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健康教育常用方法

健康教育常用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2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教育常用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健康教育常用方法

篇1

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据统计,住院病人的抗菌药物费用占了全部费用的50%以上,而国外仅为15%~30%,提示我国的抗生素滥用问题已相当严重[1-2]。因此,如何提高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很关键。本文便探讨了健康教育对住院患者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6月在我院住院的200例患者,均为意识清楚、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者,排除精神障碍、精神病患者。男100例,女100例;年龄18~80岁,平均(55.9±12.7)岁;科室,心血管内科50例,呼吸内科50例,神经内科50例、消化内科50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21例,初中及以下79例;职业,公务员67例,工人56例,农民48例,学生2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100例,研究组10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科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关于安全使用抗生素的健康教育,具体如下: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多种方式如宣传手册、布告栏、多媒体讲座等,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相关疾病病因及临床体征、抗生素治疗方法、药物代谢部位、保存及变质鉴定方法、滥用的危害、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常用应急措施等;由护理人员专门讲授常用抗生素的相关情况,包括治疗作用、服药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安全用药的基本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组织患者讨论会,针对前阶段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展开讨论,鼓励与会人员积极提问、发言,帮助患者正确认知、对待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行为;每日查房,询问患者用药情况,发现不当行为及时纠正,鼓励患者若有疑问主动询问,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1.3 效果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调查,由住院患者自主完成;调查内容包括安全用药知识、获取用药信息、遵从医嘱3项认知情况,采用5级评分法;将原始总分转换为标准分数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认知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按α=0.05的检验水准,以P

2 结果

较之对照组,研究组加行健康教育后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情况明显好(P

表1 两组患者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情况比较(±s,分)

3 讨论

抗生素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发挥着神奇的疗效,对人类的健康水平及生命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仍有部分伴有许多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致命[3-4]。因此,合理安全使用抗生素才是关键。本组对住院患者加行抗生素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后发现,患者的安全用药知识认知、用药信息获取认知及遵从医嘱认知均明显提高(P

本组总结经验如下:(1)实施健康教育前,应做好充分准备[5],医院领导召开动员大会,鼓励医护人员自觉树立合理、安全用药的观念;各科室成立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小组,由护士长带头,制定符合科室需求的管理制度及健康教育计划;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及医患沟通技巧。(2)实施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更注意抗生素相关信息的知晓,尤以不良反应表现、应急措施更为明显,患者重视药物信息的知晓,有助于自我监测相关不良反应;在接受治疗时,研究组患者改变了被动接受的态度,积极参与治疗,表现出主观能动性,更加关注药物安全问题如药品信息正确性、效期、是否变质等;研究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也更好,能听从护理人员,按时按量用药,能较好地遵守注意事项如饮食禁忌等,忘记服药及改服其他药品前能主动寻求医护人员指导。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可提高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值得深究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锋锦.浅谈滥用抗生素的危害[J].健康必读杂志,2013,(6):423.

[2]张丰三.浅谈关于医院安全用药的问题[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5):235-6.

篇2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75-01

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以及人类健康概念的更新,健康教育作为传播卫生知识建立卫生行为增加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手段,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病人获取健康知识的具体操作者。护理健康教育是由护士针对病人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而实施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1]。所以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而年轻护士更是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和新生代,提高年轻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更是不容迟缓的重要任务。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现代护理不仅要求护士对病人的疾病提供治疗和护理,还要为促进病人的健康提供服务,教给病人与其疾病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使其对疾病防患于未然,增强防护意识,提高其生命质量。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因此,年轻护士必须转变观点,提高对护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对健康教育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对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职责。

2 加强护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

教育能力是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首要条件,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大多数年轻护士没有接受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她们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为此我们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了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如健康教育学习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一帮一互助组等,并在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由年资高、有经验的护理老师给予具体指导。让80、90后的年轻护士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法及技巧,懂得如何分析和评价,具备一定能力和水平。

3 加强临床实践,提高年轻护士的健康教育技能

3.1 加强知识的更新,不断学习,提高年轻护士专业知识理论水平。由于目前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掌握与健康有关的相关知识,如心理、康复、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伦理学等知识,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对宣教对象提出的一些专业问题以及技术咨询等要能有较好的解答,以获得病人的信任。因此,年轻护士要加强知识的更新,不断学习,补充吸取新理论、新方法,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

