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4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与资本市场一体化等外部环境驱动下,会计教育国际化成为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构建会计教育的国际标准,促进会计教育的国际趋同与协调,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IAESB)专门制定了会计国际教育准则(IES)系列。截至2016年,IAESB共了8个会计国际教育准则,涉及到职业会计师准入条件、会计教育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实务经验及后续教育要求等诸多领域。其中会计国际教育准则第四号(IES4)——《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教学目标与具体实施方案,成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国际标准与指导性文件。IES4认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系统地嵌入不同的会计专业课程之中,不仅倡议独立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还建议在财务、审计、管理等专业课程中体现不同专业情境下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运用。IAESB提出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国际标准与指南被国外高校及会计职业团体所借鉴,并体现在课程设置与考核大纲之中。与国外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普遍重视所不同的是,我国传统会计专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被忽视[1-2]。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过将国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如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英国特许会计师(ACA)、特许管理会计师(CIMA)融入本科学历教育,不仅开辟了一条务实有效的会计教育国际化之路,同时还将遵循IES4标准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引入我国会计教育。本文介绍了IES4职业道德教育准则及其实施框架,并对我国导入IES4职业道德教育国际准则的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展开调查,以期了解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上的目标、效果、方法及面临的问题,并为IES4在中国制度背景下的实施提供建议。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国际准则及实施框架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国际准则(IES4)由IEASB于2004年5月、2014年1月进行了修订。为了落实IES4在会计教育实践中的运用,IAESB于2006年9月还了国际教育实务公告第一号(IEPS1),提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框架(EthicsEducationFramework)。该教育框架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Rest道德决策四要素模型为基础,提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提高个体的职业道德敏感度、促进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训练个体在面临其他因素干扰下的道德行为实施能力,并最终化为个体实施道德行为的勇气与品质[3]。该框架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分为四个阶梯型步骤,分别是:(1)传授职业道德知识;(2)培养职业道德敏感性;(3)促进职业道德判断能力;(4)维持符合职业道德操守的行为承诺。该框架还特别强调这四个步骤是一个统一整体,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模块。IAESB将上述每一步骤的教学重点、目标、建议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做了细化,其主要内容在表1进行了汇总。上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框架不仅设定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还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供了具体指导。因此这一框架对会计学历及职业教育体系的重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5]。IES4之后,IFAC要求其成员在职业会计师能力培养、资格考试及后续教育中遵循IES4的具体要求,IFAC成员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P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ACCA)等在其资格认证科目中已按照IES4的要求和IEPS1的指导建议,通过不同的方式将职业道德教育嵌入到资格认证科目体系中[6]。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国际准则在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中的运用
将国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大学会计教育是目前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最为普遍的模式之一。截至2016年,国内已经有100余所高校将ACCA职业资格课程嵌入到大学会计学历教育中,其中既包括综合类高校,也包括财经类高校;既包括公办高校,也涉及到民办高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上,ACCA职业资格课程体系遵循IES4要求,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分层次、系统地嵌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具体而言,ACCA课程体系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体现以下特点:第一,在专业入门基础课程中就强调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如在《会计师与企业》(F1)就设计了专门章节介绍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及其重要性;第二,在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上强调道德认知循序渐进的特点,在基础课程、技能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中逐步强化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运用;第三,通过独立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职业会计师》(P1)引导学生在两难困境下如何运用道德判断模型做出职业判断行为;第四,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嵌入到会计学的不同专业各课程之中(具体嵌入方式如表2所示),以培养学生在不同专业情境下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此外,ACCA课程体系还特别强调案例分析及两难道德困境教学法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运用,几乎所有的专业阶段课程考试都会通过道德困境辩论及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对会计职业道德展开考核。
四、我国大学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下职业道德教育调查分析
随着遵循IES4会计职业道德国际教育标准的国际化教育项目在我国高校的广泛实施,了解国际化项目下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成为深化我国会计国际化教育内涵的关键。下文将以我国ACCA国际化项目的任课教师为调查对象,对我国高校国际化项目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展开问卷调查。调查面向国际化项目的任课教师,主要涉及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教学目标、实施方法等具体问题。调查问卷力图从一个较为宏观的层面了解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上的实践现状。
(一)问卷设计与样本描述
问卷涉及了四个方面共8个问题(表3),第一是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问题1,2);第二是对会计道德教育理论及国际准则的了解情况(问题3,4);第三是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主观评价(问题5,6);第四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及教学方法(问题7,8)。在ACCA中国代表处的支持下,向全国31所高校共计45位ACCA专业任课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共39份。
一、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它既是对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同时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是各行各业根据自己的特点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公认的衡量职业活动好坏的标准,是指导本行业活动的规范和准则。会计职业道德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基本要求为指导,在会计工作实践中,帮助会计人员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包括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1.遵纪守法。不畏强权。
2.以身作则,廉洁自律。
3.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2、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跳出会计学会计,跳出会计教会计”。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进行会计核算,都需要利用核算所得的会计信息来进行管理决策。很难想象一家制造业的会计人员不懂得本企业产品的生产流程,也很难指望该企业的会计主管不懂得不同材料的差异却能做好成本控制。会计学不光可以联系财政、金融、贸易等经济类学科来教,而且还可以涉及政治、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就职业道德而言,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尤其适宜穿插哲学的教育,除了在会计学中运用方法论、实事求是等哲学思想之外,还有人生观、世界观、思想品德的塑造。我们的学生应该树立严谨的职业人格,日后一旦选择会计职业,成为一名会计人员,就应以诚信作为做人之标准,把诚信视同生命一样珍贵,宁可不干,也不违背良知。学生通过会计学原理的学习首先就要明白,会计就是责任,只要干了会计就意味着承担了责任和义务。
3、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一般运用于会计专业的高年级专业课程当中,因为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专业判断和分析能力才能进行。会计学原理课程因为教学对象是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的初学者,传统上很少运用案例法,然而,会计学原理又是一门最需要用案例来阐释的课程,尤其是对于会计一般原则的理解和运用,案例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只能靠教师广泛查阅资料,寻找适合于初学者分析的案例。所谓“适合”就是指明显违反一般原则的案例,或者在重大方面违反一般原则的案例。例如2001年7月网易在纳斯达克的停牌风波,就是源于网易在2000年度的财务报告中包含了未提供实质的广告合同收入以及一些根据美国会计准则不能确认的易货交易的收入累计420万美元,导致网易调整后的净收入减少53.2%,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如果未销售产品或提供相应服务,预收的收入即便是已经收现也只能确认为负债而不能计入收入,网易显然是违背了这一原则。我们并不需要很细致地向学生解释和剖析网易的具体收入内容和详细计算方法,学生就完全可以通过这个案例理解权责发生制的含义,教学效果显然比让他死记硬背权责发生制的定义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