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2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 老年人; 危险因素;护理
老年病人的生理退化,身体机能的衰退和心理对刺激的承受力降低等问题会让护士在对老年病人的护理过程中遇见到一些与对一般病人的护理不一样的特殊危险情况。因此,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才可以保证对老年病人的护理质量。
一、常见的危险情况:
1.跌倒损伤:由于老年人的生理上对姿势控制能力降低,或者由于某些疾病导致病人的平衡控制能力降低,导致身体更易摔倒造成严重后果。
2.误食:由于老年人的五感减退,尤其是视力和嗅觉的下降可能导致误食。再加上老年人的食道以下括约肌松弛以及呕吐反射较差,导致老年人难以将误食的可能是有害物排出体外。
3.药物乱用:老年人的肝肾功能衰退,故较于年轻人更容易用药毒性反应。住院后的私自使用药物以及对用药的错误认识或是护士对用药的指导错误都可能导致肝肾进一步受损或是药物禁忌反应。
4.医源性损伤:医务人员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而对待患者态度僵硬,这可能会让老年患者感到心理上的不适而导致情绪激动或低落、血压升高和心悸等情况。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不规范,无菌观念不强,可能对老年人造成生理上损伤。
二、护理的对策:
1.对护理人员进行老年病人的护理专科培训:包括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心理变化、饮食护理、运动、排泄等生活护理,掌握老人安全护理和并发症护理,掌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2.强化护士的早期教育,能够使护士具有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老年病人可能遇到的跌倒等机械性损伤问题以及能够正确指导病人的药物服用。增强护理人员的预见性,对老年病人能够注重他们的主诉。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老年; 住院病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将发展中国家年龄≥60岁的人称为老年人[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我科自创办心脑血管专科以来,收治患者95%为老年患者,是个名符其实的老年病人科室。老年患者记忆力差,认知减退,且大多数老年人文化层次不高。为了提高我科住院老年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加强其家属对老年人的照顾能力和配合治疗意识,促进老年病人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6年始,对老年住院病人开展了健康教育,并取得满意成效。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0月创办心脑血管专科以来,已收治老年病人约9600人,其中男7200例,女2400例。年龄60-95岁,平均年龄70岁。病程7-15天。其中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1.2 方法
1.2.1 口头讲解
1.2.1.1 由接诊护士和责任班护士对新住院老年病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介绍同病房的其他病人,让老年住院病人减少陌生感、孤独感、初步了解住院环境。
1.2.1.2 在治疗和护理操作中随时解答老年患者的疑问,让老年病人对所患疾病有正确、科学的认识,去除心理负担,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1.2.1.3 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每周五组织住院老年病人和家属参加病人座谈会,对本科室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常见病的基础知识进行宣教。让患者互相交流,增加康复的信心。
1.2.2 图文宣教
1.2.2.1 在病人入院时,发放健康教育小册,介绍本科室的人员组成,科室特点,联系方式,及本科室常见病的基本防治方法,治疗措施,用药注意事项等。小册图文并茂,字体较大,文字说明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让每个住院老年病人都能看清,看懂。
1.2.2.2 在病室走廊设健康教育宣教栏,每周对一种心脑血管病病进行宣教。介绍可活动的老年病人或康复期老年病人走出病房,到宣教栏阅读健康知识。
2.内容
2.1 向老年住院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措施。解释各项医疗,护理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
2.2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所用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服药的注意事项。
2.3 宣教心理因素与老年疾病的关系,减轻老年病人的心理压力。合理调整老年病人的饮食,配合治疗。并及时修改康复训练计划。
2.4 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加住院老年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让每个老年患者都能了解常见老年病的防治,护理及急救。改变某些陋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5 对即将出院的老年病人和家属进行详细、具体的出院指导。
3.执行
3.1 住院老年病人多较悲观,在心理上突出表现无价值感和孤独感[2]。情绪上较为任性,迫切需要他人,特别是来自家庭的关心。在进行健康宣教时,应尽量取得家属的配合,利用良好的家庭关系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3.2 与老年病人交流应恰当使用敬语和谦语,态度要耐心,温和,不厌其烦,尽量多用安慰,鼓励的语言,避免刺激,消极性的语言。
3.3 老年患者均存在记忆力、感官功能及反应速度的减退,在进行宣教时,应适当提高音量,放缓语速,吐词清楚,一项内容可重复几遍。
3.4 灵活掌握宣教时间,分清主次,宣教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老年人疲惫。首先讲解老年病人最想了解的内容。对于危重病人应首先给予心理支持,减轻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出院老年病人的健康宣教则应提前1-2天开始进行,不要等到出院时才匆忙向病人进行宣教。
3.5 对老年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对于目前病人还不能接受或不应该让病人知道的内容,不宜马上进行,以免老年病人在精神上不能接受,甚至精神崩溃,不利于康复[3]。
3.6 对住院老年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避免不成熟的建议、承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4]。态度应和蔼,真诚,语言通俗易懂,重点突出。
4.体会
4.1 健康教育丰富了老年病人的住院生活,护患间的沟通促进了双方的了解,让老年病人的情感有所寄托,减少了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和焦虑情绪,和谐了医患关系。
