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0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会计实操账务,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根据2014年财政部最新修订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会计软件核心模块的应用,例如,账务处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应收应付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等基本业务的核算原理和操作技能。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过于强调理论教学,由教师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对理论和实操要点进行讲解和演示,然后要求学生记忆并练习。在实操过程中,往往是学生每人一套实操资料,没有岗位分工,一人充当所有角色,完成从会计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的整个账务处理。这种实操方式虽然有利于学生对会计核算程序的理解,但忽略了学生对财务运作和岗位分工的清晰认识,容易让学生对会计工作产生一人包办一切的错误认识。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短短两年的学习中,既要通过会计上岗证考试,又要掌握专业技能,时间紧、任务重,实践性课程相对较少。会计电算化课程普遍开设在会计基础和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基础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除了专注于考证外,还可以引入角色扮演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通过模拟会计核算以及企业经济运作的过程,让学生明确经营活动的过程以及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加强专业实操技能的培养。
二、角色扮演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
以总账系统的日常业务为例
在会计电算化实操中,财务软件各个模块的学习与工作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六个模块可以用典型经济案例的实际工作串联起来,让学生有系统的实操过程。这里以总账系统的日常业务为例,前期已经完成根据企业背景确定了账套信息,建立了初始化账套,本次实训任务是完成总账系统日常业务的处理,学会账务处理的整个流程。企业账套相关信息如下:账套号为1+小组号;账套名称为新云石材工艺股份有限公司;启用会计期为2015年1月;记账币种为人民币;企业类型为工业;行业性质为新会计制度科目(按行业性质预置会计科目);总账启动日期为2015年1月1日。该企业1月份、2月份分别发生了以下业务:(1)1月7日,出纳从工商银行提取现金8000元,作为备用金(现金支票号XP001)。
(2)1月15日,收到泛美集团投资资金10000美元,汇率1∶6.2,存入中国银行(转账支票号ZZW001)。
(3)1月23日,销售一部沈七售给星艺装饰有限公司石线10米,每米单价2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00元,增值税税额3400 元,货款未收。
(4)1月30日,结转本月所销10米石线的成本,单位成本1000元。
(5)1月31日,通过期末定义结转功能,对本月期间损益定义并结转。
(6)2月1日,取得1年期银行贷款100000元,存入工商银行。
(7)2月4日,办公室萧十一出差归来,报销之前预借的差旅费2000元。
(8)2月11日,销售一部沈七收到兴泰建筑转来的一张转账支票(转账支票号PLMM132),交存工商银行,金额30000元,用以偿还前欠货款。
(9)2月25日,利用期末自定义转账功能,定义按短期借款月末余额的0.5%计提借款利息的转账凭证并生成凭证。
(10)2月28日,进行本月期间损益定义并结转。
请学生根据不同角色,按照业务流程处理顺序,完成填制凭证、出纳签字、审核凭证、记账、对账、期末结账等工作。
三、实施角色扮演法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1.注意角色的设置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能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其次,要具有代表性,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角色内容不能过于复杂,整体任务由易到难,让学生掌握整个项目操作的要点和流程。
2.分组
在分组时,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调整、搭配好不同水平的学生,避免学生出现偷懒和依赖心理,保证组内成员的互补和组间公平竞争。分组后,选出组长,协调整组的内部工作,让每个组员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3.选定角色
二、基于工作视角下会计教学模块的构建
要改变会计教学普遍存在的上述问题,就要打破惯有的会计教学模式,从工作的视角审视知识的实用度,以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拆分为工作环节,将知识固有的章节结构、科目结构拆分,将工作环节和需要支撑的知识一一对应,形成系统模块,模块的教学是引导学生参与工作的每个环节,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都能得得到相应的工作能力和知识积累,等到所有模块学完,工作过程也就完整的结束。这样学习直接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知识并进行操作,即收获应具备的理论知识也熟悉了工作的流程,最重要的是将知识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具备了实际的工作能力。
以??计学原理为例,基于会计的实际工作视角,构建7个教学模块。模块一:会计报表初探和基本知识模块,引导学生初探报表,仅限认识,了解最终目标并掌握必备基础知识,掌握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四大基本假设、两个会计基础、信息质量原则,分析构成报表的六大会计要素及相关的会计科目及账户。模块二:建账模块,引导学生注意会计的书写规范要求,掌握各类账簿的作用和启用以及建账的方法。模块三:审核原始凭证模块,引导学生掌握原始凭证的分类及内容,填写各种单据,建立在会填的基础上学习如何进行审核。模块四:填制记账凭证模块,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原始凭证所体现的经济业务信息,掌握复制记账原理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并能够对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的形成及分配中的基本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和方法。模块五:登记账簿模块,引导学生掌握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登记方法,并掌握三种对账方法和三种错账更正方法,学会结账。模块六:财产清查模块,引导学生掌握各类财产的清查方法,对财产清查结果进行处理。模块七:报表编制模块,引导学生掌握各报表的功能并进行编制。教学要求以真实的原始凭证为引导,利用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进行操作,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能对应学到该模块涉及的理论知识,同时获得实际操作该工作环节的能力。七个模块学完,能够完整的掌握整个会计实际工作过程,具备基本的账务处理能力,七个模块对应知识点联系起来,也就是会计学原理要掌握的完整理论知识。在教学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第二轮实作,再给学生一套原始凭证,让学生按工作流程进行账务处理,巩固知识、提升操作的熟悉程度,并能够举一反三、总结规律。
