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

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4-12 15:33:4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

篇1

临床上已趋向将除典型的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除变异型心绞痛具有短暂ST段抬高的特异心电图变化而仍为临床所用外,原有心绞痛的其他分析命名临床均已弃用。这不仅是基于对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的深刻认识,也表明这类心绞痛病人临床上的不稳定型和进展至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对此进行调查,分析其相关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对医嘱依从性的重要性,以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率和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男93例,女67例;65岁以上53例,55-65岁50例,50岁以下57例;国家干部91例,工人26例,农民43例;高中以上文化78例,初中文化30例,小学文化48例,文盲4例。

采用自设问卷方法,对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别发放问卷调查表,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60份,经审查结果真实有效。

1.3统计学分析采用多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

2结果

2.1发生率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存在不依从性医嘱行为58例,占被调查者的36.25%。

2.2医嘱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

2.2.2不依从医嘱行为与自身素质和家属支持相关在部分患者中,23例(14.4%)男性不能戒除烟酒,24例(15%)病人不能规律生活,13例(8.1%)病人离不开麻将桌。

3讨论

依从医嘱行为指患者在就医后其行为(服药、合理饮食、优化生活方式、适量运动等)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即依从医嘱的行为活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自身的依从医嘱行为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调查显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对医嘱依从性差的发生率为36.25%,需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我们分析其主要原因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自身素质及不稳定心绞痛发作状况有密切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行为干预帮助受教育者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自愿采取健康行为的生活方式,消除健康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教育活动[2]。不依从医嘱行为,不仅影响不稳定心绞痛的控制,而且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我们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掌握不依从医嘱行为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增加病人防病治病,延长寿命的知识,促进其依从医嘱行为。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文化程度的差异,我们注重健康教育多样化,因人而异,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床边讲解,举实例现身说法,同时,还针对不同个体的特殊情况,制定合理的个性健康教育方案,矫正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使患者易于接受,提高患者依从医嘱行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篇2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地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使人们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1]。患者是受教育的主要对象,其种种因素均会影响健康教育效果。因此,探讨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住院患者因素,积极寻找干预对策,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满足患者及家属实际健康需求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象为护士、患者、家属共168名,其中护士40名(23.8%),学历中专11名,大专及大专以上29名;患者86名(51.2%),学历小学9名,初中及高中37名,中专及中专以上40名;患者家属42名(25.0%),学历小学4名,初中及高中19名,中专及中专以上19名。

1.2 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06年4~9月份期间收入我院肛肠科的86名患者,42名家属及肛肠科、呼吸科、烧伤科的40名护士。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护士、患者及其家属三个群体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年龄、文化水平、经济承受能力、社会支持情况、对护士的信任感8项内容。于2006年4~9月份期间在肛肠科发放问卷调查表。共发放168份,收回168份,有效率为100%。

2 结果

见表1。表1 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住院患者因素统计 由表1显示,患者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年龄、文化水平、经济承受能力、社会支持情况、对护士的信任感为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住院患者因素。其中,对护士的信任感(94%)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心理状态(91.7%),文化水平(86.9%),健康状况(73.2%),年龄(56.0%),经济承受能力(49.4%),生活方式(42.9%),社会支持情况(38.7%)。

3 讨论

3.1 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增强护患关系 由表1可见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住院患者因素中护士的信任感占94%,说明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严重影响着健康教育的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当护士得到信任时,患者会主动与之交流,将其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倾诉给对方,希望得到对方的关心、帮助与支持,对其所施教的健康教育知识深信不疑、牢牢记注,积极改正不健康行为;反之,则不愿意与之交流,对其所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不参加或拒绝实施等。为此,护理人员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促进其早期康复。(1)我们可通过岗位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护士崇高的道德风尚;(2)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储备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及水平则是护士履行健康教育职能的前提[2],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健康教育技能,还要学习行为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成为具备T型结构的人才;(3)应鼓励在职护士参加护理专科及本科的自修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拓宽知识面;(4)医院可增加继续教育力度,扩大继续教育规模,按照“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并存,各项相关知识并举的方法,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及水平;(5)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沟通成功的必要条件,注意培养护士与患者沟通与交流技巧,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3.2 善于把握不同时期患者的心理状态 表1显示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住院患者因素中其中心理状态占91.7%,说明患者处于不同的心理状态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不同,其健康教育所收到的效果也不同。在疾病缓解期,患者暂时摆脱疾病困扰的苦痛,又急于知道所患疾病的有关知识,对知识的渴求是主动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最佳。对于紧急情况下如大面积烧伤的患者首先关注的是生命问题,而当其痊愈后则关注的是整形问题,作为护理人员,要善于分析、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最关心的问题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让他们集中精力学习,这种教者的针对性与学者的专注性的有机结合,能产生平时不可能达到的效果[3]。