3.2 掌握并合理运用护理健康教育基本技巧,保证有效的健康教育。

3.2.1 护患关系技巧: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病人为了治疗性的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医院诸多人际关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中,要求护士态度和蔼,诚实守信,热情微笑服务。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愿意接受护士传授的健康教育信息并主动参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

3.2.2 护患沟通技巧:护患沟通是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它包括提问、倾听等语言沟通技巧和体语、触摸等非语言沟通技巧[2]。在进行疾病知识教育时,针对患者知识的接受程度,身体状况,学习动机等,因人、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沟通过程中不要使用医学术语,讲解要缓慢,讲解的内容不可过多,随时反馈确认知识是否被对方理解和接受,正确使用躯体语言,如表情、身体姿势等,注意说话声音及语调不能太过大声或小声嘀咕,以免造成沟通无效。

3.2.3 知识灌输技巧:知识灌输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掌握知识对形成健康行为十分重要,而教育对象健康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护理教育人员的健康教育服务。常用的知识灌输技巧分为讲授、演示和阅读指导等,其中包括对文字教材、图画教材、板书教材、立体教材等常用教材的选择技巧,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以及电脑多媒体视听教具的应用技巧等。

3.2.4 行为训练技巧:在护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为了帮助教育对象建立起有益于疾病康复的健康行为,护士必须掌握行为训练的技巧,以便教会病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行为训练技巧通常包括自我护理能力训练技巧、住院适应能力训练技巧以及康复能力训练技巧等。例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指导其有效排痰及缩唇、腹式呼吸方法,并督促其有效训练每日4-5次,直至患者自觉遵行之。

4 做好效果评价,确保有效的健康教育

我科采取定期进行专业理论考试,操作方法示范,现场宣教考核,评价年轻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加强监督,定期检查,及时反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每周进行不定时护理查房1次,直接与患者交流,了解护士健康教育实施情况,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年轻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着的问题,努力通过各种措施、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年轻护士的服务理念得以更新,服务态度得到改善,健康教育能力得以明显提高,使她们真正懂得护理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内涵与重要性。

篇3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3(a)-0173-04

Impact of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path on the dialysis adequacy of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SHANG Qin HU Dengke LI Jingjing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Lianyungang 22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path on dialysis adequacy in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60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of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in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hospitalized sequence. The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plan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 and a period of 3 months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path was applied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dialysis adequacy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knowledge score of hemodialysi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1). After intervention, urea reduction rate and urea clearance index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 < 0.05 or P < 0.01). After interven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1). Conclusion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path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crease the health knowledge level in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dialysis adequacy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path; Hemodialysis; Dialysis adequacy

S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透析可以达到清除体内毒素、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的目的[1-3]。透析充分性是评价透析效果的主要指标,它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转归密切相关[4]。健康教育是加强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改善透析效果的重要方法,但在目前临床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5]。每日目标化是引用于国外的一种工具,它是以表格的形式清晰地指导医护人员及患者知晓每日需达到的预期目标[6],江苏省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将这一理念与健康教育路径相结合,建立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观察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3~69岁,平均(48.52±16.38)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8例,高血压肾病15例,糖尿病I病13例,梗阻性肾病5例,多囊肾2例,其他疾病7例。透析时间3~118个月,平均(48±4)个月。纳入标准:①符合血液透析指征;②规律透析后,每周透析3次,4 h/次;③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透析时间

1.2 透析参数

所有患者均使用贝朗DIALOG+透析机,德朗16P聚砜膜透析器,标准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200~250 mL,低分子肝素抗凝。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由责任护士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及患者不同时期的健康需求随机给予健康指导。健康教育的具体时间、方式、内容不固定由责任护士自行掌握。

