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健康教育工作检查

健康教育工作检查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2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教育工作检查,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妇女怀孕28周到产后一周这段时期称之为围产期。[1]围产期保健指的是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孕产妇、胎儿或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保健工作。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是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确保孕产妇、胎儿或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产前检查结合健康教育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的水平。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24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所有孕妇的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文化,所有孕妇的家庭经济条件均为中等水平;孕妇年龄在22~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9±4.6)岁;240例研究对象平均孕周为(28.8±2.4)周。

1.2方法

1.2.1 资料分组

随机将24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平均年龄、平均孕周、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等临床资料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2 干预方法

给予对照组120例产妇常规护理干预,及给予常规检查和体格检查等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产妇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产前检查从第20周开始到36周期间每4周检查1次,首次检查需要详细询问孕妇病史,并对孕妇全身进行系统的检查,检查的方法包括四步触测法、阴道检查、指诊、骨盆测量等方法。健康教育包括产前健康教育、产时健康教育和产后健康教育。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值小于0.05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120例产妇对保健知识的认知、自然顺产情况、平均产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母乳喂养情况5项指均优于对照组120例产妇,观察组120例产妇对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理想,自然顺产高,并发症的发生低,母乳喂养高,与观察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20例产妇平均产程为(5.16±1.97)min,短于对照组的(6.56±2.36)min,其它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重要性

产前检查是为了预防预防遗传性疾病的繁衍,避免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生殖细胞及生殖细胞的功能造成损害,确保产妇和胎儿、新生儿的健康。[2]通过产前检查,对于一些不宜继续妊娠孕妇,产科医师应劝告其适时终止妊娠。另外,产前检查吧孕妇从妊娠开始就保护起来,对那些可能的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大大降低了高危妊娠情况的发生率。

孕妇围产期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受益大的事情。[3]做好孕妇围产期健康教育工作,让孕妇及其家庭成员加深对孕产知识、胎儿健康知识的了解,明白分娩过程中容易导致不良后果的因素,从而使孕妇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医师的工作,使有害于产妇和胎儿、新生儿的因素得以减少甚至消除,对确保产妇和胎儿、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3.2产前检查的方法和健康教育的内容

产前检查从第20周开始到36周期间每4周检查1次,首次检查需要详细询问孕妇病史,并对孕妇全身进行系统的检查,检查的方法包括四步触测法、阴道检查、指诊、骨盆测量等方法。孕妇围产期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内容有所差别。[4]产前健康教育主要传授育婴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首次妊娠的孕妇,需要帮助他们转变角色,学会基本的营养知识、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等。产时健康教育主要是陪伴分娩,让有丰富经验的助产师为产妇提供指导和帮助。产后健康教育主要是关于新生儿的喂养问题,母乳喂养应做到“早接触、早吸允、早开奶”等问题。另外,产后健康教育还应对喂养新生儿的食谱进行必要的指导。

3.3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对保健知识认知的产妇观察组占98.33%,明显优于观察组的86.67%。另外,观察组在自然顺产率和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0.83%和100.00%,都优于对照组的61.67%和84.17%。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为3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67%。观察组120例产妇平均产程为(5.16±1.97)min,短于对照组的(6.56±2.36)min。所以,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对提高产妇和胎儿、新生儿的健康有较好的效果,为了确保产妇和胎儿、新生儿的健康,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应加强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工作。

综上,产前检查结合健康教育对提高产妇和胎儿、新生儿的健康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降低围产期孕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应加强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陆翠云,朱燕飞.产前检查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省医学:2011,24(5):831-832.

[2]卓光芸.试析围产期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保健状况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2035-2036.

[3]郑清娥,侯文奎.加强围产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0):167-168.

