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健康饮食的调查

健康饮食的调查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2-19 11:31:3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饮食的调查,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健康饮食的调查

篇1

1.1调查对象2006年5月~2008年10月我科疗养在职干部346人,均为男性,年龄30~55岁。经体检评定为亚健康状态者117人,占总人数的33.8%。

1.2亚健康诊断标准①躯体症状:头疼,失眠,脱发,常感疲劳乏力,休息后不缓解。②心理症状:容易激动、烦躁或抑郁,记忆力减退。③各种能力与活力下降:工作能力、生活能力降低,办事无激情、无热情。④抵抗力降低:易感冒。⑤各种检查数值处于偏高状态,如血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尿酸、肝功等。其中有任何一项异常者,即可诊断为“亚健康”状态。

1.3饮食与运动特点调查对117名在我科疗养的部队在职干部发放“饮食运动习惯调查表”,主要内容:①对健康和亚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②平时的饮食习惯与特点。③喝酒与抽烟的情况。④每天运动情况。⑤自觉症状。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表1~2)

3讨论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亚健康状态也是很多疾病如脂肪肝、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早期状态。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人群普遍存在“六高一低”症状, 即高负荷(心理和体力)、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体重、免疫功能低下[2]。本文调查中发现,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在亚健康人群中占比例较高,与其他症状比较P

本研究旨在观察生活方式在亚健康人群中的特点。一般认为生活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在亚健康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长期暴饮暴食、酗酒、抽烟多、运动少,易使机体的代谢机能受损,从而导致体重、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升高,严重的将影响心、脑、肾、肝脏等重要脏器功能,进入不可逆转的疾病状态[3]。我们调查结果发现,以荤食为主的高热量饮食、参加宴请多、酗酒、抽烟多、缺少运动锻炼等,在亚健康人群中的比例要高于一般人群(以上因素两组对照P值均小于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这提醒我们在对亚健康人群采取干预措施时,要重视对生活方式的干预。

通过调查我们认识到,对亚健康人群的护理工作重点是早期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要注重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亚健康人群健康的饮食,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根据每个人的工作性质和强度计算出合理的热卡摄入量,并在实际生活中科学应用。二是教育亚健康人群要学会调整心理状态,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培养一些有益的兴趣、爱好,正确对待压力等。三是及时调整工作生活习惯,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四是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都要保证一定强度的运动量,并持之以恒,形成有规律的运动锻炼。五是指导亚健康人群戒烟、限酒。吸烟对人体各系统有害,嗜酒、醉酒、酗酒也会损害心、肝、胰、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以上几点在亚健康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加强护理与早期健康教育,阻止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边强.军队疗养员亚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514-2515.

篇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呈逐年增趋势。目前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关于饮食营养的研究较少。本论文旨在关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期间的饮食营养,通过探讨 3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康复期间的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以及各种膳食营养素的比例是否合理,来发现患者日常饮食中存在的问题,以指导患者饮食,促进身体康复。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山东省残疾人第一康复医院中处在恢复期并已可以自主进食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为调查对象,共30人,均为男性,年龄在31―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8.7岁。体重在59kg―80kg之间,平均体重为68.5±11.15kg。

1.2营养调查与评价

主要采用询问法中的膳食回顾法和膳食史法进行连续3天的膳食记录,包括患者每日的主、副食摄取量,特殊食物及水果的摄取量,调查期间避开节假日与周末。

食物成分分析主要参照中国食物成分表,饮食营养调查包括各营养素摄入量和能量来源分配。评价标准为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日摄入量》[1]。

1.3统计学处理

主要运用EXCEL2003软件系统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结果

2.1总热量摄入情况

可以看出30例患者摄入总热量平均值为2129kcal/天,符合45-60岁极轻劳动者每日2200kcal的摄入标准,其中9例患者热能摄入量在2000-2400kcal/天,占总例数的30%,13例患者(占总数的43.4%)热能摄入量过少。

2.2蛋白质摄入情况

30例患者摄入蛋白质的平均值为76g/天,符合每人每日70g的标准,其中有14例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在70-100g/天,占总例数的46.7%。30例患者中有28例(占总例数的97%)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0%,另有1例(占总例数的3%)占总热量的20-30%。

2.3脂肪摄入情况

30例患者每人每日摄入脂肪的平均值为74g/天,远超标准摄入量规定的25.8-35.8g/d的范围,仅有3例患者的摄入量符合标准,占总数的10%。有16例(占总例数的53%)患者的脂肪占总热量百分比比例过高。

2.4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

30例患者每人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平均值为290g/天,严重超过每天至少摄入50-100g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标准。30例患者中有7例(占总例数的23%)碳水化合物量占总热量的比例符合60-70%的标准范围,22例(占总例数的72.7%)比例过低。

