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文化活动的宣传

文化活动的宣传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0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化活动的宣传,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文化活动的宣传

篇1

一、__市三绿工程宣传月活动情况的介绍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认真做好宣传月工作,市政府和市三绿工程办公室高度重视,制定下发了《__市三绿工程宣传月活动的实施方案》和《__市关于开展清仓查库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多次召开协调会,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共同做好三绿宣传月工作。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一是集中开展清仓查库活动,净化食品市场。组织商务、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节日市场检查力度,对清查出的有问题的商品,一律撤柜封存。

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咨询活动。20__年12月26日,按照统一部署,“省暨__市三绿工程咨询日活动”在市府广场举行,省、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及部分企业开展市场准入、安全检测、合理膳食、绿色市场认证、放心品牌推荐等相关知识的咨询和宣传;印发了“三绿工程百问”、“安全消费指南”等宣传资料万余份,摆放了40余块宣传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通道的画板,还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同时,我们还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__电视台新闻频道从2月15日至18日连续4天播放了__市三绿办改编制作的三绿工程专题宣传片,宣传介绍我市的三绿工作;我们还编印了《绿色消费指南》,翻印了《三绿工程百问》等资料,广泛发放,并在__商务信息网上开辟《绿色消费》专栏,系列介绍绿色消费知识等。据不完全统计,宣传月期间,通过各类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单位播发我市的三绿新闻不下五十次。

三是开展畅销品牌推荐活动,大力宣传优质食品。结合正在开展的__市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活动,我们组织专家库的专家对申报供应商的企业和品种的资质进行认定,首批对申报的25家企业单位给予了__市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供应商资质,并大力开展向消费者推荐活动。对其中获无公害认定或知名名牌称号的16个企业的19个品种向国家、省三绿办作了推荐。

四是加强了绿色通道的开辟工作

在已有的2条省际通道、3条市际通道的基础上,市公安、交通部门又出台了新的扶持办法,对农副产品运输车辆制作了《三绿工程运输通行证》,并在行政服务中心公开受理,积极开辟绿色通道。

五是抓好创绿示范店的考核验收,树立绿色消费的典范。

宣传月活动期间,市三绿工程办公室还组织办公室成员对参加申报的金满楼、蜀王、江南春等共50余家大中型餐饮企业进行了考核和验收,授予23家企业的36个门店“20__年度__市创绿色餐饮示范店”称号,为餐饮企业树立绿色消费的典范。

六是启动了创建__市农副产品绿色零售市场活动

为推动绿色市场的培育,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副产品绿色零售市场》(GB/T19221-20__),以经营农副产品的超市为起点,在全市经营农副产品的零售市场开展创建“__市农副产品绿色零售市场”的活动。确定了家乐福__长江店、好又多望江路店、合家福购物广场、红府超市舒城路店等4家超市首批进行试点工作。

通过三绿工程宣传月活动,我市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强,三绿氛围日趋浓郁。

二、20__年__市三绿工程工作要点

(一)基本思路:一是“反弹琵琶”,从消费抓起,通过引导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并通过三级检测网加强食品检测手段,使污染超标的食品无法销售,从而引导生产;二是运用法制、经济、行政手段,实行全程卫生质量控制;三是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四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先以抓好“放心菜”、“放心肉”、“放心豆腐”为重点,再逐步扩大到所有食品。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强化三绿工程的领导。

2、继续做好绿色市场的培育。根据《绿色批发市场标准》、《绿色零售市场标准》和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及实施规则,加大培育创建绿色市场力度,加强硬件建设;建立索证、索票、检测、认定、认证等市场准入制度;大力发展周谷堆农产品市场“放心菜”配送工程,进一步提高配送规模,扩大配送数量、配送品种和配送范围。

3、继续加大无公害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的建设。一是继续加大无公害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的建设;二是继续抓好“放心豆腐”生产基地建设,20__年力争建成1—2家豆制品集中生产基地,使基地日产黄豆原料18吨。

4、继续强化市场

检测体系建设。一是投资3000万元建设__农副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同时将蔬菜农残抽检逐步向水产品、水果、肉食品延伸;二是进一步完善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残检测基础设施,争取检测面达到60以上;三是积极鼓励和支持超市及农贸市场建立农残检测点。5、继续加快实施品牌战略。一是积极做好蔬菜、肉食品、酒的畅销品牌推荐工作;二是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是继续开展“绿色餐饮消费工程”活动;四是大力推进流通领域食品放心工程龙头品牌的建设;五是大力推进“放心豆腐”品牌。

6、进一步加大对三绿工程的宣传。一是将三绿工程宣传重点转到对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和绿色消费知识的宣传;二是积极开展三绿工程评选活动;三是积极参加“三绿工程博览会”等社会公益活动。

