线作为形象的侧面与顶面的依据。

四、数学中的比例关系在艺术与设计中的重要性

事实上,教学中几何学的应用一开始就与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中国的传统图案、古埃及金字塔还是古希腊神庙,都曾大量应用过几何的方法,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与建筑师们更是系统地研究过几何学,并将其运用到他们的绘画、雕塑、建筑等作品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以设计几何学为基础,创立了“三大构成”教育体系,影响了一大批设计师和艺术家。而在我国的艺术与世纪研究中,教学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艺术与设计一般被视为直觉感受和个人灵感的表现,没有多少老师将教学或几何学引入工作室,或将艺术与设计带进科学或数学课堂。

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随着设计的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虚拟化、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修养。中国传统图案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精神和对艺术的探索。在当今工业文明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思索怎样用工业文明的眼光来审视农耕文明的艺术。设计是对艺术的各种形式要素的组织或构成,而数学作为一种设计原理,赋予艺术某种秩序感,在欣赏过程中愉悦我们的审美感觉。本文从教学美的角度探索中国传统图案的线条、形状、构图等形式要素,目的是想唤起大家在创作与研究中运用教学的方式,重视艺术设计中教学的运用,从理性客观的角度探索艺术最本质的美。由此可见,数学中的比例关系不仅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艺术设计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2001:45-46.

[2]回顾.中国图案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59-160.

[3]雷圭元.中国图案做法初探[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38-40.

[4]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55-57.

[5][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7-150.

[6]余隋怀,苟秉宸,于明久.设计数学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6-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