3.分析与建议

3.1对总热量摄入情况的分析

真正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的只有9例,通过对患者的饮食结构的分析和日常生活的调查,主要与患者长期卧床活动量少而摄入食物量少有关。热量过低除不能满足机体活动的能量需要外,还影响其它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的有效利用。

3.2对蛋白质摄入情况的分析

每人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及蛋白质占总热量百分比总体来说较合理,其主要原因是豆类食品(如豆浆、豆腐脑等)和鸡蛋的摄入较规律,加之馒头、大米等米面类植物性蛋白质为每日必备主食有关。同时也要注意动物性蛋白质的供给,其主要来源于乳制品、蛋类、鱼类、瘦肉等食物的蛋白质[3]。

3.3对脂肪摄入情况的分析

脂肪的摄入量和供能比例均过高,这主要和家庭烹饪时用油过多有关。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加重患者本身的高血压,引起气喘、心脏不适、妨碍身体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所以在在烹饪用油时应适当减少食用油的使用,或者换成含脂肪量相对比较低的橄榄油。

3.4对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的分析

30例患者的碳水化合物严重超过标准摄入量、供能比例却较低。主要原因是患者虽然已经处于康复期且具有了一定的自主进食能力,但进食功能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有研究显示,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的食物会使人体血糖和胰岛素激增,引起肥胖,导致糖尿病和心脏病,所以应当适量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4.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近半数病人的饮食结构不够合理,不能严格按照规定饮食,对饮食的相关知识了解贫乏,存在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迫切需要对其进行饮食教育。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26-02

学校食堂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校住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等。为了解学校食堂学生就餐情况,于2012年11月对第五师高级中学住宿生在校就餐及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第五师高级中学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住校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2份,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为96.67%。在有效问卷中,男生134人,女生156人。

1.2 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年级抽取5个班级,对住校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自行拟订,经过小范围的预调查后定稿。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健康饮食知识、校内外就餐及早餐饮食情况等。

1.3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调查由专业人员完成,问卷填写前由调查人员现场讲解调查目的、回答要求与注意事项,现场交卷。采用Excel软件建立资料库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学校基本情况:第五师高级中学成立于1999年8月16日, 占地面积60000M2,建筑面积27000 M2;建校13年,是博州及第五师唯一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兵团重点高中。学校有48个班级2800名学生,其中住校生有1800名。现有多功能食堂和餐厅2600平方米,分民、汉二餐,可供2000人用餐;学生公寓有10000平方米,按现代中学管理标准设计,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需求。校外饮食餐饮点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邮编:83340012家,距校最远300米,每个就餐点一次可接纳6-10人用餐。

2.2 学校食堂管理:汉餐食堂工作人员有15人,民餐6人,聘用固定的清洁员,每天食堂配餐时,按照学生营养搭配,保持菜谱不重复,伙食多样化,公榜菜谱和价格,满足学生用餐需求。

2.3 学生就餐情况:调查一日三餐在校就餐学生179人占61.50%,一周三次及以上校外就餐学生83人占28.68%,一周有三天及以上不吃早餐23人占7.93%。比较在校外就餐与不吃早餐情况,女生高于男生,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 校外就餐原因:认为学校食堂在菜肴的份量、口味、菜式、价格不满意学生145人占50.00%,认为食堂菜份量不够、时常刷卡错误学生68人占23.64%,认为在校就餐排队拥挤、环境嘈杂学生64人占22.07%。

2.5 健康饮食情况:调查饮食知识知晓的学生有58人占20%,重视饮食搭配的学生有36人占12.41%,比较重视有76人占26.20%,不重视有178人占61.38%;愿意接受健康饮食教育的学生有47人占16.25%,比较愿意有75人占25.86%,不接受或无所谓有168人占57.93%。

3 讨论

学生集体用餐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大事[1]。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学校周边“小吃”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也吸引了部分学生到校外小吃就餐,校内外餐饮卫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第五师高级中学食堂有专人管理,加强食堂卫生、营养搭配、服务质量的管理,尽量满足学生饭菜色、香、味需求和饮食安全,创造一个清爽愉悦就餐环境。而校外小吃店以营利为目的,有的小店经营手续未办齐,不重视食品安全卫生就开张。本次调查到校外小吃就餐学生占28.68%,他们除了学校食堂因素外,只是符合自己口味的食品,不管是如何生产加工,达不达到卫生标准,都不是很关心。

生命在于营养,没有营养就没有健康,要达到营养平衡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只有保持健康,规范饮食习惯,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2]。第五师高级中学住校生健康饮食知识知晓率为20%明显低于龚思红等人调查结果37.5%[3],大部分学生不重视或不接受健康饮食或知识,主要是每天学习任务重,精力用在学习上,对自己的健康关心少。最值得关注的是调查不吃早餐学生占7.93%,且女生高于男生(X2=10.26,P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