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行政基本职能

行政基本职能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3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行政基本职能,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行政基本职能

篇1

1.2从作用的领域来划分。从作用的领域看,可以划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等。这些职能集中体现了国家在全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整体作用,因此,有人格这些职能称为行政管理的总体职能,也可以称为基本职能。1.3从管理过程和方式来划分。从行政管理的过程和方式看,可以划分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等。这些行政职能不仅为不同类型的国家所必需,而且为不同领域的行政管理所必需。这是行政管理作为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为维护自身良性运转所必须具有的共同的职能。与行政管理的总体职能相对应,有的人将这些行政职能称为分部职能或者运作职能。

1.4从作用性质来划分。从作用的性质看,可以划分为统治性职能、保卫性职能、管理性职能、服务性职能等。随着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的发展,相应地,有些职能逐渐强化,有些职能逐渐弱化。

1.5从所控制的幅度来划分。从所控制的幅度来看,可以划分为高层次行政职能、中层次行政职能、低层次行政职能。

2基本职能

2.1政治职能。这是行政管理员主要的职能,从世界范围来说,任何一种类型的国家,都无不以政治职能作为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它最鲜明地反映国家的本质以及一定时期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方式和作用。政治职能也称阶级统治职能,它是指通过行政强制力机构(加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事机关、情报机关等等),行使约束性、控制性、防御性、保卫性以及镇压性的功能。以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及内外环境,这是任何国家的行政管理都不可缺少的职能。

2.2经济职能。这是行政管理员重要的一项基本职能。从国家产生开始,就以不同方式并在不同程度上实际存在着这一经济职能。它鲜明地体现着上层建筑决定于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特性。国家的经济职能是通过国家的经济管理部门(如经济计划部门,农业、工业、商贸部门,交通部门等)对社会经济的领导、组织和管理来实现的。

2.3文化职能。这也是行政管理最古老、最主要的职能之一,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管理方式。文化职能一般是通过文化督理机构(如教育部、文化部门、科技卫生部门、体育部门等)实施领导、指导以及管理实现的。

2.4社会职能。这是行政管理内容员为广泛、丰富的一项基本职能。一般地说,凡致力于改善、保障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事业和措施,均可以包含在此概念之中。按照的观点,凡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功能,即与阶级统治职能或政治职能相对应的管理职能都称为社会职能。行政管理的社会职能一般是通过建立专门机构(如民政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对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事业实施管理来实现的。

篇2

一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以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规划、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针对如此社会经济发展的国情,我国应积极鼓励与引导广大民众投身民营经济发展,大力支持应用工商行政管理来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平衡发展。

 

一、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在我国经济社会管理中,工商行政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应用工商行政管理及发挥其基本职能可以有力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为此我国设立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便在市场经济监管方面积极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与作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我国的政府职能部门,对其部门制定了明确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准入及监管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商品注册与监管广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传销组织与规范直销。作为政府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发挥本部门的行政管理基本职能,尽忠职守并肩负经济行为责任,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而服务。

 

二、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特点

 

(一)营造经济市场环境的公平性与有序性。为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经济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是在此基础上设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体系的完善及经济市场发展的有序性。监督管理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这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因而营造经济市场环境的公平性与有序性,这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一大工作特点。

 

(二)密切联系市场体系及消费者。市场与消费者是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对象,作为我国的政府部门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尽量处理好市场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密切联系市场体系及消费者,这成为工商行政管理的又一大工作特点,维护市场体系与消费者的紧密关系,这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工作性质具有日常性、突击性。市场经济每天都在运行,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常常突发异常状况,因而这决定了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性质具有日常性、突击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监管与维护市场经济的日常运行,一旦遇到突发状况还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工商行政管理对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坚持贯彻“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而民营经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下逐渐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民营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正确引导及大力帮扶,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树立良好的管理意识与理念,合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与带头作用,严格执行监管工作,为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另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积极推进民营企业与时俱进的改革,引导民营企业革新经济发展理念,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利于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有效推动民营企业经济发展。

 

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

 

鉴于工商行政管理对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极大推动与促进作用,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更加需要发挥其本部门职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

 

(一)加大企业法律法规的宣传,维护民营企业的持续发

 

展。为维护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工商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企业法律法规的宣传。一方面约束工商管理部门在行使职能时能够严格遵循企业法律法规来执行。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熟悉企业法律法规,即可督促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民营企业又可利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提高民营企业“信誉”意识,引导民营企业走得更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行使监管职能时,需要重视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誉”意识,加强对民营企业关于信誉经营的理念宣传。因为民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信誉经营非常重要,在市场经济交易环境下,民营企业只有自觉遵守与维护信誉,这样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支持,从而推动民营企业走的更远。

 

篇3

行政管理是指通过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类活动,而企业及事业单位的行政类管理也被纳入了行政管理的范畴。行政管理的两个基本点分别是政治与管理,一方面,行政是以政治为前提的一种活动,政治决策的实现是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行政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是其重要属性。与企业管理相比,行政管理的起源更早,其社会职能与政治职能更为明显。

2.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内涵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管理、服务、协调等三个方面,首先,行政管理既需要处理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诸多事务,还需要就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其次,行政管理就企业的各个部门而言,是一个综合性的统筹管理制度,需要保障企业每个部门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此提供制度支持及物资支持;另外,行政管理也是重要的协调手段,通过处理企业各个部门的关系来达到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3.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基本职能:一是信息收集,包括企业内部行政信息与外部市场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参考;二是方案供给,即对企业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有监督职能,同时对生产计划的制定也有决策职能;三是资源分配,即对企业的各类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做好资源分配工作;四是组织协调,通过完善的组织协调机制保障企业的高效运转。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国有企业忽略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诸多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制度约束,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流程随意化,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干部的官僚思想严重,行政管理工作趋于制度化、形式化,行政管理的目标难以实现。

2.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完善的组织结构应包括法人财产制度、法人有限责任制以及企业组织制度内容。现有的国有企业层级式组织结构存在诸多管理层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层级式组织结构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端被逐渐显现出来,组织规模无限制膨胀,而管理效能却得不到提高。

3.信息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管理效率的提高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受制于传统行政体制的影响,信息化发展步伐较为缓慢。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管理平台亟待改进,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质也有待提高。

4.人力资源管理

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受传统观念中的封建人治及官本位思想影响较深,企业管理层及基本工人的重视程度不足,企业决策多由高层领导单方决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严格的制度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多限于人员调配及职称评定等工作,缺乏有吸引力的薪酬激励制度,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职能增加了顶层设计、环境导向、制度化导向、结构导向、手段导向、知识导向等内容,也为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1.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科学的管理工作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要加快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改革,首先应加快行政管理制度建设,为行政管理职能的变化提供制度保障。行政管理工作应加快责任分配,实现管理流程约束,建立行政管理监督机制,提高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导向作用,从而保证行政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2.组织结构的改革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应加快组织结构改革,突出行政管理职能中的顶层设计、结构化导向等作用。加快传统层级式组织结构的改革,推动扁平式组织结构建设,精简中层管理人员,形成网络式组织结构,推动传统的职能管理模式逐步向流程化管理发展,从而提高企业决策的信息传递速度,保证行政管理的高效运行。

3.信息化改革

信息化时代的带来也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信息化改革,不断推动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改革,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灵活性与时效性。引入事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不断提高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保证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并为企业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支撑。

4.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