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新生儿骨折的护理

新生儿骨折的护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0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新生儿骨折的护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新生儿骨折的护理

篇1

新生儿皮肤娇嫩,长时间的双下肢垂直悬吊皮牵引易导致皮肤溃烂、感染发生,后期的石膏固定,更易导致石膏内皮肤感染、坏死的发生,不利于皮肤的护理,拆除石膏也易于损伤患儿的皮肤。因此在垂直悬吊皮牵引的基础上配合Pavlik挽具固定治疗新生儿股骨骨折,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目前Pavlik挽具已广泛应用于治疗6月内婴儿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1]。根据相近的治疗原理,本科将Pavlik挽具用于治疗新生儿股骨骨折中,在这些病例的治疗中获得了一些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2例,为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股骨骨折患儿,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为出生后2h~8d。产科情况:臀位产8例,头位产4例,产道分娩3例,剖宫产9例。骨科情况:左侧5例,右侧7例;横形骨折8例,斜形骨折3例,螺旋形骨折1例;股骨上1/3段骨折6例,中段骨折6例。

1.2结果

本组无1例发生骨折不愈合,无病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所有病例均能依从医嘱,家长护理方法正确,能定时间进行随访,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2护理方法

2.1暖箱内悬吊牵引

2.1.1具体方法

选择合适的婴儿暖箱,其高度以患儿双下肢直腿抬高、屈髋90°时,足底离暖箱顶的距离为5~8cm为最适宜,调节暖箱内的温度为30℃~31℃,湿度60%左右,除去患儿所有衣物,先用肥皂水擦拭患儿双下肢皮肤,然后用温水清洗干净,擦干。牵引时,将新生儿平卧于新生儿辐射台上,双下肢向外。将约4cm宽的橡胶布贴于新生儿双下肢两侧,长度为骨折断端处至足底,双侧对称,足底处胶布垫一方形木块,木块与足底相距5cm,在木块中间钻一小孔,绷带由小孔穿过,继而固定在新生儿辐射台上方烤灯架上。胶布周围用绷带绕圈固定。绕圈固定的绷带松紧适宜,过松会影响牵引效果,过紧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内外踝骨突处垫以棉垫或纱布,避免压疮的发生。保证双下肢同时牵引,如果只牵引患肢,不牵引健肢,容易造成患肢的外旋畸形。为确保牵引效果,悬吊时注意高度,以臀部离床面约2~3cm为宜,要求双下肢所在平面与床面垂直,与中线约30°夹角。如果是上1/3骨折,患侧下肢应较对侧高1~2cm,使患肢加大屈曲和外展位牵引。[2]

2.1.2护理注意事项

每日护理查房,检查暖箱的温度、湿度;双下肢的高度和外展度数;臀部与床面的高度;皮肤有无水疱,皮肤破损处予以红汞或碘伏消毒;胶布、绷带松紧度;双下肢的末梢血运,用手触摸足背动脉的博动情况,应特别注意踝部绷带和胶布的缠绕,注意观察足趾的颜色、温度情况,避免发生足部血运障碍;饮食的护理,新生儿的胃肠功能尚不完善,在患儿处在头低足高位时,常出现胃肠不适、纳差、消化不良、甚至呕吐等症状, 喂哺后婴儿头部稍垫高并稍偏一侧,避免发生吸入性肺炎;二便的护理,每次二便后要用洁净的温开水清洗会,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及胶布干燥,使患儿舒适。牵引2-3周,每周垂直悬吊牵引状态下摄片复查一次,根据骨折断端对位对线情况,调整牵引姿势,待骨痂生长后行Pavlik挽具固定。[3]

2.2Pavlik挽具护理

2.2.1Pavlik挽具使用的基本原理

Pavlik挽具固定可使患儿髋关节与膝关节在挽具内保持自然的屈曲位,使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很快容易疲劳,从而使患儿双下肢外展,保持外展屈曲,被动拉长股直肌,克服肌肉的收缩力对骨折移位的影响,在Pavlik挽具的固定下,保持肌肉一定的张力,类似于夹板的作用,保持姿势,克服肢体的重力,有利于骨折端的愈合。