技工学校《统计与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应该“重基础、重实务、重技能”,必须是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并重。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如果没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是无法与大专、本科学校毕业的学生进行竞争。因此,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一直重视并思考着怎样去上好会计实操课的问题,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的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文秘与会计专业《统计与会计基础》课的实操能力。技工学校的其他专业都有进入工厂顶岗实习的机会,只有财会专业的学生,进企业实习相对困难,学校为解决文秘与会计专业实习难的问题,决定自办文秘与会计专业实习室,我想应该专设一个模拟财务、统计室,分设会计、出纳、统计、保管员等会计与统计的模拟实习岗位,让同学们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现将具体实习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接触模拟实际的业务
在《统计与会计基础》课的教学中,理论课都是用文字题表述发生的业务,同学们面对枯燥无味的数字,提不起兴趣,很多毕业生回来向我反映,当初在学校财会、统计实操课安排太少,特别是接触经济实际业务不多,毕业后,在企业从事文秘工作时,经常接触到财会、统计业务,如签合同时,涉及合同款的缴交、发票的开具、税费的抵扣方式等,还有起草公司年终总结报告时,各种财务、统计的数字、分析的表述等,涉及到很多会计与统计的专业词汇、数据、分析,在学校里都没有接触过,到了实际工作中,无从下手。所以我认为:会计与统计课理论性强,对实际操作要求也高,特别是在账务处理、凭证审核、统计分析等方面,对个人业务素质、理论和技能都要求严格,应注重和加强学生实操课程建设,不能只是强调会计电算化的训练,要把上实操课程的所有资料,尽可能收集实际工作中所用的或尽可能靠近实际情况的资料,包括模拟发生的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学生由于和社会接触较少、分析问题、思维能力不强的特点,中上本来就对实际的会计业务比较陌生;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用口述或者用文字在黑板上表达会计业务的内容、数字,是无法反映现实生活中,经济业务的全部,也使学生不易理解或理解不透彻,更不会对会计业务进行正确的处理。因此,应在实操课准备这一环节,教师应多花些工夫,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范例,按真实的情况设计好凭证、账薄等原始资料,必要时,还要自己想办法去校外多找一些资料,使同学们能加深对业务的理解。
比如,我们在讲述购买原材料的业务之前,事先准备好模拟购销合同、增值税发票、运费发票、支票、空白的材料入库单等。有了这些凭证或资料,我们就不仅仅只是枯燥地讲解分录的编制,还可以牵涉到:①合同能不能做原始凭证;②如何看发票如何记账③运费怎样计算;④仓管怎样编制材料入库单;⑤支付方式的选择、支票的使用等等相关的问题。另外,学生知道了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碰到同样的业务时,应该主动搜集哪些资料。这可比“某企业从外购买一批原材料,买价1000元,增值税170元,运费200元。款项已经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这样的文字表述来得更生动、更具体。
还可以将会计与统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将近几年的会计报表数字列出来,作为统计分析的基础资料,指导学生运用相对数、平均数和各种环比发展速度等统计方法,对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与实际相联系,给学生的印象也比较生动深刻。
(二)采用当场纠错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既然是动手操作,就难免在操作的过程中出错。因此,在实操课中还有一种教学方法叫“将错就错”。即教会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出错。但当出现了错误的时候,应该按规定的更正方法进行更正,而不是涂改、撕毁等做法。如:当记账凭证正确,只是过账的时候由于粗心过错了数,可以直接用划线更正法,即用红笔划直线,然后用蓝字更正,并盖上印章。当记账凭证有错时,就要用红字更正法,即用红字做一笔同样的分录,将原来错了的分录抵消掉,再用蓝字做一笔正确的分录。当记账凭证上只是数字金额记少了,可以简化用补充登记法,即将少了的金额补登上去。
使用将错就错法,既可以在实操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查找问题,又可以让学生练习更正错账的方法,一举两得。
还可以成立学生组成的查账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每个岗位工作情况,如凭证、账薄、报表的记录,进行查账,核对账务处理的方法、凭证审核、报表(统计)数字的真实、准确等内容,进行现场审核、评比,还可以现场利用各种报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资料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懂得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既让学生学习到查错的方法,又可以对学生的工作成果,进行现场评比,使实操课程,上得更加生动活泼跃。
(三)采用岗位轮换,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不同的工作经验:
在实操课中,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采用角色替代法,即在一次实践授课中,将学生分(成)不同角色,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去体会各自的操作。例如,在学习销售业务操作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做销售方,一组做购买方。两组同学分别搜集自己角色所需的凭证资料。如由销售方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式四联,将其中的两联交给购买方做账。然后,两组同学分别做出会计处理。
在会计与统计的实操课中,还应采用岗位轮换法。所谓岗位轮换,是根据会计法规中关于会计工作设置需要符合相互勾稽、相互监督、轮换作业的要求,在实操课中安排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承担不同的责任和风险。比如有的做出纳,那么这些学生在小组中负责与货币资金相关的业务,编制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有的学生做仓管,负责材料和产品的收发,负责制单,填制存货的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还可以让学生互相对岗位工作业绩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在实操过程中,学生体会不同工作岗位上具体的工作内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对今后进入企业的不同岗位有较大的帮助。
(四)积极开展小组竞赛,让同学们在比赛中提高技能:
实操课上既要组织有序,又要适当地调动气氛。因此,我们还可以组织小组进行竞赛,来检测各种实操技能。比如增加会计法规知识问答比赛、账务处理比赛、珠算技能、点钞技能、识别假钞技能、计算器使用技能、电算化技能比赛等。在比赛中还可以组织学生评委进行评比,并归纳各组的长短处、优缺点。力争在竞争思想的推动下,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同学们在竞争中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