7、继续加强三绿工程法规制度的建设。一是加大推进《生猪屠宰管理办法》等的实施力度;二是根据已出台的城区农贸市场管理办法,尽快出台《加强农贸市场管理的实施细则》;三是结合实际,拟订《农副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为农副产品市场准入确立法制依据。

8、推进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逐步建立信息网络平台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实现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信息网络化流通模式。

9、进一步深化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肉品市场准入,强化生猪市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做好定点屠宰场的规划工作,逐步提高屠宰场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档次。

篇2

二、群众文化活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和文化工作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在其开展的过程中一定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发展,这是文化活动工作的发展必然趋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文化活动的创新工作,顺应及推进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是一项很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三、在群众文化活动工作中开展创新工作的方法

在社会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工作中,许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利用实践性的工作方法对文化活动的创新工作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创新工作方法。这些创新性的工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做好基础文化组织的文化共建工作

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基础文化组织的重要性愈发的明显了起来。在实际的群众文化工作中,这些基层文化组织往往会出现诸如基层设施差、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所以基层的文化组织在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应采用文化共建的工作模式。创新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共建应是全面的共建工作。这种全面的共建既包括了设施的共建、资金的投入,也包括了人才的使用、节目的设置等工作。如在新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组织可以与辖区的单位举行联合的公益文化活动,由辖区单位提供场地,文化组织提供设施,双方各提供部分节目进行表演。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既可以很好满足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要求,又可以为企业提供很好的宣传途径,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二)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的专业化工作

在以往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对于专业化的需求不是很明显。但是在新的形势下,这种专业化的需求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必须加强。所谓专业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专业人员的加入、二是专业设备的使用、三是专业工作的开展。如在实际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利用专业的音乐创作人员进行活动的专项音乐创作工作,再利用专业化的设备进行录制和播放。这些专业化工作的开展可以很好地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艺术性和专业性,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提高活动的参与率。

篇3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268-01

一、当前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民文化意识匮乏,文化活动组织程度低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也是决定实践活动的决定性要素。我国很多地方的社区仍然立足于将社区打造为居民生活和活动的区域,而忽视了社区作为文化宣传、体育健身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的功能。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很多社区居民没有文化活动的概念和意识,对于文化性、群众性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从根源上阻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从社区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角度看,当前我国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范围、密度和频率都是不足的,这很大程度上导致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处于低级阶段,也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持续性和制度化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极其匮乏

可以看到,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必须体现“持续性”和“制度化”的特点,唯有此才能彰显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效力。当前很多地方的社区在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方面缺乏有效的活动机制和制度,对于活动的开展、组织仍然处于松散的“起步阶段”,且看不到活动发展的方向和未来。从某种程度判断,我国很多城市社区群众文化活动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制度体系的缺失和长效机制的匮乏。

(三)政府部门对社区文化活动的投入力度不够

政府和相关部门是社区的直接领导者与管理者,自然承担着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领导、组织和管理职责。目前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群众性文化活动难以全部普及和推广,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不够,投入力度不足。其中,资金投入和扶持难以延续,文化活动设施缺乏,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等,都是政府和相关部门未来针对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四)专业化文化活动人才极其缺乏

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设计和开展,需要一系列的精心谋划和准备,而这个过程都需要专业化人才团队的配合与协调。但是从目前我国不少社区的实际状况看,很多社区根本不存在文化活动组织的机构和部门,更遑论专业化人才了。专业化文化活动人才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气氛,也给未来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二、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宣传和扶持力度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着眼于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加大对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从资金、基础设施、宣传教育、思想路线等多个方面提升对社区文化系统的管理、帮扶。同时,要从制度、体系上给予社区更大的帮助,形成长效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机制,透过制度的健全来维系社区文化活动的热度、透明度和开放度,让全体社区居民都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

(二)社区要精心组织、严密布局,做好文化活动持续性开展的准备

社区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直接负责方和组织方,必须树立“为社区居民服务”意识,精心组织有序、有效的文化活动,定期开展精神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全体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打造文化氛围浓烈的优秀社区。同时,要做好持续性、长期性文化活动开展的准备,从思想、观念和行动上来一次大的转变,将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作为社区工作的优先方向,力求实现社区文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三)广大社区居民要积极参与各类社区文化活动

群众和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体,也是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性要素。作为社区的一份子,广大群众和居民应该充分认识到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要更加踊跃的参加各类社区组织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参与过程中,社区居民不但可以加深相互的了解,而且能够促进社区的和谐共荣与稳定发展。同时,社区居民的交流和沟通以文化活动为纽带,无疑在无形中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整体素质。例如,张浦镇组织的打连厢系列表演活动,就是以社区为单位组织。打连厢活动不但可以调动社区居民的文化体育参与热情,而且能够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

(四)加强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注重人才的培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