1.3.2 实验组 实施为期3个月的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成立科室健康宣教小组,依据血液透析相关文献,结合对本中心透析患者的健康需求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将血液透析基础知识、血管通路的维护、检查化验的指导、饮食用药的指导、运动指导、心理干预等内容制订健康教育路径,并设定每次应达成的目标,制作成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表。该表格包括透析日程、宣教内容、预期目标、效果评价及日期签名五项内容。具体包括:透析前访视宣教内容为透析环境及制度介绍、收费项目结算方式,预期目标为患者能说出透析制度及自身费用结算方式。第一次透析宣教内容为血液透析基本原理及透析中自我观察要点,预期目标为患者能说出血液透析的作用及透析中自我观察要点。第二次透析宣教内容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自我护理及注意事项,预期目标为患者能说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自我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三次透析宣教内容为内瘘的自我护理及锻炼方法,预期目标为患者能说出内瘘的自我护理方法,患者能演示内瘘的锻炼方法。第四次透析宣教内容为透析常用药物的作用及服用指导,预期目标为患者能说出自身服用药物的名称、作用、注意事项。第五次透析宣教内容为干体重的概念和维持方法,预期目标为患者能说出自身干体重,知晓维持干体重的方法和意义。第三周透析宣教内容为透析充分性的评价方法,预期目标为患者知晓评价尿素下降率及尿素清除指数的方法。第四周透析宣教内容为各项常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预期目标为患者能说出两项常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第五周透析宣教内容为各项常用化验的目的和正常范围,预期目标为患者能说出自身血红蛋白、肾功能、电解质的化验值。第六周透析宣教内容为控制水盐摄入的重要性及技巧方法,预期目标为患者能说出控制水盐的意义和控制水的技巧方法。第七周透析宣教内容为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高钾、高磷食物的危害,预期目标为患者能知晓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说出高钾、高磷的危害。第八周透析宣教内容为透析营养指标及营养自我管理方法,预期目标为患者能说出自身营养指标并知晓自我管理方法。第九周透析宣教内容为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的原理和利弊,预期目标为患者能说出血液滤过及血液灌流的利弊及原理。第十周透析宣教内容为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措施,预期目标为患者能说出三个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式。第十一周宣教内容为合理锻炼的目的和方法,预期目标为患者能配合医护人员制订合理的自身锻炼方法。第十二周宣教内容为常见负性情绪的干预措施,预期目标为患者能说出三条干预负性情绪的方法及措施。制订表格后,对健康宣教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每位成员都能熟练掌握健康宣教的日程安排、每次宣教的具体内容及应达到的目标,健康教育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法[7]进行质量控制。计划(P):对患者每次透析的宣教内容及目标进行评估,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订计划。实施(D):向患者讲解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安排及目标,运用宣传手册、讲解、示范、讨论等方式完成每次健康教育内容及目标。检查评价(C/A):从第二次健康教育开始评价上一次宣教的目标达成情况,目标达成则在表格上予以记录签名,如评价的结果为未达成,则当次的健康教育内容和目标顺延,继续上次的宣教内容和目标,直至达成目标,对于患者目标是否达成的评价标准,应经过培训,统一衡量标准。

1.4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开始透析时及规律透析3个月后进行血液透析相关知识问卷调查、透析充分性评价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

1.4.1 血液透析知识知晓情况 采用自行设计的《血液透析患者知识调查问卷》,该问卷共涉及患者对透析的基础知识、自我照顾、检查化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等5个维度20个条目[8]。各条目均设置三个评价标准为知晓(5分)、部分知晓(3分)、不知晓(1分),最高分为100分,总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知识掌握程度越高。本调查问卷经评价得出内容效度指数为0.86,重测信度为0.88.

1.4.2 透析充分性评价 运用NKF-KDOQI推荐的采血方法留取血标本[9]测定患者透析前后尿素氮,采用Daugirdas推出的第二代公式[10]计算出尿素下降率(URR)及尿素清除指数(KT/V)评价透析充分性。

1.4.3 护理满意度评价 应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血液净化中心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20个条目和1个问答,各条目评价指标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各指标相对应分数为5、3、1分,总分值为100分,分值的高低与满意度高低成正比。本调查问卷经分析,内容效度指数为0.91,重测信度为0.9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液透析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液透析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血液透析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勺榛颊吒稍で昂笸肝龀浞中员冉

两组患者干预前URR及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URR及KT/V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3。