4.2 健康教育可促进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从而得到他们的配合。共同帮助老年患者理解治疗中的一些新概念及治疗方法。并可利用家属对患者生活习惯的熟悉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
4.3 通过有效健康教育能使病人家属了解老年人常见病的发病原因、症状、预防、紧急处理办法等知识。从而做好预防措施,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4.4 健康教育能调动老年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调节病人情绪,帮助病人变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乐观情绪,有利于病人心理健康。同时激励护士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形象。
5.小结
我科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深得老年病人喜爱,和谐了医患关系。增加了老年患者防病治病知识,减轻了老年病人身体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压力,让他们能正确面对现实,坚定康复信心。减少了平均住院天数。另一方面,健康教育的开展让护士更好地发挥了自身作用,增加了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 胡佩诚 老年病人的护理 医学心理学
1 临床资料:2007年~2012年共收治老年患者184例,其中发生安全问题28例,男10例,女18例,最小年龄61岁,最大年龄92岁。
2 导致老年病人安全问题的因素
2.1病人方面
2.11生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机能退行性变化,往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感觉迟钝,平衡能力下降,使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增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喉腔粘膜萎缩、变薄,喉的感觉减退,咽缩肌活动作用减弱,咳嗽反射与喉反射减弱而导致误吸、易噎、易呛,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易引起跌倒,约为男性的2倍。王晶等的研究显示,跌倒与餐后血压下降有关,是高龄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而餐后收缩压显著下降,是老年人常见的现象。另外,步态的稳定性和平衡功能下降是机体生理功能下降的结果,它会随年龄增加而不断增加。
2.1.2 病理因素 ①老年病人患脑血管病后,肢体活动障碍,平衡能力差,导致身体适应性、协调性差,易发生意外损伤。②老年痴呆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大脑器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性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由于病人的自理能力丧失,易导致意外损伤。③疾病使机体对药物的吸收、排泄、生物转化均有一定的影响,加上药物的副反应等会诱发跌倒,如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常会引起性低血压;抗癫痫药引发共济失调;扩血管药导致血管扩张,心排血量减少,脑供血、供氧不足而出现头昏跌倒。④老年病人多病情重、病程长,长时间卧床易导致皮肤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卧床并发症。
2.1.3 心理性因素 焦虑、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精神问题,现今社会常见的空巢现象,离退休综合证,高楼住宅综合征,使老人与外界接触机会减少,导致孤独、压抑等负性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则可能出现自杀、自伤等意外情况。
2.1.4 药物性因素 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用药后可能产生眩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也是不安全的显著危险因素。这类药物包括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药、抗心律失常药、铁剂以及任何影响人体平衡的药物。
2.1.5环境因素 当个体功能下降时,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衰老和器官功能减退,老年人常有视力模糊,四肢活动协调性差,记忆力、理解力下降,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病区环境因素常常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跌倒、损伤的重要因素。
2.1.6 其他因素 老年人酒后热水澡时间过长、较长时间卧床、久蹲大便后突然改变等情况都会引起意外损伤。
2.2设施器材方面病房灯光昏暗或直射;地面不平或有障碍物,积水,太滑;家具多棱角;病床高度不适;无床档;痤椅不稳,无扶手靠背;厕所地面湿、滑或厕内无扶手;床旁无呼叫器等。
2.3护理人员方面:告知、健康宣教不到位,缺少温馨提示等等
3健康教育
3.1制定防范病人安全问题的预案及措施
针对病人安全问题制定详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如防范跌倒、管道滑脱、药物不良反应、烫伤等的预案及措施。以防为主,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3.2建立病人安全问题评估制度,对新入院的老年病人进行安全问题评估,根据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评估分值,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落实有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认真做好环境的安全评估,对潜在的伤害性因素进行整改,使病房环境安全舒适。如对湿滑地面的处理、床脚轮椅的稳定性、走廊扶手、如厕的方便程度、冷热水调节等各方面的安全管理举措。病人有事能随时与医护人员联系等。
3.3建立病人安全问题免责报告制度,实现信息共享。
3.4护理人员从自身做起,做好健康宣教,告知内容尽量详尽,认知风险,管理风险,降低风险。对老年病人加强巡视,观看安全教育录像,黑板报,谈心等方式对老年病人进行安全教育,以提高老年病人自我检查和防范意识。安全有效的宣传教育和交流沟通往往会引导一些潜在危险因素向安全方向转化。对病人及直系亲属进行安全问题风险及后果的告知,清楚讲解并强调留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清家属的责任,并让家属在护理记录单或医生谈活记录上签名。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和情绪波动,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做好情绪疏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