2.2.2固定方法

固定时患儿可着内衣、毛衣及薄棉衣,将挽具平铺于床上,将患儿抱放至挽具中,依次将挽具各固定带固定于患儿双肩、腰部,小腿处应固定在窝下方处,位置太低起不到固定作用,双足固定于足套中,足底粘贴带应粘牢固,防止患儿蹬脚时将固定带蹬松脱落。固定位置保持外展

2.2.3固定期间护理

应用Pavlik挽具固定期间应根据患儿下肢肿胀程度和活动情况等作不定时的调整至固定适宜,1周以后患儿疼痛明显减轻,可轻柔清洗,2周后可间断应用支具,至3~4周,X检查显示骨折愈合并连续稳定即可拆除挽具。固定期间应仔细观察末梢血运,固定过紧影响血运,过松达不到固定的效果。

3讨论

对于稳定的近1/3或中1/3新生儿股骨干骨折,可直接采用Pavlik挽具固定5-6周;对不稳定骨折,短缩超过2cm或成角超过30°,可先采用双下肢垂直悬吊皮牵引2~3周,改用Pavlik挽具固定3~4周。[4]

双下肢悬吊牵引法是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的常用方法。由于新生儿骨骼具有其特殊性,塑形能力强,愈合快,所以不强求解剖复位。应用双下肢悬吊牵引法来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是利用持续牵引使骨折断端稳定,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利于骨痂的生长。

Pavlik挽具固定,克服了传统石膏固定带来的一些问题,如因尿液浸湿石膏或肿胀消退等原因需要重新更换石膏。这对股骨骨折的新生儿来说是困难的。夏季使用石膏固定受限制,患儿汗液浸渍石膏和石膏内娇嫩的皮肤,清洁护理不方便,Pavlik挽具易于拆除且方便清洁,解决了这一难题,更换尿片等日常护理非常方便,挽具包扎在衣服外面,不损伤皮肤肌肉;可24h连续使用,热天可取下洗澡,使用方法很易掌握,除固定最初几日患儿不习惯外,不久即能适应,家长乐于接受。使用Pavlik挽具固定后,可允许髋关节有一定的自主活动,这种生理性刺激对髋关节的发育更为有利,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极低,同时为患儿提供了一定范围内的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条件,有利于膝关节发育。[5]

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住院期间双下肢垂直悬吊皮牵引的临床护理和出院后Pavlik挽具固定的家庭护理是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中对家属进行心理护理、悬吊牵引中的护理、皮肤护理、注意保暖、积极抗感染、母婴生活指导、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功能锻炼等可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是整个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朱葆伦、董馥荣. Pavlik挽具治疗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4, 15(5):315.

[2] 中华医学会编著.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M].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95~96.

[3] 杜克,王守志主编. 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14.

[4] 潘少川主编. 小儿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版社, 2005:497~505.

篇2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介绍 例1,为G2P2 孕33周臀位顺娩出生男婴,体重2050g,出生3h发现右下肢外展位活动受限,摄片示右股骨中上1/3骨折。因该婴早产,体重轻,皮肤嫩,骨科会诊后予右下肢小夹板固定术,同时吸氧,预防感染营养支持治疗,4天后摄片示“对位不佳”,既改用暖箱内双下肢垂直悬吊海绵贴占皮牵引治疗,住院39天(2004年6月1日—2004年7月9日)摄片示“右侧股骨骨折原发骨痂形成,断端对位良好”,予办理出院。 例2,为G3P3孕36周多胎臀位剖宫产分娩三胎之小,女,体重2300g,Apgar评7分,经加压给氧后评分9分,即拟“早产儿轻度窒息”入新生儿室,入暖箱,同时输液预防感染营养脑细胞支持治疗。3.5天发现该婴左下肢外展位,左大腿上1/3处肿胀明显,摄片示“左侧股骨干斜行完全性骨折。”骨科会诊后行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治疗住院49天,摄片示“左侧股骨骨折处大量骨痂形成,两断端无明显移位,愈合良好。”予办理出院。

