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3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常规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177
糖尿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发病比例显著增加, 严重威胁我国人们生命健康[1]。本文中对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0例, 分别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联动式健康教育, 详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5年10月在本中心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0例, 随机为常规组和改良组, 各100例。常规组男49例, 女51例, 平均年龄(59.50±5.00)岁,
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00±1.00)年;改良组男50例, 女50例, 平均年龄(58.50±5.50)岁, 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50±0.50)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规组 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 同时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管理, 组织患者和家属定期健康教育知识学习, 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手册, 在社区显著地方、走廊过道及病房张贴健康教育宣传画, 增加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和宣传[2]。
1. 2. 2 改良组 给予联动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首先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记录, 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 对患者进行分类;对文化程度较低、糖尿病知识掌握较少的患者, 重点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培训和讲解, 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 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的重视和关注, 同时定期对患者实施问卷调查, 了解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程度, 对薄弱部分强化讲解[3];对药物治疗依从性差患者, 着重增加药物药理、药性知识的讲解, 提高患者对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了解, 增加药物正常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区分, 提高自诊自查。定期对患者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饮食管理依从性差的患者, 重点了解饮食情况, 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饮食计划, 对饮食计划管理效果定期统计和分析;对患者的总体情况定期汇总, 患者相互交流治疗心得, 提高治疗依从性, 增加医生、护士、患者间的联动性[4]。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 5]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合并症发生比例。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 分为护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满意度=护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分为完全知晓、基本知晓和知晓较差, 知晓度=完全知晓率+基本知晓率;依从性分为完全服从、基本服从、不服从, 依从性=完全服从率+基本服从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改良组患者护理满意61例、基本满意35例, 不满意4例, 满意度为96.00%;常规组分别为48、35、17例, 满意度为83.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对比 改良组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完全知晓59例, 基本知晓31例, 知晓较差10例, 知晓度为90.00%;常规组分为39、43、18例, 知晓度为82.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患者饮食干预依从性对比 改良组患者饮食干预完全服从72例, 基本服从23例, 不服从5例, 依从性为95.00%;常规组分别为49、20、31例, 依从性为69%,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4 两组合并症发生比例对比 改良组患者合并症发生12例(12.00%)显著优越于常规组的29例(29.00%)(P
3 讨论
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 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但最为重要的还是患者的饮食生活配合, 不但能够更好的增加临床治疗效果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常规的健康教育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 联动式健康教育能够对患者的情况更加了解, 同时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 对糖尿病的治疗和用药增加配合。
医院无论在糖尿病防治人才还是检测设备等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 患者和家属对专业医生和护士的建议也非常重视, 对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和行为干预, 采取医生和护士、患者互动的健康教育方式, 患者更容易接受。由于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社区慢性病管理为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的推广, 提供了平台和保障因此在糖尿病延续护理中应用, 联动式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是可行的[6]。本文结果显示, 改良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饮食干预依从性、合并症发生比例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P
总之, 应用联动式健康教育管理糖尿病患者, 能够更好的提高护理满意度, 增加患者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程度、改善患者饮食干预依从性, 降低合并症的发生比例,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晓静, 王旭红, 李爱华.医联体联动模式下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15(22):3413-3414.
[2] 崔建蓉.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 2015, 30(33):4197-4199.
[3] 施雁, 王西英, 孙晓.糖尿病病人三元联动健康照护模式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9):8-11.
[4] 马静.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23):2169-217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我省4个地区共计200名为实验对象,农村、城市各100名,男性、女性各100名。在探究其对牙齿健康知识认识程度的基础上,将分为常规组和健康教育组两组,每组100例,针对常规护理组给予其常规口腔护理知识,在此基础上针对健康教育组调查员进行健康教育。其中,常规组调查员年龄6~12岁,男65例,女35例;健康教育组调查员年龄7~14岁,男62例,女38例。两组调查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实验方法
1.2.1知识理论宣传
设计一套口腔知识健康教育方案,对社区员的牙齿保健行为和认知进行了解。针对不同认识程度将其分为多个小组,给予其不同的健康教育,采用讲座宣传,广告宣传和家庭传授等多个方式开展。
1.2.2发放调查问卷
向被调查家长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总结了实验家庭口腔健康行为,具体的问卷内容包括饮食行为(食用糖果、碳酸饮料、糖水等食物的频率)、刷牙行为(刷牙频率和应用含氟牙膏的概率)。
1.2.3健康宣教策略
针对常规护理组调查员应用常规护理方式,通过广告方式宣传口腔知识。在此基础上针对健康教育组调查员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4预防工作
教育员能详细讲解具体的预防策略,并定期进行牙齿检查,掌握刷牙的要领,尽量使用含氟牙膏来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并要戒除研究等不良嗜好[1]。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饮食行为统计结果
农村食用糖果、碳酸饮料、糖水等食物的频率高于城市。
2.2自我管理分析
有资料显示[1 2],结核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55岁以后明显上升,至75岁达到最高峰,说明全球人口老龄化及全球肺结核回升趋势,肺结核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骨结核是我院常见的合并症。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骨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骨结核患者7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龄34岁-47岁,平均年龄42.3±3.2岁,病程长短:14d-12个月,临床症状:低热、盗汗、腰背部疼痛、乏力及血沉加快,同时胸腰背部疼痛、腰骶部疼痛及身体活动受限,脊髓或者神经压迫症状。70例骨结核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参与本项调查,根据是否在护理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30例和健康教育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病程长短、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比较分析,无明显差异。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 采取骨结核患者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 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1)建立骨结核患者健康档案;(2)定期向患者讲述骨结核发病机理、治疗过程等与疾病有关的知识;(3)培养骨结核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4)培养骨结核患者健康的饮食习惯。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骨结核患者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主要包括骨结核患者入院指导、骨结核疾病知识普及、骨结核患者的心理疏导、骨结核患者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评分,每项总分25分,合计100分。
1.3.2 观察两组骨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工作差错率、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骨结核患者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如表1)健康教育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
表1两组骨结核患者护理工作质量评分
2.2 两组骨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工作差错率、满意度情况(如表2)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工作差错率、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
表2两组骨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工作差错率、满意度情况
3 讨论
骨结核继发于肺结核或者肠结核,其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从而引起化脓性破坏性病变[3 4]。骨结核治疗过程较为漫长,容易反复,同时服用抗结核药物对于肝脏等脏器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本研究通过对骨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1)首先为骨结核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临床症状、骨结核发病部位、特点、并且对患者测定血压、血糖、心率及血沉等情况进行记录。(2)通过定期开设骨结核疾病知识咨询小组的方式,对患者骨结核疾病知识讲述,主要包括发病机理、治疗药物、治疗过程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尽可能为骨结核患者及家属解决所有关于骨结核的疑难问题和预防知识,提高患者对于骨结核的重视,培养起对于骨结核防治知识必要性的教育,尤其是一些注意事项,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理念的灌输,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监护的意识。(3)骨结核患者出院后要保证规律的生活,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避免活动过多引起劳累。戒烟限酒,忌暴饮暴食,注意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发生。(4)增加患者对于骨结核患者饮食习惯的指导,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骨结核患者自身的能量、营养消耗较大,同时患者又会出现贫血等症状。本研究通过健康教育组和常规护理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健康教育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而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工作差错率、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提示健康教育明显提高入院指导、骨结核疾病知识普及、骨结核患者的心理疏导、骨结核患者出院指导饿评分,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认识能力,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应用于骨结核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计莲娣,陈其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结核合并肝损害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143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