篇2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调查》表,共计23题,其中包括两道开放性提问,内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制,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情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学习进修情况、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对进一步加强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工作的建议等一系列问题,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的多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陕西西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所调查的15所高校全部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均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服务。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各高校不同程度的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但师生比严重不平衡,各高校普遍专职人员较少,兼职人员较多,且专兼职人员以中青年为主,男性教师比例很低。其中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生比从1:2800到1:12000不等,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它从1:1150到1:6000不等;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隶属在学院、学工部和团委的,也有的是独立机构;所调查196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中拥有中国心理学会临床督导师资格的仅仅只有5人,占总数的4%。拥有中国心理学会咨询师资格的仅仅只有8人,占4%,拥有中国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有123人,占63%。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学科背景呈现“心理学+教育学+思政+医学+其他”的模式。学历主要以硕士为主,占到60%,博士22%,本科及以下18%。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编制不统一,有较大差异,大部分属于教师系列和行政系列编制,分别占到59%和32%,医学和实验系列比较少分别占到8%和1%。80%的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分为必修课、选修课,还有的学校必修选修同时开设;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大部分能经常或不定期的参加培训和学习进修,三分之一高校能够经常学习进修,一半以上是不定期参加学习进修,很少或没有学习进修机会的14%。陕西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师资,有海外访学经历的较少,仅仅只有20%,缺乏与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在调查高校中,有一半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没有接受过专业督导。各高校软硬件配备情况72%的高校软硬件配备齐全,其余28%不同程度配备了相应设备。办公场所面积达到100平米以上的占到67%,30-50、50-100平米的各占到13%,30平米以下的仅占7%。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近几年来陕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新形势下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东部地区等省、市相比,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普遍存在着师资队伍总量跟不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师资队伍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岗位序列不统一,专业培训系统性不强,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受限,队伍不稳定;教育观念滞后,课程开设不规范、教学效果不够显著和教师本身职业倦怠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仍然不足,师资队伍师生比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标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各高校发展参差不齐,在调查中,仅有2所学校的专职教师数量达到了1:3000的师生比标准,其余从1:3300到1:10000不等,总体来看,师生比约为1:6000。高校专职咨询师数量有限,兼职咨询师占据大多数,兼职心理师资缺乏有效的管理。

2、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稍显滞后,主要目光依然在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上,整体有病理导向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为主,心理咨询老师趋于临床心理诊疗,忽略了大学生本身内在的追求向上的积极心理能量的挖掘。

3、教师培训不够,缺乏督导体系。陕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培训时间短,内容注重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少,操作技能实践较少;很少有时间让学习者自己去体验或彼此分享,且缺乏督导;约有46.7%的高校的专职教师能够经常性的参加专业培训,另外50%左右的高校专职教师能够不定期的进修培训,基本能偶保证一年至少一次,个别学校很少参加学习培训,几年一次。

4、课程体系不健全、开设不规范、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讲授,且大部分为大班上课,很难充分的体验交流分享,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

5、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职称、职务未得到较好地解决。晋升职称没有合适的参评序列,如目前仅有思政教师职称评审序列,无心理健康教师职称评审系列,为这批人员的职称晋升带来瓶颈。现在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大都是设置在学生处下,这样老师大都管理岗的居多,教师岗的少,有教师岗的老师做的工作和行政岗的也没有区别,这样他们既需要做专业,还需要做课程,包括咨询活动,还有其它各项工作等,都混在一起,不利于工作,这些都是产生职业倦怠现象的主要原因。

五、对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根据调查和访谈结果,我们认为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积极转变观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问题上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把工作重点从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识别和应对转向挖掘所有学生积极潜能上来,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一套适合自己本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道路,在充分调动师资积极性,挖掘潜能上入手,提升整体素质预防职业倦怠现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努力按照师生比1:3000标准配齐专职人员,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心理专兼职教师不足是制约工作的瓶颈,因此高校应努力按照有关文件要求配齐专职人员,如确有困难的可以逐步达标,目前应采取相关措施鼓励辅导员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且持久的教育工程,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坚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必须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因此,应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及十个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这些示范中心和教育基地不断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培训和督导工作,培育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专家,担任培训主讲和督导师,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加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度。让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专兼职教师接受专业培训和督导。

3、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培育一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骨干,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并不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狠下功夫,注重课程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效果,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采用体验式教学,从活动入手,注重学生潜能开发,有力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篇3

(一)保障措施

制度健全,建立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法》、《新疆大学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职责》、《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制定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xx-20xx学年工作计划和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xx-20xx学年工作计划,为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机构设置

成立经济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

设立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室职责》,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

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新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培训,迪老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各班级培养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成立了经济学院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

(三)培训工作4分

对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日期:

1、20xx.10.24专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2、20xx.11.22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3、20xx.12.10专题讲座《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4、20xx.12.19专题讲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5、20xx.4.17专题讲座《勇敢面对,愉快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6、20xx.6.18专题讲座《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日常工作4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学院20xx-20xx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撰写了经济学院20xx-20xx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能够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成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有:

1、关于做好20xx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3、关于做好20xx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