1.2 治疗方法 我科选用上海合力医疗机械厂生产的8802型婴儿培养箱,调节暖箱适宜温湿度,在暖箱的婴儿足侧顶部正中沿婴儿身体纵轴向两侧各7~8cm处钻一小孔,除去患儿所有衣服,穿纸尿裤,双下肢皮肤清洁后,从婴儿大腿根部沿贴宽胶布,延长超足底约3cm,自制一横弓,内垫硬纸板,横弓中间钻小孔引一牵引线穿暖箱顶端小孔后,两条牵引线相系固定,调整患儿臀部离开箱内床面约2cm,大腿贴宽胶布外两侧用长条形海绵条保护,外加绷带包扎。期间观察患儿下肢轴线与躯干轴线之间的角度不大于90°,分别与固定牵引一周后和二周后,出院前摄片复查,同时在牵引一周左右加用维生素AD钙剂等促骨痂形成。

3 护理

3.1 评估了解患儿情况 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疼痛哭闹状况。

3.2 病室环境 提供清洁整齐,舒适安全的病室环境,病室避免噪音,湿度应适宜,温度应保持在20℃~25℃。

3.3 调节合适的暖箱温湿度[4] 暖箱的温度要求维持患儿体温36℃~37℃,目前临床一般采用按体温调节箱温,即体重 2000g箱温30℃,箱温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左右,可用一小杯装凉开水放置于暖箱内,防止湿度过低,使呼吸道黏膜干燥,不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3.4 饮食护理 每次给患儿喂奶时应将患儿头部稍垫高,并偏向一侧,避免过快过饱,防止呛咳或呕吐引起窒息,每两次喂奶之间给患儿适量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同时适当腹部按摩,加强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3.5 预防感染 因婴儿所住得暖箱空间小,空气不流通,而新生儿抵抗力低,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等,新生儿室应每日3次用空气动态消毒杀菌净化机消毒3次,每次1h,每周病室门窗桌椅等用“84”消毒液彻底擦拭,开窗通风,紫外线照射1h,空气细菌培养;治疗护理婴儿时应戴口罩,洗手后才可接触患儿;患儿穿着的衣物,使用的毛巾应高压灭菌,奶具煮沸消毒;暖箱内外壁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暖箱内的小杯凉开水每班更换。

3.6 皮肤护理

3.6.1 全身皮肤护理 搞好暖箱内清洁卫生,保持平整干燥,无皱褶,有奶液或大小便污染后及时更换。每日擦浴,擦洗时用力不宜过大,避免拖拉,以免损伤皮肤。保持皮肤干燥,注意观察颈后,背部、臀,腹股沟及会皮肤避免发生破溃及皮疹情况。护理人员及婴儿应修剪指甲,以免搔抓及护理时损伤患儿皮肤。

3.6.2 牵引皮肤护理 小儿皮肤娇嫩,容易过敏,胶布粘贴处易出现水泡,必须加强观察,检查胶布边沿皮肤有无水泡发生。如有水泡出现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内液体抽净,然后用稀释的碘酒消毒处理,每日2次,直至结痂愈合。因牵引压迫双足水肿,足背屈侧皮肤及足跟处皮肤皱褶处易出现破溃,如发生可每日2次用百多邦涂抹护理。

3.7 牵引固定的观察及护理

3.7.1 牵引效能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观察是否始终保持正确的牵引姿势,双腿牵引力是否平衡。牵引装置是否有滑脱;注意观察婴儿臀部床面的高度,以免牵引过度导致骨折不能愈合或牵引无效。

3.7.2 双下肢血循环及运动功能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牵引绷带,触摸绷带的松紧度及足背足趾皮肤颜色及肿胀,活动情况,触摸双足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必要时经皮测脚趾血氧饱和度。如发现双足皮肤苍白、发紫或血氧饱和度过低,肿胀明显,不能活动,触及发凉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8 心理护理 告之家长患儿病情及骨折的预后,劝慰家长安心配合治疗增强家长的治疗信心。每日多给患儿抚摸,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减少患儿的哭闹。如患儿长时间不停哭闹,需仔细查找原因,检查双下肢是否固定过紧是否发热,以便及时处理。

4 小结

婴幼儿年龄小,言语不能表达,住院时缺少家长的,所以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要遵守一般婴幼儿护理常规外,应根据患儿的生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护理,避免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导致延缓愈合,增加婴儿及家长的痛苦。我科2例患儿通过我们的各项积极有效护理措施,使患儿减轻了痛苦,减少哭闹,食欲生长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促进了骨折的早日康复,减少了医患矛盾,增加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萃芳,杜晓燕,林虹,等.保温床内垂直悬吊牵引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11(4):356.

