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4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社会治理特色亮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阅评组在新闻阅评中认为:楚天金报的这组报道,是都市类媒体服务中心工作、解读重大主题的成功策划,是都市类媒体坚持市民报特色同时承担主流媒体社会责任的可贵实践。它的成功在于:主题好,抓住了治理兴建“大东湖”等这种事关国计又攸关民生的重大主题;视角好,切准了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注的交汇点;运用了标题、提要、关键词、图示、答问、解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的语言,让人们爱看又看得懂。从而起到了鼓舞人心、引导舆论、服务大局的社会效果。
一、市民报做“大主题”的经济报道,承担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当前,在市民类媒体中的确有这种倾向:认为宏观经济报道这类的大主题,特别是党委、政府的重大经济决策与部署,是党委机关报重点报道的内容。作为市民类报纸。无需花太多的版面去做重点报道。更没必要做大型的系列报道。
然而,楚天金报却认为,市民类媒体应该转变这种观念,市民报作为党委机关报的补充和延伸,同样是和工具,同样要承担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而且,市民报的读者群一样关心重大经济新闻,毕竟经济发展事关每个人的事业发展和切身利益。只要创新报道形式,做深、做透、做活经济报道,一样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为了实现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目标,今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对“湖北省情再认识”大讨论,集思广益,并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上明确了湖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着力点:构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锻造武汉新港,建设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等。
这些亮点,都是投资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宏伟工程,是符合中央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环境友好发展、长期影响湖北经济发展的“大主题”。因此,楚天金报决定,承担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尽快将这些大主题及时、充分、准确地予以报道。
二、市民报做“大策划”,增强经济报道的深度
市民类报纸自创刊以来,经济类报道须臾不敢离开“民生”二字,这也是市民类报纸扬名立万的核心武器之一。但正如太阳底下也有阴影,相当一批市民报在做经济话题时被束缚了手脚,担心读者看不懂或不易懂,许多话题不敢展开。由此也带来市民类报纸经济报道相应的弱项:对大主题的经济题材没有进行大手笔的策划。报道缺乏应有的深度。
近年来,《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杂志等专业财经媒体的迅速崛起,更使市民类报纸的经济报道陷入了尴尬:论资讯速度,难以与之匹敌;论报道深度,难以与之比肩。市民类报纸的经济报道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顺利突围?这就成为许多市民类报纸在思考的问题。
此外,在众多新闻媒体的积极推动下,全民对财富的关注度前所未有的高涨,“股民”、“基民”在都市里司空见惯,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对CPI、PPI等专有名词也了如指掌。面对读者素质的全面提升,市民类经济报道该向何处去?
无疑,传统市民类报纸浅尝辄止的信息式报道已经落伍,适应读者素质的提高,回归纯正的经济报道本身,推出气势磅礴的大型策划报道,是市民类经济报道体现深度的选择之一。
楚天金报决定推出“湖北经济发展亮点与着力点”这个大主题报道后。通过大手笔的策划,推出多版面、多视角、全景式、全彩色的系列特刊,增强市民报宏观经济报道的深度。
在具体实施中,楚天金报成立专班,加强策划。组织骨干编辑、记者,详细商讨报道方案,精心采写、编辑、包装。在版式上,做到风格统一、清秀大方,给人以整体感;在内容上,做到既全面,又有深度。每个特刊通过采访专家及业内权威人士,对这些亮点进行深度解读。比如《重塑大东湖》特刊。记者采访了国内顶尖级科学家――水治理专家、中科院院士刘建康,他给出了关于水治理的权威方法;在《锻造内河第一港》中,记者不仅采访了国内知名专家、武汉新港项目的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陶德馨,还采访了对武汉新港颇有研究的美籍学者FRANK LONG。同时,记者通过实地采访、横向对比,给参与决策的官员、专家一些媒体独有的见解、视角和启示。如《托起鄂西的明天》之《湘西给鄂西带来的思考》一版中,就是寻找一个样本――和鄂西在地域上紧密相连、在旅游资源上颇多相似之处的湘西,用它发展旅游产业的措施和效果,力求给鄂西的发展提供一线启示。《两型社会展宏图》之《综改试验区创改革样本》,也是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成都试验区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展的观察,力求给武汉城市圈试验区、长株潭试验区的发展带来一些启迪。
三、市民报做“大服务”,强化经济报道贴近读者的民生视角
经济报道通常有三个视角:政府视角、民生视角和专家视角。当前业界公认的出色的经济报道,则是将三个视角融为一体。
综观楚天金报的这四组大型经济报道,可以看出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注重服务性和民生视角,并通过采访官员和学者,将政府视角、民生视角和专家视角融合得浑然天成。
《湖北经济发展亮点与着力点》系列报道,所有稿件力求用通俗的笔法,展示其既事美国计,也攸关民生的特点,力求深挖工程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以及对人们生活可能发生的改变,让市民从内心深处理解、支持政府的这些战略决策。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每组报道都配有相当版面的图示部分,绘图不仅清晰,指示也十分明确,让读者能直观地了解工程概况。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十一五”发展规划、实现“两个率先”和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深入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落实部门创建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和协调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创建目标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各系列平安创建牵头单位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掀起系列平安创建,扎实开展平安镇(区)、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金融(网点)、平安工地、平安拆迁、平安电力、平安通信、平安交通、平安大道、平安家庭、平安场所、平安旅游景区、平安铁路区段、平安边界、平安宗教场所等二十个系列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系列平安创建组织网络建设,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清晰、任务落实;利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的先进经验、典型和成效,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抓住重点工作,形成一批特色亮点工作;将系列平安创建与本地区、本单位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将创建活动深入到镇(区)、村(居),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及其下属单位和部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格局,确保省“社会治安安全市”七连冠,争创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
三、活动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区)要在辖区内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深入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各系列平安创建牵头单位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完善组织网络,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工作计划、考核细则、奖惩办法,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表彰;各成员单位要大力配合,加强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创建工作。
(二)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系列平安创建宣传工作;要及时向省、及市综治办提供系列平安创建的做法、经验,提高我市综治和平安创建的知名度;有条件的镇(区)和单位可以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广场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对系列平安创建活动进行宣传,切实提高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创建意识和参与度。
2.社区建设成为完善服务功能上新亮点 各地以村屯为单位,以构建农村新型社区为方向,按照合理规划、功能分区思路进行探索实践,生活居住区、工业开发区、特色农业园区、畜禽养殖小区、办公健身区等分区明确、功能配套、管理完善的社区形态初步形成。吉林市九座新村,集中6个村2830户农民,集中建设了占地18万平米、61栋楼房的农民新村,实现了居住社区化、公共服务配套化。农安县陈家店村通过集中居住、整合土地、创办农民股份公司、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公益事业等,探索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3.大型秸秆气化站成为农村清洁能源发展新亮点2010年省支持建设13个大型秸秆气化站,可解决5000户农民用能需要,既方便又卫生,实现了农村生物能源的科学利用,解决了秸秆污染农村环境问题。
4.新式围墙建设成为农村基础建设新亮点2010年全省修建围墙24725公里,围绕其配套相关建设的水泥路、油路和街路、巷道铺砖11645.55公里,修建排水沟12513公里。梅河口市、柳河县、辉南县等一些地方新建的仿古围墙、水泥艺术围栏,具有古朴、实用、整齐、美观的艺术效果,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