3 讨论

3.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项长期的治疗措施,在此过程中,患者需要具备丰富的健康知识和良好的自我管理水平。研究显示,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获取知识,树立健康意识,使其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能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提高透析生活质量[11-13]。然而,目前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依赖于护士的个人知识及临床经验,存在宣教水平参差不齐,内容缺乏针对性、预见性及系统性等问题[14]。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制订的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表,正是一种统一规范的、针对性强、系统化的表格式宣教手册,在工作中可明确指导护士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避免了护理人员因工作繁忙、健康教育知识缺乏、临床经验不足等所导致的低效教育,减少了护理人员的重复劳动,节省了护理资源,提高了健康宣教的质量和效果。

3.2 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

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路径化及目标化的特点。路径化是通过制订健康教育路径表,加强对宣教者的培训,使其掌握具体的教育计划安排,在宣教中有据可依,避免了健康教育的盲目无序和片面性,提高了护士的宣教水平[15]。目标化是通过患者当次透析反馈上次透析的宣教目标,在教育后进行效果评价,将质量控制融入在整个健康教育过程中,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率[16]。本研究通过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制订每次宣教的计划,将每次透析需要掌握的内容及达成的目标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切实参与健康教育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提高了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具有严格的培训程序,系统的宣教计划,规范的宣教内容,客观的评价目标,使患者能获得连续完整的健康教育服务[17]。本研究显示,实施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透析充分性

透析充分性是指患者通过透析能达到并维持的良好临床状态[18],是决定患者临床预后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KT/V、URR是被用作评价透析充分性的主要指标,通过测定透析前后尿素氮的下降情况来计算KT/V和URR,从而评价透析充分性,已成为临床共识[19]。目前,对于提高透析充分性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延长透析时间、增加频率、应用高通透析等方面,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受到局限[20]。实施目标化的健康教育路径,能够及时反馈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持续跟进和督促患者,加强其治疗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养成控制饮水、按时服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维持干体重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研究证明,控制超滤量、适量的运动疗法可显著提高透析的充分性[21-2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透析充分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干预后KT/V、U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

3.4 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护理人员通过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表有计划地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按照步骤耐心讲解并解答患者的疑问,加强了护患间的交流,建立了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通过健康教育路径表为患者提供了丰富的健康知识,使患者在保护血管通路、正确锻炼内瘘、合理用药、健康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实验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宣教方式,可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加透析充分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1-129.

[2] 孙秀雯,孙仕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6):40-42.

[3] 罗成建,冯玉婵.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5):72-74,99.

[4] Maoujoud O,Bahadi A,Zajjari Y,et al. Assessment of dialysis adequacy guidelines implementation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J]. Int J Artif Organs,2012,35(2):156-157.

[5] 李洪雁.住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8(1):76-78.

[6] Rehder KJ,Uhl TL,Meliones JN,et al. Targeted interventions improve shared agreement of daily goals in the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J]. Pediatr Crit Care Med,2012, 13(1):6-10.

[7] 戴莉敏,贡浩凌,方英,等.PDCA循环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随访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82-885.

[8] 朱礼阳.健康教育路径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9]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Hemodialysis adequacy [J]. Am J Kidney Dis,2006,48(Suppl 1):S6-S90.

[10] 李寒,王世相.KT/V的测定方法、临床意义及其局限性 [J]. 临床内科杂志,2011,28(5):302-304.

[11] 刘凤芹,肖俊男,叶白云.优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病人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2):1624-1625.

[12] 马康瑛,陈林,曹晓翼.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知识掌握度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4):539-540.

[13] 李兰凤,高秀珍,李坤芬.网络访视在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 13(9):9-11.

[14] 全英玲,叶志弘,徐群利.每日目标化健康教育对住院脑卒中患者疾病知识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5,14(8):787-790.

[15] 蔡晓芹,罗金华,张碧泉,等.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35-37.

[16] 陈建敏,赵晓丹,沈怡.健康教育路径在肺癌围术期患者家属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6(24):69-72.

[17] 肖玉华,高燕玉,胡永林,等.健康教育路径对社区老年性耳聋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6, 11(32):4070-4072.

[18] 李龙.血液透析中超滤对血液透析充分性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2):174-176.

[19] 段小婷.不同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影响的探讨[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