篇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baby incubator in the effect of traction treat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a more convenient method of treatment. Methods: 2 cases of femoral fractures in the newborn infant incubator traction therapy,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feeding and life care for observation. Results: 2009 to 2010 there were two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neonatal fractures, all through the baby incubator cured within the vertical suspension traction, nurses understand the feeding and life care are more convenient. Conclusion: The newborn infant incubator for both lower extremities suspension traction is a treatment for neonatal hip fracture better way to observ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raction and foot blood supply, facilitate large, urine care. Another newborn baby incubators for growth provided a st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Newborn femoral fractures suspension traction Care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介绍:例 1 , 为G3P1孕39+6 周臀位、疤痕子宫行经腹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取出一男活婴, 断脐后交台下,Apgar1分钟评9分,5分钟评10分,体重3600 g,处理脐带后,查体发现新生儿左下肢活动受限,左侧大腿处局部肿胀,牵引时哭闹,摄片示左股骨中上1/3 骨折,骨科会诊后于次日行双下肢垂直悬吊牵引术[1],为有利于患儿保暖,悬吊在暖箱内进行,双下肢牵引重量1千克,牵引期间,注意防止皮牵引处被尿液大便粘湿,注意观察趾端血循环及运动情况,注意皮肤情况。患儿牵引28天后拆除皮牵引,双下肢皮肤完整,双下肢等长、活动自如,双髋双膝能自动屈曲,双足足趾活动如常,末梢循环如常,摄片示“ 左侧股骨骨折原发骨痂形成, 断端对位良好”,观察一周后予办理出院。

例2, 为G4 P2孕39周臀位、羊水过少行经腹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取出一女活婴, 断脐后交台下, Apgar1分钟评9分,5分钟评10分,体重2650g,处理脐带后,查体发现新生儿右下肢活动受限, 右侧大腿处局部肿胀,牵引时哭闹,摄片示“右股骨中上段骨折征象”,骨科会诊后予两日后行双下肢垂直悬吊牵引术,为有利于患儿保暖,悬吊在暖箱内进行,双下肢牵引重量1千克,牵引期间,注意防止皮牵引处被尿液大便粘湿,注意观察指端血循环及运动情况,注意皮肤情况,患儿牵引28天后拆除皮牵引,双下肢皮肤完整,双下肢等长、活动自如,双髋双膝能自动屈曲,双足足趾活动如常,末梢循环如常,摄片示“ 右侧股骨骨折原发骨痂形成, 断端对位良好”,观察一周后予办理出院。

1.2 治疗方法:我科选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P-90A 型婴儿培养箱, 调节暖箱适宜的温湿度, 在暖箱的婴儿足侧顶部正中沿婴儿身体纵轴向两侧各7~8cm 处钻一小孔, 除去患儿所有衣服, 臀下垫纯棉尿布,双下肢皮肤清洁后, 用氧化锌胶布剪成4.5cm的宽条状分别粘于双下肢内外侧,延长超足底约3cm, 自制一横弓, 内垫硬纸板, 横弓中间钻小孔引一牵引线穿暖箱顶端小孔后,两条牵引线相系固定, 调整患儿臀部离开箱内床面约2cm, 大腿贴宽胶布外两侧用长条形纱布保护,外加绷带包扎。双下肢维持外展30°、屈曲90°位置,牵引后患儿安静,足趾能自动活动、皮肤色泽正常,观察大腿粘贴胶布处皮肤正常、无水泡形成,分别于固定牵引一周后、二周后和出院前摄片复查。