3.3 注重健康教育的灵活性 表1显示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住院患者因素中文化水平占86.9%,说明患者文化水平的高低差异,他们对健康知识的学习、理解、接受能力都有所不同。文化水平较高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求知欲较高且掌握的较快,而文化水平低的患者,接受能力较差,所以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重健康教育的灵活性,对接受能力强的患者,护理人员除介绍诊断、治疗、护理、病情等,还可让患者自己通过医学书籍、广播电视等媒介获得有关自身疾病的防治信息;对接受能力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针对不同个体、不同疾病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做到少而精且分次、有序[4],使内容更具体、有针对性并对教育内容反复强化,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3.4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 表1显示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住院患者因素中健康状况占73.2%,由于患者的健康状况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时期的健康状况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不同,对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最佳的健康教育效果,所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首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确定健康问题,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才能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从而达到最佳的健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潘孟昭.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8.

篇3

1)飞行人员伙食标准高,饮食中脂肪含量高,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调配不当。

2)活动空间小,处于较封闭的范围,缺少锻炼。

3)飞行人员多有抽烟、喝酒的不良嗜好,烟酒可抑制血脂代谢,故导致血脂增高,并可以损害血管内皮,使脂质沉着于管壁。

4)飞行人员训练强度高,时常暴露在精神紧张、高负荷飞行作业等环境下,易引发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应激而使内分泌功能处于失调状态,神经内分泌失调可引起血脂代谢异常。以上因素易引起脂类代谢障碍[1],而高血脂又可干扰正常胆固醇代谢,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胆固醇堆积,最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而危及生命。因此,预防和控制血脂增高十分重要。

2健康教育指导

2.1调整饮食结构饮食对保持适中的胆固醇及增强心脏健康非常重要。飞行人员的膳食应少吃热卡高的甜食、含脂肪酸的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多吃含素食成分的植物油、植物蛋白、新鲜蔬菜、水果,改变暴饮暴食、晚餐丰盛和就寝前吃夜宵的习惯,尤其是节假日或探家期间,更应控制饮食。总之对血脂增高的饮食防治原则应掌握五低:即低热能、总脂肪量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低和食盐量低。

2.2控制体质量、加强体育锻炼我国飞行人员每日总热量3 100~3 600 kJ,控制体质量的措施除了控制热量的摄入和保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成分结构合理外,更应加强体育锻炼。运动项目可选择散步、打球、跑步、爬山、游泳等。运动强度应达到个体最大心率的79%~85%。每周的有氧运动不应少于3次,45 min/次以上,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并持之以恒。

2.3戒烟、酒吸烟对血脂谱有不良影响,TC与吸烟成正相关,而嗜酒者往往出现TC增高。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也有直接损害[2],力劝飞行人员戒烟、酒,可用戒烟糖替代抽烟,用绿茶水替代饮酒,因绿茶中含有各种营养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调节血脂代谢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2.4用药指导 降血脂药一般都需要长期服用,护士应告知飞行人员药物的服用时间、作用持续时间、服药的生理机能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教育飞行人员要坚持服药,外出执行飞行任务应随身携带药物。服药后1~3个月应复查血脂、肝肾功能等,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并以此为依据,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告诫飞行人员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严禁在不了解药物特性的情况下,盲目迷信广告宣传而自我用药,确保用药安全。

2.5健康心理指导对血脂增高的飞行人员,护士要观察他们的情绪反应,在情感上给予支持,主动和他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通俗的语言就疾病的治疗、预防、预后作详细的解释,增强其对血脂增高的了解,解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保持乐观情绪。充分发挥疗养自然景观在疾病防治、促进康复、增强体质、调节心理平衡等方面的独特作用[3]。根据飞行人员的兴趣和爱好,有计划地组织参观游览或欣赏风景名胜,将优美的景观和心理治疗结合起来。

实践证明,健康教育在血脂增高飞行人员疗养期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飞行人员对疾病的认识由76.4%上升到89.7%。在执行医嘱的依从性上也有明显增加,由86.4%上升到92.6%。疗养期间经综合治愈的占34.8%,好转的占11.4%。对提高疗养效果,增强部队战斗力,延长飞行年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个体对血脂增高的正确认识与专业人员的科学指导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家庭的密切配合及对疗养员的关心督促是好转的保障;合理的膳食、适度的体育锻炼、必要的药物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晓杭,刘冠田,田京利,等.中老年干部体检资料中高脂血症的分析[J].医药,2000,12(5):364-36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