2 护理

2.1 家长的心理护理:向家长交待患儿病情及骨折的预后,劝慰家长安心配合治疗,增强家长的治疗信心,特别注意患儿母亲的心理护理,以取得其配合母乳喂养。

2.2 安排专人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观察趾端血循环及运动情况,注意皮肤情况、哭闹状况。

2.3 病室环境:提供温馨病房,保持病室清洁整齐、 舒适安全、避免噪音, 湿度适宜, 温度保持在20℃~25℃。

2.4 调节合适的暖箱温湿度[2] 暖箱的温度要求维持患儿体温36℃~37℃,目前临床一般采用按体温调节箱温,即体重< 1000g 箱温34℃~36℃,1000~1500g 箱温32℃~34℃,1500~2000g 箱温30℃~32℃,体重>2000g箱温30℃,箱温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左右。

2.5 饮食护理:每次给患儿喂奶时应将患儿头部稍垫高, 并偏向一侧, 避免过快过饱, 防止呛咳或呕吐引起窒息, 每两次喂奶之间给患儿适量温开水, 保持口腔清洁, 同时适当腹部按摩, 加强肠蠕动, 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便秘。

转贴于

2.6 预防感染:因患儿所住得暖箱空间小, 空气不流通, 而新生儿抵抗力低, 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等,病房应每日3 次用空气动态消毒杀菌净化机消毒3 次, 每次1 h, 每天病室门窗桌椅等用“84”消毒液彻底擦拭, 开窗通风, 半月进行一次空气细菌培养,均合格, 治疗护理婴儿时应戴口罩, 洗手后才可接触患儿; 患儿穿着的衣物, 使用的毛巾应高压灭菌, 奶具煮沸消毒; 暖箱内外壁每日用消毒液擦拭, 暖箱内的蒸馏水每班更换。

2.7 皮肤护理:

2.7.1 注意全身皮肤护理,搞好暖箱内清洁卫生, 保持平整干燥, 无皱褶,有奶液或大小便污染后及时更换。每日擦浴两次,大小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及臀部,擦洗时用力不宜过大, 避免拖拉, 以免损伤皮肤。擦浴后保持皮肤干燥,用紫草油按摩颈后, 背部、臀, 腹股沟及会皮肤避免发生破溃及皮疹情况。护理人员及婴儿应修剪指甲, 以免搔抓及护理时损伤患儿皮肤。

2.7.2 牵引皮肤护理:小儿皮肤娇嫩, 容易过敏,胶布粘贴处易出现水泡, 必须加强观察, 交接班时检查胶布边缘皮肤有无水泡发生,如有水泡出现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内液体抽净, 然后用稀释的碘酒消毒处理, 每日2 次, 直至结痂愈合。

2.8 牵引固定的观察及护理:

2.8.1 牵引效能的观察及护理:注意观察是否始终保持正确的牵引姿势, 双腿牵引力是否平衡。牵引装置是否有滑脱; 注意观察婴儿臀部床面的高度, 双下肢是否维持外展30°、屈曲90°位置,以免牵引过度导致骨折不能愈合或牵引无效。

2.8.2 双下肢血循环及运动功能的观察及护理:注意牵引绷带, 触摸绷带的松紧度及足背足趾皮肤颜色及肿胀, 活动情况, 触摸双足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如发现双足皮肤苍白、发紫, 肿胀明显, 不能活动, 触及发凉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9 患儿心理护理:每日多给患儿抚摸, 增加患儿的安全感, 减少患儿的哭闹。如患儿长时间不停哭闹, 需仔细查找原因, 检查双下肢是否固定过紧是否发热, 以便及时处理。

3 总结

患儿年龄小, 言语不能表达, 悬吊牵引期间活动受限, 所以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皮肤护理和喂养,除了要遵守一般新生儿的护理常规外, 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护理, 避免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 导致骨折延缓愈合, 增加婴儿及家长的痛苦。我科2例患儿通过我们的各项积极有效护理措施,使患儿减轻了痛苦,减少哭闹,食欲、生长良好, 无护理并发症发生,促进了骨折的早日康复, 减少了医患矛盾, 增加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友情链接